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自助电子借阅服务对数字出版的引导

时间:2024-08-31

邱佳佳



自助电子借阅服务对数字出版的引导

邱佳佳

(湖南科技学院 办公室,湖南 永州 425199)

自助电子借阅服务在数字出版当代,已在我国高校、社区及公立图书馆开设,便捷的服务受到了读者的推崇。论文通过对电子借阅的现状分析,指出对数字出版来说在推动数字出版,扩大影响的同时,也给当代数字出版在盈利和发展上带来压力。论文认为,解决问题,需加强自助电子借阅服务对于数字出版的引导,从数据、服务、付费阅读、终端设备四个角度来整合自助电子借阅服务,使数字出版能够在自助电子借阅服务的推动下健康、稳定的发展。

自助电子借阅服务;数字出版;引导;按需出版;数字出版商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现代人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从逐年增多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就可见一斑。研究机构IDC(国际数据公司)表示,2014年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市场——中国的出货量可能超过4.5亿台,至少比今年高出四分之一[1]。通过《关于电子阅读习惯与数字出版物认识》的调查问卷,得知:46%的现代人每天进行电子阅读的时间在1小时以下,54%的人进行电子阅读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电子阅读方兴未艾。自助电子借阅服务的不断发展,也将对数字出版本身形成一定的影响。从目前互联网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自助电子借阅服务对于提升数字出版的方向性、指向性以及实现按需出版与营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自助电子借阅服务的涵义、现状与评价

(一)自助电子借阅服务的涵义

电子借阅服务起源于国外,主要得益于各种电子阅读设备的广泛使用,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电子书籍阅读器等。早在2011年,亚马逊公司向拥有Kindle和Kindle Fire设备并订阅Amazon Prime计划(一个月免费借阅电子图书14天)的用户开放了一个电子书借阅图书馆,每次借阅一本书籍。这种电子借阅方式是一种自助式的服务,对于苹果用户、安卓用户及类似的电子书阅读器经销商来说都是稀松平常的现象。

而文章所谈论的自助电子借阅服务,主要是指在我国兴起的,以户外终端设备为主,辅以移动智能设备,以扫码或者其他方式完成的电子书籍借阅方式。对于自助电子借阅服务,国内的学者并没有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也与这一阅读方式的出现时间比较短,推广程度不高有关。

(二)自助电子借阅服务的发展现状

自助借阅活动在我国早已有之,从学者的研究来看,目前自助电子借阅服务还包括自助借还机服务、自动借还系统、无人图书馆系统等。自助借还机服务类似于自动取款机服务,主要通过芯片和用户密码的识别实现机器操作的实体资料借还。无人图书馆则主要是指没有图书馆员参与的柜台服务。以上都是自助借阅服务的前身。

表1.现代人获得数字出版物的途径

选项数量百分比 网络付费下载12.17% 网络免费下载3269.57% 数字图书馆下载613.04% 他人分享715.22% 回答人数46100.00%

通过《关于电子阅读习惯与数字出版物认识》的调查问卷,得知,约70%的现代人采用网络免费下载的方式获得数字出版物,仅有13%的人选择用数字图书馆下载,这说明电子图书馆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在国内,电子借阅服务已经在安徽、陕西、燕山等地的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得以使用,天津等地的社区街道图书馆也逐步开展了此项业务。一般来说,读者可以利用放置在公共场所或者图书馆的电子书借阅机,配合自己的智能手机进行操作,操作方式简单快捷。读者通过对于借阅机显示屏上的图片进行触屏式的操作,选择好自己需要的阅读材料之后,用手机扫描下载相关电子阅读器软件,就可以在电子借阅机的显示屏幕上进行阅读。如果需要下载,还可以直接使用手机进行下载,以阅读高清电子书。一般来说,目前的电子书借阅机配置了内容涵盖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精品图书2000种正版电子图书,每月根据下载情况进行更新[2]。这是我国自助电子借阅的主要呈现方式。

(三)对于自助电子借阅服务的评价

对于自助电子借阅服务,国内主要的读者群体是广大的高校学生以及一部分社区居民,对于读者来说,其对于自助电子借阅服务的评价都比较高,认为既符合日常对于电子智能产品的使用习惯性,又能够免除繁琐的借书、还书流程以节省时间。然而,从图书出版商的角度来看,自助电子借阅服务正在“形成泡沫”。有学者认为,自从电子出版诞生以来,以价格削弱竞争者的竞赛就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剧,自助出版作者都在免费发布图书内容[3]。对于自主出版的作者来说,自己辛苦写作的内容被无限制的压缩价值,而免费电子借阅也使得电子借阅的基准继续下滑,整个图书出版产业将成为一片泡沫,泡沫破灭之后,对于出版者和写作人来说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使得自助电子借阅服务能够既使得读者能够便捷的获得内容,而又使得电子出版者以及写作者能够获得合理的收益,保证整个服务能够形成良性发展的态势,就要想方设法在需求和供给中取得平衡。

