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考核验收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空间研究——基于厦门海沧区13个美丽乡村实证分析

时间:2024-08-31

赵丽媛 谢盛洋

(1.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福建厦门 361001; 2.厦门市海沧区建设局 福建厦门 361026)

0 引言

美丽乡村建设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以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当前美丽乡村建设成绩斐然,涌现许多优秀的案例。然而,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单一,重视物质基础设施的建设,缺乏全局规划;建设过程混乱,各相关部门、相关参建单位协调不到位,致使出现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的现象;建设后期制度管理不到位,导致美丽乡村建设效果消失,昙花一现。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叠加放大,许多当初建设的空间已不能适应乡村现在的发展需求。因此,亟需对美丽乡村建设空间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法。然而,当前学术研究鲜有将建设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将回顾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研究,通过乡村考核验收实践,依托海沧区13个美丽乡村的深入调研与分析,总结美丽乡村建设空间的现状,揭示美丽乡村建设进程所隐含的社会问题,并基此提出改造建议。

1 相关文献研究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自然资源、社会环境、村民利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1],因此需要立足相关理论分析,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建设思路和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形成改造提升策略。美丽乡村的基本理论,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是生态、经济和文化观的有机结合[2],核心是乡土文化的保护[3],建设目的是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5],增加村民的福利[6]。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中,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模式。高巍[7]从政府、社会、内生力量3个不同的视角对比乡村建设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三者共同参与的未来乡村建设模式;莫明浩[8]基于水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自然生态型、产业发展型和安全保障型3种乡村建设模式;田韫智[9]从景观设计的原则出发,分析了乡村聚落性、生态性、生产性3类景观特征,为乡村建设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学者们也对美丽乡村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刘利利[10]从政府越位、企业错位、村民意识缺位3个方面,分析了乡村建设的问题;于法稳[11]对生产、生活、生态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10项政策性建议;王卫星[12]归纳了思想、规划、市场、部门协调、机制5个方面的乡村建设问题;韩喜平[13]从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定位出发,总结了建设规划、模式、试点推进3个方面的乡村建设问题,并从系统思维、试点推进、协调官民关系3个方面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化思路。

综上,相关文献主要是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建设模式和问题总结等方面进行研究,局限于作者专业视角,侧重宏观分析和理论探索,缺少实践性的考量,鲜有对美丽乡村建设空间进行专门研究。鉴于美丽乡村建设空间是乡村建设的物质基础,能直接反映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立足考核验收视角,分析厦门海沧区13个美丽乡村建设空间现状问题,揭示美丽乡村建设进程所蕴含的乡村社会问题,并基此提出改造策略。

2 13个美丽乡村研究样本和考核内容

2.1 13个美丽乡村研究样本

2019年度厦门市海沧区美丽乡村考核验收的对象是包含2014~2016年海沧区美丽乡村所有的建设项目,涉及到3个街道,13个村庄。本文研究样本类型中,新阳街道、嵩屿街道的乡村在区位上与城市中心临近,分别具有城中村、城郊乡村的特性;海沧街道的乡村在地理位置上与城市较远,仍旧保留乡村本土特色,具有乡土自然风光的特性。另外,13个美丽乡村包含多种乡村发展类型,例如旅游型的院前社、以民宿发展为主的岭上社、宜居型的山后社、传统文化保护型的芦塘社等(表1)。

表1 13个美丽乡村研究样本

2.2 考核方式与内容

考核的主要方式,查阅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内业资料以及实地考评乡村建设项目。期间,与政府相关负责人、各个参建单位代表、村长、村民、乡贤、老人会会长等人员进行多次会谈,收集了大量基础资料,为本研究提供有力论据。内业资料是工程相关的真实记录,能够真实地再现施工时的情况[14]。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内业资料的调查分析,可以从多个视角推导乡村建设过程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发现问题的根源。

3 乡村建设空间调查与分析

3.1 考核验收视角下美丽乡村调查与分析

3.1.1建设过程项目推进难点

(1)建设过程无序

乡村建设过程混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乡村建设流程不明确,与建设规划标准不统一,各个参建单位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时有协调不畅现象,例如,内业资料管理不到位,导致缺失严重、标椎不一;有的项目完成后,为应对乡村考核验收的压力,临时补缺设计方案;代建单位缺位、项目预算不到位等。另一方面是缺乏整体规划意识,导致施工过程无序,甚至出现重复建设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

