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超学科视阈下的大学英语公选课模块式机制构建

时间:2024-08-31

陈惠惠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2)

超学科视阈下的大学英语公选课模块式机制构建

陈惠惠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2)

论文主要针对国内高校大学英语公选课课程门类缺乏,开课随意、间断等问题,以超学科理论为基石,提出构建跨科模块式公选课系统,把公选课系统授课纳入教师的正常排课任务,调动教师的授课积极性,确保学生在大三、大四学年英语后续学习的连贯性。

超学科;跨科;大学英语公选课;模块

一 理论背景

20世纪70年代,Jantsch首次使用超学科的概念,即在教育或创新系统中所有学科和跨学科的协调,用系统理论来研究如何进行知识重组,使之成为分层目标导向的系统。

超学科研究团队或课题组成员来自比较接近的学科,但不一定是现成的专家(Wikipedia,2012)。超学科研究的特征为:“人本化、知识的统一、复杂性”,由于现实具有不同层次,各学科之间和学科之外的空间是充实的,超学科研究从学科研究中获得滋养,相互补充。

国外高校公共选修课开设由来已久,已有近百年历史。纵观国外的选修课模式,课程呈多样化、内容专题化、学科交叉化等特点。具体模式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核心课程模式、经典解读模式、分组必修模式和隐性课程模式。在很多情况下,一门课程可以同时兼备几种不同功能。国外的选修课模式相当成熟。

相比较而言,国内的教育改革相对滞后。在我国,超学科视域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调查显示,我国目前高校中公选课可供选择的课程门类明显课不足,且结构比例不合理。公选课的开设与否受教师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很大程度上带有因师设课的因素,以致经常出现“人来课兴,人走课停”现象。如何真正意义上实现第三、第四学年的大学英语后续学习连贯性,构建超学科视域下的模块式大学英语公选课体系势在必行。

二 研究设计

本课题研究主要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我校已有的大学英语公选课设置以及其他高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构建适合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需求的模块式大学英语公选课机制。

(一)调查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校2011级、2012级经管、土木、计算机等8个专业共763名学生,以及我校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的61名授课教师。同时收集江苏省内共10所高校的现有大学英语公选课设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其中高校涵盖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常州工学院、南通大学、淮海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

要特别重视加强河道堤防管理,教育沿河群众树立洪涝灾害风险意识,严禁乱取土等破坏堤防的行为,防止出现过去“有河无堤”的不正常现象,维护堤防安全。对于穿越或跨越河道的工程,必须由水利部门进行防洪论证,严格按有关规范实施。对于私自施工的项目,水利部门必须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罚,树立起管理权威,防止工作陷入被动。对桥、涵、闸等建筑物要有计划地进行维修重建,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河道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二)调查的问题

(1)授课教师和学生对现有大学英语公选课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满意度及评价;(2)授课教师和学生对其他感兴趣的大学英语相关新课程调查;(3)其他高校大学英语公选课设置异同与不足。

(三)调查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和访谈。本次调查发放学生调查问卷共763人,由大学英语读写课教师发放,全部收回并有效。发放教师调查问卷共61份,全部收回并有效。同时对教师主要分课程群(我校大学英语教学部已经分为多个课程群,主要包括文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翻译等多个方向)进行访谈,访谈笔记整理并分析。

三 调查的结果与讨论

(一)学生对现有大学英语公选课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满意度及评价

经过调查,我校近3年内大学英语公选课共出现15门课程,其中包括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科技英语、英语语言翻译及赏析、英语演讲与辩论、影视英语文化赏析、英美文学、英语报刊阅读等。问卷主要调查学生英语水平的自我评价,对现有大学英语公选课课程门类的满意度以及对授课教师教学的评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学生对课程设置及教学的评价

如表1显示,学生对自身英语水平评价普遍不高,非常满意比例只有1.2%,比较满意比例也只有10.4%,大多数为不太满意。数据还表明经管等文科专业学生对英语水平的自评满意度相对较高,比较满意比例达到24.3%,访谈学生发现主要与我校工科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弱有关,尽管有些学生已经通过四、六级,但口语及英语应用能力不高,直接导致对自身英语水平满意度偏低。

同表1显示,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不高,非常满意人数比例只有2.3%,不太满意占到35.6%。在学生问卷的主观题部分,有81.2%的学生认为期望的公选课数量太少;有43.5%的学生认为公选课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让学生真正选到想选的课”;有29.02%的学生认为应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学生对教师授课及课堂效果的评价中,一半以上学生选择比较满意,其中14.9%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但是还有4.3%的学生选择非常不满意,经过访谈了解,此类学生普遍认为,选课学生较多,授课时间多为晚上或周末,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有个别学生反映授课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上课随意性大,没有系统。

(二)授课教师对大学英语公选课课程设置的评价

经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授课教师对大学英语公选课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评价见表2。

