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政府危机管理中的非理性因素作用问题研究

时间:2024-08-31

司海燕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政府危机管理中的非理性因素作用问题研究

司海燕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如何把握人的精神中非理性因素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降低危机损害,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是目前研究领域的空白,所以研究非理性因素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必要而迫切。

政府危机管理;非理性因素;作用

自H1N1甲型流感、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及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以来,越来越多的危机事件映入人们的眼帘。我国政府在危机事件管理过程中决策英明,指挥得当,行动迅速,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在此过程中,人在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下发挥着主导作用,如何在理性指导下引导非理性因素在政府危机管理中起到积极作用,降低危机损害,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意义重大。

一、理性、非理性与非理性因素概述

理性、非理性共同构成了人的完整的精神结构,体现出人性的丰富和完整。理性与非理性共同作用,促进了人类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理性与非理性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其定义也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根据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关系,可以从一般意义上定义理性,即:“指受人的目的和意志所支配的一切精神属性和精神活动及按一定逻辑规则和逻辑程序运作的认知形式和认知能力”[1]。而非理性作为与理性相生相伴的人类精神不可缺少的部分,可定义为:人类精神中人的本能和心理认知的非逻辑体现和功能的总称。非理性从心理现象角度出发包括人的意志、情感、欲望等,从非理性的认知角度包括人的直觉和灵感等。这些表现为非理性的心理现象和认知形式、认知能力的因素可以称为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是人的非理性的实际体现,非理性通过非理性因素表现在人类的认识实践过程中,作用着现实社会。

无意识是非理性因素的心理基础,是其他非理性的根本始原。简而言之,是没有被意识到的意识,人类无意识本质上是“以具体刺激物为动因,在大脑皮层及其他未被完全控制的区域和较弱的区域所产生的反射过程。”[2]它是原始的、混沌的、自由的,相对情绪、情感、意志、信仰更具持久性。

所有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在人的认知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影响。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认知形式和认知手段。从产生角度看,非理性因素具有偶发性。非理性因素建立在无意识的心理基础上,产生在平时积累下对客观事物的瞬间认识。许多科学家、艺术家的发现和创造往往发生在长期研究积累之后的某一刹那。非理性因素的偶发性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脱离于理性的推断,又超越了理性的推断,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从认知角度看,具有非逻辑性,非理性因素的产生运用没有一定之规。非理性因素在人有意识的经历和无意识的信息获取交错的环境中产生,能够超越逻辑性程序瞬间抓住问题的本质。从实践角度看,具有创新性。由于非理性因素具有非逻辑性特点,在认知方式上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跳跃性,决定了非理性因素的创新性。非理性因素不受常规制约,可以创造出新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政府危机管理中非理性因素的应用

(一)危机发生前预防方案设计中的预知作用

人在理性指导下,以非理性为辅,对大量资料整理分析,预测危机事件发生的多种可能性。根据个人性格、兴趣、情绪兴奋点不同,在对危机事件的资料信息录入侧重点上各人有所不同。有的人对空气方面的变化比较敏感,当他接触到生活中空气过于干燥,可能无意识地提防火灾;常年生活在水边的人,会比住在其他地方的人更易察觉水的变化,从而提前预知气候变迁。这就是非理性因素中的直觉。尚未意识到何种原因的感觉应验了,显示出非理性因素的预知作用。这是在长期研究学习大量资料积累经验等理性指导下非理性直觉爆发。费希特认为:理智直觉是人的一种能动的认知能力,是人对自我意识行动的直接观察。“在自我意识的行动中,认识主体在直觉时就在创造被直觉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在自我意识到的确定的思维中把一种事实与另一种事实联系起来,由此及彼产生新的认识”[3]。

危机发生前,政府必须做足预防工作,学习已发生危机事件的经验教训,及时掌握全国经济、社会、自然等各领域的信息,积极分析动态发展,辅之以非理性因素的预知作用,从而将预防工作做到最好。

(二)危机发生后信息获取中的引导作用

危机一旦发生,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对各种危机状况有所掌握并及时做出反应。危机的特点就在于突发性,即便事先我们做了足够多的准备工作,设计各种解决方案,但危机的多样性、不稳定性仍会使政府方面不能完全把握危机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全部信息。在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里,政府的决策尤其重要。新发生的危机与政府的预防方案必定有所出入,找出新发生危机与预防方案的差异,修正方案,最主要取决于信息的获取。政府主体的人在冗繁的信息中运用注意力进行判断,将信息分类、整合、分析并找出新发生危机的关键要害。无意识是方案准备阶段的潜在注意力,需要是信息获取的原因,情绪和情感影响危机管理方案设计的体验,意志是危机管理的保证。理性和无意识基础上的需要、情绪、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把人的注意力引向特定的方面。长期学习形成的思维模式和对问题反复思考进入到人的无意识领域后无意识便将二者结合自动产生新的思维方式,将意识集中在特定的信息点上,完成对所获得信息的注意和筛选。在这方面,年轻工作者更易获取新颖的信息,老工作者较倾向遵循固有的原则。

