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殷 娜
(重庆邮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65)
大战争背景下的小小家
——简析《小小的家》的战争反思主题
殷 娜
(重庆邮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65)
长篇日本小说《小小的家》是2010年第143届日本文学直木奖的获奖作品。小说以女佣多喜的回忆录的形式讲述了小小的洋房里多喜从1930年起的13年间和主人平井一家茶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作者通过对中产阶级家庭平井家战前到战后的日常生活的描写,用不动声色的叙述手法揭示了战争对日本普通平民家庭的深刻乃至毁灭性的影响。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再现战争背景下的平民生活,引发出现代日本人对战争的反思。
战争;饮食生活;毁灭性伤害;平民
长篇日本小说《小小的家》是2010年第143届直木奖的获奖作品。以时间的顺延性为基点,从昭和五年(即1930年)多喜在东京初为女佣的往事讲起,整个故事的笔墨集中 落脚于多喜的第三任主人平井家那幢红色三角屋顶的洋房内,以多喜的回忆录的形式讲述了在平井家的13年的帮佣生活,用现代的视角再现了昭和时代初期东京市民的生活。
小说以女佣多喜的立场展开叙述,讲述的主要是在小小的洋房里多喜和主人一家平井老爷、时子夫人、恭一少爷茶米油盐的日常生活。看似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普通市民的生活,却因为处在昭和初期这样一个相继发生了9.18事变、七七事变、太平洋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下有了独特的解读价值。作者通过战争对平井家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的描写,引发出现代日本人对战争的反思,特别是对战争带来的毁灭性的伤害引发的思考。
小说第一次对平井家饮食生活的大量描写,选择的是1937年。文中主要选取的是端午节和除夕新年这两个节日时候的平井家的餐桌进行描述。端午节时,为庆祝少爷升入小学,“搞了场盛大的贺宴。火腿炒饭、煎蛋饼、土豆炸肉饼,外加日本龙虾菜、用桃罐头做的奶油冻、泡沫奶油等,总之,摆了一桌少爷爱吃的东西,大家围着桌子齐声高唱。”[1]P49关于除夕准备的年菜,文中是如下描述的:“做好的鱼肉蛋卷、海带卷、锦玉子、甜白薯泥等,装入套盒之前,要放上一阵儿去去热气,趁这个工夫,可以往盛供品的方木盘里放一些里白、交趾木、海带,以及用酸橙装饰的圆饼”[1]P71。
这一年,日本发动了臭名昭著的七七事变,从此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不过,就日本国内的局势而言,由于当时战争刚刚开始,对日本国内的影响并不大,东京甚至还处于从关东大地震中全面恢复过来的繁荣时期,而日本军队在中国战场上的短暂胜利和对中国的掠夺还为日本国内的经济带来一定的积极刺激的作用。另外,两年后将举行世博会,四年后将举行东京奥运会和札幌冬季奥运会的消息更推动了日本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极大的鼓舞了国民的信心。而就平井家的情况而言,当时平井老爷升任常务,公司的玩具大卖,平井这个小家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此时的平井家的餐桌是丰盛的,生活是惬意的。到了次年的1938年5月,平井家仍然沉浸在景气的希望和幸福之中,买好了世博会的门票,期待着世博会和奥运会的举办。小说中指出“恐怕那会儿要算平井家最好的光景了”,一家都认为“老爷多年梦寐以求的好境况,已经指日可待”。可是,事实并非如这家所期待的那样美好,文中紧接着回忆道“对平井家而言,方方面面都开始急转直下,也正是那一年,而且就是从那会儿开始的”[1]P84。到了那年的夏天,奥运会的承办权被退回,世博会也被无限期的延期了。
而到了1939年,平井家的饮食生活受到了时局的进一步影响。“食品和奢侈品日渐匮乏,难以弄到。”“牛奶也动辄断货”;“砂糖短缺、酱油没货这类怪消息仍是漫天飞舞”;“米也不例外,报纸上大肆叫嚷白米要脱销”[1]P105。可是,对于现状,“日本不确粮食,这一点当时一般人都不表示怀疑,人们认为,这只是国家考虑到为防万一,有必要做些储备,才加以限制,从而导致粮食入手困难。”[1]P111到 1940年,日本国内的物资供应情况进一步恶化,“紧缩变本加厉。食物全部实行配给制,在外用餐需要凭票,米店停业,煤气使用受到限制记得也是那个时候”[1]P154。
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之初,其主要决策者们认为只需“对华一击”,就可以迫使中国屈服。但在中国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既未被消灭,中国政府也未屈服,依然坚持抗战。而敌后战场则愈战愈强,建立了大批抗日根据地,收复了大片国土。此时的日本,不仅在军事上遭到严重的挫折,战略进攻势头已成强弩之末,在经济上也逐渐陷入困境,国力开始下降,战略原料缺乏;更由于兵员的不断增加,劳力、能源和粮食均感不足。1939年,日本的军费支出已高达61.56亿日元,国防工业的生产计划已不能完成。当年冬,“日本国力穷困急剧表面化”,已经失去保障军队军事物资供应的能力。这就是出现小说中物资供应愈发紧张情况的原因。但是,日本内部由于人心恶化,失业者发生生活问题,出现了反战思想,将更加陷入困境。基于这样的考虑,当时的日本政府不但没有停止战争,反而进一步将战争扩大化。
