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屈寒飞 陈方慧 姜 磊 赵建华
(华南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0)
驾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建筑历史与建筑设计课程的整合
屈寒飞 陈方慧 姜 磊 赵建华
(华南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0)
文章对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在国内建筑教学中一向界限分明提出质疑,指出其对建筑教育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近几年作者对建筑历史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并对传统建筑设计教学过程进行了分析。
建筑历史;建筑设计;传统设计;整合
建筑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文化创作及作品,建筑师的设计活动需要有较高的建筑历史知识和相关见解作为创意的前提和支持。中外建筑学专业均把“建筑历史”作为必修课程显然出于这种共识。然而,国内一些学者多持另一种观念:历史理论课程学习旨在培养本专业一种“素养”,这种素养对于建筑学人的专业能力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并不要求与实际的设计操作有直接帮助。目前国内建筑学通用的外国建筑历史教科书也明显基于这样一种观点进行内容的安排。其结果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建筑系的学生对建筑史课程的重视度和学习热情远不如设计课高。一方面,商业时代火爆的建筑市场、短平快的设计过程以及大量产出的肤浅、媚俗的形象游戏之“作品”,的确很难让学生看出现代建筑设计与历史理论有什么直接关联;另一方面,国内一直存在的民族虚无主义心态,藐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致使中国建筑史学习在学校和学生中间往往被冷落、被轻视。当然,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本身长期以来在内容和方法上因循守旧、不重视社会现实问题及与其他学科研究的关联,也妨碍了其自身的拓展及与建筑设计的协同。
建筑界普遍认为,在当今世界极为强调多学科交叉研究和运用的大背景之下,设计和历史这样原本关系密切的建筑学“子学科”非常有必要在一定层面上进行整合。如何整合,关键在于寻找切入点,即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课程设置作为平台?
建筑历史内容繁杂,现行通用教材和参考书只是一般地按时序划分章节,罗列出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特征以及著名或典型建筑实例等。这种断代划分虽然方便相关研究者记录史实,但是简化了不同时期建筑文化的长期影响。教学计划也是按照这种断代划分进行讲授。也因此长期以来,建筑系学生普遍错觉地认为,建筑史课程就是学习各个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学生也把简单记忆不同时期的重要历史建筑、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和设计思想作为该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而忽略了对建筑发展系统性性的认识和对一般规律的了解,简单地把历史理论课程认为“素质教育”。然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建筑史观,学习建筑史方法论,将历史传统与设计实践结合才是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为了弥补课程内容的缺陷,更有效地实现该课程的价值,在教学中加强同主干课相联系的目标性与系统性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与专业主干课的配合大多来自教师出身于建筑设计专业的自然结果,因而讲课的自由联想、发散性较大,对培养设计思维能力有关的内容是散构的,知识系统目标性相对不强。
为了更加明确建筑历史课程的目标性,使该课程更紧密地为主干课服务,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建筑历史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当前建筑创作与使用的普遍性要求,在课程讲授环节,明确了以场所感(或某些思潮下的非场所性)为基本导向,由场所感带动对各种建筑类型的结构、平面、立面、空间及装饰分析,重点突出对形成某类型建筑构成各要素的内在逻辑性的分析,展示一个可综合把握的建筑环境整体。在这个线索下,针对不同时代各类场所的形成特点,区别对待不同建筑的构成要素,不以偏概全,提炼出要分析的重点侧面。例如,古罗马大量围合十字交叉轴的连续空间模式、近现代构成派的搭构建筑形式等。现行通用教材只是用奴隶社会大帝国、工业化结构来解释都还不能深入到它们的艺术价值所在,相关资料中关于罗马原始宗教有安全场所的观念以及近现代雕塑由雕和塑走向搭建的变革刺激了建筑艺术先锋派等等的介绍,由此这两种建筑空间形式产生的场所背景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解释。学生对特定类型建筑的理解也更加清晰、深刻。不同阶段的建筑其讲授侧重点不同,把握其中的差异和联系又可综合展示建筑艺术可能关联的各种观念领域。
