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汉英翻译中的习语处理

时间:2024-08-31

肖 乐

(湘南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 郴州 423000)

习语是指某民族或某国家之语言或方言。[1]735习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典故、俚语和歇后语。[2]98它们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语言中的精华。它们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狭义上的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反映了某民族或国家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及宗教信仰等民族心理因素。本文所指的习语是从广义上来说的。“汉语文字充满着人文精神”[3]5,“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化的模式”[4]。英语习语的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翻译,也是跨文化方面的翻译,这就要求译者必须以吸引译文受众的注意力为出发点,特别注意习语的翻译。为此,译者在翻译习语时就必须具有很强的跨文化意识,从跨文化交际层面来进行翻译。“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活经验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语言习惯和特点,并具有深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5]23汉语习语是汉民族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念总结出来,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一种语言。要恰当地处理汉英习语的翻译问题,译者就应该首先了解不同语言国家之间习语的特点和影响习语翻译的因素,从语言转换和文化差异两方面来把握习语的翻译。

一 习语翻译的特点

汉英语国家的地理环境、风俗人情、历史背景等因素不同,其习语存在很大的差异。鉴于习语本身具有稳固性、整体性和习用性的特点,笔者认为在习语翻译时要注意它以下特点:

(一)习语翻译具有行业性

习语翻译时经常会使用有行业背景的习惯用语。例如:旅游时乘坐飞机携带物品被翻译为 hand or carry --on luggage;“趁热打铁”这本是铁匠行业的成语,一般译成strike the iron while it is hot.汉民族以农耕走向文明,文化中有鲜明的农耕文明的色彩。由于常用牛耕地,中国人对“牛”有特殊的感情。有“牛气冲天”、“力大如牛”等比喻成语和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等美妙佳句。汉语“像老黄牛一样干活”译成英语为work like a horse。因为西方人早期是用马耕地。为此,译者在进行习语翻译时,只有深刻理解习语的行业性特点,运用习语行业背景知识来翻译,才能向译文受众准确地表述原文隐含的涵义,让译文受众感受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深邃。

(二)习语的有些意义不能简单地直译

一般来说,习语包含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少数习语可从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上理解,大部分习语则需从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上去解释。奈达认为习语还含有该文化内默认的隐含意义。由于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的存在,增加了习语翻译的难度,影响译文受众的接受度。如:“沉鱼落雁之容”直译成Beauty is like fish and bird,译文读者就很难理解其隐含的意义。因为译文没有把“沉鱼落雁之容”专指古代的四大美人西施、貂禅、杨玉环、王昭君的美貌,现泛指女人的美丽这层隐含意义表达出来。如果译成Beauty is beyond description,就会好得多。

(三)习语具有确切的喻指形象

习语的产生受特定地域文化色彩的影响,习语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表达方式上常采用与地域文化紧密相关的事物做喻体,利用喻指形象来说明事理。如:汉语习语中的“食量如牛”,指一个人吃得像牛一样的多,往往译成to eat like a horse。由汉语中的“牛”作为喻体翻译后就把“马”作为喻体。又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认知具有相似性,不同事物可以用相同的喻体或者用他事物的形象来产生共鸣。如:汉语中把烟瘾大的人比做“烟囱”,经常译成 to smoke like a chimney,就是采取同一喻体“烟囱”;“冷若冰霜”译成cold as ice;“坚如磐石”译成firm as a rock;“旱鸭子”译成to swim like a stone。都很容易被对方理解。但同时一些形象由于环境的局限和人类主观认识的差异,不能在其他文化中引起共鸣,如西方航海业发达,许多习语就带有航海术业,很难被大陆型文明理解,这时就需要用变通的手法,采用意译。我们在文章的后面还会讲到。

(四)习语具有修辞意义

习语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习语中常常运用头韵、尾韵、重复、同义词迭用、反义词对举、明喻、暗喻、转喻、拟人、夸张、婉曲等修辞手法来表达常用词难以表达的隐含意义。如:汉语“会叫的狗不咬人,闷狗常咬人”译成Dumb dogs are dangerous,就是运用了暗喻和头韵法;“五十步笑百步”译成The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则运用了拟人法。实践中,汉语中习语大多使用了一种以上的修辞手法。翻译时,译者必须掌握这些修辞手段的运用,灵活地进行翻译,促进译者与译文受众之间准确地进行思想感情交流。

