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刘 姝
阳明后学颜鲸与濂溪故里
刘 姝
(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颜鲸,字应雷,号冲宇,浙江慈谿人。颜鲸少而慕古圣贤之学,学于山阴王畿,为王阳明第二代弟子。作为阳明后学,颜鲸对于周敦颐的思想亦颇为肯定,其作品中多处透露了对周敦颐的景仰之情。明隆庆二年(1568),颜鲸任湖广提学,尝游濂溪故里月岩,留诗刻一幅。除此之外,颜鲸另有《谒濂溪祠》、《游故里》、《谒元公祭文》两诗一文,皆慕周元公而作。
颜鲸;阳明后学;周敦颐;濂溪故里;月岩
颜鲸(1514-1589),字应雷,号冲宇,浙江慈谿人。颜鲸少而好学,极慕古圣贤之学,又不落窠臼,往往离训诂自为洞解,师奇之。后学于山阴王畿,为阳明第二代弟子。嘉靖三十五年(1556),颜鲸举进士,授官行人,擢御史,出视仓场。奸人马汉仗定国公势,大放贷子钱,百姓不堪其苦,颜鲸秉公执法,将其处死。嘉靖四十二年(1563),出按河南,伊王朱典楧勾结严嵩父子作恶,颜鲸与参政耿随卿合计取得罪证,使会同巡抚胡尧臣弹劾之,帝震怒,废伊王为庶人,百姓欢庆鼓舞。景王越界夺民地,颜鲸捕其爪牙论罪处理。魏国公假借皇上赐名的树碑侵占民产,颜鲸罚其戍边。颜鲸后改任督畿辅学政,因在朝堂之上替大与知县高世儒辩白触怒皇帝,被贬湖南郴州安仁县。隆庆元年(1567),颜鲸任湖广提学副使,因试恩贡生之失受权臣张居正指责,降为山东参议。后又改为太仆寺少卿,都御史海瑞向上进言推荐颜鲸,却没有回音。万历年间,朝廷中外有十多封奏章推荐颜鲸,但颜鲸终究没有被启用,仅以湖广提学副使致仕。
颜鲸为学勤勉,为官公正,为人正直。颜鲸既没,后世之人对于颜鲸的评价凡为嘉奖、褒奖之辞多不胜数,且又大同小异,笔者甄选以下几则。
《明儒学案》附案:
颜鲸,字应雷,号冲宇,宁之慈谿人。嘉靖丙辰进士。授行人。选为御史,巡按河南。华亭以伊庶人事嘱之,先生不动声色,卒定其乱。海忠介下狱,特疏救之。沈青霞冤死,拔其子襄于太学。出提学政,先风化而后文艺。在楚则忤江陵,在中州则忤新郑,其守正如此。邹南皋曰:“予读先生所论孔、孟、颜、曾,及《原人》《原性》诸语,其学以求仁为宗,以默坐澄心为入门,以践履操修为见性,而妙于慎独,极于默识。既殚厥心矣,而总于悟格物之旨尽之。世儒以一事一物为物,而先生以通天下国家为物为格。其力久,故其悟深。其悟深,故其用周。真从困衡中入,而非以意识承当之者。”先师蕺山曰:“先生于学问头脑,已窥见其大意,故所至树立磊落。”先生与许敬庵皆谈格物之学,敬庵有见于一物不容之体,先生有见于万物皆备之体。盖相反而相成者,总之不落训诂窠臼者也。
按五峰书院建自永康程养之先生粹。先生弱冠为诸生,往姚江受业阳明之门,归即建之。有讼其建淫祠、倡伪学于御史台者,被黜,且毁院。越数年,而邑绅士诸御史言状,复之。仍建祠祀文成,讲学,年八十八。其讲学于兹者,应、周、卢、杜四先生而外,尚有礼部尚书程舜敷先生文德,大理寺李侯璧先生珙,陈仲新先生时芳。性从王崇炳《金华徵献录》中得之。又黄子亲笔原本载有颜冲宇先生鲸传,谨附见于后。
黄宗羲《明儒学案》附案为后世郑性所整理,郑性平生极为推崇黄宗羲之学,黄子既没,郑性云:“黄子亲笔原本载有颜冲宇先生鲸传,谨附见于后。”“亲笔”二字,能看出黄宗羲对于颜鲸的重视。
康熙《二浙通志》卷三十二《人物二》:
论者谓其理学似王文成,刚直似海忠介,清贞似薛文清,卓荦似刘忠宣。
王文成即王阳明。海忠介即海瑞,以刚正不阿,直言敢谏而颇负盛名。薛文清即薛瑄,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刘忠宣即刘大夏,他诗文出众,文采超凡,卓尔不群。这句话中说颜鲸同时具备了此三人的优点,是相当高的评价。
天启《慈溪县志》卷八:
