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为什么出发——***之问

时间:2024-08-31

王源远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 天水741018)

1945 年7 月,抗战胜利前夕,黄炎培等6 名国民参政员造访延安,黄炎培对毛泽东直言:“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这便是著名的“黄炎培之问”。而毛泽东的回答十分果断:“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这段对话,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的探索、对人民福祉的追求。不论走多远,中国共产党都不会忘:为什么而出发。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发出了“***之问”:为什么根本扭转中华民族命运的是共产党?党“走过的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党为什么出发?***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告诫全党:“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之问,是对“黄炎培之问”的回答。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党的十九大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大会主题鲜明提出,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自觉地运用客观世界发展的辩证规律,严格地按客观规律办事,它不仅是理论认识的工具,而且是伟大革命实践的工具。

“不忘初心”是对党的宗旨使命的高度概括,是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有世界观意义的表述,是中国共产党在今天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思想基础。“不忘初心”就是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历史观和发展观。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初”的解释是:“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想做好一件衣服,在“裁衣之始”就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并将这份“初心”贯穿始终。简单的生活小事蕴含着人生大哲理。

“不忘初心”要不忘来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的58 名党员发展成为9000 万名党员的全球最大执政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初心未改,使命牢记。从1921 年到1949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有名可查的烈士达370 万人,平均每月牺牲1.1 万人。不忘初心,就是不忘我们用汗水甚至鲜血写就的历史、伟大业绩、优良传统、历史教训。2017 年10 月31 日,十九大闭幕仅一周,***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党的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90 余载初心未忘,中国共产党人再出发。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回答“历史之问”,摆脱兴亡周期律的“历史劫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凤凰涅槃”。

“不忘初心”要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2013 年12 月26 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0 多年的实践及其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

“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刘备白帝城托孤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复兴汉室,但刘禅胸无大志,诸葛亮出征前夕写了《前出师表》,要刘禅不忘先帝遗志,发愤图强,不能妄自菲薄,看轻自己。“妄自尊大”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借用“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两个成语,旨在说明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要警惕社会上出现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妄自菲薄”的虚无主义情绪,二是“妄自尊大”的封闭僵化思想。

“妄自菲薄”者通常“言必称希腊”,以西方发达国家之标准,来衡量中国之现状,因而夸大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认为我们的社会问题“堆积如山”,而且这些问题和矛盾是无解的,于是他们对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悲观失望。更可怕的是,他们把西方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视为人类发展的普遍形式,鼓吹中国应该照抄照搬。同时,他们对中国在社会经济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选择性的失明。“妄自菲薄”者的错误在于,他们既不愿意深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更不愿意承认改革开放40 年来我们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一言以蔽之,“妄自菲薄”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表现。

因此,要克服“妄自菲薄”,既要有正确的历史观,也需要对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有高度的自信。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并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妄自尊大”者表现为自满、自足、自大,“老子天下第一”。这种倾向的产生,一方面是缺乏世界眼光,另一方面源于今天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让他们盲目乐观。在某些人看来,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国力增强、人民富裕、国际地位提高。“妄自尊大”者或掩盖问题和矛盾,或不思进取,进而丧失深入改革的动力,容易导致封闭僵化。不妄自菲薄,清醒认识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不回避不遮掩,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妄自尊大,不盲目自信,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居安思危,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不忘初心”要勇开新路。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着生生不息的伟大创新精神和强大的创新能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刻在商朝开国君王成汤洗澡盆上的箴言,被***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与青年代表座谈、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等多个场合引用。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大学》,本来是说洗澡的问题: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一天的下去,每天都要坚持。引申开来,则是指思想的洗礼、品德的修炼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总书记引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仅指出历史上中华民族有伟大的创造和创新能力;更强调当代中国需要继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应当看到,今天的成就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结果,其精神脉络可以追溯到19 世纪40 年代,魏源等人“睁开眼看世界”,不断地学习并追赶西方,汲取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的过程,这一过程迄今尚未停止,未来也永远不会终结。只有不忘来路、勇开新路,从中汲取政治智慧,才能保持政治定力,才能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胜利。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不忘初心”要深刻认清中国的国情。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描绘了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进的新长征。报告也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2014 年,***出访欧洲,在回答德国总理默克尔时,引用了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要将“小鲜”烹成美味,前提是要深入了解“小鲜”的特点,然后添加适当的佐料,并且要控制好火候。“治大国”,因其“大”,更要全面了解国情、体察民意,才能尊重规律、科学施政。也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因时因地制宜。“烹小鲜”是日常生活小事,尚需要用心尽力,“治大国”乃关乎国家与民族命运之大事,更需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不敢有丝毫大意。

***总书记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一论述阐释了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前进性,这需要我们在倍加珍惜党奋斗、创造、积累的成就基础上,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刻内涵。

“不忘初心”要坚持以“民意”与“民益”为导向,“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总书记多次引用于谦《咏煤炭》中的诗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告诫大家,要关心民生,将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人民群众是各项政策目标的惠及者,政策是否落地,干部作风是否扎实,群众最有发言权,所以要坚持以“民意”与“民益”为导向,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民众,让群众在实现“四个全面”和“中国梦”的道路上收获满满的“获得感”。

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因为它顺应历史潮流,赢得了民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老百姓过上安心、舒心、顺心的幸福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总书记对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情怀,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做迎接风险挑战的“赶考利器”,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力前进,决胜新时代、走好新长征。作为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基础仍然需要时刻牢记初心与使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面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要求,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不忘初心”要求我们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有助于我们一方面可以认清民族解放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不可分割性,另一方面可以认清伟大理想和现实出路的内在关联,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不忘初心”就是要直面问题,通过道路的辨别,把握历史规律,坚定前进的信心,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激发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不忘初心”要彰显中华文化自信。2015 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总书记指出“和”就是“和合”,也就是和谐。在2014 年5 月的国际友好大会上,习总书记说:“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2014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德国柏林及比利时院发表的公开演讲中多次深入阐述中国文化,所引用的“和而不同”引发强烈反响,被称为***欧洲“公开课”和“文化传播之旅”。***的演讲深入阐述中国“和”文化,从文化层面诠释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也回击了“中国威胁论”和中西文明冲突论的说法,将中欧文化的发展引向相互借鉴、共同合作的理想轨道。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联合国和安理会、人权理事会的三个决议,到“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胜利召开,再到“中国方案”的提出,都可以看作***海外“公开课”的积极反响,是***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

可以说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这既体现在对待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态度上,也体现在对待本民族文化当下发展及其前景的态度上。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我们的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与我们创造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不忘初心”要“鉴得失,知兴替”。2013 年3 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 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引用《新唐书·魏征传》“鉴得失、知兴替”来告诫领导干部“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 年年会开发表主旨演讲中,用4 个“40 年来”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得出一条弥足珍贵的启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诗经》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强调做事要慎终如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以党的初心和使命来检视自己,确保了守初心、担使命,始终做到对人民永葆赤子之心,以新的思想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走老路、不走邪路、勇开新路,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智慧和担当,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