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4-08-31

成词松 诸毅晖 戴 欧 佟 枫 周海燕 毛雪莲 郭 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

职业价值观是指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引之下,对从事职业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一般具有三个层次的内涵,即择业观、对所从事职业的认识和态度、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为了考察中医院校医学生的医学职业价值观,我们在本校2010届本专科毕业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对象为我校医学类本专科毕业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50份,收回419份,有效问卷406份,问卷有效率96.90%。调查样本中男生168人,女生236人。七年制针灸英语专业29人,针灸推拿专业52人,康复治疗学专业62人,中医专业40人,中西医结合专业143人,中西医临床医学骨伤方向4人,中医学医学英语方向20人,康复治疗技术专科27人,医疗美容技术专科29人。

二、调查结果

1.对人生目标与态度的认识

职业价值观的第一内涵体现于择业观。换言之,学生进入中医高等院校之后,通过学习医学基本知识、临床技能、医学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与伦理等知识,这些知识作为精神内核必然与其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交融,由此会形成不同的择业观。因此,我们在这一层面设计了四类问题。

问题:“您怎么看待专业对口的问题”,结果见表1。

表1 学生择业意向(人)

从表1可见,在406名调查对象中,只有32人选择“一定要与专业对口”(构成比0.08),41人选择随意“先找一份工作再说”(构成比0.10),有317人希望找“与专业有一定关联的工作”,构成比高达0.78。

问题:“您认为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结果见表2。

表2 人存在的价值取向(人)

从表2可见,有286人认为人存在的价值是“为了自我理想的实现”,构成比高达0.70,“从来没有想过”或纯粹“为了某种信仰”者极少(构成比0.04、0.08)。

问题:“您考察一个人,最想观察他的哪些品质”,结果见表3。

表3 对人的品质的认同(人)

从表3可见,学生对“诚信”和“负责”的认同度较高(构成比0.83、0.72),对“虚伪”和“冷漠”的认同度较低(构成比0.11、0.08)。

问题:“您觉得现在的人际关系,哪些情况居多”,结果见表4。

表4 对人际关系的认同情况(人)

从表4可见,学生在人际关系的认同方面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构成比都小于0.5),但对诚信、关爱、平等、负责、宽容等良性人际关系的认同度略高于虚伪、冷漠、猜忌、嫉妒、相互利用等。

2.对医学职业的认识和态度

职业价值观的第二内涵是对所从事职业的特定价值取向。我们设计的问题是“关于医生的职业价值,您认为下列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在选项中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正确的医学职业价值观,从不同侧面考察学生对医学职业价值的认识和认可程度。结果见表5。

表5 对医学职业共同价值的认识(人)

从表5可见,学生对“责任感”和“正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认同感较高(构成比0.81、0. 72),体现自我完善的“追求卓越”的认同度较低(构成比0.37),体现仁爱之心的“利他主义”、“同情心”、“移情”的认同度也较低(构成比0.20、0.41、0.04)。

3.对职业目标的追求态度

职业价值观的第三内涵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所具有的追求态度,亦即学习或工作态度。我们在这一层面设计了三类问题。

问题:“您熟悉医学职业的道德规范吗”、“您熟悉医学职业的伦理原则吗”、“您熟悉医学职业的相关法律责任吗”,结果见表6。

表6 对医学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原则、法律责任的认知程度(人)

从表6可见,学生对临床医师必须谨守的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的总体认知度偏低,尤其在法律责任的认知方面,“熟悉”的构成比仅占0.29。

问题:“您认为下列哪些课程是应当学习的”,结果见表7。

表7 医学职业价值观相关课程选修意向(人)

从表7可见,学生对修习《法律基础》、《心理卫生》的重视程度稍高(构成比0.64、0.58),对医学伦理及道德修养的重视程度不足(构成比0.47、0.44)。

问题:“您认为自己具备哪些能力”,结果见表8。

表8 学生已具备的能力情况(人)

从表8可见,具有“门诊工作能力”和“病房工作能力”的学生人数 (构成比0.42、0.69)明显多于其它选项。

三、讨论

1.对人生目标与态度的认识

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不同的职业价值观。从调查结果看,多数学生的人生观是“为了自我理想的实现”(见表2)。对于医学学生而言,实现理想的较好途径应当是能够从事医学相关工作。因此,受到这一观点的指引,医学学生在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双重催化之下,容易建构出“诚信”和“负责”的医学职业价值观 (见表3),但对人际关系认知方面却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见表4)。同时,反映到学生择业的态度方面,既非一味地强调要与专业对口,又非随意找一份工作了事,希望从事“与专业有一定关联的工作”的学生占居大多数(见表1),表现出较为理性的择业观。

2.对医学职业的认识和态度

当多数学生选择了从事医学相关工作之后,他们对医学职业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是医疗实践的核心之一。其中:“追求卓越”不是一个恒定标准,而是一种能够将自身优势与能力发挥到极致的精神境界,反映出医学工作者应当具有的追求创新与完美的态度。“利他主义”在医学领域更多是指从仁爱之心出发,自觉维护病人利益和团队利益的人格魅力。“责任感”是指对医疗工作者义务的知觉,以及自觉履行医疗义务的态度或意愿,包括对自己履行职责的过失和责任的态度。“同情心”在医学领域多指医生对患者感受的觉察与表露,以及能与患者感情引起共鸣的一种才能。“移情”就是能设身处地地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欣赏和引导患者感情的一种心理品质和能力。“诚实”是指医生在医疗工作中不歪曲篡改事实,谨守诚信的职业品质。“正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出医学工作者应当具有的治学精神,强调医学研究以追求真理为目标,追求真理的人格必须是正直和严谨的。

从表5结果可见:①学生对“责任感”以及“正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认同度较高,提示多数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懂得作为医学工作者对患者医疗保健所肩负的个人责任,懂得在医学职业活动中应当具有的质疑与创新精神、求实的研究态度。②“追求卓越”的构成比偏低,提示学生对自我完善的信心与勇气不足。③“利他主义”、“同情心”、“移情”的构成比偏低,提示学生在以“仁爱之心”为核心的道德修养与伦理原则方面的教育还有不足。

3.对职业目标的追求态度

当今社会,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之下,医生仅仅具备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他们还必须具备职业态度、行为和职业道德规范、沟通技能、群体健康与卫生系统、信息管理与科学研究等多层面的基本素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而应当追求知识架构的多层次协调发展。从表8结果看,多数学生在“门诊工作能力”和“病房工作能力”方面都有信心,提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重视对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学习,但表6和表7结果显示对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方面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四、调查结论

第一,多数学生希望从事“与专业有一定关联的工作”,择业较为理性。

第二,在对医学职业的内在认知方面,学生具有良好的“责任感”、“正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但“追求卓越”的信心与勇气不足,以“仁爱之心”为核心的道德与伦理价值观还有待升华。

第三,在医学职业目标的追求态度方面,重视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学习,但忽视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五、建议

加强《医学伦理学》、 《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 《心理卫生》等课程的学习与考核,增设《医学哲学》、《执业医师法规》等课程选修,使学生认识到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重要性,认识到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认识到医生素质的多元性。

建议开设全校性的医学人文科学系列讲座—— 《医学临床案例讲坛》,通过临床案例讲座使学生懂得在医疗文件、个人隐私、知识产权、学术剽窃等方面的伦理和医学问题,懂得临终关怀的道德义务,懂得由于卫生保健商业化和科技进步等引发冲突时应把握的道德原则,懂得在尊重病人福利及文化多样性前提下的医患关系,懂得在尊重同事前提下团队协作的必要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