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P50-9号木枕复交道岔钝角辙叉部位的技术改造

时间:2024-08-31

杨 俊 徐祥炉 上海铁路局杭州工务段

P50-9号木枕复交道岔钝角辙叉部位的技术改造

杨 俊 徐祥炉 上海铁路局杭州工务段

分析了铁路站场内铺设的75型P50-9木枕复交道岔钝角辙叉部位存在的主要病害形式及原因,通过改造钝角辙叉结构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小号码木枕复交道岔的病害顽症,延长了设备养护周期,对其它木枕复交道岔病害整治提供了参考。

道岔;钝角辙叉部位;改造

1 引言

P50-9号木枕复交道岔主要包括75型(75年定图)和92型(92年定图)两种,铁路大站场内的木枕复交道岔主要以上述两种道岔类型铺设为主,这些道岔由于本身结构薄弱、投入使用年限长等原因,道岔钝角辙叉部位的病害日益突出,轨道几何尺寸难以保持,尤其75型复交道岔最为突出(见图1)。我段共有P50-9木枕复交道岔15组,其中75型9组,主要铺设在金华东站、乔司站等站场内,日常养护工作量很大。经过反复研究实践,成功改造了75型P50-9木枕复交道岔钝角辙叉部位的结构,避免了钝角辙叉部位的缺陷,延长了道岔养护周期,减少了养修工作量,确保了行车安全。

图1 现场发生病害位置图

2 道岔钝角辙叉部位的病害形式

(1)钝角辙叉部位的曲股轨距在现场动、静态检查时超限情况比较普遍。

(2)曲股钢轨非作用边侧采用单孔肩板(尺寸为长70 mm×宽40 mm×高12 mm)只比钢轨底部高出6 mm,曲股钢轨外挤现象严重。

(3)钝角辙叉部位的曲股钢轨底的道钉浮离比较严重,轨底普遍存在空吊现象。

(4)钝角辙叉部位的曲股钢轨底部和短心轨的拉杆存在碰撞痕迹,并偶尔发生电务故障。

(5)现场工区每月投入此部位的养修劳力及作业时间都比较多。

(6)钝角辙叉部位的曲股钢轨产生鱼鳞伤和不均匀侧磨。

3 道岔钝角辙叉部位病害原因剖析

(1)钝角辙叉部位的曲股本身设计存在轨距加宽15 mm,理论上的轨距为1 450 mm,曲股钢轨在列车运行下外挤比较严重,并且曲股设计曲线半径比较小,钢轨容易侧磨,在上述情况下轨距容易超限。

(2)钝角辙叉部位的曲股钢轨底部的垫板上有6 mm的堆高设计台板,造成单孔肩板(尺寸为长70 mm×宽40 mm×高12 mm)只比钢轨底部高出6 mm,无法防止曲股钢轨外挤。

(3)钝角辙叉部位的曲股钢轨扣件只采用一只道钉扣压形式,扣件形式过于单薄,抗拔强度严重不足,造成现场道钉浮离现象比较严重。

(4)钝角辙叉部位的曲股钢轨在外挤严重的情况下曲股钢轨底部会碰到短心轨的拉杆,造成钢轨底部和短心轨的拉杆有碰撞的痕迹,并且容易引发电务故障。

(5)钝角辙叉部位全部采用通长铁垫板连接,在轨距大的情况下进行改道作业时无法对单股钢轨进行改道作业,造成作业难度大,劳动效率低,施工作业时间长。

(6)钝角辙叉部位的曲股钢轨长期受挤压和空吊影响,造成曲股钢轨产生鱼鳞伤和不均匀侧磨。

4 改造整治方案

75型P50-9木枕复交道岔钝角辙叉部位的这些病害长期存在,造成轨道几何尺寸难以保持,反复养修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也影响行车安全。根据现场病害的调查和分析,我们通过反复研究实践,对道岔钝角辙叉部位进行了适当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取消原有的单孔肩板设计(尺寸为长70 mm×宽40 mm×高12 mm),根据木枕复交道岔钝角辙叉部位的通长垫板在两股钢轨中间不同的间隙采用厚25 mm扁钢加工成新型两种单孔肩板(尺寸为长150 mm×宽45(55)mm×高25 mm)。

(2)新加工的单孔肩板设计成“L”型,使得新设计的单孔肩板具有扣压钢轨轨底作用,脱离原有的单一道钉扣压钢轨形式。

(3)新加工单孔肩板的高度大于轨底厚度,能有效的防止曲股钢轨外挤。同时在曲股钢轨侧磨造成轨距超限的情况下可通过在单孔肩板内侧垫短插片调整轨距,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日常改道工作量。

(4)在新的单孔肩板中部保留一个道钉孔眼(大小为18 mm×18 mm),可增强单孔肩板的扣压力。孔眼位置与原有垫板孔眼位置对齐。

(5)为确保新单孔肩板与既有通长垫板的焊接良好,先对既有的单孔肩板进行铲除,并打磨干净后再焊接。

(6)更换改造范围内状态比较差的岔枕。

新加工的两种单孔肩板见图2、图3、图4。

图2 新加工的单孔肩板1俯视图

图3 新加工的单孔肩板2俯视图

图4 新加工的单孔肩板正视图(单位:mm)

改造完成后的图如下图5所示。

图5 改造完成后的图

5 改造注意事项

(1)选取扁钢加工材料时要确保扁钢材质本身强度比较好的。

(2)新加工的单孔肩板在现场焊接时必须确保"三边"焊接,提高单孔肩板的扣压强度。同时要注意两种肩板的使用位置不同。

(3)曲股钢轨的内侧不进行改造,为了确保日常维修更换钢轨方便。

6 结束语

通过上述改造整治方案,有效解决了站场内75型P50-9木枕复交道岔的实际病害,提升了站场内小号码木枕道岔的设备质量,延长了道岔设备的养护周期,节约了大量养修劳力,为站场内的行车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对其它木枕复交道岔病害整治提供了一定的参照经验。

[1]铁道部《铁路工务技术手册o道岔》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

[2]沈相宙、倪剑靖、鲁希孔《铁路道岔养护》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年

责任编辑:宋 飞

来稿时间:2017-02-2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