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曾永红 白解红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隐性语法知识的测试方法
曾永红 白解红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语法知识二分法,即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使得探求用于测试隐性知识的方式与手段变得十分必要。Ellis认为人的语言能力由隐性知识而不是显性知识构成。为了测试隐性语法知识,人们尝试了不同的方式。研究中使用的一些常用方式有:口试、限时合乎语法性判断与口头诱导模仿法。尽管各有优缺点,三者之中,口头诱导模仿法被研究证实是一种有效测试隐性语法知识的方法。
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测试;口头诱导模仿法
关于隐性知识的测试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在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De Keyser(2003)认为寻求单纯用于测试学习者隐性语言知识的测试方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有人认为隐性知识只是一个理论构念,不能用完成语言任务的方式直接测试(Hulstijn & De Graaff,1994)。而Han & Ellis(1998)的研究表明,如果对所要完成的任务实施时间限制(time constraint),使用离散项目测试方式(discrete-item test)也能测试隐性语法知识。目前,常用于实证研究中测试隐性语法知识的方式有三种:口试、限时合乎语法性判断与口头诱导模仿法。本文试图梳理这几种测试方式,探讨其各自的特点。分析表明,尽管各有优缺点,三者之中,口头诱导模仿法被研究初步证实是一种有效测试隐性语法知识的方法。
Bialystok(1979)认为显性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内容相同,都是指学习者所掌握的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显性语言知识存在于学习者的意识中,可以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如作为母语习得者,我们知道某个句子不合语法,而且还能说出为什么不合语法,这类知识就是显性知识。隐性语言知识存在于潜意识中,指那些内化了的语言知识,如儿童所习得的关于母语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隐性语言知识越多,熟练使用目的语的程度就越高。显性知识是学习者能意识到、能说出来的语言规则知识;隐性知识则是学习者能用但表达不出来的直觉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研究在国外受到了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诸多学科的关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是否存在接口争议颇多,其中有“无接口说”(Krashen,1981)、“强接口说”(DeKeyser,1998,2003)和“弱接口说”(Ellis,1994)等理论。
Ellis(2005)认为人的语言能力由隐性知识而不是显性知识构成,在一定条件下,显性知识可以向隐性知识转化。
在过去的50年里,语法能力通常被定义为形态句法形式的能力,这种能力常通过完成完型填空或填空的形式进行,前者多为选择题,后者多采取有限产出的方式。近年来,语法能力测试出现了一个有趣的转向(Purpura,2004):即以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在具体语境中测试语言使用者的语法运用能力。这种做法导致了传统的采用离散的外显的语法测试方式的失宠。直接的结果是研究者只对学习者的隐性语法知识测试感兴趣。
在总结“聚焦语言形式的教学”(form-focused instruction)时,Norris & Ortega(2000)区分了以下四种语法测试方法:(1)元语言判断(如合乎语法性判断测试);(2)选择反应(如多项选择题);(3)限制性建构反应(constrained constructed response),如填空练习;(4)自由建构反应,如交际任务等。
四种方式中,前三种均为常用的测试学习者语法能力的传统方式。但是,语言学家认为,学习者在多项选择题中挑选正确答案的能力绝非真实交际中的语法运用能力。第四种方式常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但学习者的表现往往因不同评判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异,很难真正做到准确与合理。
语法能力测试的最佳方式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答案。Purpura(2004)建议研究者针对不同的测试目的采取各异的测试手段。
由于显性语法知识测试结果并不一定能证明学习者已经把所测试的语法形式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并能在交际中自由产出,因此有必要设法获取学习者的隐性语法知识信息。然而,如何有效测试学习者的相关语法知识备受争议,不同的学者大多持不同的观点。Hulstijn & De Graaff(1994)认为隐性知识只是一个理论构念,不能用完成语言任务的方式直接测试。但是研究者们都倾向认同一个基本的事实:隐性语言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语言使用的自动化程度。Han & Ellis(1998)对不同的语言测试方法进行因子分析后发现有时间限制与无时间限制的测试区别明显。他们认为,如果要求测试者快速回答问题,即便是用离散项目测试方式也能测量隐性知识。DeKeyser(2003)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时间压力并不能确保隐性知识的测试。Purpura(2004)认为很难确定速度对受试产生的压力,这可能会导致受试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影响测试结果。据此,本文将分析隐性语法知识测试的常用方式,探讨其各自的特点,并明确其各自的优缺点;对于口头诱导模仿法,本文将引证相关实证研究加以说明。
