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外服装史”课程思政教育的探讨 *

时间:2024-08-31

梁伟红

(1. 广西科技大学 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2. Krirk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College,Thailand Bangkok)

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再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3],都强调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进行思政教育,注重从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或者在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实现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避免思政课与专业课严重分离的现象。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4]。所以,高校思政工作要与时、与事、与势俱进,同时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5]。为此,在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系统化长效机制,尤其是要统筹推进课程育人,以课程思政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挖掘和运用各类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功能,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6]。

一、 “中外服装史”课程特点及开展课程思政的优势

“中外服装史”为服装相关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从上古时期至今中外服装的发展历史,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从浅层次上看,是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服装形式、样式、风格特征;从深层次上看,是要求学生掌握各个时期的服装发展规律以及形成这些规律的社会背景和深层次的原因,比如服饰的发展是否与社会文化、政治、科技等因素相关,服饰如何与这些因素关联起来并形成其发展变化规律。在教学目标上要求学生能够从服装史的学习中学会摸索这些规律的方法,从而在今后的设计生涯中能够通过对现有形式的分析,判断出服装今后发展的流行趋势。另外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中、西方文化,正确地看待古代、现代文化,学会用批判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合理地吸收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服饰设计文化。

衣食住行,衣在首位。因为衣不仅作为一种遮羞蔽体、防寒保暖的工具,更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政治、科技等各方面的融合作品,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不仅是对古今中外服饰文化及创作理念的概括与总结,也是对古人造物、审美思想的一种映射[7]。历史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思想或深刻的预示和警示作用,比较适合作为思政教育的素材。因此从课程性质、包含学科、教学目的、授课方式等方面来看,“中外服装史”都比较适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二、 “中外服装史”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

1. 在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

专业教育是解决知的问题,思政教育除了解决知的问题之外,更重要的在于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不仅要讲授理论知识,更要面对实际问题[8]。“中外服装史”课程是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从上古时代到近现代各个时期服装的风格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由于这些内容都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事实,因此这些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用这些元素进行思政教育,既实践了“三全育人”的号召要求,同时也实践了教书与育人合一的教育理念。

表1为在“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设计方案。方案以时间为主轴,以每个时期的时代背景为基础,设定合适的课程德育目标,再根据德育目标在该课程内容中挖掘思政教育切入点,最后结合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进行实施。

表1 “中外服装史”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例如在讲授绪论部分(服装的起源)时,当时的人类生存条件恶劣,但现存的一些工艺品如陶器、玉器却具有高超的造型能力和装饰技巧。从人类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仍然保存高的审美情趣可以挖掘出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与社会担当精神的德育元素。在授课时以历史学家生平故事作为切入点。例如,《史记》作者司马迁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却能够坚持理想、初心不变,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由此引入当今大学生如何面对各种挫折、坚定信念、奉献社会等问题的讨论。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可有以下方式:

(1) 绪论部分讲到服装起源的各种学说时,穿插讲解开展科学研究的艰辛与所需坚韧毅力。

(2) 以司马迁简介的视频作为课前热身,由此切入德育主题。

(3) 课后实践。让学生思考毕业之后有何规划,然后假设规划不能顺利实现时自己将会如何面对。下次课课前5分钟进行交流。

其他思政教育元素挖掘依据以上思路进行,详见表1,在此不再赘述。

2. 在“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命题是针对我国高校教育存在价值教育与知识教育“两张皮”的状况而提出的,即以专业知识、技能塑造为重心的知识教育与以培育人的品德、修养为根本内容的价值教育存在脱节[9]。在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既使得思政教育达到润物无声之功效,又能达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效果。

3. 依据授课内容灵活应用思政教育方法和载体途径,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每个章节思政教育时间为课上15分钟和课后社会实践。课上15分钟又可分为课前热身5分钟,课中10分钟。课前热身以多种形式进行,或播放视频、动画,或诗歌朗诵、讲述一个寓言故事,或提出一个疑问,或欣赏一幅图画等。课中10分钟也可通过课堂讨论、分组辩论、观看视频和图画后发表个人观点。课后实践可以多种形式进行,如让学生回演一个主题,将主题场景重现。例如在进行诚信教育时,教师给定一个冒名顶替别人领取快递的主题,然后学生分组进行表演,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体会社会的道德要求,从而凸显诚信的重要性;或分组拍摄各类主题的微视频;或小品表演创设生活化德育情境;或学以致用,要求学生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或参加各种民族文化体验活动、民族元素服饰设计大赛。依据授课内容灵活应用思政教育方法和载体途径,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4. 在“中外服装史”课程中增加思政考核,专业课以情境教学法进行,注重过程育人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导向性指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提出,坚持闭卷统一考试为主,与开放式个性化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10]。依据此要求进行“中外服装史”课程考核方案设计。“中外服装史”课程考核总成绩由课程学习成绩和德育表现两部分组成,课程学习成绩占总成绩的85%,德育表现占总成绩的15%。

我们在“中外服装史”课程考核中加大过程性考核的比例和次数。过程性考核是针对过去“一考定成绩”或“一卷定成绩”的弊端,利用量化指标对学生的平时学习状况进行的考核。过程性考核的次数由少变多、成绩比重由小到大、考核形式由单一到多样。如表2所示,课程学习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以每个项目化课题的完成情况来评定,考核的主要内容为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准备情况、项目完成质量等),占课程总成绩的60%;期末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来定,占课程总成绩的40%。

表2 课程考核方式及安排

课程平时成绩由项目化课题考核结果决定,具体考核指标见表3。项目化课题就是将这门课程分成不同的课题,让学生根据课题进行文献研究和服装再设计。如此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大,有利于学生学习、研究开发全过程的训练[11],同时在具体的课题研究中和再设计环境中便于有机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环节。另外项目化教学既注重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能够增强教育的生活化,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表3 各项目化课题考核评价表

项目化教学和过程性考核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结果的考核方式,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学生做出全面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避免学生“只求分不求深、只修业不修身”的不良现象。另外评价人员由教师、其他组学生、专家三部分构成,形成任课教师对学生、学生对自己、学生对学生的多维度考核。

德育考核由课堂表现、参加课后实践活动和期末德育大作业三部分组成。德育课堂表现占德育总成绩的20%,课后实践活动占50%,期末德育大作业占30%。具体考核指标见表4。德育评价由教师评价、班委评价和学生本人评价三部分组成。其中在课堂表现和课后思政实践两部分评价中,部分分数由学生按比例自己评分,以达到“自省吾身”,促使其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目的,部分由班委会对该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在期末德育考核中主要由教师进行评价。

表4 德育考核指标

三、 结语

“中外服装史”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挖掘和运用这些元素,并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达到“全课程育人”要求。将专业课程分成不同的情境进行教学,学习成绩中增加思政教育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人员多元化,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而且有利于思政教育的实施,使思政教育生活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