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和发展

时间:2024-08-31

万学刚

摘 要:园林绿化建设是我国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校园文化特色的直观反映。因此,应加强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不断突显高校的校园特色,形成独有的校园景观,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更加舒适的校园环境。该文从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的现状出发,论证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设计原则,进而提出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的实施策略,为加强我国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大学校园 园林绿化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0)06(c)-0242-02

优秀的园林绿化建设能直接反映出大学校园厚重的文化气息,对于构建良好校园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中,园林绿化建设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在大学校园的规划过程中,往往将建设高档化作为规划思想,大面积进行广场建设,从而忽略了绿化景观的构建。校园绿化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大学的外部形象,在大学整体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在遵循建设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大学园林绿化建设现状采取有效措施,以加强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提升学校整体发展的速度。

1 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是在各种植物、山石景观、水体等物质基础上,利用一定艺术手段,对校园环境进行再创造,使创造出的人工自然景观更好地满足校园文化发展的需求。大学校园园林绿化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在校园文化的营造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1.1 优化大学校园环境

绿色植物作为高校园林绿化的主体,对于优化大学校园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其作用具体体现在:①可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保持空气清新;②可通过蒸腾作用提高空气湿度,改善局部气候;③可利用茂密枝叶对空气中的粉尘、微小颗粒物进行吸附、阻挡,提高空气质量;④可利用树林景观对声音的吸收作用,降低噪声污染。由此可见,园林绿化建设能有效提高大学校园的环境质量,为师生更好开展学习工作提供更优质的环境保障。

1.2 提高空间利用率

园林绿化建设是利用多种植物景观对校园基本环境进行有效地设计规划,在校园中构建风格特色化、功能多样化的活动空间,使校园环境更好满足师生的不同要求,为校园师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利用园林绿化技术可实现对空间的分隔、重组,提高大学校园空间利用率,帮助进一步完善大学校园环境的功能体系。例如,可结合周围环境情况,对不同区域有针对性地进行绿化设计,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供特定生活空间,使整个校园空间趋于层次化,从而促进大学校园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层次交往需求。

1.3 进行心理教育

第一,多样化的园林绿化建设能满足学生开展户外学习活动的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进而提高校园整体教学质量。第二,良好的园林绿化大多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不仅有助于培养师生的艺术感知力,还能帮助师生树立正确、自然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境界。第三,园林绿化建设中绿色植物的生长更替,可以让人更好地感受自然生命力,使师生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更高效率地开展学习和工作。第四,园林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师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需要。由此可见,开展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可对师生产生明显的教育效果和心理影响效果。

2 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的现状

2.1 缺乏前瞻性

由于高校管理者普遍缺乏对校园园林建设的正确认识,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在大学校园中的应用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高校的园林绿化规划依旧停留在理论阶段,并未得到良好落实,导致园林绿化规划没有与校园整体建设保持同步发展。由于前瞻性的缺失,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往往适应性较差,无法很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常见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园林绿化情况的反复改造。园林绿化建设的反复性不仅会给师生的正常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也会造成高校的资源流失及资金浪费。

2.2 缺乏文化底蕴

一方面,有些高校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只是简单地进行绿地规划或对某一景观进行复制,整个校园园林绿化并未与校园自身的文化特点与办学理念相结合,导致园林绿化建设本身的作用无法得到很好体现。另一方面,有些高校过分追求观赏效果而忽略校园自身环境条件,为了绿化而绿化,整个园林绿化建设观念扭曲,使园林绿化建设无法体现学校特色,整体水平低下。

2.3 缺乏专业性

校园园林绿化是一项专业要求较高的专业技能。植物的有效培育、不同物种间的合理搭配等专业知识,是进行高校校园园林绿化建设的基础。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有些高校脱离自身实际,盲目引入名贵植物,不仅无法达到初始绿化目标,还会造成资金浪费。甚至有些高校盲目跟风,对园林绿化进行不合理规划,大大降低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2.4 缺乏科学管理

资金和认识的双重欠缺,导致高校缺乏对园林绿化建设进行有效科学管理的经济支撑和思想基础。人们对园林绿化管理的认识依旧停留在浇水施肥、除虫害的层面,整个绿化管理过程技术含量低下,使得园林绿化建设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例如有些高校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盲目地进行植物移栽,对大学校园园林绿化景观造成破坏。

3 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进行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提高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在进行大学校园园林绿化的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相关原则进行设计,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化建设的作用。第一,以人为本。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大学校园的园林绿化建设,要求从师生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师生对绿化建设的多样性要求,使整个园林绿化建设更好地满足师生的思想文化需要。同时,还要兼顾整个园林绿化建设的整体美感,给师生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第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大学校园园林绿化过程中要满足环境要求,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大学校园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另外,可持续发展原则还要求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具有较强的时代适应性,将园林绿化建设与校园整体建设相统一,以校园整体建设带动校园的园林绿化建设,而校园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促进校园整体建设,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与校园整体协调。高校园林绿化建设应与学校总体风格保持一致,应在充分考虑校园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园林绿化建设规划。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校园现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减少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对校园原有环境的破坏,使校园园林绿化很好地融入到学校自身环境中,提高大学校园环境的整体魅力。endprint

4 大学校园园林绿化的发展策略

4.1 更新人员绿化观念

人员的绿化意识是大学校园园林绿化质量的重要思想保障,应从两方面实现有关人员绿化观念的更新。第一,应提高高校管理者对园林绿化的认识水平,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园林绿化的重视,进行科学有效的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促进高校园林绿化的发展。第二,应提高师生对园林绿化的认知水平。师生是校园园林绿化景观的使用主体,其认知水平的提高,能帮助师生充分了解不同园林绿化区域的功能,有利于绿化景观作用的更好体现。

4.2 因地制宜,构建特色景观

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制定出最佳设计方案,还可以引入有关艺术表现形式,将现代园林艺术与高校实际环境现状相结合,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充分表现出艺术美学,构建具有大学自身特点的绿化特色景观,从而提高园林绿化的艺术鉴赏价值。特色绿化景观能给师生带来美的享受,使绿色景观的积极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

4.3 实行科学管理

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应针对园林绿化进行科学绿化管理。有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绿化管理过程中,应遵循植物生长规律和环境发展规律,在顺应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对绿色植物的保护。在实际管理中,可对土壤环境进行营养改良,通过施肥、除虫等手段,确保土壤保持适合植物生长的营养水平;可对名贵植物进行重点培育,使绿化管理层次化;还可构建合理化生态群落,保证整个绿化环境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

4.4 进行长远规划

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使园林绿化区域功能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群体的生活工作需求。在进行绿化建设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发展趋势和师生需求的变化,对园林绿化建设进行长远规划。可将园林绿化规划纳入到校园整体规划体系中,使园林绿化建设与校园建设同步发展,真正实现园林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另外,还可以在园林绿化的基础上,构建校园生态系统,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取最优的景观效果和最大的生态效益。

5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对于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加强师生交流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促进学校建设水平的整体发展。因此,高校管理者应提高对园林绿化的认知水平,结合学校实际和师生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的设计思想,将园林绿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整体建设体系中,使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 高杉,王静,肖红燕.高校园林绿化发展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1(1):48-50.

[2] 李新华,郑益群,张军宁.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J].高教与经济,2009(2):31-35.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