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李道今++王天玮
对文化创意产业而言,今年已过去的6个月着实不平凡,不论是雄安新区等国家重大战略横空出世,还是国家文化产业相关规划密集出台,亦或“营改增”等国家重大政策影响全面显现,宏观战略及政策的出台都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诸多影响。而从区域層面看,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全市地产市场在调控与转型中跌宕起伏,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变局。
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看,这些变局对文化创意产业当下的影响尚未明显显现。一季度,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合计3118.8亿元,同比增长8.4%,此增速仅是北京在自身疏功能、控人口的背景下,在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中,作为首都核心功能性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可预期的增长空间。
但从未来多重变局的影响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明显增多,但同时潜在的挑战也在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增长的预期难以把握。北京必须结合当前的发展新形势,及早制定应对战略,把握变局中的机遇,化解变局中的危机,促进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巩固强化全国文化中心功能。
雄安新区重大战略
出炉带来新变局
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千年大计”的高度决定设立国家级的雄安新区,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设立雄安新区,将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按照国家建设雄安新区的战略思路,北京部分总部经济、高校等科研机构将布局雄安新区,一方面有可能会吸纳部分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尤其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主体,离散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部分发展资源,另一方面也推动北京更加突出文化中心的功能,强化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推动自身结构的升级。
随着雄安新区建设的推进,北京应深入研究雄安新区对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全面影响,结合自身的发展基础及优势,适时调整新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在强调做强传统优势文化行业领域的同时,也应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强化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端文化创意产业业态根植发展的区域粘性。
国家密集出台宏观政策
形成新变局
5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要求全面推进文化发展改革,全面完成文化小康建设各项任务。此前,文化部相继发布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文化科技创新规划》等系列政策规划。这是国家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形成的新一轮促进文化产业改革发展顶层设计,既提出了新时期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方向与纲领,又明确了路径措施与重点任务,国家的宏观政策更加有利。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必将率先实现文化创新发展,发挥文化示范带动作用,并获得更加有利的宏观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优化,产业活力将进一步释放,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进程加速。同时,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刺激下,全国将迎来新一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热潮,对北京优质文化资源的分割及文化产业的竞争压力也会随之加大。
当前阶段,北京应结合国家密集出台的各项规划及政策,用足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尽快出台区域性的政策方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创新发展,重点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新兴、高端业态发展,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高端环节,强化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分工能力,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的综合贡献。
“营改增”影响显现
存在新变局
自去年5月份全国全面“营改增”实施以来,“营改增”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全面显现,文化创意产业各个行业、各类主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税负变化,对其经营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
对于小微文创企业而言,“营改增”前文化创意产业总流转税率为5.6%,“营改增”后改为缴纳增值税,征收率3%,总流转税率为3.26%,税负总体下降。对于已持有重资产的部分大型文化创意企业而言,由于其行业税率小幅上涨(如广告)且可抵扣的进项税较少,存在税负上升的情况。总体而言“营改增”政策将会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形成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下一阶段,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营改增”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影响的调研分析,尽快形成有效的应对方案,积极发挥“营改增”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利影响,尽量减少“营改增”的不利因素。
城市副中心阶段性建设
呈现新变局
2月24日,习总书记到通州区考察副中心建设情况,通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快,年内将有297个重大项目入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既是强化副中心产业体系的必然路径,也是完善副中心文化服务配套的重要手段,可以预见,随着近期北京城市副中心大量空间载体的建成,对于符合副中心功能的产业导入将形成有力支撑。
同时,随着相关引导政策的实施,中心城区的部分优质存量资源以及副中心所吸引的高端增量资源都将进入实质性的入驻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将加大在副中心版图的布局。但在此阶段,如不及时调整副中心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准入壁垒及发展促进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的调整及优化。
鉴于当前副中心建设已进入资源导入阶段,北京应着力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着棋下子”,进一步细化城市副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制定副中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针对性政策,打破副中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瓶颈,超前布局高端文化创意业态,着力构建文化创意产业链条,明确内部功能分区,加快促进副中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力争形成副中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板块,优化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
北京空间政策调整
引发新变局
3月26日,北京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办公类项目管理的公告》,对于商业办公类用房的用途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商住、办公类空间资源将更多的回归到产业领域,其租售成本均会出现降低趋势,对于空间价格敏感度较高的文化创意产业而言是利好消息。
同时,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深入,一些工业仓储、传统商业及集体土地空间资源都转型发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文化创意产业,使得在这一时期的文化创意产业获得了难得的低空间成本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在一些低端产业腾退空间内,借文化创意产业旗号仍在发展低端产业的现象增多,必须引起警惕。
鉴于此,北京应把握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空间资源低成本机遇,对文化创意产业“开闸放水”,制定支持与鼓励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商住办公、腾退厂房等相关空间的有效举措,加快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创业主体。同时,进一步细化文化创意产业的准入标准,谨防低端产业借助文化创意产业名义挤占空间资源,导致稀缺空间资源的错配。
(作者:李道今,投资北京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