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陈洪磊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健康中国建设要以健康服务业为支撑,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加强居民健康管理,做优做强健康产业。当前,北京已建立起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亟需依托首都资源优势,提升健康服务业品质,既满足市民对健康的生活需要,也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北京健康服务需求多样化亟待满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城乡间、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社会供给不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解决好健康服务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大力提升健康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益。随着首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6年北京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1.5%,根据联合国恩格尔系数划分标准,北京的生活水准达到了富足标准,处于健康需求快速扩张,健康服务需求更趋个性化、多样化阶段。群众不仅要求享受到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满足初级卫生保健要求,也需要获得个性化与品质化的健康服务,提升全方位的健康保障,这种需求变化正在催升北京健康服务业快速升级调整。北京市需紧抓发展机遇,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满足就医需要,抵御健康风险,加强在健康服务产业链两端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努力形成与首都发展定位相匹配、与居民多样性健康需求相吻合的健康服务业发展体系。
公民健康权益得到法制保障。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将是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该法明确公民的基本健康权益,并保障其公平可及,明确各级政府在保障公民基本健康权益和推动健康工作方面的责任。健康权首次在法律层面上直接提出,国民健康将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北京市正在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保障居民健康权是重要基础,建立可以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并可持续的健康制度将是落实政府责任,提升首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也将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制度规范上,要率先建立全民健康绩效考核制度、健康风险评估制度等,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在规划体系上,需构建起覆盖城乡、功能互补、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创造发展条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正着力构建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要求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转换,为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2015年以来北京立足于发展优势,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形成了众多全国首创或具有全国最优效果的开放创新举措,推动北京市服务业转型升级。北京市已优先选取服务业发展较为成熟、市场潜力较大的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在健康医疗服务领域支持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医疗服务业,已明确“在一定条件下,逐步放宽中外合资、合作办医条件,调整审批权限,便利投资者申报。引导外资投向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心理健康服务等医疗卫生领域,推动健康服务专业化发展。”健康医疗服务作为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六大重点领域之一,表明健康服务业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战略地位快速提升。北京应把握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有利时机,扩大健康服务业市场,激发健康服务业活力,增强健康服务业行业竞争力。
构建健康城市,引领首都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当前,北京仍处于优化经济结构,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关键期,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要以构建健康城市为目标,促进全社会广泛参与,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健康城市应该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提出)。从世界范围看,被评为健康城市的新加坡、东京、根本哈根等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城市发展目标,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发展的项目,其目的不仅是促使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健康规划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也体现在拉动居民消费需求扩大投资机会,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将有力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引领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明确健康服务分类,规范健康服务业发展。健康服务业既包括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又涉及个人多样化服务需求。对于社会公众所必需的健康服务,如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应以政府為主导建立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居民最基本的健康服务需求;对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应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加强健康服务供给能力,培育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健康产业,拓宽健康服务发展空间,以政府购买服务、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经营模式提供不同层级的健康服务项目。将健康服务业进行分类化、精细化管理,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健康需求,让居民享受到不同品质的健康服务。
以医改为抓手,取得基本医疗卫生改革成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有力推动基本医疗卫生改革可以使居民体会到医改获得感。2017年4月北京市推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促进分级诊疗、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医保支付方式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居民的健康守门人,需要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特别是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在基层可以解决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培养居民健康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公立医院要成为解决居民疑难复杂病症的场所,应有效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起上下贯通的医联体。要充分发挥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化住院和门诊付费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的精细化管理。
四是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健康服务业开放发展。在首都发展的新形势下,政府对于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将发生转变,从社会事业向社会事业与社会产业双轮驱动转变,既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也通过准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力量参与的经营性公共服务创造经济效益,支撑首都经济发展。在健康服务领域,要抓住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有利时机,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促进新一轮开放措施有效落地。加快形成医疗服务多元化发展格局,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卫生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形成良性竞争,引导外资投向康复护理、心理健康服务等发展不充分的领域,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多样化供给,提升居民健康服务消费能力,推进北京健康服务业开放发展。
五是注重科技成果应用,促进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对健康服务业更有效的市场驱动,将会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不断增加健康服务优质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据统计,2016年北京市总诊疗人次数是2006年的2.3倍,综合医院执业医师日均诊疗人次数已是2006年的12.8倍,执业医师诊疗工作量增长明显。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虚拟助手等科技前沿技术已经进入到医疗、保健、康复等环节,助力健康服务业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在健康服务领域的实践包括作为医生的虚拟助手提高患者接诊量,在诊断过程中提早发现不易察觉的疾病信号提高患者生存率,在治疗计划上提供可用见解加强病人治疗效果等。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更应注重科技发展在健康服务业中的转化应用,吸取最前沿科技成果,打造国家级健康服务业科技创新高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