(五)习语蕴含丰富的文化背景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知识、道德、法律、信仰、艺术、风俗等,而习语则是这一复杂系统的载体。由于人们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社会历史的差异,不同文化中的习语就会体现出这些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汉语的“赛翁失马”出自《淮南子》的典故成语:塞上老翁失马,人们纷纷来安慰,老翁说:“安知非福?”不久,他的那匹马回来了并带回了另外一匹骏马,人们来道贺,老翁却说:“安知非祸?”老翁的儿子骑这匹骏马时,从马上摔下来受了重伤,人们又来安慰他,老翁又说:“安知非福?”后来胡兵入侵,塞上的青年人都被应征入伍大部分战死,只有老翁的儿子独因腿瘸未从军。后来人们就引此寓言作为祸福难定的例证。[6]144译文受众不了解此习语所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如直译为 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mare,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就不能理解该习语的真正内涵“因祸得福”,如果意译为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gain.它的隐含意义就一目了然。由此可见,翻译时对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有时会决定习语翻译的成败。

二 影响习语翻译的因素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如: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他们把花钱浪费、大手大脚的行为说成“挥金如土”。而英语民族的生活与海洋打交道较多,他们把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行为往往说成spend money like water。在汉语中还有许多关于江湖、山川、农耕等方面的习语,英语中难找到现成、对应的表达形式,这就需要译者适时地按照实际含义和上下文的意思进行翻译。

(二)习俗的差异

汉英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对习语翻译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将“大海捞针”译为 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这里将汉语习语“大海”译成了英语习语“草堆”,这样翻译让译文的表达方式更符合译文受众的习惯。因此,在翻译习语时,尽可能把汉英语人们方方面面的习俗都考虑进去。

(三)宗教信仰的差异

中国的佛教和西方的基督教都深刻地影响着各自社会生活中的语言。在言语行为习惯上,佛教和基督教都限制和影响外语学习中对外民族宗教文化的理解和吸收,进而影响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互相之间的语言交际。如:汉语成语“忍辱负重”,一般译成bear/take/carry one's cross。“忍辱”源自佛规,是佛教的六种修行之一,要求教徒为了远大的志愿而忍受一时的屈辱。根据基督教教义,信徒必须跟随基督耶稣承受苦难。bear/take/carry one's cross通常是指为了担当更大的重任,而忍受眼前一时的屈辱。这样的翻译,就是找到了不同宗教信仰的吻合点。

三 翻译中习语的处理

习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习语在语言特征、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翻译时经常会出现相互不可译的现象。为此,译者在翻译时立足于整体,正确处理习语的喻体形象,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既要力保原文的韵味,还要准确地表达原意。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注意形式、意义和内容的尽量保真,从语言转换层面上灵活处理;注意文化信息的对等传递,从文化层面上慎重处理。

(一)从语言转换层面上灵活处理

1.直译:能从字面意义(即所指和联想意义)理解的习语。汉英语中有些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差不多。它们不仅比喻意义、感情色彩相一致,而且连喻体也相同或大致相近,都没有隐含的寓意和典故。翻译时,可直接借用英语中的同义表达。如:“交朋友”和“采取措施”就可直接译为make friends和 take measures。

2.灵活处理:有隐含的寓意和典故的习语。有的习语隐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典故,在翻译时往往很难找到相同含义的词和句子来表达。这时要忠实地译出原习语的隐含意义,必要时还要将其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放在后面,甚至舍弃。如:中文“灰姑娘”译成ugly duck,就是借用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形象,都是先遭轻视后被赞美的人。

此外,翻译习语时其意义的传达顺序也很重要。如:中文“占着茅坑不屙屎”译为a dog in the manger,字面的意思是“狗占马槽”。这里就牵涉到“狗”,其隐含意义是“占住某一对已无用的位置”。这种翻译就是先立足于隐含意义,再向英语中寻找类似的喻体,从而准确地翻译。

(二)从文化差异的层面上慎重处理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汉英习语在文化表达层面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翻译时必须注意它们的差异,慎重处理。我们可以把习语翻译归纳为四种具体方法:对应、还原、增补和阐释。

