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唐彬秩 屈 艺 母得志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谓兴趣,即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事物活动的意志倾向,是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分。医学研究生作为高校学生的特殊群体,与本科生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需要承担相应的科研任务。我国现在大多数学校规定,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和发表论文,才能申请论文答辩和申请学位。因此,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完成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重中之重。而科研兴趣是研究生科研活动中最现实、最积极的心理成分,是推动研究生投身科研的强大动力。因此,要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就必须充分重视医学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培养,只有形成浓厚的科研兴趣,才能激发研究生探索未知真理的热情,调动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执行,国家对科研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为此,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希望能为高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和学习生活提供更好支持。诚然,充足的科研经费可为研究生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保障,使研究生不必因硬件条件的原因而影响研究。但,是否好的硬件就一定能出好的研究成果呢?答案是否定的。尽管硬件支持是科研必不可少的基础,但研究生自身的因素是决定其科研生涯成败的关键所在。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对科研的兴趣。其中,研究生的科研兴趣起着类似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引物”作用。万事万物,有了良好的兴趣就是有了好的开端,就有了成功的基础。然而,目前广大医学研究生中有很多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缺乏兴趣,投身于科研仅仅是为了应付毕业,获得一纸文凭的需要,进行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和培养是不得已的一种手段,而非兴趣所致。那么,造成医学研究生科研兴趣缺乏的原因有哪些?
1.读研究生的动机不明确
在现在社会就业形势的影响下,趋利性使很多无意从事科研的医学生不得不加入“研究生”的队伍,与实验室的瓶瓶罐罐打起交道来。他们读研不是真的为了投身科学事业,而只是为了追求将来有个好工作或者是换个好单位,读研只是这部分人达到个人功利目的的手段和工具[1]。甚至有些人的考研志愿填报,并非因自己真正热爱此专业,而是根据该专业的就业前景,经济效益等来决定自己的报考专业,带有很强的急功近利倾向。课程及格,学分凑足,论文见刊,字数堆够,则万事大吉。至于怎么发表,内容如何,是东拼西凑,还是直接找“枪手”、托关系,都无所顾忌[2]。如此一来,这些研究生在培养阶段,只能是昏昏噩噩浪费几年时间,对科研毫无兴趣也就不足为奇。
2.导师方面的因素
学生攻读研究生是为了通过几年的科研训练使自己的临床或科研能力达到相应的水平。通常,导师的课题需要学生来帮助完成,而学生也要靠完成导师的课题来毕业,这本是一件双赢的好事。但有些导师为了保证自己主持的课题按时结题验收而不断给学生增加负担,甚至任意推迟学生答辩,超出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承受限度。还有少部分导师以锻炼学生为理由,将一些导师自己可以完成的工作过多地转嫁到学生身上,使学生在正常学业之外新增了大量额外工作,整日为导师料理杂务而疲于奔命,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专心于自己的科研工作,一个连精力都无法集中的研究生,不可能有兴趣从事科研[3]。此外,有的导师喜欢把个人意愿强加于学生,对学生的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随意修改,使学生不能从事其感兴趣领域的研究,遏制了其熟悉和擅长的技能施展。在现行的高校体制下,很多导师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不可能与研究生经常进行沟通和给予手把手的科研指导,学生遇到问题大部分时间都是求教于师兄师姐或是自己查阅文献。当课题进展不顺利时受到导师的批评和指责,即便取得了些成绩也很难得到导师的肯定和鼓励,再加上现在的研究生年龄越来越偏年轻化,大多数研究生都是应届毕业本科生,心理状态不够稳定,自我调节能力差,导师的不闻不问或批评往往使他们丧失对科研的信心和兴趣,迷失方向,从而自暴自弃。
3.社会及家庭因素
研究生都希望在经济上能够独立,即使不能为家庭作多大贡献,也不能再依赖家庭经济支持。但事实上很多研究生,尤其是自费研究生,这种经济独立意识与无可奈何的社会现实的强烈冲突,特别是家庭经济还处于温饱线的研究生,他们的内心有深深的不安与自责,觉得是自己的无能拖累了家庭,从而使他们心情浮躁,有些研究生为了缓解经济上的压力,到社会上做兼职,同时自己繁重的学习任务也不能耽搁[4]。在如此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下,还有多少研究生能安心于科研工作,还有多少研究生能对科研热情不减,兴趣盎然?