此外,我们注重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以更好地体现培养学生正确建筑史观的教学要求,加强知识链的衔接;并将典型历史建筑融入现代设计中,反复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探寻其中共同的设计构成手法和设计原理,或者领会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设计技巧,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随时绘制分析性草图的习惯和能力,以加强其建筑设计的功底。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其他老牌院校建筑系建筑历史课程的教改思想,也非常具有借鉴意义。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和同济大学实行建筑历史本科教学 5年一贯制,如同设计课一样,建筑史教学内容贯通5年,逐年深化和拓展,并有意识地结合到设计课程中。鉴于我校从08级建筑系开始进入5年制教学计划,一些主干课程如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构造、设计基础等的教学任务也势必相应增大。
结合近几年来我系设计课与历史课的教改,使建筑历史课程更明确地为设计课程服务,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重视度和思考深度,5年一贯制的建筑历史本科教学具有可参考性和实施性。这样,我们在一年级“建筑概论”中辟有“中外建筑的过去与现在”专门章节,并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引入“西方古典建筑语言与空间构成、中国传统建筑模式与空间构成”的设计课题,使学生通过比较中外传统建筑设计语言与典型空间的不同构成模式,加深对传统建筑语言与空间组合方式的认识。二年级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设置“传统建筑空间与形式”理论章节,强调在平时学习和设计实践中积累和认识古典建筑的造型语汇。三年级开设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等建筑史课程并进行古建考察与测绘实习,制作古建筑模型。四年级结合传统文化环境调研,在“专题研究设计”中特别开设“传统建筑设计专题”。五年级按专门化办学方式组织部分学生从事有关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大型作业,完成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
以上教学内容的设置中,四年级的“传统建筑设计专题”是专门增加的设计实践环节,这也是改革的重心所在,是建筑历史与设计课“一体化”整合的最集中体现。该环节以一系列传统建筑设计专题为主要内容,通过开题、调研、策划、构思、资料查询,一直到设计辅导、成果表达与汇报的实际学习与亲身操作,加强学生设计思考深度,设计成果也将更具特征性。这样,理论学习为主的建筑史课程与实践操作为主的建筑设计课程互相向对方伸出“触角”并留出融入的“接口”,也为我们在高年级或毕业设计中开设相关“传统文化”专题研究架设了很好的平台。
近年来,我们分别以“岭南博物馆”、“岭南文化艺术中心”、“广州某城中村保护与利用”、“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等为题进行了一系列传统意象设计教学,取得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
“传统建筑设计”作为专题设计之一,既是建筑设计课程的一个组分,也是建筑历史课程的一种延伸。传统建筑设计通过对传统建筑中意象的把握,在现代设计中引入和表现传统文化理念,从而找到现代与传统的一种对话方式。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表达,也是对建筑历史的一种诠释,因此该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将传统意象作为一种理念,或者一种手法运用于设计教学。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设计操作过程,使得传统意象成为学生设计思想形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的操作层面上,我们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选题选址:选择历史文化特征较为突出的基地环境(如老城区、古村落及其他历史地段等),筹划一项文化类建筑及环境设计任务书。
2.实地调查:对基地所处地域环境特征、传统文化背景作较深入的调研(结合大三中外建筑史课程进行该专题训练较为适宜)。
3.意象探讨:要求学生在调研和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反复构思,充分探寻传统意象元素,并将其转换为建筑元素。
4.意象表达:要求在建筑布局、空间和形象处理等方面的设计中选择适当的意象元素进行符合设计逻辑的表达。
5.成果汇报:要求设计成果以PPT演示方式进行综合汇报。这是学生将整个设计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化梳理、知识交流的有效途径。
例如“岭南博物馆建筑设计”,结合三年级的文化博览设计,并融入地方民俗内容。现代博物馆设计强调“情景空间”、“角色参与”的设计理念。除了静态陈列、以及被动展示的功能,而应处于有机运作状态,设置公众积极参与的场所,提供不同的体验方式。而博物馆建筑本身作为一个建筑艺术品,应当反映地域文化特点。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从功能布局、空间结构、建筑造型等方面都应当体现岭南特有的场所文化,这也是设计的重点所在。学生也通过设计操作过程,深入体会岭南传统的建筑空间布局、建筑装饰要素等,提炼意象元素,并适当融入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使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当地传统。