(1)对应。对应是双语在转换时,信息通道畅通或基本畅通时使用的常规翻译手段。它建立在人们认知行为的客观性、相似性和相通性之上,即不同的文化之间具有类似的认知模式,有时候还能互相理解,其前提是不违背译入语的语言规范,不能引起错误的联想。如:“得寸进尺”译成Give one an inch and one will take a mile;“借酒浇愁”译成drown one's sorrow,就是运用了对应关系。还有少量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相同或近似的习语,它们所传达的文化信息基本相同,这时就可以直译。如:“熟能生巧”译成Practice makes perfect,“雪中送炭”译成to 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破釜沉舟”译成burn one's boats,不仅保留了字面上的意思,还具有原文的原汁原味,译文受众也容易理解,这样的翻译就真正达到了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使用对应方法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根据翻译的要求,如何顺利实现在译入语中寻找表达原语习语隐含意义的习惯表达方式。如:“隔墙有耳”译成walls have ears。二是采用对应法必须严格遵守意义的转换顺序,不能从字面意义直接过渡到字面意义。由于文化差异,一些习语表面上看与其他语言中的习语具有相似的字面意义,但经过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相距甚远,有的甚至是南辕北辙。如:“笑掉大牙”译成to laugh off one's head。表面上看两者意义非常相近,但“笑掉大牙”的隐含意义侧重于旁观者的态度,而to laugh off one's head侧重描写笑的程度,这样的翻译不是很恰当。如果是“笑破肚皮”译成to laugh off one's head,二者都侧重描写笑的程度,就很恰当了。相似的例子还有“头撞南墙”译成 to knock one's head against a brick wall,“拖后腿”译成to pull one's leg等等。

(2)还原。还原是在常规翻译手段无效时使用的一种翻译手段,用淡化原语色彩来表达语际交流。许多含有独特形象比喻、历史典故、结构性修辞的习语只适应还原法来翻译。虽然原习语在翻译过程中失去或部分失去其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但其隐含文化意义却被传达出来。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若把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都毫不保留地译出来,会使译文受众者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风云”,“祸福”的文化含义只有我们中国人才理解,西方人基本不知道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因此直译效果并不大,如果我们采取意译,用另外一种方式把它表达出来,其隐含的文化特征也就一目了然:Sometimes things happened just out of control,“倾盆大雨”译成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这就是用意译来还原。因为西方人常用“猫”和“狗”来表达天气。它起源于古代北欧神话,cats和dogs都是暴风雨之神欧丁的使者,象征着狂风暴雨。

(3)增补。增补译法是指在翻译时按意义(或修辞)和句法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充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换句话说,就是将原文里的弦外之音补译出来,为的是避免译文晦涩难懂。它是对应法与还原法综合起来一种翻译方法。运用增补法进行翻译可以兼顾习语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一些汉语习语的字面意义译成英语后,由于文化、社会、历史不同让人难以理解或易产生混淆,就宜采取增补法。增补法在表达方式上类似于汉语的歇后语,先译出喻体,将隐含意义在第二部分点明,可使译文受众对汉语文化有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如:“盲人骑瞎马”往往译成A blind man on a blind horse--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

(4)阐释。阐释法是在双语转移中用目的语给原语中的可译性译文作注释,以让译文受众很好地理解。从严格意义上讲,阐释法只不过是同文化之间沟通的一种手段,相当于增补法再加文化背景的注释。如:“在端午节那天,人们都要吃粽子”翻译成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ich fall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lunar month in May,it is a common practice to eat Zongzi,which is a rice pudding wrapped up with weed leaves.在这里,为了说明端午节,译文中对“端午节”和“粽子”作了注释性的说明。

(5)“传真”度的把握。翻译时既要考虑历史、社会背景,又要注重那些有同有异、大同小异、同中有异的习语。这就要求译者要有清晰的思维,既要注重蕴含深层的文化,又要了解语言表层含义的异同。换句话来说,就是在翻译习语时要把握好文化“传真”度。比如:“竭泽而鱼”是译成to drain the pond in order to get all the fish.还是采用对应英文的成语译成to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笔者认为前者更为贴切。虽然它表面上好像失去了一点“洋气”,但能体现成语本身具有的浓郁汉语特色的“本土味”。

总之,习语的翻译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因为它是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习得能力与习惯的复合体的载体。习语翻译不仅涉及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载体之间的融合。我们只有了解习语的特点、注意影响习语翻译的因素,准确理解原作的思想,在翻译中运用不同方法巧妙处理习语的隐含寓意,就能掌握习语互译的规律。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增补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江峰,丁丽军.实用翻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申小龙.汉语人文精神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4]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2):12.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陈文伯.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