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爱留守儿童 圆梦和谐家园

时间:2024-08-31

夏振彪

摘 要:太和县是一个农民工劳务输出大县,该文通过对部分乡镇中小学、幼儿园,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需求、阅读环境(条件)及读者群现状的调研,分析了留守儿童读书难的因素,并对农村少儿图书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留守儿童 阅读调研 思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217-02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我国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口中,农民工已经超过50%。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问题之一,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现代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解决“三农”的核心问题。

太和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辖31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1822平方公里,耕地172万亩,总人口173万人,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农民工输出大县。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外出流动,该县形成了较大数量的农村留守儿童特殊群体。据统计,全县学前教育机构幼儿39667人,留守的幼儿有6386人,占在园幼儿的16.1%;小学在校学生125911人,留守儿童43768人,小学留守儿童占在校生的比例34.8%;初中在校学生45925人,留守儿童20697人,初中留守儿童占在校生的比例为45.1%;高中在校学生23243人,留守学生8632人,占高中在校学生的37.1%。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234746人,留守儿童总数79483人,占在校学生的33.86%。这是一个数额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当父辈们在外创业时,他们的孩子只能与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伴了,当农民工们闲暇之时担心孩子们的成长进步时,孩子们正在思虑他们的父母而黯然落泪,孤独、寂寞、自闭……不少留守儿童的处境让人担忧,他们身上暴露的问题令人深思,他们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做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到社会和谐大局,关系到教育事业发展大局。

1 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与思考

太和县图书馆通过阵地以外工作的拓展和服务的延伸,发现我县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是巨大的。然而,和全国其他民工潮源头一样,凡人口大县、劳务输出大县,大都是农业大县、教育大县,而财政是弱县。如该县2012年财政收入10亿元,人均仅578元,可用财力则更少。

今年世界读书日之际,我们在太和县五星镇小付小学以“你买书,我买单”的形式,举办了“太和县图书馆送书进校园”活动。内容包括赠送书刊1000本,发放问卷调查表200份,召开老师和学生代表座谈会。我们发放200份问卷调查表,从回收的问卷表显示,在阅读倾向中,教学辅导、科技图书占70%,有的复选了二次,其次就是文学类和励志类;在读书来源上,90%的同学选择了学校图书室,只有6位选择了购买;80%的学生,个人藏书在10本以下,无一人藏书超过50本,对他们阅读影响最大的是老师及父母,在阅读障碍项,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没钱买书,没地方看书,看不到新书。

农村孩子的阅读环境欠发展,作为主阵地的学校图书室,由于普九教育要求每个学校必须配备图书室,但规模不同,而且藏书来源主要是社会捐赠,为了应付检查,突击购进一批书,内容繁杂,可读性太差,再加上管理不善,有限的“好书”很快就流失了;读书氛围、学习活动、文化服务体系几乎是空白。双休日城里的孩子忙着补课,上兴趣班,面他们只有望洋兴叹,当然,新建的“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为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难缓解了一些压力。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佳及身上出现的一些“毛病”,主要是由于隔代的监护人年纪太大,且文化程度偏低,因此无法让孩子在学习上得到较为科学的辅导;此外随着父母外出打工,“读书无用论”观念开始抬头,不少人认为,孩子将来出去打工同样可以过得很好,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并不十分重视;再加上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亲情,思想十分不稳定,产生厌学情绪;外出打工的父母往往用金钱弥补感情的缺失,认为多给钱,就是疼孩子,这就又陷入另一个误区。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贫困户还有一定的数量,再加上医疗条件落后,留守儿童中出现了一些残疾少年,他们有的缀学,有的根本没条件上学,更是让人心痛。他们空虚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大都强调对弱势群体进行经济支援,较少关注他们的知识文化及精神方面的需求。加之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基层干部只注重抓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忽视了文化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政治稳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结果导致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在农民中,部分农民不太注重文化素质,不讲思想教育,一心注重经济建设“拜金主义”横行,忽视了对留守儿童文化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

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缺少相应的文化活动场地和配套的文体娱乐设施,图书数量少,质量不高,科技含量欠佳。孩子们阅读需求强烈,兴趣广泛,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偏低,课外学习几乎完全靠自己。他们需要学习辅导类图书,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隔代看护,生活孤独,他们需要文学类课外读物,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情操;平时他们又是祖辈们生活的好帮手,家庭的主心骨,需要科技图书,实用技术类图书;为维护自己的权益,需要政法、励志等方面的书。总之,无论是他们的主观愿望还是客观需求,为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好读书难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对几所中小学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有45%学习成绩较差,40%的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孩子成绩较好,只有5%的孩子成绩优秀。不仅学生学习出现问题,由于生活中缺乏亲情,不少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佳,个性特征发生异常,出现早恋,孤僻,易怒,甚至沾染上抽烟、打架、迷恋网吧等不良习气。

