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段 艳(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处,广东 广州 510430)
广东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段 艳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处,广东 广州 510430)
摘 要:论文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为研究对象,分析广东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实践状况,从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建立健全社会服务管理和保障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社会服务平台,拓展社会服务内容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策略。旨在推动社会服务朝着规范化、特色化和纵深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广东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重要职能之一。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1]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这四所高职院校在人才支撑、四技服务、培训鉴定、继续教育、志愿服务、对口支援和国际交流等社会服务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区域和行业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本文以该四所示范院校为研究对象,由点及面,通过分析研究,探讨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实践状况及创新策略。
(一)毕业生人数及就业去向
2013年、2014年四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4245人、14248人(见表1)。其中,60%以上的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绝大部分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见表 2)。说明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更加注重服务区域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根植于当地经济发展设置专业,教学内容对接区域产业升级要求。[2]
表1.毕业生人数(单位:人)
表2.2014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单位:%)
(二)横向项目立项及经费状况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为89.196万元,2014年为94.32万元;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为498.374万元,2014年为366.6万元;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为505.96万元,2014年为371.46万元;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为525.88万元,2014年为90.06万元。2013、2014年这4所高职院校为企业分别提供1619.41万元、922.44万元的技术服务(见表3)。说明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在以生力军的形象服务于科技创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表3.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金额(单位:万元)
(三)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金额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金额为335万元,2014年为415万元;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金额为118.54万元,2014年为189.66万元;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金额为288万元,2014年为296万元;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金额为145.51万元,2014年为186.7万元。2014 年4所高职院校纵向科研经费到款总额为1087.36万元,比上一年的887.05万元增加了22.58%(见表4)。
表4.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金额(单位:万元)
(四)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4所高职院校的技术交易到款额(指技术转让及技术许可中已经到帐的收入)皆为0万元,2014年除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技术交易到款额为6万元以外,其余3所院校的技术交易到款额同样皆为0万元(见表5),调查数据说明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发展迅速,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严重偏低。应该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实现科技产出最大化,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
表5.技术交易到款额(单位:万元)
(五)为社会提供培训服务情况
2013年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职院校的非学历培训到款额(指为社会进行的非学历培训已到帐的收入)分别为45.06万元﹑840.527万元﹑1320万元和706.45万元;2014年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这4所高职院校的非学历培训到款额分别为214.75万元﹑694.8万元﹑1452万元和420万元。2013、2014年这4所高职院校非学历培训到款总额分别为2912.037万元、2781.55万元。2014年4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校均社会培训收入为695.38万元,比全国高职院校校均210万元(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2]多出了485.38万元。其中,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非学历培训到款额最多,超过一千万元,该学院动态跟踪交通运输行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发模块化职业技能培训包,创建教育培训品牌,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满足企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实现多方共赢。
表6.非学历培训到款额(单位:万元)
表1至表6中的数据来源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5)、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5)、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5)、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5),年度报告均来源于这4所高职院校的官方网站。
研究表明,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但是在调查中了解到高职院校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有待树立,社会服务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直接服务社会的能力还有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社会服务的内容有待拓展,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创新。
(一)更新观念,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
高职院校应主动更新观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譬如,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东地区行业背景渊源深厚的一所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充分考虑区域发展需求,对接轨道交通产业链,基本形成了与珠三角轨道交通产业链、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现代服务业相一致的专业布局[3],并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等专业为重点建设7大专业群,专业设置贴合轨道交通大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轨道交通产业链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化铁道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数控技术等4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省市级示范性(建设)专业15个,占全校专业总数的70%,凸显了做强做优轨道交通类专业及专业群、做精做实轨道交通类支撑专业的发展思路,适应了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数量与规格的要求。学校成为珠三角甚至华南地区轨道交通产业链人才培养与输出的首选院校。
(二)规范管理,激发社会服务动力
