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周雪飞 张润迪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 10008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教育“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多培养创新型人才,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是当前高校最紧急、最重要的任务。为了实现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应做好如下改革:
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能够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教育观念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只注重受教育者对已有知识的继承,忽略了他们新知识领域的开拓,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引导受教育者对知识的运用,不注意学生独立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因此,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要创新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高等教育要在关注知识传承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应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为目标来构建,使受教育者能通过接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贡献社会来满足个人品位提升和自我实现的愿望。
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改变过去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教育内容要符合不断创新的要求,改变过去强调基础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传统做法,通过按类教学,拓宽知识的覆盖面,大力传授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新知识、新成果,尽可能地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开阔思路;要调整教学计划,适度减少必修课,增设跨学科和综合性课程,以适应学科相互交叉、互相渗透的要求,真正把学科前沿理论和综合化知识提供给学生,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知识体系。
现在大部分的高等学校采取的是教师授课的方式,满堂灌和注入式教学方式还相当普遍,学生没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形成了“上课抄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完都忘记”的现象。培养的学生实际能力不够,不能很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采取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讨论式、专题研究、案例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同时要充分应用计算机、多媒体、因特网、教育软件等。
高校的实习、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组织好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同时加大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加强实习基地的管理和规范。要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学校要利用寒暑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尽可能早地接触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工作,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本学科的实际业务。
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是看一个人驾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看他的创新能力。我国长期以来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尺度,以致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不但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还造成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分数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能不能把所掌握的知识真正运用于实践,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应该建立一个能够综合反映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学业成绩评价标准和体系。
高等学校要改变封闭式的办学观念和方法,树立开放办学的思想,扩大同社会各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国际合作,在知识共享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高校要通过教学、科研和各种形式的服务,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高等学校不仅是高素质人才的培训基地,还是知识传新、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科技文化,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高校要真正实现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也必须实现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这种“产、学、研”的结合不仅可以有力地促进高校的发展,而且可以使高校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上级领导和教育部门对高校有许多的决策权,对高校管的太多,管的太死。高校管理者被束缚了手脚,没有提高管理效率的积极性。高校的管理僵化,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快速地改变管理策略。为此,必须对这种管理体制进行变革。上级领导和教育部门要“放权”,只对高校进行宏观指导。高校在大的政策框架内,独立自主地进行管理。要改革和完善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教职工和学生都有适于发挥自己积极性的自主权。实行人员流动,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明确广大教职工劳动标准和进取目标,进行工资改革,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等。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关系到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观念的创新、管理体制的创新等,高校的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要参与到创新人才培养上来,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定位来建立适合的、行之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周叶中,等.论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5(3).
[2] 许青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