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单欣欣
(南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图形-背景理论对歧义、模糊现象的阐释
单欣欣
(南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之后由认知语言学家用来研究语言结构的意义。歧义和模糊现象,作为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是语言的两种形式,同时也是一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论文从图形-背景理论这一全新的角度对这两类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从而准确地解释和处理自然语言。
图形-背景理论;歧义;模糊
图形-背景理论是以突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不仅仅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也是语言概念内容的一重要认知方式。歧义(ambiguity)和模糊(fuzziness)是日常生活中较普遍的语言现象,人们很容易将其概念混淆。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从认知语言学中的一重要理论-图形-背景理论来分析这两类语言,以揭示这两类现象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基于认知视角的不同而使认知对象各部分的突显程度不同,使图形和背景的产生分离。丹麦心理学家Rubin(鲁宾)约在一个世纪前设计了著名的人面/花瓶图(the face/vase illusion[1])(Ungerer&Schmid,2008:164),并以此来解释图形-背景理论。后来,完形心理学家将这一理论运用到知觉组织的研究中,重点论述了视觉和听觉输入是如何根据突显原则来组织的。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的运用不完全是由语法规则制约的,而是由人的经验结构和认知方式来决定的。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基于人们对事物或事件的感知,在对它们不断地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将事物或事件划分成图形(figure)和背景(ground),必要时,还会应用另一概念-后景(background)来组织语言表达。“图形”是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凸显的部分,是认知的焦点;“背景”是为凸显图形而衬托的部分,“后景”是用来凸显图形和背景的部分,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认知语法认为图形和背景区分的认知原则可以系统地解释语言的多样化,对句子的分析不是区分主语、谓语、宾语等,而是按照对事物或事件不同程度的突显部分的认知——图形、背景、后景来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并进行不同程度地感知。
歧义指的是由于句法或语义,词语或句子可表达多种意义,而且这些多重意义之间又无多大语义关联。
句法方面举例:a.咬死猎人的狗;b.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c. 年轻的女子和男子参加了晚会。
a例在脱离语境时有两解:①“咬死|猎人的狗”和②“咬死猎人|的狗”。这两种认知方式与 Rubin(鲁宾)设计的人面/花瓶图(the face/vase illusion)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那个图中,暗色部分是一只花瓶,因为在白色的背景上具有封闭的形状,很容易被看成是突显的图形。但是假如付出较大努力,将白色部分当做图形,而将暗色部分当作背景,这时画面就会变成两个人的脸部侧面图。人们可以在这两种方式间转换,但永远不可能看到两个图形,正是在图形和背景之间的转换过程中我们完成对信息的感知、注意、以及识别。同样道理,在句法分析中,图形即所要描写的对象,背景是其环境,即整个句子。因此,在a例中,人们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动宾短语,“猎人的狗”充当宾语“被咬死”,从而宾语得到突显而作为图形,如①;也可以换种认知方式,将其看作是一个名词短语,强调的是那只特定的“咬死猎人”的狗,如②。
然而,歧义可在语境中消失。也就是说,人们可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对图形、背景做出不同的选择,让模糊语言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只剩下一种解读。这时,语境可以看做是后景(background),是用来突显图形和背景的部分。以 a为例,在“咬死猎人的狗的那只狼后来被打死了”一句中,a应解释为①;而在“咬死猎人的狗后来被打死了”中,②这一意义正合适。
b、c句同样有着歧义。Planes which fly can be dangerous.或The flying of planes by people can be dangerous.都可对b句作出合理解释。c句则至少有两种解释:“年轻的女子和年轻的男子参加了晚会”,或“年轻的女子和或者年轻或者不年轻的男子参加了晚会”。再看语义方面,如“新生”可表示两个不相干的意义:“新的学生”和“新的开端”;又如“米”,既可以指粮食的一种,又可以指一种测量单位。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可以用匡芳涛、文旭[2]提出的图形/背景的联想特征中的“关联性”来判断。他们认为,图形更具关联性,在情景或意识中更近,而背景则不太关联。换言之,关联性跟语境在这里有着近似的含义。不同的语境跟不同的事物或事件有着不同的关联性。在确定语境(即后景)之后,歧义现象则不复存在,图形、背景的选择也就一目了然了。