鲸克孝似子舆,直谏似长孺,风节似元礼,文章论议似敬舆,亦似子瞻。虽不获尽其用,而社稷功亦伟矣。
子舆即曾参。长孺即汲黯,为西汉名臣,以其好直谏廷诤,汉武帝称其为“社稷之臣”。元礼即李膺,东汉名士,以洁身守礼,刚正不阿而名扬天下。敬舆即陆贽,中唐著名中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工于诗文,尤长于制诰政论。子瞻即苏轼。
明邹元标撰《颜鲸墓志铭》(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五):
伟贤颜公,东鲁苗裔,崛起文溪,郁为名世。峨峨豸冠,直躬正色,澄之不清,挠之不忒。何物淮南,敢尔为妖?请剑上方,氛祲全消。畿甸中州,威布惠流,所去见思,所至民讴。铎振南北,化行若驰,流风蕴义,代有余思。妙契格物,千圣同宗,匪曰意度,力贯心通。返其初服,式开来学,处世若超,岿然先觉。未竟其用,不用斯全,彼佞倖者,视公孰传。学宗无意?前有慈湖,吁嗟我公,与古为徒。勒子铭辞,过者式坟,一脉未泯,绵绵若存。
邹元标为颜鲸所撰墓志铭中“东鲁苗裔”一句与传言颜鲸祖籍为山东曲阜相吻合。
颜鲸所作《冲宇集》已佚,清裘琏作《序》(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七)略云:
公气刚性介,不附权近,故虽入为台谏,出掌文衡,而龃龉厄塞,终于外卿,不得一日立朝廷之上,以资启沃,以作霖雨,此其可扼腕痛悼而为明君贤相望治者惜也。公既乞休,啸歌泉石,日与诸生讲学文溪,闲以其暇作为诗歌,即今集中所载者也。公曾孙诸生溶受业于予,将裒公集而梓之,属为序,予自惟后生末学,安能序公文?公道德事功守先启后,天下莫不知,而其文根柢六经,穿穴百家,又将垂世行远无疑,则予固皆可以不言,而独序公出处大节如此。呜呼!如公者,夫孰使之不得大行其道也哉?
裘琏字殷玉,一字蔗村,号废莪子,学者称横山先生,浙江慈谿人,为黄宗羲弟子。序文中另有将颜鲸与王阳明、陆贽、韩愈、贾谊并提,可见裘琏对颜鲸的高度赞扬。
从以上几条略可窥见后世对于颜鲸的态度,无论为官、为人还是为学,颜鲸都是被后世之人所肯定和褒扬的。
颜鲸如舂陵,祭濂溪先生,作《谒濂溪祠》、《游故里》、《谒元公祭文》两诗一文,亦在月岩留有诗刻。
月岩位于湖南永州道县城西二十公里,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为人称颂,更以其现存的数量众多的宋、明至民国的摩崖石刻而为人知晓。
颜鲸游月岩诗刻位于月岩下弦月的上洞中央,此诗刻旁还有隆庆三年(1569)永州府通判闪应霷游月岩诗刻。石刻长105公分,宽为60公分。全诗共五十六字,题款九字,字体为楷体,端正清晰,清秀质朴。全文如下:
浑沦一窍自天来,参两分明此地开。象帝久知人世罔,真机端有化工裁。盈虚弦望犹凡眼,闲静空明是圣胎。独有舂陵神解后,乾坤无处不春台。
隆庆戊辰,慈谿颜鲸题。
此诗又见明胥从化《濂溪志》卷八《古今题咏》,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刻本;及明李桢《濂溪志》卷七《古今题咏》,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重刊本。此诗标题,胥从化《濂溪志》、李桢《濂溪志》题为《游月岩》。“浑沦”,胥从化《濂溪志》、李桢《濂溪志》“浑沦”作“混沌”。“真机端有化工裁”,胥从化《濂溪志》、李桢《濂溪志》作“真畿端有画土裁”,盖误。
此诗题款中“隆庆戊辰”即为隆庆二年(1568),据《南岳志》第三篇《石刻》记载,是年颜鲸曾游南岳,亦留有石刻:“伏象朝真。4字,每字35公分见方,行书横刻,字在高台寺侧念庵松下坪中。款署:隆庆戊辰(1568)提学颜鲸题。”[1]可知颜鲸的游月岩诗刻与南岳“伏象朝真”石刻为同年所作,应当作于颜鲸初到湖南之时。
