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张廉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部分的论述,可以清晰地看到重点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我国当代青少年学生心理疾患有与日俱增的趋势,而他们正是"入世"后的中国明天的希望所在,对策何在?笔者认为,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对此问题高度重视,首先是考试制度要改革,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家庭教育都要改革,"减负"要落到实处。要把蓝天、白云、青草地、河流等和谐的大自然还给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身心和谐成长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
关键词:全面素质 心理疾患 减负 和谐成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248-0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部分的论述,可以清晰地看到重点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教育方法能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吗?笔者在此仅就当代青少年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逆反心理现象,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爱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这一论题作一个粗浅探讨。
1 当代青少年学生存在的种种逆反心理现象
青少年是人生旅途中由儿童到成人必须经过的阶段,也是一个人从依赖家庭到独立生活的过渡期。青少年学生在追寻自我认同、奋斗目标和生命真谛的过程中,面临无数的冲击与震荡,尤其是体态、生理、心理的迅速变化和适应的混乱迷失、情感的困扰、心智成长中产生的疑问、社会形态的变迁、家庭的解体、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改变及升学就业的压力、父母亲人高居不下的期望值等问题,使当代青少年学生陷入烦恼、紧张、困惑,导致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因无所适从而引起情绪激荡和行为偏差,造成学生个人、家庭、社会的种种问题,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请看下列事实报道:
例1,学生钱某的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对儿子自小就期以很高的希望,成绩不达到班上前三名,挨打挨骂是常事,在高中毕业那年父母不顾儿子的志愿强迫钱某选择“西班牙语”这个专业。不合心愿的专业选择和父母长期严苛的责备,掩盖了父母对他真心的爱,心理的重负使钱某对父母积累了太多的怨和恨。在一天深夜与母亲的争执中,钱某冲进厨房操起刀致母死亡……
例2,某中专有一位女教师和她的女儿,被该教师所任班上的一位男生陈某杀死在家中。就因为该教师一向对学生要求严格,陈某也多次因成绩不理想而遭到该教师的责备。在一次课堂上该教师又公开批评陈某“低能”,陈某觉得在全班同学面前没面子,陈某认为该教师是有意跟他“过不去”,在强烈的报复心理支持下,陈某伺机杀害了女教师和她女儿……
例3,某农村小学王老师是下乡知青,她把自己因历史原因没能实现的大学之梦紧紧系在儿子李某身上,平时的母爱都化作了严苛的要求和无休止的唠叨絮语。这一年王老师正好任教儿子李某所在班的语文,一贯要强的王老师自然不会放过这一“亲自教导”的大好时机,“严格要求、残酷训练”更是挂在嘴边。心理重负已达极限的儿子李某终于与几个同学一起把自己的母亲王老师推进了深水井,然后李某与同学轻松愉快地回到李某家里玩起了扑克……
例4,D市D中专规定每门课期末考试都要抓20%的学生补考,并希望藉此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和约束学生,学生陈某因补考科目太多,拿不到毕业证,愤怒中的他拿刀捅向自己的科任老师......
例5,某农村女学生孙某在省城读名牌中专,家人百般呵护,老师、同学也多是赞扬。但有一天,孙某探家回来后就跳楼自杀了,后来老师才知原因是孙某的父亲得了癌症......
2 当代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原因粗探
以第1例来说,钱某的父母有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高级知识分子就硬要“龙生龙、凤生凤”,逼儿子去学“西班牙语”,儿子会幸福吗?我很怀疑,这对高级知识分子夫妇对儿子严厉的“爱”中除了“功”“利”“名”之外,有没有设身处地的为儿子终身幸福想过?硬逼之下终酿惨祸。
第2例中,女教师对学生严格的“爱”,是不是真的为所有学生所接受?学生知识基础不同,同样方式的严格要求能都有效吗?学生陈某显然不能理解,反致生仇。
第3例中王老师对儿子的“爱”是更为典型的“失去重心的爱”,只期望儿子成名,只关心儿子学业,忽视了人格教育、心理疏导,结果导致亲生儿子推母下井的惨剧。
第4例的特点是老师“恨铁不成钢”一厢情愿地、没有支点的“爱”学生并且方式简单粗暴,学生在心理上没有认同这种“爱”,在扭曲的心理状态下反叛老师们“爱”的教育而造成行为过失。
第5例中的女生孙某,在顺境中成长,父母、老师的“宠爱”,使她不知道作为女儿应回报父母,作为学生应关爱师长和同学,居然在老父身患癌症最需女儿关爱的时候一走“了之”!试问,这个女生孙某眼中除了自己,还有谁呢?