值得一提的是,歧义有时是受语言制约的。如a句在英文中就没有歧义,它在英文中通常翻译成the dog which bit the hunter to death,或to bite the hunter’s dog to death.反过来,b句翻译成汉语则不会造成误解,“飞行的飞机不安全”或“驾驶飞机的不安全”都没歧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歧义都受语言限制,如c句在汉语、英语、俄语中都是有歧义的。因此,在通过语言判断图形、背景时,各个国家是不尽相同的。
跟歧义现象不同的是,模糊现象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语义。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客观属性,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语言之中。社会科学中的概念充斥着模糊性:如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森林和树林等,它们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人类生活也离不开模糊语言:最常用的词语,如表示时间、颜色、年龄、大小以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都是带有模糊性的。也就是说,在对自然界对象进行分类时,人们因不能精确地找到判断其资格的根据而经常使用模糊概念。正如伍铁平(1987)所说的,在一定意义上,“没有模糊词语,便没有人类的自然语言[3]”。
查德于1965年首次提出了“模糊集合”的概念,认为人类思维和语言中都存在着“一种其界限不是泾渭分明地确定好的类别”[4],即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明确的界限(L.A.Zadeh,1965)。而“集合”,是现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它是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成分)的总体,诸如沙粒的集合,数的集合,词的集合,等等。普通的集合是指具有某种属性的对象的全体。这种属性所表达的概念应该是清晰的,界限分明的。因此每个对象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也是明确的,非此即彼。但在人们的思维中还有着许多模糊的概念,例如大约、漂亮、好吃等,这些概念所描述的对象属性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模糊集合就是指具有某个模糊概念所描述的属性的对象的全体。由于概念本身不是清晰的、界限分明的,因而对象对集合的隶属关系也不是明确的而是亦此亦彼的。因此,语言学家常常利用集合来刻画语义的界限。对于这些成分,可在[0,1]区间上取值,即用[0,1]中的实数值表示某些成分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某语义集合。隶属度越接近1,属于程度就越高;隶属度小一些的,属于程度也就低一些。
模糊现象也可以用图形-背景理论进行分析。在此,我们选择模糊语言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类词性,根据这一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以全新的角度用来判断模糊现象中人们对图形、背景的选择。
举例:d.小王买了大约两三个苹果。“两、三个”可以被看做是一个模糊集合,它包含的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此集合。“两、三个”的隶属度可以用μ两、三个(x)来表示,则下图是假设的“两、三个”的隶属函数:
(注:这里的隶属度所用的确切数字是假设的,只是为了说明问题,具体的制定可能因人和语境而异。)
如图所示,凡是小于或等于0,大于或等于5的数均不属于“两、三个”的集合。从图形-背景理论的角度来看,抛开句中模糊性短语“大约两、三个”,苹果的数量多少(1、2、3、4…)可以组成一个正整数的无限集合,因此,这一实数的集合可以看作是“后景”,即认知的参照点,用来突显图形和背景。将模糊词放入语境中,介于1-4之间的数分别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两、三个”,因此可以看作是“背景”,作为突显图形的部分,虽然1、4的隶属度相对较低,只有0.5,但在这类情况下,背景所在的集合是属于后景的,即为跟两三个相近或相等的数字的有限集合。同时,2和3属于“两、三个”的程度为1,隶属度最高,因而在整个环境中最为突显而成为人们认知的焦点,即图形。因而,在人们遇到这类句子时,就能用图形-背景理论较为准确地判断符合具体语境的数量值。
这是由典型论的角度来研究模糊性的。Smithson指出“典型”有以下两个特点:“典型本身是其代表的范畴的一分子;范畴中某个个体与典型的相似度越低,它的隶属度就越低。”[5]因此,典型成分作为一个中心实体具有特殊的突显,从而被看作是图形。举例来看,当定出“大约四十位工作人员”的语义范畴时,一般要先由语境定出该集合所能包括的所有可能的元素(例中为正整数的无限集合),即后景;然后再通过句子由定出哪一个或哪些元素是典型成分(句中为四十),即图形;最后确定衬托图形的部分-背景,即从三十五到四十五之间的数字组成,只是“三十九”、“四十一”等比较靠近“四十”的数字排列在先。
这里还要补充说明的是,模糊词中包含的数字的大小和形式对图形、背景以及后景的选择都有影响。比如,“大约三十”和“大约三十万”(后者背景及后景的集合包含的元素比前者多,即数字域要长些),以及“大约三十”和“大约三十一”(前者的背景要大些,即数字域要长些,原因是“三十”是约数,而“三十一”不是)。
举例:e.小张个头很高。f.陈老师是个中年人。
对于“多高才是个头高”这一问题,人们很难给出统一的判断。“个头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性别,以及不同的年龄对于这一修饰词都是不一样的,因而它是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对于例句e,首先得根据语境确定下所描述的范围,即后景,基本的如小张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是男是女,以及属于哪个年龄段等等。然后,定出在所描述范围内的集合当作背景,如以东方人、女、22岁为例,则所研究的集合就是满足以上几项的所有可能的元素。最后,“高”意指“比某种标准高度高”,因而我们可以对满足以上条件的女性做一个调查,给出一个平均值,高于那个标准的女性,如“一米六八”,则在众多以相同条件组成的人群(背景)中得到突显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图形。同样,对于另外有关高度的词语如“高建筑物”、“高木丛”等适应于某一特定“后景”的典型高度,以及其他形容词如“深浅”、“胖瘦”、“漂亮”等模糊词语,我们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来判断,同时加上个人的因素,如审美标准等,从而准确地解释和处理自然语言。