游月岩诗首联中“浑沦”,意同“混沌”。“一窍”应指月岩洞,“参两分明”是指万物生发的过程,老子认为宇宙形成之初是从一片“混沌”开始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参两分明”其意与之略同。又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亦表达了这种“混沌”,认为静止的,没有方向,没有时间,不存在具体形态的状态为“无极”,之后经过了逐渐的演变,形成今天宇宙不停运动,不停变化,具体形象的面貌,这个发展过程就称为“太极”。这一句讲述月岩与天地同时化生,钟灵毓秀,鬼斧神工,同时也一语双关地称美濂溪先生思想、理论的深度,堪称开天辟地第一人。颔联中“象帝”一词指天帝,此句既指天帝造物之神异,亦指周敦颐在理学上的开创如同天帝造物一样伟大。颈联中“盈虚”二字背后颇有故事。据《周子全书·周敦颐年谱》记载,周敦颐少年时读书于月岩,因对月岩的如同月相变化一样的奇异景观有所感受,最终由月相的盈亏悟出了哲学中“动静”、“盈虚”的概念,创作了闻名于世的《太极图说》。颜鲸言自身为“凡眼”,不能像周子一般静坐月岩悟道,又赞誉周子为“圣胎”。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即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可见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由此可知,颜鲸为阳明第二代弟子,但对于周敦颐的学说及思想也颇为肯定,认为周敦颐有极高的思想境界。尾联中“神解”意为濂溪先生悟性过人,聪慧绝伦,先生悟道之后,“乾坤无处不春台”,“春台”典出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是为春日登台眺望美景之意,有舒畅惬意之感。尾联表达了周子的思想对于后世影响的深远,遍满乾坤,使世间清明。
颜鲸整首诗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周子的赞誉之情。事实上,《游月岩》并不是颜鲸所作的唯一一首关于濂溪先生的诗。
除上文《游月岩》一诗,颜鲸在濂溪故里另作有《谒濂溪祠》、《游故里》、《谒元公祭文》两诗一文。
明胥从化《濂溪志》卷九收录《谒濂溪祠》全诗如下:
先生崛起千年后,我后先生五百年。风月人间几光霁,溪流漾碧汲虚妍。春庭瑶草满前绿,玉渊金井生瑞莲。分明天地有至教,仁体流行无间然。万物本来备于我,圣学玄微谁的传。人心静处妙元化,太空孤月澄百川。有无之间是真觉,镜台郛郭犹尘诠。舂陵先生包羲氏,作圣一要开先天。浮生已逾五十载,意绪忽忽真堪怜。偶过祠下荐明藻.愧汗种种流如泉。不观断臂面壁者,异氏苦行何独坚。身亦儒冠号男子,灵台久旷甘拘缠。从今一洗欲根净,廓宇澄明希昔贤。
此诗又见明李桢《濂溪志》卷七《古今题咏》,及清吴大镕《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卷十五,康熙二十四年(1685)镌,三寒吴崇鼎先生新修,凝翠轩藏板;清周诰《濂溪遗芳集》,道光己亥年(1839)刻本。“溪流漾碧汲虚妍”,吴大镕《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周诰《濂溪遗芳集》“汲”作“涵”。“圣学玄微谁的传”,周诰《濂溪遗芳集》“玄”作“元”。“太空孤月澄百川”,吴大镕《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周诰《濂溪遗芳集》澄”作“映”。“舂陵先生包羲氏”,吴大镕《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包羲”作“庖牺”。“从今一洗欲根净”,吴大镕《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周诰《濂溪遗芳集》“欲”作“尘”。