表2.教师对课程设置及教学的评价

授课教师对大学英语公选课课程设置评价情况较好,有8.2%的教师表示非常满意,有65.7%的教师表示比较满意。教师普遍反映,公选课课程设置基本能够符合他们的自身研究方向,有些新开设课程经过三、四轮的磨合和修改,已经能够更好的切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另外表示不太满意或满意度一般的老师认为大学英语公选课课程门类较少,新开课难度较大,课程开设没有系统,有些课程只开设一或两个学期,由于个人或其他原因没有延续。

(三)学生对课程类别的兴趣及需求度

问卷调查中,学生对公选课拓展课程中语言应用类的课程需求度最高,比例高达42.7%,说明社会大环境对在职大学生学习需求的影响很大。学生更注重学以致用,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把英语作为一项工具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其中21.5%的学生选择个性化ESP课程,学生更多倾向于本专业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一方面帮助自己更牢固的掌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选择个性化课程满足自己的兴趣。学生对语言文化类的课程需求度达到17.9%,学生意识到当今世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门语言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门语言工具。

(四)其他高校的课程设置对比

据资料调查,省内其他高校开设大学英语公选课门类各不相同,例如,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四所综合性大学英语类公选课门类相当齐全,并且各年级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例如南京大学大学英语公选课主要分应用英语类、翻译类、语言类、文化类等共86门选修课。但他们的共性不足是选修课没有系统性,各年级学生可任意选择无相关指导措施。南京师范大学与淮阴师范学院因为同属师范类院校,故英语教育相关的大学英语选修课比例较高,淮阴师范学院受教学规模限制,选修课门类较少,以文学、语言学类课程为主。剩下的五所二本院校同属理工类院校,理工科专业比例较高,大学英语公选课倾向应用英语类课程,但同样由于办学规模限制,选修课门类较少,正在不断探索中。

四 “超学科”模块式大学英语公选课机制构想

我校现在共有13个学院、55个专业。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根据教改要求不断调整,2013年由原来的16个学分,调整为12个学分(必修课4个学分,选修课8个学分),2014年又调整为12个学分(必修课6个学分,选修课6个学分),不断缩短的学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要求构建更充实、实用、模块菜单式的公共选修课机制。

首先摒弃过去按照文理分科、对学生实行专才教育的做法,学习国外先进的核心课程模式,形成第一:以培养学生价值导向层面的文化语言类模块课程,核心课程为英美文化概况、语言学概论,在授课教师中形成文化语言类课程群,并且拓展文化类课程如跨文化交际、英语文化选读、中国文化赏析等。第二:以心智培育层面即拓展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培养为主的基础拓展类模块课程,核心课程为英语中高级听力、阅读、写作。在授课教师中形成基础拓展类课程群,拓展课程如演讲与辩论、英语视听说、英语修辞与写作、论文写作、英语新闻写作等。第三:以知识拓展层面为主的应用型拓展类模块课程,核心课程为商务英语、科技英语、实用翻译,拓展课程为中高级口译、笔译、影视翻译欣赏、科技翻译、同声传译等。

其次,把公选课系统授课纳入教师的正常排课任务,调动教师的授课积极性,杜绝过去高校中盛行的“人来课兴,人走课停”现象。每学期教研室主任排课时,按照授课教师所在课程群情况,排课时要求除了学院规定的必修课以外,每位教师务必开设1到2门本课程群内的相关选修课。同时硬性规定,每门课的开设不能低于4个学期,这样有利于教师总结授课经验,收集与开设选修课程相关学生及课程资料,形成资料库,便于其他教师共享及撰写学术论文。

最后,根据各学院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可协商的、菜单式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发挥学院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主动性,更好地实行分类指导。如生化学院、机械学院、电气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等工科类实用性较强的学院,对以知识拓展层面为主的应用型拓展类模块课程需求较高,在针对这些学院课程设置中可适当增大应用型拓展课程比例,缩小文学类及语言类课程比例。再如工商管理学院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好,对以培养学生价值导向层面的文化语言类模块课程需求较高,可增大跨文化交际类课程比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超学科研究的出现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既涉及自然科学,也涉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因此超学科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参照西方先进国家大学核心课程体系,根据超学科研究提出的“人本化、知识的统一、复杂性”原则,课题试图规避高校现行大学英语公选课中出现的门类不足、结构比例失调、因师设课以及学生满意度较低等问题,把大学英语公选课纳入授课教师正常排课体系,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并且一经开设至少连续4个学期,保证课程的延续性和学术性。旨在构建以学生、社会需求为主,兼顾价值导向层面、心智培育层面和知识扩展层面三个层面的结合,体现各学院专业特色的可协调的、菜单式大学英语公选课机制,确保学生在大三、大四学年英语后续学习的连贯性。

[1]蔡蔚,张文霞.以人为本: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82-85.

[2]黄欣荣.复杂性科学方法论:内涵、现状和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81-84.

[3]胡壮麟.谈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倾向[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6):403-408.

[4]蒋逸民.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形式的超学科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9,(1):8-16.

[5]金哲.论当代交叉学科[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1994, (3):14-19.

[6]王荣生.从“超学科层面”看美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2,(9):43-47.

(责任编校:张京华)

G420

A

1673-2219(2015)06-0148-03

2015—04—20

陈惠惠(1980—),女,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英汉翻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