f句中的“中年”也有着模糊语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四五十岁的年纪”;《郎曼英语词典》对“中年”的解释是“大约四十至六十岁”;《法语词典》认为“中年”是“大约四十岁”;《日语词典》则认为“中年”是“青年与老年之间的年龄,即四十岁前后”(张乔,2004)。由此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语言中,“中年”的释义都具有一定模糊性。因此,跟“高个子”一样,我们应先确定“后景”,即“陈老师”是属于哪个国家,然后根据不同国家对“中年”所下的定义,以模糊数量词中对图形、背景的判断方法来识解这类句子。
此外,通过对 f句的分析,我们意识到在以图形-背景理论分析模糊现象时,无论表示模糊性的词是何种词性,分析句子的方法都是递进、互通、相辅相成的。
再来讨论部分名词的模糊性。举例:g.Mr. Moore merely eats vegetable; no fruit at all.
g句引出了长时间以来大家争论的一对典型的模糊名词:蔬菜和水果。在《牛津百科英语词典》[6]中,对蔬菜和水果的的定义分别是vegetable:any of various plants, esp. a herbaceous plant used wholly or partly for food; fruit: the usually sweet and flesh edible product of a plant or tree, containing seed(The Oxford Encyclopedic English Dictionary,1991).《辞海》对这对名词的定义则是:“蔬菜:常指栽培用其可食部分做菜用的一种草本植物;水果:种子植物的繁殖体,含有一粒或多粒种子,具有甜味,作鲜食和甜食。”[7]其中,“可以做菜吃”、“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都是模糊语言。那么,番茄既是草本植物,“可以做菜吃”,但又是“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那么番茄是属于蔬菜还是水果呢?根据对例句g句义的理解(Mr. Moore只吃蔬菜,从不吃水果),Mr. Moore到底吃不吃番茄是一个未知数,因为我们无法确定蔬菜与水果的界限。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属于水果的典型例子如“香蕉”、“木瓜”等也可做成菜肴,如“拔丝香蕉”、“木瓜炖蛤砺”等。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做这样一个推断,即抛开水果、蔬菜中典型成员不看,在某些情况下,对于那些处于模糊区间的成员,如“番茄”、“黄瓜”等,在“烹饪”这一背景中,属于蔬菜这一范畴;而在“生吃”范畴中,属水果。也就是说,不同的背景,对于图形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当然,g句若是存在于语篇中,有了后景(语境)的衬托,我们对其的理解就会更为清晰,对图形、背景的选择也就能更好地把握。
认知语言学是从人的认知能力出发来解释语言现象的,图形-背景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本文从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出发,用全新的视角阐述了在歧义、模糊现象中人们通过不同的感知而对图形、背景及后景的选择及运用,从而说明人们感知和认识事物的方式决定语言的形成。本文所提出的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也缺少一定的深度,图形-背景理论在歧义、模糊现象的其他方面中也应有一定程度的适用性和解释力,这还有待于大家共同探讨。将这些综合起来考虑可能会对以图形-背景理论对歧义、模糊现象的研究做出一个更为全面的认知解释。
[1]Ungerer, F. & 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 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 earch Press, 2008.
[2]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2003,(4):24-31.
[3]伍铁平.模糊理论的诞生及其意义[J].百科知识,1987,(1): 14.
[4]Zadeh, L.A. Fuzzy Sets [J].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1965,(8):338-353.
[5]Smithson, M. Fuzzy Sets Analysis for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s. [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7.
[6]Joyce. M. & Robert. A, eds., The Oxford Encyclopedic English Dictionary. [Z].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1.
[7]王同亿.英汉辞海[Z].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
H03
A
1673-2219(2014)06-0168-03
2014-04-21
单欣欣(1987-),女,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
(责任编校:张京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