Purpura(2004)认为,要测试隐性语法知识,必须让受试在自然的、实时的互动交际中,在连续的话轮转换中产出大量的语言样本。Ellis(1994)持类似的观点,认为交际性任务是测试语言学习者隐性知识的最可靠方式。在完成口头交际任务的过程中,受试往往在没有时间准备的情况下产出一定量的聚焦于意义的(meaning-focused)语言样本,这些所产出的语言样本是衡量隐性语言知识水平的最佳材料。如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的口试记分就设立了语法分项,对考生的语法使用情况做出评判。然而,在实际研究中,几乎没有研究者采用口试的方式测试学习者的语法能力(Ellis,2002)。主要原因是研究者认为这种测试不切实际,很难评分。口试的评分方式通常有三种:在完成封闭式口头表达任务时考官直接评判其产出内容,这种类型的测试往往只涉及到仅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情况;第二种方式采用话语分析手段,把学习者的口头表达转写成文本后通过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因此并不适用;第三种方式为外部评价。这种方式可行,但评分员需要相当高的专业知识才能确保评分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大部分情况下,口试考官仅凭主观印象评分,缺乏客观的、可量化的评分标准,因此口试这种测试手段很少用于测试学习者语言知识的实验研究。而且,口试所产出的语言样本不一定涵盖研究者感兴趣的目标结构。所以,如果采用口试方式,则需对话题等内容进行必要的限定,从而确保在所产出的语言样本中包含大量的目标结构。
限时合乎语法性判断法是指受试根据自己的语感在规定的时限内对所提供的句子是否合乎语法做出判断,以此来检验受试的语言能力。因为受时间的限制,受试往往会较多地利用自己对语言的直觉(即隐性知识)而非显性知识对目标句做出判断。这种测试方法有助于研究者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关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大量数据,但也有其自身及测试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戴曼纯(2000)认为:“当语言学家进行一定规模的直觉判断调查时,尤其要注意考虑调查对象的合作态度问题,不愿意合作或胡乱猜答案,甚至抄袭他人答案等均严重影响语言直觉调查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其次调查对象的语言教育背景和被调查的频率也能干扰调查结果。”因此他认为“作为直觉判断之一的合乎语法性判断由于本身潜在的问题应在实验中谨慎使用”。王小宁等(2003)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合乎语法性判断因受测试方法、资料选择以及受试者测试策略的限制,不足以充分反映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其效度和信度受到一定的影响。”
诱导模仿测试最初大量运用于测试一语的发展,其后较多地使用于二语习得的研究中用于合乎语法性判断(Mackey & Gass,2005)或考查学习者的隐性语法知识(Ellis,2005;Erlam,2006),并被认为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他们的中介语系统。不过,使用诱导模仿法测试隐性知识本身也极具争议,有研究者认为诱导模仿并不具备重构特征,学习者在模仿复述时可能会完全照搬所听到的句子。针对这种情况,Erlam(2006)在Ellis(2005)的基础上对所用口头诱导模仿法做了进一步完善。使用这种测试方式完成任务时,受试受时间控制,有时间压力,他们没有时间去计划或监控自己的复述。受试在听完目标句与开始复述目标句之间有大约3秒钟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受试被要求对所听句子的内容做出评议,并在量表中标识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受试在接受语言输入时注意力集中在语言内容而非语言形式上;避免受试照搬原句。因此,如果测试结果表明受试能自动修正错误的结构,这种方式具有重构(reconstructive)特征,可以用于测试隐性语法知识。也就是说,如果口头诱导模仿任务要求受试处理句子意义并复述正确的句子、改正错误的句子而不是照搬原有的句子,那么这种任务就能测试受试的隐性知识。这种测试方法对测试对象的听力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设计目标句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他们的词汇知识水平,避免使用复杂的单词以影响句子的理解和产出。
Erlam(2006)的研究利用口头诱导模仿法考察了20名英语母语者和95名二语学习者的隐性知识,结论表明,口头诱导模仿测试结果与其他有时限控制的测试之间有较高的相关关系,可以用于测试隐性语法知识。
曾永红(2009)在Ellis(2004,2005,2006)和Erlam(2006)等人关于隐性语法知识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17个语法结构的测试题,考察32名高水平组和30名低水平组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英语隐性语法知识的应用情况,探讨其隐性知识和英语水平的关系。统计分析表明,高、低水平组学生在隐性知识应用方面既有共性也有显著差异,且与英语水平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回归分析表明隐性语法知识可较好地预测英语水平;口头诱导模仿法能较有效地测试学习者的隐性语法知识。
曾永红等(待刊)利用三种语法性不同的口头诱导模仿测试卷(目标结构完全正确、正误各半、完全错误)测试了学习者的语法知识,得出的结论差异显著,即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测试时接受正确目标结构输入的受试得分明显好于其他两组。但三组的总体趋势存在较大的共同性,各语法分项的内化程度也因测试方式的不同产生差异,整体上较易习得的结构普遍得分较高。研究发现测试结构的语法性对受试隐性知识的表现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验中使用何种性质的结构尚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对于运用上述方法得出的结论,我们在解读时仍需谨慎。
作为最近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具体运用什么方法测试学习者的隐性语法知识,相关争论还会进行下去。本文概要分析了三种常用的测试方式,并利用实证研究的结果说明了口头诱导模仿法可以比较有效地测试学习者的英语隐性语法知识水平,但因相关实证研究数量不多,我们对研究结论的解读仍需谨慎。
[1]Bialystok, E. Explicit and implicit judgments of L2 grammaticality[J].Language Learning,1979,(29):81–103.
[2]DeKeyser,R.Beyond focus on form:Cognitive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second language grammar [A].In C.Doughty & J.W illiams(eds.).Focus on Form in Classroom Second L anguage Acquisi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422-63.