3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爱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
造成以上几例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现象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失当、学校教育的空缺、再加上社会转型期的复杂影响,我们学校的常规德育工作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事实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体制的转型、信息时代、全球一体化的到来,社会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的要求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我们的学生从进入小学起就失去了天真烂漫的童年;失去了蓝天、白云、青草地、小河溪;失去了能使青少年自由成长的青山绿水;失去了……。而代之以现代信息社会节奏高度紧张的读书、作业、考试、再读书、再作业、再……,父母、学校、社会给青少年学生稚嫩的心灵施加的教育压力是“现在不好好读书,长大就找不到工作,等待你的就会是社会的淘汰” ……。久而久之,失去心灵自由成长空间的现代青少年学生,心理上承受了社会、亲人、父母、学校太多的希望、要求、规则等种种心理重荷,再加之家庭、学校、社会不注重孩子的人格教育和心理疏导,才出现了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所造成的种种教育悲剧。endprint
今天的青少年学生不但正在失去天真的童年,更失去了顽强的意志和战胜苦难的勇气,失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的胸怀,失去了幻想的激情和创新的能力。“救救我们的教育,救救我们的孩子”,许多有识之士看到了今天中国的教育之弊端,太多的“爱”以不同的重负形式,失去重心地加在当今的青少年学生身上,令他们心灵扭曲、人格病态、生活失衡、行为失控。
当代青少年学生心理疾患有与日俱增的趋势,而他们正是“入世”后的中国明天的希望所在,对策何在?笔者认为:
3.1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减负”要落到实处
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对此问题高度重视,首先要加快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考、中考的制度要改革,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家庭教育要改革,"减负"要落到实处。不能越“减”孩子的负担越重。要把蓝天、白云、青草地、江水河流等和谐的大自然还给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身心和谐成长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家庭、学校、社会还要利用多种渠道和现代信息平台尽快建立起专为中小学生服务的心理疏导网络;改进和完善学校教育机制,对学生除了自然科学和政治思想的教育外,更要配合“健全人格教育”、“健康心理教育”、“健康生理教育”、“人与自然的教育”等。
3.2 发挥学生主动性,大力倡导学生社团实践活动
除了常规的课堂教育,还要在校园里大力开展各种学生社团协会实践活动,由学生主动参与的社团协会实践活动能够极大地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低下的状况,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发挥;学生社团活动中的互教互学,能够使同学们“一专多能”,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进一步的深造、求职和可持续发展;同学们在课余、节假日选择不同的社团活动,正是他对自己未来社会角色的一个尝试和认同的过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可以在不同的学生社团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发挥积极作用,相当多的学生在课堂教育里得不到成就感,在这里可以得到;在课堂教学中失去和受损的自信心,在这里可以得到和康复。而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青少年的自信心是他们开创一生事业的最重要的资源,是他们获得未来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同学们在学生社团活动中,不但可以学到多种生存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学会策划、宣传、组织、沟通、竞争与团队合作,这是课本里所学不到的宝贵的人生知识。在学校统筹指导下,学生高度自治的学生社团活动,能够实现学生自治、自律、自立、自强并最终达成学生自我教育的学校德育终极目标。
我们的教育要多元化实施,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也唯有这样,“入世”后的中国才更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千秋大业才能后继有人。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