到1941年12月,发生了著名的珍珠港事件,引起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到1942年时,“先是蔬菜实行配给,接着米全部变为糙米,最后点心也很难买到了”[1]P199。1943年,日本媒体“大规模报道了山本五十六战死和阿图岛玉碎的消息”[1]P200,日军已经渐现颓败之势。可是,媒体宣传的是战争“进入了决战状态”,要全民一心,“连胜到底”。上六年级的恭一少爷在这样的宣传影响下,对于政府捐玩具支援战争的号召全力支持,甚至还劝母亲时子上交首饰,认为这是为“国家‘大东亚建设’这一伟大目标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恭一的想法可以说,代表了当时大多数日本人的想法,不得不说,正是基于这样的群众思想基础,战争的态势才会继续向前发展。
而多喜的帮佣生活也随着平井家经济状况的逐渐恶化,在1944年迎来了尾声。这一年的3月,作为离职前的最后一项大的工作,多喜与夫人一起准备了一场庆祝少爷升入中学的贺宴。这对当时的平井家而言,也是一场“盛大的贺宴”,“做的是用珍藏的白米做的散寿司饭,配料是煮得发甜的葫芦条和贝肉,并加以腌咸的萝卜缨和紫菜、少量的炒蛋来装点”[1]P224。对比1937年的那场贺宴,这次的贺宴虽然也经过了多喜和夫人的精心准备和制作,但受限于材料的不足,食物的档次自然也是大幅降低了。都是“盛大的贺宴”,1937年的是摆了一桌菜,而对于1942年的宴席,多喜看来,“哪怕没有太多材料,只要肯花工夫,动脑筋,也能做成相应的佳肴的”,夫人更是通过点缀,“将普普通通的饭菜烘托得很是美味。”
这之后,多喜离开了平井家,回到了家乡山形乡下。乡下的生活是艰难而辛劳的。食物更是匮乏。多喜为谋生计,担任了为从东京疏散到乡下的学童煮饭的工作。1945年 3月,多喜趁工作之便,再次回到了东京,并想办法去拜访了她日夜牵挂的平井家。再次上京的多喜,带的见面礼是千方百计弄到的新米和大沙丁鱼整晒。看到这些,时子夫人“双手捂住嘴,想说什么,随即又止住了”[1]P247。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平井家的饮食生活已经不佳,不然一向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家庭的时子夫人见到原本稀松平常的新米等也不会难掩欣喜之色了。在见面的两个小时中,多喜和夫人用了不少时间回味曾经吃过的各类美食,而且据夫人说,她和少爷也常常进行类似的回想作为游戏,算是在食物极度匮乏的窘境中的自我慰藉。
告别夫人回乡后,多喜的生活就“煮加了白薯或萝卜的米饭,晒爬满虱子的被子……这样日复一日地过着”[1]P253。这个时候的日本,已经是在战败的边缘垂死挣扎。在多喜与夫人见面的两天之后,就发生了东京下町大空袭,其时已回老家的多喜收到了时子夫人报平安的明信片。以多喜自述口吻的讲述部分,就到此结束了。对于结局的交待,是在小说的最终章。最终章是以多喜去世后,追寻姨婆回忆录中之人踪迹的侄孙健史的口吻讲述的。平井家终究没有躲过 1945年5月的又一次空袭,夫妇两人双双遇难,只有少爷因为当时去了外祖父家免于一死,而多喜魂牵梦萦的红顶小洋房也在空袭后荡然无存。平井家终究和当时许多的平民家庭一样,成为了战争的殉葬品。
全篇小说以自述的方式进行叙述,但对于战争,作者没有直接发表任何看法。但是通过对平井家的饮食生活的描写,读者可以直观地看到战争对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平井家算是当时的中产阶级,生活相对是富裕和优越的。并且多喜在其家帮佣时候平井老爷在公司的职位和薪酬都出于上升期。而多喜自述是一个非常会操持家务的女佣,在食品供给愈发吃紧的时期,无论是采购原材料还是用有限的材料做饭,都是一把好手。可是,即便是这样一个本应衣食无忧甚至算得上富足的家庭,饮食生活的质量也免不了逐渐滑坡,最终陷入窘境。作者在叙述中,尽量淡化战争在这个家庭中的被关注程度。事实上,在平井家中,除了从老爷和渐渐长大的少爷口中有时能听到战场的消息之外,两位重要的女主人公,时子夫人和女佣多喜,对战争的关注度是极低的,甚至算得上漠然。然而,无论是否关注,时代的洪流没有人能躲过。最终,小小的红顶房子和它的主人仍然免不了战争所带来的毁灭性的影响,在大轰炸中变为灰烬,成了战争的殉葬品。读到这里,小说的主题自然不言而喻了。表面上,多喜的口中未对战争置以任何微词;但通过战争不断给平井家带来的负面影响及至最终的毁灭性的伤害;用看似平淡的女性视角来描述还原已经渐渐被当代的日本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淡忘和模糊的昭和战争背景下的历史影像,并引发出日本读者对战争的反思,这正是这本小说的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内容。
[1][日]中岛京子.小小的家[M].曹亚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2]李德纯.战后日本文学史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3]肖霞.全球化语境中的日本女性文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4]蒋文澜.中国抗日战争实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1.
(责任编校:周欣)
I106
A
1673-2219(2012)07-0056-02
2012―02―10
殷娜(1983-),女,重庆人,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际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