4.评价体系的因素
好的科研效绩评估体系,能够起到激励和惩戒的作用,带动科研的发展。但我国目前研究生的科研效绩评估一味重量而不重质,难以科学地反映学生真实的科研水平。踏踏实实刻苦钻研的学生其“学术成果”还不如那些坐在电脑前东拼西凑,一下子发表好几篇论文的学生[2]。这很容易打击一心一意做科研的研究生的积极性,他们的科研兴趣也就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逐渐被消磨殆尽。另一方面,很多高校规定研究生在读的两三年期间论文发表必须达到规定的硬性指标才能答辩,才能授予学位等等。这些评价指标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督促医学研究生将主要精力投身于科研,完成课题,但同时因为各个专业、各个实验室、甚至各个导师的经费、条件以及每个课题的研究性质,实验周期的不同,如果非要规定所有研究生的科研任务必须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完成,则课题产出的质和量并不能完全保证。而研究生为了按时毕业,就只能被迫按照学校的规定来安排时间。很多研究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实际进度来制定科研进程计划,无法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只能在“大限”到时,不管实验做到哪一步,都将其匆匆终止,草草结题了事。目前这种“短、平、快”式急功近利的科研制度在高等医学院校非常普遍,其结果只能是让广大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根据学生毕业的需要来选择做什么样的课题,以及怎样做课题,这样一来就有很多研究生只能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当然,工作起来就必定索然无味。
医学研究生科研兴趣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层面的齐头并进。在这里,我们仅根据上面所分析的造成医学研究生科研兴趣缺乏的几个主要原因,简单阐明我们对如何提高研究生科研兴趣的一些粗浅认识。
1.把好入学关,甄选有科研潜力的研究生
目前很多高校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如“近亲繁殖”、“内定”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都将影响研究生的选拔和吸引高层次人才,从而直接影响研究生生源质量。对于那些科研态度不端正的研究生应给予及时纠正,以免其他研究生受其错误思维的干扰。此外还要注意,目前医学院校的招生已经对科学学位和临床专业学位在进校时就进行了区分,招生单位和导师在招生时有必要听取考生的志向,不能只根据科室需要来规定考生攻读的学位类型,让对临床感兴趣的学生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实验室,而安排对科研感兴趣的研究生上临床。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为其制订合适的培养方案。
2.导师的适度引导和帮助
如果把研究生比作科研之舟的水手,则导师就是舟上的舵手。舟是否能一帆风顺,掌舵之人起着重要作用。导师在平日的科研工作中一方面要给予研究生必要的指导,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纠正其错误,保证科研工作不偏离正确的航线,少走冤枉路。另一方面,导师亦不可越俎代庖,随意干涉研究生自己的想法和思维,强迫他们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研项目,扼杀他们的积极性。相反,导师应当多与研究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路和想法,学生遇到挫折时多鼓励,与学生一起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取得进步时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肯定。只要导师能经常给学生聊起自己当年从事这一领域时的经历和心得,多和学生谈心,多了解学生的想法,做到师生同心同德,那么哪怕研究生刚开始对导师的研究领域不甚感兴趣,也会在导师的人格魅力感染下慢慢建立起对该领域的兴趣。此外,导师应尽量避免将与科研无关的繁琐杂务强加于学生,相反地,还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事,使其能专注于科研,不被分心。
3.改革科研评价体系
如前所述,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虽然在客观上起了一定的督促作用,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催生更多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科研成果,改革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对此,有的大学的做法是:不再过分强调过去那种“一切以论文为中心”的科研评价体系,对医学硕士研究生依据其学位性质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论文要求:科学学位要求核心期刊论文,而专业学位只需要发表一般期刊论文即可。而对于医学博士研究生,则将博士生的毕业答辩与授位一分为二,课程合格,答辩通过即可获得毕业证书。改革后的科研评价体系为广大医学研究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使研究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具有更大的可行性。此外,只要研究生申请并作为主研人承担了一定级别的基金项目,或者其创新成果获得了专利授权,也不再拘泥于一定要有论文发表。诸如此类的改革,有助于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也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兴趣。
[1] 彭志红,等.浅谈医学研究生科研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10(1).
[2] 何沐蓉,等.提高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J].医学教育探索,2007(2).
[3] 黄跃东,等.试谈研究生培养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医教育,2005(4).
[4] 刘晓岚.医学研究生心理问题及对策[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