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高艺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繁荣,使得我国社会生产、生活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日益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的电力部门加强了对于配电系统的构建以及完善,从而以此为基础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在此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促进配电网供电系统可靠性的增强,技术人员还加强了对于自动化技术的使用,继而由此实现了相关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获得。该文基于此,分析探讨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 配电网 供电可靠性 电力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b)-0054-02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以及相关效益的取得,我国的电力部门在进行电力系统构建以及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从而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对于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信息采集等工作,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的提高,并最终促进了电力企业管理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促进了配网的供电可靠性,满足当前人们越来越高的用电需求。
1 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
目前,我国的电力部门在进行电力系统的构建以及管理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配电网可靠性的分析以及管理。一般而言,衡量配电网可靠的指标主要分为两大类:负荷点指标和系统指标。
所谓的负荷点指标主要包括负荷点平均故障率、平均停电时间以及每次故障平均停电持续时间。而系统指标则含有长时停电频率、停电持续时间、短时停电频率、平均供电可用度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繁荣,使得我国的社会生产、生活对于电力系统的依赖性逐渐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电力系统一旦出现停电状况,都会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的出现。事实上,随着配网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之后,使得短时停电发生概率逐渐增多,并逐渐成为影响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该文基于此,主要采用IEEE标准将长、短时停电进行了划分(停电时间大于5 min的定义为长时停电,而停电时间小于5 min的则认定为短时停电),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探讨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2 配网自动化技术对供电可靠性产生的影响
事实上,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我国的电力部门在进行配电系统的设计以及构建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从而由此促进相关效益的取得,实现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的提高。关于配网自动化技术对供电可靠性产生的影响,笔者以自动化故障定位、配电站自动化以及馈线自动化这3个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以及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2.1 自动化故障定位技术
目前,随着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运用,使得自动化故障定位系统逐渐诞生,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事实上,该系统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故障信息指示器、通信设备以及故障距离评估器[1]。
一般情况下,当配电网出现相关故障的过程中,自动化故障定位系统中的故障距离评估器就会依据相关的程序计算出故障点与配电站之间的距离,从而以此为基础确定电力故障的位置,推动电力维修人员进行相关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当自动化故障定位系统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在故障定位距离范围内出现单条馈线,该系统能够直接对故障的位置进行确定。但是若出现多条馈线,则需要技术人员在依据故障信息提示器中的相关信息,分析出电力事故所在的故障点。
通过对于上述的分析可以得知:随着自动化故障定位系统的构建以及运用,电力工作人员能够借助从自动化故障信息提示器等高端设备,实现了在短时间内对于电力故障点的确定,从而由此促进故障排查工作效率的提高,并缩短了电力人员故障维修的反应时间,促进了电力系统维修效率的提高,最终实现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配网系统可靠性的提高。
2.2 10 kV及以下配电站自动化技术
10 kV及以下配电站自动化在实现以及构建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0 kV及以下配电站自动化以及地区10 kV及以下配电站自动化。对此,笔者进行相关的分析探讨。
一般而言,随着我国配电网的供电情况监测以及控制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电力部门在相关的管理作业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配电网自动化的升级,并由此促进10 kV及以下配电站自动化的形成。目前,10 kV及以下配电站自动化在构建的过程中主要借助馈线中点、开接点以及负荷位置的升级而得以实现。不仅如此,随着10 kV及以下配电站自动化的发展,使得电力部门逐渐实现了对于远程网络的重构以及电力故障的隔离,从而由此促进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2]。
此外,地区10 kV及以下配电站自动化的实现以及发展主要是依托配电站内部的现代化数字元件实现的。事实上,这些现代化的零部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于电力系统中各类数据的采集以及监控,并能够在电力故障出现的过程中采取自动报警的措施,继而由此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相关的实践显示:随着地区配电站自动化的实现,使得电力部门加强了对于配电站内部系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测,提高了故障排查以及解决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10 kV及以下配电站自动化的实现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了 电力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对于电力故障的及时发现以及决,并由此实现了对于供电系统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并最终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高了配电供电的可靠性[3]。
2.3 馈线自动化技术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馈线故障的出现极大地影响到了电力运输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不利于相关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取得。基于此,电力部门在实际的运行发展过程中加强了对于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建立,从而以此为依托,实现对于馈线故障的远程监测和控制,带动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增强。
随着馈线自动化的构建,电力技术人员可以凭借着网架结构、继电保护以及负荷类型等相关因素,对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电容进行有效的补偿,从而以此为基础促进馈线故障的解决,并由此带动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
一般情况下当馈线故障出现时,馈线自动化系统能够通过对馈线故障信息、开关装置以及网络结构的分析来实现对于故障区域的确定,并由此发送远程故障隔离命令,继而由此将故障区域隔离开来,确保非故障区的供电。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使得社会生产、生活对于电力系统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的有序进行,促进相关效益的获得,电力部门加强了对于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该文基于此,主要分析了配电網的可靠性指标:负荷点指标以及系统指标,并就自动化故障定位技术、配电站自动化技术以及馈线自动化技术对供电可靠性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 范明天,惠慧,刘蒙,等.欧洲配电网智能化发展中的规划技术[J].供用电,2015(7):54-62.
[2] 吴思谋,蔡秀雯,王海亮.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与实践应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4(6):70-75.
[3] 吴国沛,刘育权.智能配电网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21):162-16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