全诗引经据典,句句表明了对周元公的赞赏。如“春庭瑶草满前绿,玉渊金井生瑞莲。”中“瑶草”为神话传说中的一种仙草,又有传说周敦颐窗前长满杂草,却从不去拔除,人问之,回曰:“与自家意思一般。”此句中可能也含此理趣。“玉渊”一词见于《尸子》卷下:“玉渊之中,骊龙蟠焉,领下有珠。”又有左思《吴都赋》:“玩其碛砾而不窥玉渊者,未知骊龙之所蟠也。”刘逵注曰:“玉渊,水深之处,美玉所出也。”此句运用“春庭”、“瑶草”、“玉渊”等大量美好绮丽的意象,又以“瑞莲”暗喻濂溪先生,表明了颜鲸对周敦颐的极力推崇。“至教”一词表明了颜鲸认为周敦颐的思想给予了后世人最好的教导,“仁体”一词意为仁爱的本旨,又北宋程明道,周敦颐的弟子,最先指出仁体:“学者识得仁体,实有诸己,只要义理栽培。如求经义,皆是栽培之意。”“万物本来备于我”,出自《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后南宋陆九渊对这句话进行了延伸和发展,认为“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的思想近乎于程明道,虽于濂溪先生之学说不尽相同,但言其学说出自于濂溪一脉也未必不可。“舂陵先生包羲氏,作圣一要开先天。”此句中“包羲氏”指伏羲,为华夏民族记录的最早的创世神之一,颜鲸将周敦颐与伏羲并提,可见周敦颐在颜鲸心中的地位之高。
本诗运用了大量美好的辞藻来赞美濂溪先生,诗的后半部分颜鲸又联想到自身,年过五十却“意绪忽忽”,这侧面反映了颜鲸一生仕途上的坎坷失意。但拜谒过濂溪祠之后,有感于圣人先贤,身心有所顿悟,郁结有所纾解,希望从此放下“欲根”。
颜鲸另有《游故里》一诗见于胥从化《濂溪志》卷八《古今题咏》:
溪流曲曲抱平村,父老犹传故里门。四面佳山如立壁,一川霁月尚盈轩。野桥烟树曾游钓,邹峄昌平共俎尊。为叩道源来特地,石台芳草两忘言。
此诗又见李桢《濂溪志》卷七《古今题咏》,及吴大镕《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卷十五、光绪《道州志》卷七,清光绪四年刻本。
这首诗相对于《游月岩》和《谒濂溪祠》两诗,较为通俗易懂,语言质朴自然。颈联“邹峄昌平共俎尊”,“邹峄”一词代指孟子,“昌平”,为昌平山,位于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所以“昌平”应代指孔子,后世之人称周敦颐的学说“上承孔孟,下启朱程”,此句中颜鲸将周敦颐与孔孟并提,充分肯定了周敦颐的思想在儒学上的地位。尾联中的“石台芳草两忘言”是指游濂溪故里让颜鲸有所感悟,前二联中所说的美景在他眼中竟平淡无味了,又不知此句是否出于陶潜“欲辨已忘言”之灵感,虽是无言,更胜有言,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颜鲸祭祀濂溪先生,有《谒元公祭文》,收录于胥从化《濂溪志》卷九《古今祭谒》,全文如下:
皇帝即位之二年,是为隆庆戊辰,慈谿颜鲸提学楚藩,以六月庚辰行部至于湖南,由永郡竣事趋郴州,道出舂陵,谨斋祓用牲释奠于宋大儒周元公濂溪先生之祠,曰:“於乎!先生生千载绝学之后,而能超然默契圣人不传之秘,主静两言,无欲一要,直截易简,昭如日星。於乎!小子乃其以形骸尔我之私劳劳焉,终身战于烦恼醉梦之场,真先生之罪人也。修之则吉,悖之则凶。心为太极,汝将焉从。圣凡平等,天地同宗。敬述斯言,用告群蒙,而以质夫先生。尚飨!