1.健全社会服务的管理机制。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制订与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激发师生服务社会的活力,使社会服务工作有章可循。(1)顶层设计方面。高职院校应把社会服务工作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总体目标,从战略层面规划社会服务的指导思想、服务领域、服务范围、推进策略及中长期发展目标;在学校行政年度工作要点上,要明确社会服务工作的具体指标、重点任务和责任部门并将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2)师资培养与管理方面。出台涵盖专兼职教师引进、交流培训及考核评价等各项管理制度,以教师实践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分期分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技能培训与生产实践锻炼,将专业教师参与企业一线生产实践制度化、规范化,强化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3)规范管理方面。形成系列的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制订《专利管理办法》《对外技术服务绩效考核办法》和《大学生科技开发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简化办事流程,对专利申请与成果转化实行一站式服务,明确科技成果开发、成果推广及社会服务项目的管理流程、知识产权归属、服务收益分配等管理细则与规范程序[4]。
2.形成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应在激励和约束上下功夫,引导教师将社会服务工作纳入教职员工的岗位职责要求。(1)分配制度方面。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岗位设置、人员聘用、绩效考核、津贴分配奖励等目标管理与考核分配办法,制定和完善《专业教师社会服务工作量计算办法》《教师岗位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4],将教师社会服务绩效作为其评优、评先、晋职的重要评价指标,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2)资金支持方面。完善《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横向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大对科技开发、技术服务和标志性成果的奖励力度,设立专利研发和社会服务奖励专项基金,激发广大师生参与科技研发和服务社会的动力。每年设置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类交流学习与培训,帮助广大教职工学习高职教育研究理念、科学研究方法,激发其科技研发和改革创新的活力。
(三)师资培养,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要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不仅能够胜任教学、科研,而且有能力、有实力为社会服务。一是成立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中心。通过聘请企业客座教授、校企互聘共育专兼教师、对专兼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出国培训、专家指导和企业顶岗锻炼等方式,提升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增强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二是实施教师在职学历、能力提升计划。推进中青年访问学者培养计划,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教师提升学历。三是实施大力度的人才引进计划。成立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人才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确立人才引进原则、人才引进制度,制定专业领军人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科研骨干的引进程序和管理细则。四是项目攻关,培育社会服务领军人才。通过开展高层次项目培养,组建专业领域攻关团队的方式,培养高素质社会服务骨干教师队伍。
(四)搭建平台,形成社会服务合力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粤教高函〔2014〕8号)中提到“进一步汇聚、整合多方资源……建立起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并在若干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校创新平台体系,提高我省高校科研创新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中,需按照政策的指引,搭建社会服务平台,形成社会服务合力。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技术服务工作中,搭建了研究所、合作开发中心和大师工作室等服务平台,开展了“桩墙结合支护结构相关技术应用研究”、“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广州市番禺区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等80多项有偿技术服务,派遣省部科技企业特派员、省标准委员会专家、省市科技咨询专家下企业咨询等无偿技术服务,拓宽了校企合作渠道。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数控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等重点专业和领域建立“机电产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基于北门技术的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等产学研合作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联合佛山市金鼎机械有限公司开展“低成本、高可靠、智能型AGV车研制”、“推流设备控制系统开发”等系列广东省产学研技术研发项目;成立广州市首家“轨道交通装备与控制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华南地区“广州高速铁路技术科普基地”,为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春运常态化客流组织及实名制验票技术服务”系统,协助轨道交通行业企业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培训学院依托学院的雄厚资源,切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聚焦服务农业现代化、城镇工业化和服务业多样化发展,积极培养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向中小微企业提供管理、技能和创业培训服务,对帮助区域内中小企业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切实践行“立足地方”的办学理念。2014-2015学年为本地企业的新雇员提供职前培训 4145人(数据来源:广东顺德创业培训学院)。为地方企业(广东龙威电子有限公司)提供专利转让,收入30000元。2003-2014年为本地企业共建研发中心15个。
(五)多点开花,拓展社会服务内容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明确了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提供师资培训和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内容。因此,新常态下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拓展社会服务内容。调查表明,大多数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企业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及其他社会化培训的人次较多,但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进城务工人员培训,为农村新技术推广培训的人次较少,还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应扶助和支持受援学校强化内涵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重点,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题申报、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对口交流与支援,与中职学校实现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促进不同地区职业院校协同发展,成为中西部中高职联动发展的纽带。[5]利用职业教育资源促进区域内“幸福村居”建设,高职院校各专业应对口帮扶村居建设,帮助村民提升经济收入,帮扶提升村干部的文化素质和技能,帮扶开展村居文化生活,传承特色文化,充分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增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以实施《“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2014-2016年)》为抓手,以内涵发展、创新发展为导向,以质量提升和机制创新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对应用性人才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邓毛程,李静,王瑶.“协同创新”理念推动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2):22-25.
[2]刘红.坚持第三方独立视角,呈现中国高职发展进程——《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 (25):19-24.
[3]刘雨涛.SWOT视角下行业院校非行业特征专业特色建设研究——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涉外旅游专业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4):46-50.
[4]雷忠良.产学融合理念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14(6):1-4.
[5]伍文彬.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功能的实践与思考——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为例[J].文教资料, 2011,(22):230-232.
(责任编校:张京华)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8-0129-04
收稿日期:2016-03-01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协同创新视域下广东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201533927);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D13XJY17)。
作者简介:段艳(1975-),女,湖南邵阳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