二 自助电子借阅服务对数字出版的引导

(一)当代数字出版的现状与发展流向

NextGen研究公司最新报告称,从2008年到2013年,全球电子阅读器市场将保持124%的年复合增长率,并在2013年底突破25亿美元的销售规模。这种增长说明了在当代,数字出版已经逐渐被读者和市场认可。而在国内,从政府政策上来看对于数字出版也是持积极支持态度,新闻出版总局在《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发展数字出版等非纸介质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2013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达2540.35亿元,同比增长31.25%[4]。然而在发达国家,大型出版集团数字出版已经占到其总收入的50%,从各个层面上来,我国的数字出版虽然有起色,然而被评价为“低层次的繁荣”。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数字出版也面临着和国外一样转化率较低的问题。虽然数字出版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所使用并且“叫好”,然而“叫好”却并非“叫座”,对于数字出版商来说盈利能力却比较差。以国内自助电子借阅服务为例,其主要为学校、企事业单位、公立图书馆所采用,是因为这些单位承担了数字出版物昂贵的价格和终端费用。而对于数字出版企业来说,这种市场定位难以实现数字出版大规模的发展和有效的盈利,且压缩自己产品的价值空间来寻求市场也不是长久之计。

然而目前,数字技术的水平提升已经为诸多问题提出解决的方向。如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实现图书的“按需出版”就为数字出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只要针对恰当的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则能够很好的将内容转化为收益。在京东商城对于《大卫·贝克汉姆》的整体营销过程中这种思路就可见一斑。京东集团2014年3月份开始进行《大卫·贝克汉姆》这本书的网络营销,京东在前期对用户搜索、浏览以及购买频次的庞大数据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发现京东用户对人物、文学、经管、生活类图书更有热度和购买力。据了解,《大卫·贝克汉姆》是英国球星贝克汉姆执笔的一本自传。这本书选题的确定,来自京东1700万用户的大数据。据了解,《大卫·贝克汉姆》先在京东独家销售,三四个月后再进入实体店销售。

媒介即信息,数字出版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出版媒介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引导当代数字出版流向的重要原因,也将指明当代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

(二)自助电子借阅服务对数字出版的引导

1.对于数字出版内容的引导——基于数据挖掘。自助电子借阅服务的一大特点,就是其成功介入了用户的智能手机终端。智能手机相当于一部电脑,无论是通过提供借阅服务的手机应用软件还是网页,都能够通过相关后台来进行用户的数据采集。例如,某学生在电子借阅服务终端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新闻学概论》之后,采用二维码扫描的形式在app应用软件中进行下载,那么如果介入数据挖掘算法或者软件,就可以分析出这一学生对于新闻学、传播学可能有一定的兴趣。如果该学生在下载了app成功下载《新闻学概论》之后,又多次下载了《现代新闻史》、《新闻采访》等专著及论文,基本上就可以认定该学生为新闻学学生或者新闻学爱好者,则app应用软件或者智能手机的阅读器就可以根据cookie来进行相关资料的推送。如当这位学生下一次打开app应用的时候,呈现在搜索栏里的内容就很可能是“新闻写作”或者“邹韬奋”、“麦克卢汉”。这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内容定制在目前已经不是稀罕事,对于数字出版来说,自助借阅服务给出版商提供了一个收集用户真实信息的方式,而且这种方式本身就是基于读者的阅读兴趣而非其他周边信息,因而本身的信度和效度都应当是比较高的,对于数字图书出版者进行数据挖掘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数字出版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给特定的读者推送其感兴趣的内容,提升内容对于读者的价值,节省搜索时间,增强客户粘性,另一方面,数字出版者可以从大规模的数据中找出共性,从而判断一个历史时期内读者的集体兴趣,以确定接下来数字出版内容的大致方向,付诸实践后成效也会更为卓著。

2.对于数字出版服务的引导——服务功能加强。自助电子阅读服务依托相关终端来开展,同时紧密联系用户的智能手机,这两个平台都为实现对于读者的服务打造了良好的平台。其实自助电子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服务模式,然而,和数据挖掘等相结合,则能够进一步提升数字出版的服务功能。

首先,从信息服务的角度来说,基于数据挖掘,诸多内容服务项目就可以得以开展。最简单的,就是利用手机客户端,或者利用移动数字图书馆登陆的方式,实现用户的在线订阅,根据读者主观的意愿,对于一方面或者多方面的内容进行订阅,订阅内容会以推送的形式在读者的智能手机上呈现出来,极为醒目。稍微复杂一些的,就是通过数据挖掘知悉读者的兴趣爱好、关注焦点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筛选和内容推送,这一方式是全自动的,不需要读者自己去选择,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

