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的保障机制研究

时间:2024-08-31

刘 兵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素质教育部,江苏 南通 226007)



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的保障机制研究

刘兵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素质教育部,江苏 南通 226007)

摘要:为了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不仅要在培养专业知识“够用”、技术本领“过硬”的职业人上下功夫,更要在培养人文修养好、气质性情佳、适应能力强的社会人方面下大力气。因而,为了使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高职院校必须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共识,完善学生软实力培养的体制机制,使软实力培育工程有严密的组织机构、专业的师资队伍、充实的物质资源、和谐的外部环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做保障。

关键词:高职学生;软实力;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一、 构建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保障机制的重要意义

1. 是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教育。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职院校需要逐步摆脱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育模式,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等硬实力培养的同时,着力在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软实力上下功夫,积极主动地提供为保证素质教育正常运行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需的基本条件。这是素质教育得以真正贯彻落实的前提。

2. 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教授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高职教育的新使命,也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赋予高职教育的新任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显示,高职人才培养效果显著,特色兴校成效初显,然而仍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全员参与、全面实施、全程管理、校内外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从新生素质状况调查、教学过程监控、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反馈等环节全面关注影响学生素质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各种因素,把这些因素作为主要监测点加以重点管理和监控,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 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保障机制的现状分析

1. 在思想观念上,高职院校对学生软实力培养工作的认识不够统一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而知识、技能与素质、能力正如鸟之两翼,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二者不可偏废。然而,在以往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往往在学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显性因素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多,而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礼仪礼节培训、思想道德培养等隐性因素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少,这与我们的传统思想认识及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不无关系。

2. 在资源投入上,高职院校对学生软实力培养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供给不足

围绕学生软实力培养而开展的工作比较复杂,不仅难度大而且成效未必明显。所以,高职院校对学生软实力培养工作普遍存在畏难心理。常常表现为口头宣传比较多,实际落实不到位,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软实力培育品牌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和活动经费保障等方面,显示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供给不足。

3. 在制度建设上,高职院校对学生软实力培养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落实不到位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每当提及学生软实力培养时,常常会想到学工部门、团委及其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然而,学生软实力培养工作不是靠几个部门搞几项活动就可以完成的,它不仅需要学校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更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领导、组织、管理软实力培养工作的组织架构和体制机制。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软实力培养一般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与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公共课及通识选修课等来实现,而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环节表现不明显,更缺少对学生软实力培养目标、计划、方案及评价指标的考核和监管。

4. 在环境营造上,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工作缺少企业、家庭、社会的大力支持和深入参与

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高职院校、企业、社会、家庭和教育主管部门通力合作、协同推进。然而,由于人们对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工作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比如学生软实力强弱取决于学校的教育程度和学生自身的自觉性、主动性,而企业、社会和家庭对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虽充满期待却无能为力,有些人甚至怀疑软实力培养工作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等。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一方面要在有些人的质疑中坚定不移地开展学生软实力开发、素质拓展和行为训练等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在期望社会给予物质与精神支持和配合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

三、 构建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保障机制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1. 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任务分工,为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以学生健康、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构建目标清晰、责任明确、执行有力的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工作的组织架构。首先,确立硬实力、软实力协同推进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师生自觉关注、积极配合和广泛参与软实力培养工作。其次,组建由党政部门、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和学生代表构成的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工作委员会,制定包含总则要求、机构设置、工作职责、经费使用等内容的章程条例,规范有序地开展有关工作。再次,设立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研究会等分支机构,支持和鼓励教师跨专业、跨部门、跨单位组建科研团队、教学团队,开展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的调查、研究和实践工作,为学校开展有关工作集思广益、献计献策。

2. 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团队合作,为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提供强大的人力保障

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师全程关注和积极促进学生的发展,了解学生阶段性成长和进步的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工作。首先,全体教师要树立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无论是学校的领导层、行政管理者,还是教学一线的专业教师和公共课教师,应该把怎样培养硬实力和软实力比翼齐飞的优秀高职生当作第一要务。其次,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企业导师和学生骨干要加强交流和合作,全面掌握学生素质发展的动态,为学生软实力的养成和提高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条件。再次,为热心从事学生软实力培养工作的学生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提供专业化的学习和培训机会,提高学生软实力培养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而保证该项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优化教育资源,搭建合作平台,为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工作的有序推进,不仅需要全体教师教育理念的革新,更需要校内外充足的教育资源的支撑。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二级学院专业比赛、大学生社会实践等为学生软实力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而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物力和财力的支持。目前学校党委、团委、学工部门、二级学院对学生软实力培养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但由于财力不足,物质条件有限,大部分学生只能间接感受,所以受益面相对狭窄。因而,高职院校软实力培养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师生组建项目团队,开展有关调查、研究和实践争取经费保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师生力所能及地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从而得到经费赞助和资源使用的便利。

4. 营造育人环境,实现优势互补,为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提供环境保障

高职学生软实力的养成和提升需要一定的文化氛围,因而创设和优化育人环境,挖掘和利用优质文化资源,发挥家庭、学校、企业、政府和社会在学生软实力培养中的优势,协同推进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工作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在教学上,充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学生软实力养成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以及相关素质和能力的锻炼。其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通过宣传栏、班级板报、校报和广播站等传播媒介,对体现高素质高技能的先进人物,包括教师、学生、企业界的领军人物和优秀员工进行广泛宣传,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和社团活动,邀请教育家、学者、社会工作者、企业家讨论高职学生软实力发展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再次,家庭、企业、社会在学生软实力培养方面

给予大力支持和广泛认可,一方面不要片面地认为学生素质培养只是学校的事情,更不要忽视和否定学生软实力的价值;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学生软实力培养工作,为学校软实力教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5. 健全制度体系,规范监督和管理,为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提供系统的制度保障

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学生软实力培养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并且持续、高效、深入地推进,必须有完备的制度来支撑。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不断完善知识、素质和能力三维教学目标,建立健全过程性教学评价和考核机制。同时,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电子档案,随时记录学生素质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学部门要在教学评比和考核中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在团学工作上,除了加强对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骨干开展相关工作的督促外,还应该建立和完善对个人、班级、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礼仪修养、团队合作、社会服务、工作绩效等软实力的培养和考核,建立健全培育机制,发挥优秀个人、团队的示范作用。在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学校除了加强实习实训基地自身的品牌、形象、服务、团队精神等文化建设外,还应该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的氛围来熏陶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断认同、接受和践行职业价值观。尤其要动态跟踪企业、社会对顶岗实习学生、实训学生和毕业生综合素质状况的信息反馈,同时考虑第三方评价和师生评价结果来充实和完善相关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3860(2015)06-0472-03

作者简介:刘兵(1980—),女,黑龙江绥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E-mail:liubing@jcet.edu.cn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B-b/2013/03/04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