危机事件造成的社会损失和人身损害往往给政府带来巨大的心理影响,危机处理的需要是政府获取信息的主要原因。对于受灾区域呈现的破坏和损失使政府主体的人在情绪上受到刺激,情感上表现出激动,经理智与经验的凝结实现情感的积极转变,引导政府更迅速准确做出合理方案。

(三)危机管理方案制定实施中的创造作用

危机管理机构的核心是人,危机处理过程中,坚韧的意志,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能激起人卓越的精神力量,良好的心态,平和的心境会使灵感泉涌,体现出非理性因素在危机处理中的创造作用。危机发生多变复杂,处理中不能完全遵照先例,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需要是创造的动因,直觉和灵感激发了人的创造思维,为危机处理提供新的可能性。直觉把人内化在无意识中的知识和经验快速提取出来形成直观判断,比逻辑思维演进迅速,使问题得到巧妙解决。在危机管理中运用直觉进行判断和决策的一般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和高层决策者。针对随时可能出现变化的危机现状,政府决策人员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灵感的创造性表现,提高了危机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四)危机心理安抚中的协调作用

危机发生后,人们的心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对危机后的恢复可能表现消极,此时政府应发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对群众出现的不安心理有依据地安抚。人是非理性的人,当重大灾难降临,人本身的理性可能一时失控,非理性因素中消极方面占上风。危机中,人的安全感、信任感需要得到满足,对政府的危机管理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感体验,对政府的精神表现出认同和意志力量,政府的危机管理过程就会更加顺利地进行。否则容易出现偏差。不仅如此,非理性因素也调节政府主体的人的行为。危机带来的损害,使具有主人翁精神的政府工作人员情感受到刺激,使政府危机管理者对危机管理投入极大热情和力量,政府主体的人在意志的驱动下,调动各种非理性因素,调整思维活动,修正思维手段,保证其行为的目的性,趋近预定目标。政府主体的人的自我调节过程,也是自我反馈和反省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调节过程使政府的危机管理更符合实际,更加迅速有效。正是这种调节作用才使得危机管理具有灵活性变通性,贴近人性的需要,达到了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会的效果。

(五)危机恢复善后阶段的激励作用

人的情感、意志具有倾向性的品格,决定了情感和意志将成为推动、激励认识主体执著追求和克服困难的动力。危机的恢复和善后需要积极的情感在实践中以热情和激情为表现形式激发人复兴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意志以坚韧的品格支配人的行动。危机的恢复和善后需要政府的物质投入,也需要政府的精神投入。

危机管理的主体是人,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人的每一个决策,每一个行动都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非理性因素的预知作用、引导作用、创造作用、协调作用和激励作用贯穿危机开始前到结束后。在整个过程中,情绪、情感、意志、直觉、灵感、信仰等各种非理性因素并不是孤立作用的,在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各种非理性因素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

三、政府危机管理运用非理性因素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整体性与片面性的关系

无意识、需要、情感和意志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里,人的无意识中的片面性限制了注意力的范围,个人的精神结构的不同造成获取信息时的片面性。当情绪和情感高于或低于正常状态,也会使信息获取不完全。信息获取时发挥巧妙作用的直觉和灵感失去科学指导也会失误,这种直觉下做出的决定对整个危机事件的救治将是致命的。所以,对信息整理分析时必须考虑情绪失常和直觉失误的情况,必须在理性的指导规范下,整合分析信息。

(二)正确处理科学性与非科学性的关系

非理性因素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理性与科学,否则将走向反面。如地震失去家园和亲人的人往往灰心失望,在价值选择上出现非理性、非科学现象。由于人的认知和实践水平的差异,所形成的社会理想和情感不同,人们在价值选择上表现出差异,如果没有理性和科学的指导,单凭情感喜好来选择,将会使危机得不到正确处理,造成更大社会损失。因此可见,非理性因素必须建立在健全理性指导下,以科学的态度决定一切行为和活动,对危机管理中一时的感情用事进行批判,克服非理性的非科学方面,以理性和科学作为危机管理的准则。

(三)正确处理计划性与盲目性的关系

非理性因素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盲目的消极方面。危机事件发生后,广大群众情绪不稳定,感情激动,意志力不坚定,强烈需要某种可以依赖、依靠的精神支柱作为心理安慰。正是这种需要使非理性因素存在盲目性,在没有理性良好约束和控制下,一旦遇到谣言,极易受蛊惑,陷入盲从状态,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主体的人必须克服感情用事,一味地投入完全不讲计划性,同时也要教育受灾群众,给予他们精神上正确的引导和安慰,严格管理舆论宣传,避免混乱。

结 语

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救治过程为例,政府完美地实施了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危机管理手段,一方面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先导,勘测灾情,派遣官兵全力抢救灾民,另一方面,设立哀悼日,在心灵上给予灾民极大的安全感。在危机管理中,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为危机事件的处理带来巨大的推力和效果。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会”是将理性与非理性结合的政治表现。只有将理性与非理性结合,才能共建和谐社会。

[1][2][3]何颖.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63,207,242.

D630.1

A

1009-6566(2011)01-0023-03

2010-12-02

司海燕(1985—),女,黑龙江七台河人,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