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SciVal的山东32所高校跨学科论文评价研究

时间:2024-08-31

夏玉华

摘   要:基于SciVal跨学科学术评价工具,采用文献计量方法统计山东32所高校具备跨学科论文评价指标的产出以及科研产出、合作产出等16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科研生产力因子和合作因子,揭示了跨学科论文对高校科研生产力的贡献,机构合作是山东高校科研的主要形式,为跨学科论文的学术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跨学科  SciVal  主成分分析  公因子  竞争力

1  研究背景

教技[2013]3号《教育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对主要从事创新性研究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代表性成果为重点的评价[1]。而学术论文是高校科研人员代表性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目前,基于期刊学科归属的科研论文评价是极其常见的。但期刊论文中有的涉及多个学科,这严重忽视了论文对多个学科的贡献度,也就难以实现跨学科论文对机构贡献的评价。InCitesTM 数据库中共包括12种学科分类模式以适应区域性科研论文的评价,这些分类有的基于期刊分类,有的基于WOS(Web of ScienceTM)学科分类,同样存在跨学科论文难以客观评价的问题。因此,科研论文的学科归属问题越来越受到图书情报界的关注,选择合适的跨学科论文评价指标,科学公正的评价其学术水平,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国家、区域或者机构的跨学科科研情况提供客观依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跨学科论文的学术评价越来越受到关注。张志辉[2]等通过论文标准化的被引次数独立于学科,实现跨学科论文质量的比较。蒋旭纯[3]基于h指数对学科领域的依赖性,提出了h指数标准化方法-ha指数,以实现不同学科领域间学术水平的直接比较。花芳[4]构建了基于学科基准化的科研指标。董政娥[5]等基于文献调查对跨学科贡献指数进行了研究。以上研究以单一实证构建跨学科论文的评价指标,难以实现对所有跨学科论文的评价。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

数据来源于SciVal,该平台是全球著名出版商爱思维尔(ELSEVIER)于2009年研发的一个集跨学科科研竞争力分析和海内外合作扩展的多元化平台,底层数据来源于全球最大的文献摘要与科研信息引用数据库Scopus。Scopus数据库从2007年起,被《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世界大学排名的指标评价体系采用[6],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Scopus中,每个归属机构有唯一的Affilication ID。而SciVal在对机构识别时,对于由多个归属机构组成的机构进行了合并。比如,青岛大学(机构)包括青岛大学医学院(ID:60030434)和青岛大学(ID:60026038)两个归属机构。因此,数据来源可靠。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2011年公布的山东高校共有51所,其中公办高校43所,民办高校8所[7]。在SciVal平台,选择具有跨学科竞争力论文的山东32所高校为研究对象。截至2017年6月,SciVal平台提供了机构2015年的跨学科竞争力数据,而其计量是已过去5年的科研产出为依据的,因此,选择相同时段即2011—2015年各高校的科研产出和科研合作数据为参照指标。

2.2 描述统计量

基于SciVal平台,统计山东32所高校的科研产出、跨学科论文及其分数化、论文领导者(Publication leader,简称PL)论文及其分数化、引文领导者(Reference leader,简称RL)论文及其分数化、创新领导者(Innovation leader,简称IL)论文及其分数化、核心竞争力(Distinctive Competency,简称DC)论文及其分数化、新兴竞争力(Emerging Competencies,简称EC)论文及其分数化、国际合作、国内合作和机构合作占比共16个论文指标,然后导入SPSS21.0进行数据描述。

从表1可以看出,山东32所高校科研产出的平均值为3081.5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全距为30697篇,标准差为5490.335篇。可见,山东32所高校的科研产出波动幅度较大,存在分化现象。跨学科论文、PL论文、RL论文、IL论文等都存在数据波动幅度较大的现象。科研合作的数据波动相对较小。

2.3 主成分分析

一般情况下,当KMO统计量在0.7以上时,因子分析效果较好。从表2可以看到,KMO=0.711,顯然满足要求。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为2204.499,自由度df为120,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表示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

提取公因子时,一般要求其特征值大于1。表3显示,公因子1、2的特征值大于1,二者共携带了90.935%的原始信息变量。公因子3~16的特征值明显小于1,说明其所携带的信息量少于一个原始变量的信息,因此不需要提取。

通过因子旋转,得到表4和表5。根据表4,公因子1与RL论文、PL论文、IL论文和科研产出等指标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以上,体现了机构跨学科和总的科研生产力,因此命名为生产力因子。公因子2与机构合作、国际合作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5以上,而与国内合作存在负相关,从正、反方向体现了机构的科研合作能力,因此,命名为“合作因子”。

由表5可以得出公因子1、2的表达式如下:

从表5可以看出,生产力因子中,PL论文的得分系数最高,其次,EC论文、跨学科论文、IL论文和DC论文的得分系数较高,这说明,跨学科竞争力的领导者论文、新兴竞争力论文和创新领导者论文的产出充分体现了机构的科研生产力,也充分说明了以上论文对机构科研的贡献;RL论文的得分系数较低,这说明跨学科论文引文的数量对机构科研生产力的影响相对较弱。合作因子中,只有机构合作的得分系数达到0.5以上。说明山东高校内部的科研合作占据主导地位,而国际合作次之,也从侧面表明山东高校内部的学科融合强度要高于国际合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