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木薯品种“GR891”在大田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4-08-31

王明花

(福建省三明市农垦站,福建三明365000)

目前全国各地已开展木薯良种化并育成一系列优良品种,如华南205、华南5号、GR891等,通过品种更新,提高了产量、产值,推动木薯生产的发展。GR891系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1996年育成并通过鉴定的木薯新品种,为“九五”农业部重点研究项目“木薯优良新品种选育”成果,1997年通过农业部成果鉴定,被列为全国星火推广项目和农业部主推品种。2011年以来,大田县桃园镇引进该品种试种、示范推广种植,表现出适应性广、产量高、高粉、稳产性状突出、抗逆性强等特点。大田县农户种植木薯的历史悠久,近年来种植效益不断提高,已成为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现将木薯新品种GR891在大田的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种植表现

1.1 产量表现

2011—2013年在大田县桃园镇试验种植GR891木薯,3 a平均鲜薯产量达3 060 kg/667m2,最高产量超过3 300 kg/667m2;比往年种植的华南5号增产幅度达20%~25%,其淀粉含量也比华南5号高5%以上。2014年推广种植GR891木薯面积逐步扩大,扩种面积达110 hm2,已作为闽西北山区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

1.2 特征特性

GR891木薯是一种灌木状多年生作物,多作一年生栽培,植株株高2~2.5 m,属顶端分枝类型,分枝节位较矮,枝叶茂盛;茎秆灰黄色,节间密;裂叶长楔形,叶柄淡黄;结薯大小均匀,薯皮浅黄色;淀粉含量一般30%~33%。是目前国内现有木薯品种中含粉量最高和最早熟的品种之一,同时具有高产、早熟、优质低毒等优良特性。

1.3 对环境的适应要求

GR891木薯喜高温,不耐霜雪,适于年有8个月以上无霜期、年平均温度18℃以上的地区栽培,木薯发芽出苗的最低温度为14~15℃,18~20℃可正常生长,最适温度为25~29℃;在14℃时生长缓慢,10℃以下停止生长并受寒害。属短日照热带作物,喜阳性不耐阴蔽,耐旱性强,对光照长度和温度的反应都很敏感,阳光充足可提高产量;对降水量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在600~6 000 mm的地区生长,年降水量分布均匀且1 000~2 000 mm、土壤湿润、pH6.0~7.5、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地最适于木薯生长。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地与整地

2.1.1 选地 GR891木薯对土壤适应性强,适于一般肥力的土壤种植;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种植可获得高产,但要防止植株徒长,造成倒伏,影响产量。

2.1.2 整地 整地时要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大于15度的山地,要注意水土保持,防止土壤被冲刷,最好开成梯田种植,避免山坡坡度过大影响农事操作。对于坡度在10度以下较平缓的坡地进行机耕种植。种植前深翻土25~40 cm,开沟碎土做畦,畦宽带沟1~1.2 m,畦高25~35 cm。

2.2 合理种植

2.2.1 种茎选择 选用新鲜,成熟、色泽明亮的种茎,要求密节粗壮、髓部充实、切口多乳汁并富含水分、表皮及芽点完整、无病虫侵害的中、下段为种茎。插条茎段取15~20 cm长,选带有4~5个强壮腑芽为宜。提高发芽率,利于植后全苗壮苗,保证产量。

2.2.2 插植期与密度 清明节至谷雨节(平均气温稳定在16℃以上)插植较为适宜。种植密度视土壤肥力而定,土质好、肥力高的种植稀些,反之则密些;一般每667m2种植600~800株为宜,种植株行距为0.8 m×1 m。

2.3 田间管理

2.3.1 补苗 由于种苗贮藏过久,失水过多,种茎幼嫩纤细或插条过短或由于遇上低温干旱,雨水过多,湿度过大等原因往往造成缺株,为了保证全苗,植后20~30 d内完成木薯补苗。

2.3.2 间苗 GR891木薯种植后有2~4个或更多的幼芽出土,过多的幼芽会造成种植地荫蔽和养分消耗,应在齐苗后,苗高15~20 cm时进行间苗,每穴留1~2苗为适宜。

2.3.3 中耕除草 木薯其块根需要疏松、通气良好的表土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种植后3个月内中耕除草是促进块根增长,提高产量的关键。第1次中耕除草在种植后30~40 d、苗高15~20 cm时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在种植后60~70 d进行;第3次中耕松土在种植后90~100 d进行。木薯块根浅生,深植和厚培土都不利块根膨大,一般易板结的土壤不培土,砂质贫瘠的土壤和常受台风袭击的种植地可浅培土,防止倒伏造成减产。

2.3.4 施肥 GR891木薯具有喜氮和钾的生长特性,各生长期施用的肥料要根据生育期特性需求,掌握“适施基肥,重施苗肥,补施薯肥”,氮磷钾合理搭配的施肥原则,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施纯N 15 kg/667m2左右,全生育期N∶P2O5∶K2O施肥比例以5∶1∶8为宜。结合深翻整地施基肥,采用全园撒施,一般每667m2施有机肥1 000 kg和尿素10 kg、三元复合(15∶15∶15)10 kg;壮苗肥是补充木薯块根伸长期间的养分,促进木薯块根早形成和伸长,满足木薯的生长需要。一般在定植后30 d,苗高15~25 cm时追肥,每667m2施尿素20 kg、氯化钾10 kg;壮薯肥是补充木薯块根膨大期间养分的需求,促进木薯块根膨大,提高产量。一般在6月中下旬每667m2行间沟施氯化钾30 kg。

2.3.5 病虫害防治 GR891木薯抗病性较强,栽培中病虫害发生较少,为害较轻,对产量影响不大。栽培上主要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使用无病种茎和药剂防治等综合管理措施,能有效地预防GR891木薯病虫害的发生。主要病虫害有:木薯细菌性枯萎病(是木薯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细菌性角斑病、褐色角斑病、木薯红螨等。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茎部,严重的全株死亡,药剂防治采用农用硫酸链霉素4 0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600倍液等于发病时防治,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可酌情使用。褐斑病是木薯生产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防治褐斑病采用50%异菌脲粉剂、25%咪鲜胺乳油和25%丙环唑乳油等进行防治。

3 采收、贮藏

GR891木薯从种植到收获需230~240 d,留种用的必须在霜前采收;成熟的特征表现是:叶色由绿色稍转成黄色,基部老叶逐渐脱落,薯块表皮色泽变深且粗糙,将手用力摩擦薯块表皮易脱皮,此时即可收获。一般收获期在当年11月至翌年2月,收获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淀粉的产出率。若收获前遇阴雨天气,可在室内烘烤干燥,鲜薯收获后3~7 d内必须及时加工在干燥前,如经切片或剥皮处理,干燥效果会更好。木薯制干片含水率保持在13%以内为宜,若含水率超过17%,易腐烂或发酵。贮藏仓库必须具备通风良好、低温、防热及防湿的设施条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