[3]DeKeyser,R.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A].In Doughty,C. & M.Long (eds.).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Learning [C].Oxford,England:Blackwell,2003,313-48.
[4]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5]Ellis,R.Does form-focused instruction affect the acquisition of implicit knowledge?A review of the research[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2,(24):223-36.
[6]Ellis,R.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xplicit knowledge [J].Language Learning,2004,(54):227-75.
[7]Ellis,R.Measuring impli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of a second language:A psychometric study[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5,(27):141-72.
[8]Ellis,R.Modeling learning difficulty and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The differential contribution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J].Applied linguistics,2006,(27):431-63. [9]Erlam,R.Elicited imitation as a measure of L2 implicit knowledge:An empirical validation study[J].Applied Linguistics.2006,(27):464-91.
[10]Han,Y. & R.Ellis.Implicit knowledge,explicit knowledge and general language proficiency[J].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1998,(2):1–23.
[11]Hulstijn,J. & R.De Graaff.Under what conditions does explicit knowledge of a second language facilitate the acquisition of implicit knowledge? A research proposal[J].AILA Review.1994,(11):97–113.
[12]Krashen,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13]Mackey,A. & S.Gass.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 Methodology and Design [M].Mahwah,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2005.
[14]Norris,J. & L.Ortega. Effectiveness of L2 instruction:a research synthesis and quantitative meta-analysis[J]. Language Learning,2000,(50):417–528.
[15]Purpura,J.Assessing Grammar[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16]戴曼纯.语言直觉的方法论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0,(2):19-25.
[17]王小宁,杨萍.析合乎语法性判断的局限性[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77-79.
[18]曾永红.英语专业学生隐性语法知识应用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4):298-302.
(责任编校:张京华)
A Study on Test Measures of Implicit Grammar Knowledge
ZENG Yong-hong , BAI Jie-hong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China)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explicit knowledge and implicit knowledge renders it essential to measure the implicit knowledge. According to Ellis (2005), it is implicit rather than explicit language knowledge that linguistic competence is comprised of. To measure implicit grammar knowledge, different measures have been suggested. Some commonly adopted methods used in the studies are oral test, timed grammaticality judgment test and oral elicited imitation test. Among them, though each having its respective merits and demerits, the oral elicited imitation test has been proved in empirical studies to be an effective choice.
Implicit knowledge; explicit knowledge; measurement; oral elicited imitation test
H314
A
1673-2219(2010)07-0167-03
2010-04-09
教育部“英语视听说”精品课程 (教高函[2006]26号);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中国大学生英语隐性语法知识应用及其测试方法研究”(项目编号08C546)。
曾永红(1969-),男,湖南邵东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白解红(1952-),女,湖南宁远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外语教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