(2)建设内容单一化、同质化、碎片化

实地调研中发现,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具有单一化、同质化、碎片化的问题。①单一化。主要表现在建设内容流于表面,偏重于乡村环境整治,重点关注乡村视觉上的干净程度。②同质化。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多数乡村委托同一家设计和施工单位,并受限于资源与专业人才不足等自身条件的限制,致使不同的乡村规划方案,采用同一样的建设方式和模式,最后形成“千村一面”的现象。例如,具有相同的鹅卵石花池、相同种类的植被、相同的戏台与广场、相同的老人活动中心等。③碎片化。乡村建设过程复杂,项目落地难度大,而将建设用地分割成块状,确实便于项目的执行和控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建设目标;然而,这种基于实用主义的操作,往往极易导致乡村建设成为碎片化空间的简单叠加,形成零散的建设空间,如:建设用地零散成块、同一乡村不同时期建设模式差异较大、重复性建设等现象。

3.1.2建设空间“效果维护”不易

(1)建设用地空间的“消失”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采用“共同缔造”的方式,将乡村建设与村民利益挂钩,促使村民形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乡村建设成果离不开村民的支持。大部分村民愿意出让自家土地用于乡村建设,村民个人用地成为乡村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实地调研中发现建设用地“消失”现象严重。究其因,总结为以下3个方面(图1):①建设用地被村民回收。当村民重新需要用地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自行收回属于自己的土地。例如,村民用围栏将自家房前土地圈用,造成建设空间消失。②用地功能发生改变。村民将现有的需求移植到已建设的乡村土地上,改变乡村建设空间的功能。例如休憩公园和植被绿化空间改造为停车场空间,用以满足村民自家增添的停车需求。③建设空间被遗弃。由于预设的空间功能与村民实际需求出现偏差,有些建设空间几乎无人使用,最终“无人问津”,沦为“废弃”空间。

村民回收土地建造农家乐 用围栏回收自家 乡村建设的花池经改造成为停车场 无人使用的亭子

(2)后期管理不足

实地调研中发现,乡村整治空间的后期管理严重不足,导致公园和景观节点的植被无序生长,影响美观。例如房前屋后植被死亡未及时补植,致使建设空间“消失”;道路铺砖破损严重未及时修补,影响村民进出;村中车辆无序停放,霸占人行道等(图2)。

破坏严重的公园 无序生长的植物 花池中死亡的植被

(3)采用城市思维建设

在乡村中经常看到村道两旁整齐划一的行道树、修建整齐的灌木、房前屋后种植观赏类名贵植物花木、在乡村中心建设大尺度的广场等场景,一时分不清是乡村还是城市。

上述情况都是源于乡村在建设过程中盲目模仿城市建设,用城市元素塑造乡村风貌,致使乡村道路、景观村庄、广场公园、民宅建筑等均基本等同城市化(图3),致使原本淳朴自然的乡村风貌,失去了原有乡土气息,变得“乡村不是乡村”。

图3 乡村建设的道路、景观、广场公园及建筑的城市化现状

3.2 考核验收视角下的乡村建设空间与社会问题

3.2.1乡村复杂性导致乡村建设难度增加

(1)乡村复杂性增加规划设计难度

乡村差异化与个性化形成了乡村的复杂性,同时也增加了规划设计和乡村落地的难度。不同乡村有不一样性质与特征,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例如有的乡村位于城市边缘、有的远离城市、有的适宜发展乡村旅游,有的适合发展农业等。那么,要制定出符合乡村实际情况的规划设计就要对每一个乡村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和全面了解,这无疑增加了规划设计的难度。

(2)乡村复杂性增加项目落地实施难度

乡村不是单一性的土地产权,产权的复杂性增加了项目落地实施难度。乡村建设落地的主体不是单一的,这就导致建设用地可能随时发生改变。一旦发生改变,规划设计就需从头再来,一改再改,不仅耗费时间、人力和财力,项目也难以落实 。另外,在城市经济的带动和影响下,某些乡村的外来人口也逐渐增加,从而导致乡村人口比例、社会结构、空间特征都发生质的改变,形成复杂态势,这也是增加项目落地性难度的原因之一。

3.2.2与村民实际需求不匹配引起建设空间浪费

美丽乡村在“考核压力”下,可能产生以效率为主导、片面追求瞬时效果的乡村建设现象,最终致使建设空间过于重视“有”这一指标,而忽视“质”的考量,忽视村民的真实需求,最终造成空间上的浪费。例如,有些乡村建设的亭子、公园等空间不符合村民下田劳作的生活习惯,鲜有村民使用,最终被杂草“霸占”成为荒废空间;有些乡村为了尽快表面上达到乡村建设的标准,仅对污水进行岸边整治、修建挡土墙、观水平台等,而忽视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水质治理。