基于上述的情况,“留守”儿童的问题开始凸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现在的孩子抓起,这是历史赋予公共图书馆——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应承载起的责任。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农民工兄弟放心,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试想把孩子们教育好了,他们长大以后就有别于父辈,就有可能站在一个很好的起点上,一个孩子成才了,一个家庭脱贫致富就有希望,一代人长大成才了,一个国家就有希望,所以,关爱留守儿童,要引起社会各界足够的重视,这是关系到国家兴盛与否的大事。endprint

2 延伸阵地服务,关爱留守儿童

人文关怀是图书馆精神的核心。关爱留守儿童,重在一个“爱”字。延伸服务,重在一个“实”字。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传承文明的社会功能。在已有的各种文化设施中,如“农家书屋”、综合文化站、学校图书室等,让他们建立互借关系,优化整合资源。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农村现在的文化服务体系,创建以“三农”为主体的特色服务。首先从提高农民的素质入手,通过实施创建学习型农村的一系列活动,促进中国农民队伍素质提高,以具有初、高中文化素质的农民为主体,以大、中专毕业农民为先锋队,让一大批城乡结合型的中、高级人才活跃在农村大地上,使每个农民都有的一技之长,不再为就业和物质生活所迫,文化生活将成为他们的基本追求。

关爱留守儿童要立足于农村文化建设长远发展,把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推进乡村文明、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发展经济先行的原则,把农村文化与科技、教育、经济、政治建设相结合的新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领导,以文化建设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加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为重点,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要,完善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等综合文化部门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争取各级政府支持,逐步完善县、乡问题观点机构人员的标志配备,达到全市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馆)至少一名专职干部和相应的兼职干部。与此同时,对农村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从业资格审查制度,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对乡镇和村级问题活动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文化组织职能作用。

加强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好的精神食粮,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为此,基层公共图书馆一定要进行经常性的调研,坚持:(1)了解读者阅读特征,并与分析个别读者的心理特点相结合;(2)调查研究读者的阅读倾向,才能适合留守儿童的“口味”。建议配书紧扣“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这一主旨。摸准“口味”具体来讲就是,在品种上应体现多样性,广泛性,让具有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师生,都能看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在内容上,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形式上,应突出图文并茂,易学好懂。多选择健康向上,以素质教育为主的优秀读物,和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文化教育读物,以及启迪智慧,培养情操的科普读物,优秀的中外少年儿童读物,艺术类和教学参考书,以及教育工作者用书。

辅导读者,指导阅读。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孩子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藏,让他们主动地利用图书馆,从而使图书馆成为他们的又一课堂。除了一些传统的宣传、辅导方式以外,还可以在图书馆开设公益劳动课,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劳动和学习机会,引导学生从走进图书馆开始,就不断地了解图书馆,关心图书馆,并有效利用图书馆。在劳动过程中,通过与图书零距离的接触,可以拓展阅读范围,养成爱护书、爱读书的好习惯,并有可能在读书内容方面,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另外,举办一些诸如“读书伴我成长”、“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读书活动,也很有意义。太和县苗集镇六合小学离县城有三四十千米,386名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虽然地处偏远,但学生们却拥有广阔的精神世界。从教师到学生,人人都有读书的习惯。每个教室都有图书角,一人来高的小书柜里摆满了新旧书籍,有的边角已磨烂。除了每个班图书角,该校还有图书室。图书室建于2008年,让学生们随时可阅读,学校让学生自主管理图书,每个班选两位品学兼优、酷爱读书、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校图书室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登记、借阅、还书、整理、修补等一系列工作,借阅者会领到一张《读书成长记载卡》,读后要认真填写心得体会、好词、好段等内容。该校的做法得到中华捐书会的认可。这家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机构面向全国为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进行图书捐赠及图书馆捐建,他们多次派人到该校调研,捐了大量图书,截至目前,校图书室藏书已达7747册。

公共图书馆在做好普通读者服务的基础上,从经费安排、服务设施、服务方式等方面,应特别关注残疾儿童的服务工作,做到既为强者锦上添花,更为弱者雪中送炭。建立残疾儿童读者档案,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制订服务内容,进行特色跟踪服务。经常举办经济、法律、劳动保障、科普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和培训的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针对性的知识援助,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生存能力。

乡镇、村级领导要加强对文化作用的认识,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文化工作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它通过文艺作品、文化活动来教育人们,使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文化活动的作用不可能像经济指标的发展那么直观,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行,它就能帮助人们树立起奋发图强、客服困难的信念,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存能力发展,通过一些文化活动的开展,让人们在自娱自乐中享受精神的愉悦。对于形成好的村风、民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共太和县委,太和县人民政府.太和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汇报[R].2013-01-05.

[2] 代志红.太和县乡村小学的“读书之道”[N].安徽青年报,2014-04-09.

[3] 时菁.由阜阳市农村留守儿童读书难引发的思考[J].基层图书馆,2011(1).

[4] 杨清华.加强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家园[J].安徽群众文化,2010(2).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