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桂 诚(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
我国高校创建服务地方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桂 诚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
摘 要:创建服务地方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相较传统模式,服务地方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融入所在地区的地方元素和地方特色,让学生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深入的了解和体察,并使他们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论文旨在阐明高校创建地方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意义的基础上,探究具体的策略路径和行动方案。
关键词:服务地方;人才培养模式;策略建议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以来,高等院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远胜于知识探索,重理论知识远胜于社会实践等缺陷和不足,并因此导致人才培养与地区发展脱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开始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出现。就经济建设层面而言,主要问题就是经济建设基础和经济成长速度差异甚大。比如,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在内的东部沿海地区,是改革开放的急先锋和排头兵,长期享受国家政策和资源的扶持,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而辉煌的成绩背后却是不得不面对的经济增长乏力问题;而像川陕、云贵这样的中西部地区,虽然经济建设基础相较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但是近些年来经济成长的速度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却是东部地区难以企及的。因此,适应新常态高等院校不能再采取传统的教育策略,而要立足于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状况,致力于构建服务地方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紧联系起来、产生联动效应,让人才培养成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力,也让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高校人才就业和创业市场的繁荣。本文试图分析高校创建服务地方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总结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在创建服务地方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缺失和不足,最后针对创建服务地方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具体的路径建议和策略措施。
(一)有利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确立的国家发展战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对人才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总书记一直重视人才工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在2014年与外国科技界专家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所在,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来说,人才是不可忽视的,更是关键性的。[1]
如今,随着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各种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亟待变革和创新。而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一再表明,任何的变革和创新没有充足的人才储备是不行的。因此,必须着力加强高校人才教育,为新时期经济社会转型储备人才基础。特别是对于各个省市地区而言,要想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破解增长难题,保持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态势,必须具备一批学历高、能力强,并对当地发展实际有着深刻理解的人才。但如果高校依旧按照传统的培养模式,这样的人才便难以寻得。因为,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也许能培育出学历高、能力强的人才,却无法让他们对当地发展实际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和体察。是故,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与时俱进,更多与地方发展现实相结合。就目前的现实状况而言,高校人才培养和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将服务地方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在学生培养的实践中去,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地方化、现实化和实用化,可以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而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二)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是指高等院校的学生不仅具备课本理论知识,还具备地方实务和实践经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却忽视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杜甫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仅专注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忽视现实社会这本“大书”的话,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不达标的,也不能将之称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必须着重强调地方实务与实践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达到批判学习的效果。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学生对于地方实务的了解和参与。过去,学生大多局限于象牙塔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缺乏深入了解当地社会现实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毕业之后在当地就业。是故,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体察当地发展现实,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未来的就业具有重要作用。构建服务地方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目的就是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和分析高校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状况,安排他们到当地企业和政府部门实习,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以外的经验,促其成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三)有利于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学生699万人;2014,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 727万人;[2]刚刚过去的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749万人。每年数以百万计的高校大学毕业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庞大的毕业人数也造就了“就业难”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长尹蔚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每年毕业的大专院校学生将近或超过700万人,而中专学生和初高中毕业未继续升学的学生人数也在 700万左右,因此每年青年待就业人口高达1400万以上。如此庞大的待就业人口的确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但如何引导他们进入合适的岗位,是一个大问题。[3]创建服务地方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本领。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张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融入地方特色和地区元素,不仅仅让学生掌握课本理论知识,更让学生在实习、实践等活动中,将知识运用于区域发展现实中去,提升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创业实力。
(一)人才培养模式脱离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升和区域性经济发展差异的显现,各个地区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和经济结构状况。过去,在高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于所在地区支柱性产业和经济结构状况的研究,一味开设所谓的全国性热门专业,并用无差异的方式教授学生课本理论知识。大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不符合当地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他们毕业之后难以快速顺利地找到理想工作。以福建泉州为例,当地于2006年开始实施高新科技园区计划,先后建设了“福建泉州高新科技园区(江南区)”、“中国汽车工程配件中心”等以高新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科技园区。[4]这些高新科技园区带来了大量的理工科人才需求,但是当地高校却并未及时调整自己的学科设置,依然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大量开设旅游、国际经贸、广播电视新闻等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严重脱轨的专业。高校学生毕业之后在当地没有市场,只有远走其他城市,而泉州本地的企业却需要想法设法招揽其他地区的高校毕业生。由此可以看出,脱离了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符合社会发展现实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于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只有改革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服务地方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让学生、学校和当地企业实现共赢。