此文又见李桢《濂溪志》卷八《古今祭谒》、明周沈珂《周元公集》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提学”,周沈珂《周元公集》“提”作“视”。“於乎”,周沈珂《周元公集》“乎”作“呼”。“小子乃其以形骸尔我之私劳劳焉”,周沈珂《周元公集》“其”作“甘”。
此文中颜鲸详细地交代了祭濂溪先生的背景。从文中可以看出,时为隆庆二年(1568)六月庚辰,颜鲸此次怀着十分庄严肃穆的心情祭祀濂溪先生。“斋祓”为洁身斋戒之意,“释奠”一词出自于《礼记·王制》:“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为古代祭奠先圣的一种礼仪。由此可见颜鲸礼数周到,准备充分,“谨”字更是突出了他小心翼翼、将祭祀濂溪先生看做头等大事的心情。后又夸赞濂溪先生“昭如日星”,并且联想到自身困于“烦恼醉梦之场”,没有修先生之道,不禁感到羞愧难当,可见颜鲸对周敦颐的推崇。
以上诗文,足见颜鲸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深。颜鲸作此诗文时,元公已仙逝近五百年,由此亦可知元公的思想对后世影响之深远。
明徐象梅《两浙名贤录》卷二十记载颜鲸:“(隆庆)二年四月,校士湖南,宿云溪馆,悟格物之旨。游南岳,著《祀南岳文》;如舂陵,祭濂溪先生;过宁远,著《舜陵辨》。九月,至长沙偕诸生游岳麓,大合一十三校之士、郡邑大夫、诸学博士,会于岳麓。席地旁列,陈诗雅歌,发明心体。十月,还武昌,斥伍大夫员不得祀。复大会诸生于濂溪书院,论孔颜曾孟,著《原性订学》诸篇。”由此可见,颜鲸于湖南的著述颇为丰富,且以孔孟儒学为主,《祀南岳文》与《原性订学篇》虽已散佚于世而不得见,余下诸篇皆在各方志中有所呈现。《舜陵辨》即见于隆庆《永州府志》卷十。
《岳麓书院志》记载颜鲸有《偕诸生游岳麓》诗二首:
其一
群英从我渡沧浪,破晓江乡日欲黄。抱膝山中空管乐,开帘树底见潇湘。人文楚泽星辰合,胸次舂陵风月光。自笑腐儒疏脱甚,只闻尘世亦羲皇。
其二
碧树高林屋数楹,远从开宝到皇明。斯文一派关兴废,吾道千年属治平。山作衡云和榻静,座移江月照人清。偶来竹下歌芃域,七十峰头击壤声。[2]
《偕诸生游岳麓》之其一第四句中“潇湘”一词,出自于《山海经·中山径》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为潇水与湘水的合称。第六句中“舂陵”一词指周敦颐,《宋史·道学传》曰:“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风月光”出自于宋黄庭坚《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其二第四句中“吾道”指儒道,表达了颜鲸遵从儒道的精神。最后一句中的“击壤”,出自《帝王世纪》:“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
从上述诗文,我们不难发现,颜鲸每到湖南各地,但凡有先贤圣人之旧迹,他都乐于追溯源流,往往有感而发,参悟真道。虽颜鲸仕途坎坷,壮志未酬,但处于困苦穷厄之境但仍不忘其本心,是谓儒家所信奉的“安贫乐道”之精神也。
颜鲸游月岩诗刻、《谒濂溪祠》、《游故里》、《谒元公祭文》及湖湘其他留顾诗文,具有一定的哲学义理,表达了对理学开山周敦颐的景仰之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明时期理学家对于濂溪一脉的景仰,代表了阳明后学对濂学的尊崇。
[1]湖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岳志[Z].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106.
[2][明]吴道行,[清]赵宁.岳麓书院志[Z].邓洪波,杨代春,校点. 长沙:岳麓书社,2012:356.
(责任编校:张京华)
K877
A
1673-2219(2017)04-0024-04
2016-12-29
刘姝(1996-),女,湖南衡阳人,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学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