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张

时间:2024-04-24

何佳艳

备受市场关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于2017年12月19日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将以发电行业作为突破口,纳入的企业达到1700多家,排放量超过30亿吨。

在2017年12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介绍,经国务院同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下称《方案》)已经印发,标志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了总体设计,并正式启动。《方案》对全国的碳市场建设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制度:一是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制度;二是重点排放单位的配额管理制度;三是市场交易的相关制度。同时,也要进行碳排放的数据报送系统、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和结算系统等四个支撑系统的建设。之后再进行系统的测试,在测试的基础上开始真正的货币交易。

据悉,在对承担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运维任务进行公开征集和专家评审的基础上,《方案》确定由湖北省和上海市分别牵头承建两个系统,北京、天津、重庆、广东、江苏、福建和深圳市共同参与系统建设和运营。

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司长李高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开展全国碳市场建设,主要考虑几个因素:一是发电行业的数据基础比较好,产品相对单一,容易进行核查核实,配额分配也简便易行。二是这个行业的排放量很大,目前发电行业纳入的企业达到1700多家,排放量超过30亿吨。碳市场建设要遵循稳中求进的工作要求,在先期启动发电行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其他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总的来看,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将来纳入碳市场的门槛可能还要进一步降低,把更多企业纳入到碳市场的管理范围。

李高表示,2011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7个省市开展了碳交易试点。从2013年开始交易,到2017年11月,7家试点累计配额成交量超过两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超过46亿元。而且从试点范围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出现双降的趋势,起到了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蒋兆理表示,启动碳交易,将碳排放纳入企业成本之后,对企业的内部管理、经营决策、投资等都将产生深刻影响。碳排放权交易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规定,是以基准线法和历史强度下降法为准。这种情况下,企业不能长期处在基准线以下的位置,必须要加大投资力度,改善经营管理,使得单位产品的碳排放达到一定的标准,甚至超过这个标准,才能在未來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13年11月开市,截至2017年年底已纳入945家重点排放单位。李高表示,随着全国碳市场体系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区域碳市场应该逐步向全国碳市场过渡,这是一个总的要求。在实现这种平稳过渡和顺利对接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和试点省市还有相关专家将一起认真讨论相关方案。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