3.2.3建设模式不合理导致乡村归属感不足

场所感也是场所精神,是人们对于物质空间的精神寄托,是随着时间沉淀遗留在空间上的记忆与情感,当人们对物质空间上的印记越怀念,其空间就越具有人情味和认同感[15]。而乡村场所感是源于村民多年积淀形成的独特文化、空间肌理、建筑形象等元素,承载着村民共同的记忆,是乡村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美丽乡村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经验不足、建设形式及内容同质化,往往使美丽乡村建设陷入“个性缺失,千村一面”的窘境。另外,在保护方式上太过重视物质形式的保护而忽略承载空间上的文化记忆,这也是导致村民归属感不足的原因。例如有些乡村对闽南古民居建筑大多进行“隔离式”的保护,使美丽乡村建设的初衷和功能质变为被参观游览的“博物馆”,村民与这些文化空间在物质与精神层面都产生了距离,减弱乡村空间的归属感。

综上不难发现,目前已经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关注重点是乡村视觉美观与操作的便捷性,对乡村建设的合理性、乡建效果的可持续性、居住者的需求性等方面关注不够。目前的乡村建设还没有将美丽乡村的“美丽”发挥到极致,仍存在较高的提升空间,尤其在整合资源、突出个性、满足村民真实需求等方面。

4 提升乡村建设空间改造的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与美丽乡村的内涵不同,前者是对未来乡村理想化的思考,后者的本质是乡村经济、政策、环境和文化等方面措施的复合表现[1],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因而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仅仅以实用主义为准则、考虑视觉上的美观是片面的,应该重视乡村规划设计,充分利用乡村的资源环境,采用合适的建设模式,保护乡土文脉,突出乡村个性,打破千村一面的格局。

4.1 规划设计先行,突出乡村个性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建设过程的复杂和缺乏规划设计是导致乡村个性消失、千村一面的主要原因。基此,笔者认为,应结合自身资源,对乡村进行量身定制的规划设计,形成差异化的乡村特色,彰显乡村魅力。因此建议采用系统论的观点,将乡村看成具有多个子系统的复合系统,乡村规划设计要理清各个子系统之间关系以及理顺子系统内部结构,具体包括自然、经济、社会及文化四个方面的子系统。其中,自然子系统包括山、水、田、植被等要素;经济子系统主要是乡村产业模式;社会子系统主要是管理机制、村规民约等;文化子系统主要包含聚落布局、历史街道、传统建筑、风俗文化等要素。

4.2 提升村民参与度,加强村民与空间联系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忽视村民的意愿、建设不实用的空间等因素,是乡村建设空间浪费的主要原因。对此,笔者建议通过组织协调管理,改变乡村建设模式,加强村民参与过程,发挥村民集体智慧,优化乡村空间设计,增强项目落地性与空间功能合理性,促使村民在情感上与建设空间发生联系,从而提升空间使用率和归属感。当然,这需要美丽乡村建设相关负责人树立服务意识,合理引导村民,在乡村规划设计时,积极鼓励村民参与,调动村民的积极性,齐心合力制定合理的乡村发展方向;在乡村建设时,发挥村民群众力量,监督各项目具体落实;在后期管理中,发挥共同管理制度的优势,鼓励村民参与公共设施、植被等管护,从而保障乡村建设效果,长期造福村民。

4.3 建设人文互动空间,塑造空间场所精神

历史文化保护对象不仅仅包括物质、文化习俗等方面,还包含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等要素[16]。这是由于历史文脉只有通过人才能不断的传承和发展[17],因此,人文互动空间才是人们形成场所感的重要来源。同样,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仅仅对建筑物体的保护,则很难做到对乡土文化的真正激活,也塑造不了乡村的文化氛围,一旦文化与村民的连接消失,村民也从空间中得不到情感的传达,乡村文化空间也就沦为没有生命力的“展示品”。因此,塑造乡村场所精神不仅要包含空间外在的物质形态,还要含括发生其中的传统行为方式。基此,笔者建议将传统生活行为方式植入乡村空间,并结合村民日常生活习惯,设计出能承载村民记忆的空间,打造出乡村空间场所精神,塑造村民的共同记忆。

5 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成绩斐然的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出现建设过程无序性、建设内容单一化、同质化、碎片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出现建设用地消失、后期管理不足及采用城市建设思维的问题,致使乡村建设效果昙花一现。这些问题从侧面反映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实际落地难度大、村民需求被忽视、乡村空间归属感不足等社会问题。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还处在乡村建设“视觉美”的初级阶段。因此,应当厘清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理论,整合现有资源,制定合理的规划设计,明确乡村建设内容和未来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村民的群众作用,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建设,制定符合实际的建设模式;保护乡村历史文脉,建设人文互动空间,植入传统行为方式,活化建设空间,塑造空间场所感,才能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发展,并成为广大村民的共同心愿,造福广大村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