(二)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轻实践”是中国高等院校的通病。然而,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实践效率和水平。如果一味重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对实践活动一无所知,甚至嗤之以鼻,那么脱离教育本意远矣。对于高校学生而言,进入高等学府既是为了提升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也是为了在掌握更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实践工作,在毕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如今高校教育过度重视理论而轻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毕业之后很难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特别是在如今的背景下,各个地区经济建设存在巨大的差异,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支柱性产业,每个地区需要的人才类型也都不尽相同。[5]如果在学校中只是学习了一般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操作和所在地区经济结构特征完全不熟悉,那么就业难问题就不可避免。
(一)加大软硬件投入,夯实高校改革基础
创建服务地方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近些年来中国高校最重要的改革举措。凡是改革都需要有一定的前提和基础。对于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而言,要想真正创建服务地方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具备充足的软硬件条件。
硬件指的是高校的各种生活和学习设备。硬件条件跟不上,所谓的服务地方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也难以建立。譬如,西南大学党委书记黄蓉生就表示,“所谓大学就一定要有‘大’的图书馆、‘大’的体育场、‘大’的教室。只有硬件条件跟上了,教育教学水平才能跟上来”。为此,西南大学划拨专项基金,修建了西部地区最大的高校中心图书馆,以及西部地区前三位的高校体育馆。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该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如农学、蚕学和心理学的发展,该校也专门划拨5000万元基金,成立中国农业创新实验基地、蚕学国家实验室、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等机构。2016年是西南大学合校10周年暨办学110周校庆,该校近年来突出的教学和科研表现是对校庆最好的献礼。而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改善与硬件条件的改善有着直接的联系。
软件指的是高校的师资条件以及与当地企业和政府的各种切实深入合作。首先,师资条件的优劣与否有很多判断标准,而最重要的是该校教师的学历构成与实践能力。毋庸讳言,毕业院校优劣和学历高低很大程度上代表着高校教师学术训练水准的高低和以及时间的长短,因此,吸引更多的名校毕业生对于提升本校师资作用巨大。然而,评判师资优劣不能仅看学历高低和毕业学校好坏,还要看老师们的实务经验和实践水平。如果教师只知道“掉书袋”,没有任何实务经验,也没有实践参与热情的话,那也不能说师资条件有多优秀。毕竟在创建地方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了解当地发展实际。其次,高等院校要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建立良好关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让高校教学落地化、地方化,让学生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这方面,浙江大学的经验值得全国其他高校学习。浙江大学作为浙江省内唯一一所“985”、“211”高校,一直与杭州市政府和浙江省政府有着紧密联系和深入合作。此外,浙江大学也与阿里巴巴集团、哇哈哈集团等地处杭州的知名企业开展深入合作。这些合作项目让浙大学生在读期间有许多实习机会,毕业之后也能较为顺利进入当地知名企业工作。
(二)创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重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重视与当地企业和政府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譬如,高校发挥自身科研优势,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盈利产业。就此而言,福州大学、福建农林科技等福州地区高校的做法值得其他地区高校学习。福州市近年来致力于以高新科技园区为依托,打造新型高新技术城市。在新材料、电子商务、数控技术、现代物流等多个行业人才需求量巨大。在此背景下,福州大学和福建农林科技等地处福州市的高校敏锐把握时机,及时调整学科配比,同当地政府签订人才输送战略计划。在课程设置上,福州大学、福建农林科技等院校增加了当地迫切需要而本校又缺少的学科,并大幅增加当地所需行业的招生人数。此外,它们还与福州市政府签订了人才输送战略联盟。就读这些高校的学生可以优先进入当地企业实习,并且毕业学生有优先机会签订入职合同。此外,高校也发挥自己的科研能力,与政府和企业合作,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5]可见,福州大学、福建农林科技等福州地区高校的做法真正做到了“产学研一体化”,符合服务当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三)摆脱“培养精英”观念,创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特色专业
随着90年代末的大学扩招,高等院校招生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某些教育发达省份,高考招生入学率甚至高达80%以上。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由原本的精英教育向平民教育转化。[6]然而,一些高校“培养精英”的意识却并未改变,它们依旧希望从自己学校里走出来的学生是社会上的精英。然而,真正的精英绝不是只知纸张谈兵的人,而是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中的人。从这角度来说,某些高校培养出的所谓“精英”,其实是不达标的。对于如今这个时代来说,高等教育已经愈发普及化和平民化,每个上大学的人不一定要成为传统意义上引领社会风潮的精英。他们可以成为各个行业里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如今高校传统的“精英培养模式”不仅造就不了社会精英,连优秀的应用型人才都很难培养出。因为,许多高校只注重理论知识教授,却忽视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一些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比如工科专业和新闻传播等社会科学中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许多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忽视了给予社会实践应有的比重。就拿新闻传播专业来说,很多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依旧承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学模式,用着老旧的教科书,教学生传统报纸的新闻运作过程。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报纸的新闻生产模式已经严重落伍,各种新媒体的生产模式才具有生命力,更何况报纸生产也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数字化和现代化转向,教科书上那一套在实际生活中已经不存在。因此,高校新闻学院应该请更多业界的人来讲课或作兼职教授,让学生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
高等院校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将学生培养成为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课本里走出来,深入社会现实中去,了解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从中发现自己的收获和不足,进而不断提升自我。对于高校而言,开设符合当地经济发展要求的特色课程,让学生能够满足所在地区的需要。
构建服务地方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是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下对于中国高校的必然要求。相较于过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高校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更加重视在教学实践中融入所在地区的地方元素和地方特色,让学生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深入的了解和体察,并使他们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高校传统教育模式深入人心的环境下,创建服务地方人才培养模式并不容易,需要各个高校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和深入实践。而本文提出的一些策略建议或许能为高校推动服务地方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莹.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特色范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2]吕尚书.对高校创建服务地方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5,(5).
[3]黄彬,陈想平.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的理性路径——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13,(5).
[4]许青云.地方高校如何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7).
[5]邓草心.高校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3.
[6]朱安安.突出特色教育 增强地方高校竞争力[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责任编校:何俊华)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8-0140-03
收稿日期:2016-04-20
作者简介:桂诚(1967-),男,湖南祁阳人,湖南省商务厅培训中心主任,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