针对“传统建筑设计专题”的特点,设计进程大致包括酝酿、解读、调研、感悟、提炼、演绎、整理,每个阶段都明确提出学习目的和要求,我们在常规教学进程(讲课、调研、基地勘察、草案、修正案、定案、正图绘制)中,尤其突出调研与构思阶段的训练,培养学生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和实地走访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成果以调研报告和图纸文本的形式提交,并由学生汇报调研报告,增加相互交流的机会。调研报告的内容包括文字说明(2000字左右)、照片、速写、意象分析图以及提取的符号大样等。通过系统的调研,获取建筑传统性与现代性特征的基本信息,再加以综合性分析和思考,提取符号,掌握构成关系,在方案中灵活运用。调研过程本身就是构思阶段一个重要环节,在分析整理调研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在酝酿构思过程中进行有目的调研,将设计思维的感性过程与理性过程相结合。
配合调研、资料查询,是进入方案构思的准备阶段。学生们现场踏勘、测绘、采访,绘制测绘图,拍摄当地照片,查阅相关资料。此外,我们也通过一系列传统建筑 PPT的图片展示和讲座来加深学生的形象认识,逐渐使学生了解传统地域民风的神韵,自然步入设计状态。以具体素材为参照,把地域传统的抽象感觉分解为诸如尺寸、材料、质感、体量、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空间形象、构成手法、建筑装饰等具体建筑形式要素。每一种设计元素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同时又将其与传统建筑中的民俗生活对应起来,感受其中所包含的朴素的生存哲学。通过理性分析,学生们对岭南传统建筑的认识有所提升,并且综合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提炼建筑符号,以此来建立建筑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联系。在这一点上,值得一提的是,对符号本身的认识不能单纯停留在具象的形态上,而要把握传统建筑精神内涵,将形式符号抽象化,从形似到神似,上升到形非而神似的高度。
关于意象符号的提取方式,其形式可以多样化,方法也是多角度的。对传统建筑而言,例如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空间组合、结构技术、构造工艺、装饰艺术(材料、色彩、主题、纹样)等都可以成为提取符号的素材。除了从大体的形象特征去截获通常的具体形式语汇,更要注重对细节的深入剖析(例如某种特殊构造的产生、用途、材料、做法等,或如某种装饰的象征意义)。认知的深度来源于前期的调研构思阶段。在对一系列素材进行整理、分析、解释的过程中,简化信息代码,最后经过提炼、抽象、完成从原形到符号的形式转换,提取出来的建筑符号应具有表意的浓缩性,表象的精炼性。最后,将其与现代建筑理论、设计方法、建造技术综合运用才最终完成建筑传统性和时代性之演绎。
在具体设计表达阶段,将传统形态要素分解为具体的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作为设计的基本依据。例如博览建筑的总体布局,除了考虑功能分布、交通流线等,还要综合考虑广场的合理尺度、规模,环境绿化,建筑的朝向、空间体量、造型特点等,并适当融合供人参与的情景空间。一般来说,广场尺度应体现传统的亲切感,控制 D/H的合理幅度,建筑造型应展现传统地域特色,同时具有时代感,更要与周围环境协调,延续历史文脉。再譬如传统坡屋顶,不能单纯的作为一种传统符号加以运用,而应把它作为基本的形式语言,分析其坡度、形态(单坡还是双坡)、组合、色彩、质感等所反映的意象特征,并分析不同形态的坡屋顶所适合的特殊地理人文环境,同时,与现代材料例如刚、玻璃、混凝土等现代材料相结合,也能创造出别具韵味的时代感。再如传统村落中常将点状的塔、碑、线性的道路街巷、面状的院落、广场作为具有标志性、引导性或凝聚性空间的元素进行组合,把握街巷界面、尺度、节点等关键特性,同样可以再现传统空间的变化与统一。其次,在材料的选取方面讲究因地制宜。传统材料也是符合生态建设、绿色技术原则的现代材料,深入研究砖、石、木、竹等的具体特性与用法,加以改良和创新,配合现代的钢、玻璃、有机和无机材料,运用得当,也能传达出赋有地域特色的时代感。因此,不能简单理解传统就是民间乡土,传统是文脉和神韵的体现,构成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构造工艺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来完成,亦可运用当代美学原理创造更富有意味的形式。
经过以上的专题训练,我们发现每个学生在设计完成后均可以较为理性地陈述自己的意象设计过程,并积累一系列设计操作手法。通过对不同时代、地点、风格和主题的范例的意象提炼,学生们强化了一种建筑理念,即具有内涵和个性的建筑设计可以从地域文化和历史传统中寻求创作的源泉。
实践表明,建筑设计同建筑历史课程作适当的整合,是可行而有明显成效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的设计热情以及对传统文化兴趣正在提高。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们理论研究的目的何在,我们建筑创作的方向何在,关系到建筑历史教学的方法和落脚点,即将各种建筑理论的学习最终着落于建筑创作中,在设计中深化、发展理论、加强教学体系的内部联系,探索建筑历史与建筑设计整合之路。“传统建筑教学”正是这一层面的具有探索性的课题研究。
[1]王蔚,严建伟.加强外国建筑史教学的目标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3).
[2]曹汛.建筑史学亟待走出困境[J].中华建设,2006,(Z1).
[3]李晓峰.建筑设计与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尝试——传统建筑意象设计教学[J].建筑学报,2003,(12).
K203
A
1673-2219(2012)01-0059-03
2011-11-12
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09 113)。
屈寒飞(1977-),女,河南洛阳人,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历史建筑保护及其利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
(责任编校:张京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