其次,从数字出版再生产的角度,可以依托智能手机强大的交互性,完成与读者的互动,从而指向数字出版的策划、制作、出版流程,形成数字出版的“按需出版”。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自助电子阅读服务的终端或者接收器——智能手机的app等发布问卷、调查等,对于读者关注的出版物的类型、内容进行较为精确的调研,然后根据调研结果确定新推出的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更好的满足读者的服务。

最后,从单纯服务读者的角度,可基于终端设备,开展营销类的服务。比如,在app应用软件中,读者多次输入“新闻学”的内容,那么则可以通过分析和筛选,为其推荐外链的新闻学相关MOOC、新闻学考研培训、新闻学相关会议、新闻学实体书售卖等实体性服务。这种服务的开展,使得自助电子阅读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呈现出更强的服务性。

3.对于读者阅读习惯的引导——付费阅读培养。为了形成数字出版行业的良性循环,自助电子借阅服务不应当走“免费午餐”的发展路径。付费阅读习惯的培养,在国外的数字阅读中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收效,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产业发展来说,都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在我国,借由自助电子借阅服务的开展,或将能够达成付费阅读习惯的培养。

从具体方式来说,一方面要基于自助电子借阅服务自身开展的筹谋,另一方面还是要基于数据挖掘带来的信息服务。自助电子借阅服务开展伊始,就要摆脱“免费”思想,而要培养“试读”思想——通过文档资料的部分免费或者书籍资源的部分免费,来激发用户本身的购买欲望,培养其“读书要付费”的意识。另外一方面,则要将数据挖掘技术利用起来,当app手机软件根据读者的需求主动推动付费精品内容,激励用户完成购买,为自己的阅读“买单”。目前我国的自助电子借阅服务主要是由政府部门、图书馆来完成消费,其中的诸多购买成本是阅读者无法感知的,其实需要借由自助电子借阅服务的推广展开付费阅读习惯的培养,才能够保证这一服务的长远、健康发展。

4.对于数字出版者的引导——终端设备增设。对于数字出版者来说,自助电子借阅服务的推广,目前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终端设备的数量较少,因而整体行业难以形成规模优势,成本居高不下而读者基数没有完成有效的积累。诚然,传统出版盈利的关键就在于“畅销书”的出现,而目前电子出版的阅读付费即使开展起来,其收取的费用一定也不会比实体书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必须向规模要效益,才能够支撑起数字出版这一行业,这种方式也是符合出版行业本身的规律的。因而,虽然自助电子借阅服务终端价格不菲,然而终端设备的不断增设还是应当是数字出版目前需要逐步完善的工作,好在目前我国读者对于自助电子借阅服务还是抱有极大的热忱,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终端设备覆盖面的扩张,实现盈利之后,自助电子借阅服务将会更好的发展,那么数字出版者将会有更大的空间来筹谋今后的发展路线。目前,自助电子借阅服务终端可以继续在高校中进行推广,利用广大的大学生群体提高利用率,接下来则可以在城市人流量较大的车站、商圈、写字楼进行投放,要让自助电子借阅服务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去,实现规模效益,方能够促成盈利,保障数字出版的长远发展。

三 小 结

诚然,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自助电子借阅服务为当代的数字出版打开了一扇窗,而同时这扇窗也可能是“潘多拉魔盒”,其中蕴藏的机遇是否大于危机,还有待时间的进一步检验。无论如何,自助电子借阅服务对于数字出版是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功能的,不管是基于数据挖掘的内容引导,还是增强服务性能的服务性引导,亦或是通过阅读付费培养出阅读习惯的引导,以及对于出版者来说逐步增设终端设备的引导,其目的都在与使得自助电子借阅服务能够更好的配合数字出版,提升其在今后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使得传统出版多年来积累的优质内容资源和资本优势不至于被数字时代压榨殆尽。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数字图书出版者还是渠道商、使用者,都需要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自助电子借阅服务这一服务形式,要以诚恳的态度对待自助电子借阅服务中提供的宝贵的数字阅读资源,不能够过度消费这一服务模式,方能够使得这一服务模式能够形成内部的良性循环机制,以更好、更长远的服务于需要它的群体。

参考文献:

[1]中国智能手机2014年出货量或超4.5亿部[N].环球时报,2013-09-25.

[2]陕西工院图书馆新增电子书自助借阅服务[EB/OL].http://news.snedu.com.

[3]李丽.自主电子出版正在形成泡沫[N].中国图书商报,2012-02-17.

[4]分析:中国数字出版规模缘何不大?[EB/OL].http://news.china.com.cn.

(责任编校:周欣)

G252.6

A

1673-2219(2016)01-0183-03

2015-08-06

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研究”(项目编号2015BZZ032)。

邱佳佳(1981-),女,海南澄迈人,湖南科技学院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阅读引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