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刘 庆(长江大学 法学院 社会学系,湖北 荆州 434023)
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刘 庆
(长江大学 法学院 社会学系,湖北 荆州 434023)
摘 要:地方高校社会工作教育起步较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应该在发掘地方优势基础上,结合人才培养的特点,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从明确定位、推动师资队伍专业化、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教学、完善专业实习督导制度、构建“UGN”平台等方面创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其中,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是: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在社会工作专业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开展:以政府相关部门、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为载体,培养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和实务型人才;以高等院校为载体,培养理论与实务并重的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以专门从事社会服务的非政府组织为载体,培养一线社会工作者和督导人才。[1]其中高校是承担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由于其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市州城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孕育和滋养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土壤较为贫瘠。文章从地方高校社工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入手,依据人才培养的特点,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对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选择进行了理性探讨。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地方高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其实现大众化的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地方高校由于受到资源环境的限制,在进一步发展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就社会工作专业而言,主要是受到政府的强力推动和社会的需求影响,地方高校也纷纷设置社会工作专业,但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在教学、科研和实践平台建设方面不重视,而教学硬件又缺少必要的投入,师资力量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实践基地建设不能满足需求,学生科研、实践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
(一)区域环境的限制
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都集中于中小城市,而地方高校发展的财政主要来自于省级财政及地方财政支持,办学经费与当地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地方高校与重点院校不一样,主要是以当地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职责所在。但是,这些地方高校却很少将社会工作专业作为本校的重点学科进行建设。由于中小城市自身发展的一系列局限性,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的理念、“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难以深入理解,限制了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空间。很多地方高校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纷纷向重点院校看齐,不再考虑本校特色和优势,也不管本校有无实力开设该专业。如此追赶的后果便是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晰,课程设置不合理,越来越偏离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多数处于中小城市的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办学政策、办学环境和经费均受到区域经济、文化的制约。
(二)师资力量的缺乏
地方高校由于在发展机会、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足,难以吸引高层次的对口专业人才,特别是社会工作专业这个新兴专业。据了解,很多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都缺乏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别的学科“转型”而来,实务经验非常欠缺。由于是新办专业,很多老师都是通过自学或进行短期的学术交流、访问后即时传授给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专业理论;更缺乏社会工作专业强调的“实务性”,必然使社会工作这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只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在社会工作专业素养的养成上不免出现偏差,自身的特色难以充分显现。[2]另外,很多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在得到锻炼后,教学、研究和实务经验都有了很大提升,由精英循环理论可知,这些教师往往会选择去更好的高校任教发展,导致优秀的人才流失。这些无疑都限制了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实训实习不规范
目前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实习实训和督导成为了薄弱环节。地方院校的专业实习受到资源的限制往往缺乏规范,实习基地较少、专业性不强,缺少督导师的指导,学生课堂所学的实务知识在真实的场景中无法得到检验,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具体表现为:第一,由于大多数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缺乏实务操作能力,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只注重理论教学而不忽视了实务训练,专业实践教学只能是流于形式或者用理论教学替代。 第二,没有社会工作实训室或者有但利用率极低,学生无法在一个模拟的真实场景中进行模拟扮演和反思。第三,实习基地严重缺乏,难以找到对口本专业的社工专业机构和场所,很少用到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学习效果难于检验。[3]当学生进入实习机构熟悉了其运作状况的“非专业化”,丧失了对社工专业的信心。[4]第四,督导难以保证质量,很多教师没有实务操作经验,或者经历了短期的培训后就对学生进行督导 ,使得督导的质量难以保证,实习效果可想而知。
(四)生源质量因素
从招生范围和招生的批次来看,与重点高校相比,地方高校主要招收的是本省或本地区学生,生源范围受到一定限制,而教育部直属高校享受更广泛的招生自主权;其次,从招生的批次来看,地方高校多数是属于第二批次招生,即便如此,很多地方高校也很难在第一志愿完成招生计划。很多高中毕业生或家长都不了解社会工作专业,甚至还会产生误解,认为该专业的“专业性”不强,这就更加重了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招生困难,大多数学生学社工专业并非是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而来,降低了生源质量,进一步影响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受到资源环境的限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但也有自身的特点,例如竞争性较低,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后发优势。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地方高校应立足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借鉴重点高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必须注重人才培养的“特色”。
(一)明确定位,找准特色
首先地方高校对本地区的专业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结合已有的地区资源,根据自己的办学实际确定人才培养定位。要办出专业特色,推行“ 自强—扩展”的发展模式。要根据自身学科专业发展的需求,地方高校要调整社工专业发展,决不能完全照搬重点高校社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结合区域实际,从本校社工专业的目标取向和就业需求出发,在某一个领域(如企业社会工作、社区照顾、司法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等)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突出领域特色,培养的学生才具有竞争优势。为满足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要求,利用本校在其他学科方面的优势,强调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分研究型和应用型,针对学生毕业后可能进入的相关领域(例如企业、学校、社区、医疗等)开设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不断缩小地方高校社工专业教育和现实需求间的差距,办出地域特色。
(二)推动师资队伍专业化
