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5月12日下午,“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顺利完成首航返回青岛奥帆基地码头。该综合考察船首航承担了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性科技专项和国家“973”项目的西太平洋海底热液调查任务,两个航段共历时35天,航程4065海里。
据了解,“科学”号此行搭载了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深海拖曳探测系统、浅地层剖面测量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对热液区及邻近区域地形地貌信息、水体、沉积物等数据进行了系统采集,共完成25个站位的地质采水和生物采水作业,获得了水体不同层位的深度、温度等理化环境参数;获取热液喷口及邻近区域大型海洋生物样品1400余头,种类超过50种,并从热液区底层水、沉积物及大型生物样品中现场分离培养超过300株微生物;采集硫化物、岩石和沉积物等地质样品30多袋,实现了我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首次自主综合科考。
“科考队员对西太平洋热液区海域物理化学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成功在冲绳海槽区域找到活跃的热液喷口,也就是海底‘黑烟囱。”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李超伦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科学”号首先在冲绳海槽获得了一个50公里×50公里的高分辨率海底地形图,科考队员参考以往资料,取得了热液区的位置,再用水下缆控潜水器(ROV)下潜作业,探测到了两个“黑烟囱”和4个热液溢流区。
“‘科学号探测到的热液溢流区,生物资源丰富,科考队员在此采集到了海绵、管状蠕虫等生物样品。此外,这个航次获得了大量高清海底视频,国际同行给予了高度评价。”李超伦说。
(来源:中国科技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