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永州日报》承接产业转移报道带来的启示

时间:2024-08-31

欧春涛

(《永州日报》社 记者部,湖南 永州 425000)

《永州日报》承接产业转移报道带来的启示

欧春涛

(《永州日报》社 记者部,湖南 永州 425000)

20多年前,沿海地区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沿海地区的企业在静悄悄地转移。这样的转移,是市场调节的结果,是政府调控的结晶,是促进中西部地区调结构,转方式的契机,是发达地区与落后的内陆地区的双赢共振。在信息瞬息万变,发展机遇稍纵即逝的形势下,内陆各地纷纷抢滩沿海,使劲浑身解数,抢占先机。如何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这块大蛋糕,该文就《永州日报》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系列专题报道提出了看法。

承接产业转移;化“危”为“机”;结构调整

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的永州市,在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却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迅即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排头兵”、“桥头堡”。从“寒土”到“热地”,从“默默无闻”到“独领风骚”,当地报刊等新闻媒体先行先导,做了大量前瞻性的探索,助推承接产业转移热潮涌动。

笔者深切感悟到,创新报道思路,强化报道手段,加上持之以恒的强力推进,一个专题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能做出一方产业,酿造出多个亮点,催生出重大影响力。

一、用抓生产力的意识抓主题报道。承接产业转移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最直接手段,是一个落后地区实现后发赶超最有效的得力举措。为此,我们提出了用抓生产力的办法来抓承接产业转移报道,使新闻报道真正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充分显现新闻报道的有用性。

事实证明,永州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表面上看来是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其本质还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首要任务就是要保持思想观念转变的快人一步,实现观念上的对接。早在2004年,《永州日报》就曾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广东清远市,就其飞速发展的承接产业转移进行报道。及时开辟了“清远大发展,永州怎么办”的大型专题栏目,其中,《斜刺里冲出一马匹“黑马”》,《让清远告诉永州》等一批具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一时之间,老师、学生、农民工,还有在外工作的永州籍人士,或署名文章写感言,或建言提妙招。这些举措,为市委、市政府作出“远学江西赣州、近学广东清远,开展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决策奠定了思想伏笔。此后,这种高强度、大手笔的报道,该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当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前期,永州再次提出了用承接产业转移战略来化“危”为“机”的战略部署。这年6月,本报派出了阵容更为强大的采访报道组,又一次现身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入企业、下厂矿,近距离接触决策层,心与心直面企业家,半个月的艰苦采访,一个月的思想提炼,记者对广东“清远现象”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报道。《“双转移”的启示》等30篇报道,犹如30本活教材,在永州大地涤荡着思想的光芒,为后来永州全面实施承接产业转移战略来了一次急风暴雨式的思想洗礼。

在这股巨大宣传力的推动下,2009年永州招商引资逆势飘红,引进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达到了68个,创历史最好成绩。

二、用抓工程项目的办法推进核心报道。具体说,就是既要有课题式设计,又要强化项目式管理;既要有工程式推进,又要强化台帐式督查。

在布局上,紧紧围绕承接产业转移这一主题,推出月度策划、年度报道、阶段总结的立体报道方阵;在时空上,突出面上的战役性报道,涵盖点上的动态消息,高频率推出专题专版或专栏专页,营造强势舆论,形成强势氛围,这就是课题式设计。课题式设计强调的是系统策划。

围绕报道中心,组织一个前沿有战斗力、后勤有保障力、协调有执行力的专门机构,确保记者来之则战,战之即胜。编委会组建专门力量负责策划,资深编辑全力参与,协同作战。特别是采访部室所有的精英记者根据报道所需进行分工,明确了重点,力求报道更具思想深度,这就是项目式管理。项目式管理侧重系统分类。

工程式推进,突出精耕细作,强调分类推进,集团式作战,合力攻坚。例如,重大引领性活动邀请市领导与媒体和读者一同互动,重大评论文章由报社总编执笔,重大采访活动由部室主任牵头。对每一篇报道的篇幅、体裁均作出了量化和细化,对每一件作品的发表时间和版面提出了严格要求。

台账式督查,要求对采访活动进行及时跟踪,对报道内容进行认真评估,对作品质量强化考核,在坚持不漏报、不瞒报的前提下,做到奖罚分明。台账式督查确保了活动开展的有始有终,保证了稿件形式的创新、质量的创优。

7年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5000多篇各类体裁的报道,50多名记者编辑的重兵作战,两次大规模异地采访……一切只为承接产业转移这一个主题,其作法和效果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中流砥柱》等作品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采用,一大批震撼人心的作品脱颖而出。

三、要用抓产业化手段强化报道力度。产业化强调的是对系统工程的经营和管理。在抓承接产业转移报道时,本报既抓了系统规划,又进行了系统作业;既坚持重兵投入,又做到了持之以恒。

在拓宽报道领域上,大力宣传沿海产业内移的大好机遇,宣传永州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宣传省委省政府对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宣传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和新思路新举措。《欲踏层峰望眼开》等作品的问世,极大地增强了干部群众对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赶超崛起的信心和决心。在报道力度上,强化系统性报道的延续性,无论从活动的酝酿启动,还是到如今的高潮迭起,承接产业转移报道均做到了年年有亮点,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新意。动态性活动,项项有反映;阶段性报道,篇篇有主题;总结性报道,期期有精萃。随着活动不断朝纵深阶段的推进,报道逐渐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当“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横空出世时,记者用独特的视角采写了长篇通讯《大承接,大走廊,大命运》,此文被誉为永州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风向标;当流动现场会召开时,记者用思辨性眼光采写了《流动的风景线》,真正做到了大题材有思想灵魂,小活动有鲜活亮点。同时,还注重发挥媒体的论监督作用,对那些破坏永州发展环境、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典型事例敢于曝光。

承接产业转移报道,让永州这方热土更加生机勃发,更加激情飞扬。一组系列报道推动一方产业的形成,一个专题策划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这足以说明,新闻报道的价值在于开拓创新,在于主动作为,在于精耕细作。

(责任编校:王晚霞)

G212

A

1673-2219(2010)07-0198-02

2010-06-05

欧春涛(1972-),男,湖南宁远人,《永州日报》社记者部主任,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