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课程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分析

时间:2024-08-31

王露蓉

摘  要:在“微时代”下,微课程在教育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的学习模式不再单一依靠教科书与传统学习工具,学生有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将碎片化的资源制作成微课程,能够便利地让学生随时学习、交流,完成知识的建构,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支持。本文分析了微课程的作用和价值,探讨微课程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微课程  基础护理教学  应用措施  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0(a)-0210-03

Abstract: In the "micro era", micro courses are also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 current learning model no longer relies solely on textbooks and traditional learning tools. Students have rich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make fragmented resources into Micro-courses Which can facilitate students to learn and communicate at any time, complete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provide richer resource support for students' learning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ole and value of micro-course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measures of micro-courses in basic nursing teaching.

Key Words: Micro curriculum; Basic nursing teaching; Application measures; Analysis

科技發展让教育领域发生了极大变化,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师生青睐,在多元化的教学体系中,微课程凭借其目标明确、知识点完整、时间短的优势,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将微课程应用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只需要接触少量内容,更易吸收、理解,同时,还可以利用微课程便利的预习、复习,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要求。基础护理学课程内容繁多,知识点复杂,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学生需要反复学习、训练,将微课程用于基础护理教学中,构建出课内、课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型教学体系,可以显著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微课程的应用价值

微课程是戴维·彭罗斯在2008年提出,应用建构主义原理,构建出“自主学习”、“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微课程是基于视频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与微视频不同,是涵盖“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在内的教学体系。微课中的“微”,并不是将内容压缩,而是基于一个点来设置,其内容、结构均是完整的,微课时间较短,一般需要把控在15min内,这一时间段正好契合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能够将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引导学生在大脑中完成知识建构,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微课的制作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在拍摄完视频后来编辑、处理,也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制作,或者将PPT课件转化为视频,对于微课程的制作,实际上就是资源开发、整合、利用的过程[1]。

微课程的应用范围广泛。首先,微课程可以应用在混合式学习中,将传统学习、数字化学习优势结合,将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主,既能发挥教师的激发和引导作用,也能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微课程可以用于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前预习,带着知识点学习,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学习内容,答疑解惑,完成知识内化;最后,移动学习,除了课堂学习之外,学生还有大量的碎片化时间,微课程的出现将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将原本复杂、冗长的学习内容划分为一个个的微课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微课程开展移动学习,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基础护理学的教学任务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护理学理论与知识,让学生掌握现代化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其内容涵盖理论、实验两个层面,属于护理教育体系的主干课程,也是其他专科护理的基础内容,贯穿在学生护理专业学习的始终。在学完相关课程后,学生会步入实习阶段,理论、实践之间存在长时间隔阂,因此,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理论薄弱、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问题十分显著。在传统的基础护理教学中,一般应用讲授法,这种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容易让学生出现倦怠、消极情绪,且长期的教师讲授,也会影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确保课堂效率,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可将微课程应用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设计出符合这一课程教学要求的微课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目前,已有大量一线教育工作者将微课程应用在护理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2  微课程的录制

2.1 WPS演示录制法

WPS自带PPT制作功能,能够将PPT转化为视频,操作便利、界面简洁,录制前,制作好微课案例PPT,准备好讲解手稿,准备完毕后,在安静环境下录制,点击朗读、当页朗读,边操作、边讲解,朗读完毕后,检查看有无录制不清晰的问题,确定音质清晰后,保存,输出为视频。

2.2 摄像工具录制法

在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下,智能手机也能够完全满足高清录制要求,在学校社团中,也配备了数码相机等摄像工具。以智能手机录制为例,提前准备录制稿件,固定好手机,点击拍摄按钮,在整个录制过程中,控制好语速,录制完毕后,保存视频,并进行剪辑、加工、美化。

2.3 录屏软件录制法

目前市面上可选择的录屏软件非常多,如屏幕录像专家、Camtasia Studio V6.0.2汉化版、班迪录屏软件,其中,班迪录屏软件操作简单,可以满足音频、视频的制作要求。以班迪的使用为例,录制前,提前编写好微课案例PPT,写好手稿,选择全屏录制,PPT设置为手动播放,边操作、便讲解,录制完毕后,视频会自动保存,重新命名即可[2]。

3  微课程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3.1 基础护理学课程特点

基础护理学,属于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内容涵盖理论、实践两个层面,理论包括基础护理知识的概念、物质条件、原理、操作步骤等等,在实践方面,主要为操作技能,更加倡导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要求其能够规范操作。护理学教学要做到以能力为本位,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整体优化,渗透人文关怀理论,让学生掌握各类基本护理操作技术的应用方法,并通过细节护理,将各个操作步骤的原理都要讲清楚。高职学生在学习方面,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方面,学生学习自主性得到了显著增强,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愿意主动学习;另一方面,高职大学生在学习上,目的性更强,会按照职业发展规划来制定学习方案,并关注自身的实践能力,注重内容的实用性。