只有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专业素养优秀的专业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职业化、专业化素养的社会工作者,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环节。[5]地方高校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的专业人才,组建优质的教师队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强化团队意识。邀请国内外社工专业教育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社会工作学术会议,并积极举办校际之间学术论坛;加强与港台高校交流与合作,适时地选派中青年教师进修学习和深造。要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交流,提高教师的实务水平。让教师参与到专业机构的服务过程中,实现角色的分化与转变,从中学习助人服务的技巧。积极从NGO 和其它社会服务机构中聘请行业专家担任督导,定期对教师进行辅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与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技巧,逐步积累实务工作经验。
(三)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
地方高校与重点院校不同,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因此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环境的需要和自身的条件对课程体系不断进行调整,逐步凝练专业特色,在课程教学中体现实务和实践的特点。可以把社工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大类[6]:第一类是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应必备的文化素质,例如大学语文、英语、计算机等。第二类是专业核心课程,通过系统学习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以便日后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主要采取课堂讲解、实训实习和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社会工作的方法和实务的课程。第三类是职业拓展课程,包括专业知识和素质拓展两个方面,开设此类课程是眼于培养宽广的专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多种职业选择的条件,主要通过选修课、讲座等方式进行。此外利用本校在其他学科建立的优势,弄清社工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除必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外,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爱好,结合自己的职业愿景,针对毕业可能进入的相关领域,如社区、学校、企业、司法等选修不同专业领域选修相关课程。例如社区矫正、学校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残障社会工作等。
(四)注重实践教学,完善专业实习督导制度
为寻求社会工作专业的特色发展之路,地方高校要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采取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两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形成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托社工实训室进行,将个案、小组工作等课程安排在实训室上课,将理论教学与实务操作有机结合。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加入实训内容,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将课堂教学与真实的助人场景结合在一起。针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例如: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可多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对一些行业性较强的课程(例如:社区矫治),可在政府机构、NGO 等社会服务机构中邀请行业专家举办讲座或进行现场教学。在社会实践方面,地方高校要积极拓展专业实习基地。结合当地实际,和社会工作专业密切相关的一些部门(例如:民政单位、学校、社区、NGO等)加强联系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双方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务教育和实践研究。对于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实习采取在机构集中实习或进入相关机构进行实习的方式,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另外,对实习过程的督导环节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以完成预定的实习目标。在实习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指导,针对实习单位的要求,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指导老师为每个同学制定不同的实习计划,严格监督实习过程,及时给予支持与专业督导,使学生在实习环节真正获得成长。当然,具备一定条件的社工专业,可以整合各种校内外资源,由社工专业的老师自行建立社会工作机构,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提供平台。既能为当地各类有需要的群体提供服务,又能提高学生的实务能力,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的优化。
(五)构建“UGN”模式促进专业发展
“UGN”模式就是指依靠地方高校(University)自身创办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专业,借助政府(Government)执政理念向“政府购买服务”转变,联合社会工作机构(即非政府组织,NGO),构建“三位一体”社会工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可以凭借其专业优势,由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教师带头,以社会工作实训室为平台,整合各种资源,自行筹建社会工作专业民办非企业组织(NGO),向国内外各类基金会申请服务项目资助,并面向当地各种有需要的群体开展服务。具体来说,地方高校以社会工作机构为载体,整合政府、基金会等各方资源,由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得以锻炼,教师的实务水平得以提升,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特色发展。因此,构建“UGN”社会工作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挖掘社会上的创新资源,推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联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社会工作专业尽管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但有独特的学科特点。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是高校专业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7]在社会工作专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办出特色、优势的前提下,才可能同高水平院校进行竞争。地方高校必须立足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积极应对学科的长远发展,积极的回应人才培养机制、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明确定位、推动师资队伍专业化、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教学、完善专业实习督导制度、形成“UGN”平台促进专业发展,构建以“需求”为本位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闭伟宁,李红.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化思考——以广西大学为例[J].社会工作,2013,(6).
[2]秦波,李学容.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行动化策略[J].职教论坛,2012,(7).
[3]杨其虎.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3).
[4]陈世海,肖德芳.西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宜宾学院学报,2010,(11).
[5]李万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土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J].社会工作,2011,(7).
[6]王绍文.对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5).
[7]黄力.需求本位的民族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依据与模式[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
(责任编校:呙艳妮)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8-0137-03
收稿日期:2016-03-21
基金项目:2014年长江大学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社会工作专业‘UGN’三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Y201401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庆(1981-),女,湖北荆州人,长江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实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