3.2 知识点分析

护理学知识点涵盖原理、理论、范例、概念、结论等内容,是基础护理教学的基本单元,在微课程中,知识点是其中的最小学习单元,知识点容量与课程结构息息相关,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将其制作成微课程。一个知识点,其基本特征,包括三个方面,即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用?知识点表达的是一般概念和基础内容,如“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的分类”,还涉及形成原因与依据,如“糖尿病的病因和原理”,同时,知识点能够对学习、工作、生活等层面来提供指导,这几个要素之间相辅相成。

微课内容,其主要特征就是播放时间短,知识点明确,高度浓缩,在设计微课程时,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高度分解,确保结构完整,还要将内容微型化。微课程的制作,可以基于知识点作为基础,对其内容进行细化,形成知识模块,无论其内容是多还是少,都要具备明确的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让学生不管是自选,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学习,都能够具备明确的目标,效率更高,针对性也会更强。同时,设计微课程,要关注各类课程结构关联问题,又要确保各个内容之间是相互独立的[3]。

例如,在“气管切开护理”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学目标为:

认知领域:识别相关概念,了解气管切开术常见并发症与护理方式,应用所学知识来制定护理计划;

动作技能领域:能够熟练为患者更换气管垫;

情感领域:以真挚的情感理解患者心理,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

基于教学目标要求,将知识点内容划分几个方面:“气管切开术概念”、“颈段气管应用解剖”、“气管切开术的手术适应症以及禁忌症”、“术前准备”、“术后常规护理”、“术后呼吸观察要点”、“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根据对上述知识点的分解,将微课程选题确定为5个方面——“气管切开术介绍”、“气管切开适应症、禁忌症”、“气管切开术常见并发症”、“气管切开术的护理干预方式”、“气管切开术术后呼吸观察注意事项”。

3.3 教案编写

结合微课程内容设计教案,包括微课程主题、知识点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应用、参考书籍、练习题等。教案的编写需要基于教学目标为依据,突出重点与难点,除了满足临床实践,也要突出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

3.4 素材收集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角度来看,情景对学生知识意义的建构大有裨益,针对基础护理学课程来看,情景可以为临床中的录音、视频、图片等,在搜集素材时,除了教材知识之外,还要将上述内容纳入其中。同时,护理学倡导理论、实践的深度结合,因此,不能采用统一方式来设置微课程内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要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关于操作技术内容,则适合采用视频的方式。在素材收集上,要根据学生的特征,为了方便其后续的移动学习、自主学习,媒体形式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要求。

3.5 脚本编写与微课程录制

脚本是微课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按照特定格式编写而出的文件,如在《气管切开术》微课脚本制作上:

微课程名称:《气管切开术》系列微课程

知识点:明确概念,分析解剖案例;

设计思路:抛出微课程,引入讨论主题,讲解知识点,观看手术视频,总结内容;

背景音乐:安静(钢琴曲)。

脚本编写完毕后,利用录屏软件,选择安静环境录制,录制过程中控制好语调、语速,背景音乐音量不宜过大。

3.6 微视频的应用

录制完毕后,告知学生下载地址与微课程视频的学习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学习,完成预习,帮助学生明确相关内容学习目标,包括“课前应该完成什么目标”、“课堂上要通过任务完成什么目标”、“课后需要通过拓展完成什么目标”,在切实可行的目标下,才能为后续教学做好指引。在课前预习上,基于目标要求,为学生设置学习任务单,告知学生如何应用教師提供的微课程来学习、学习什么内容、怎样学习、如何与课堂衔接等,其内容涵盖“学习目标”、“课前预习内容”、“学习方法”、“配套练习”等,在任务单的引导下,让课前预习卓有成效,也能够提升课堂思考的深度[4]。

在课前,学生已经预习过相关知识,对课堂所授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在课堂上,基于学生提交的任务单开展探讨、互学、交流,分小组分析、讨论,交流课前预习收获,由教师将学生学习中的疑惑搜集起来。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有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好,有的自学能力较差,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帮助小组成员适当解决部分问题,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适时参与,发现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集中问题,归纳、梳理。讨论完毕后,以小组为单位来汇报,汇报过程其实就是知识强化的过程,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留待教师精讲。

4  结语

基础护理学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互相渗透的综合型学科,学生不仅要通过这门课程掌握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还要具备人文精神。微课程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突出细节、丰富内容,让学生在学好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提高学习效能。实践证实,微课程的应用深受学生的欢迎,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信息素养的提升都有帮助,因此,微课程在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极具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范光忠.微课在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19,7(31):117-118,121.

[2] 苟海菊,李历旭.微课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8(6):937-939.

[3] 郑小静.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J].科技资讯,2017,6(14)166-167.

[4] 吕淑玲.基于微信平台的《基础护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27-129.

[5] 贺涟漪.微课结合MiniQuest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6] 尹蕾.“翻转课堂”在中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D].上海:海军军医大学, 201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