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许少亮
(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建漳州 363000)
在山水格局下重塑闽南传统特色乡村景观
——以南靖云水谣乡村景观有机更新概念性规划设计为例
许少亮
(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建漳州 363000)
山水格局下的闽南传统特色乡村景观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但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特色的乡村景观正遭受现代工业社会的侵蚀,美好的山水格局特色乡村景观正在逐渐消失。通过云水谣乡村景观有机更新概念性规划设计实践,挖掘整合山水格局下的云水谣传统村落的乡村景观价值,针对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给闽南地域传统乡村景观的重塑提供有益的借鉴。
山水格局;闽南特色乡村;景观重塑;动态演替
山川形胜和建筑外部的自然环境,构成自然的山水景观格局[1],山、水、林、田、建筑组成了人类宜居环境的物质空间要素。具有闽南传统特色的乡村依据先人“天人合一”的营造理念,总是能因地制宜,或依山就势,或临水而居……由此形成了一处处山水田园风光,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乡村景观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联系,展现了一个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历史,通过对乡村景观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许多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景观[2]。
1.1 空间物质环境要素分析
山水格局下的云水谣古镇结合山、水、田、林、路等空间物质环境要素规划村落建筑布局,充分依托建筑的自然空间,合理利用高差使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云水谣古镇包括怀远楼、和贵楼等土楼及宗祠庙宇、传统院落式建筑等乡土建筑。基地内现存天贝楼、仰月楼土楼、凌云斋等建筑。土楼主要采用生土、木材、鹅卵石、砖瓦等建筑材料,形成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且极富美感的乡土建筑类型。而传统民居建筑中细部装饰设计丰富,利用色彩、材质、结构、形式、雕刻图纹及牌匾楹联等来实现建筑细部的刻画。整个古镇的乡土建筑营造工艺体现了闽南客家建筑文化,继承了中原传统的夯土构筑技艺,保留丰富的优秀建筑传统。
古镇主要土楼建筑布局符合中国传统风水格局,如图1所示。其中,怀远楼位于云水谣古镇北部,和贵楼位于云水谣古镇南部,两栋建筑几乎处于南北同一轴线上,整体呈现“天圆地方”形态。同时,两栋建筑入口大门的中心轴线均正对人造尖岽(笔架山),土楼建筑融入安全防卫、生产生活、聚居和崇文重教意识于一体。
通过对古镇空间物质环境要素的分析,古镇完全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就地取材,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
图1 传统轴线示意图
1.2 人文精神要素分析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对整个云水谣古镇区域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数百年历史因素孕育塑造和传承了独特的生活习惯及民俗风情。云水谣村民历来尊师敬祖,具有浓厚的宗族文化底蕴。简氏族人用于祭祀祖先、弘扬祖德的简氏大宗祠、东山祠等宗祠建筑保存完好,在物质空间环境场所中注入重要的文化内涵。同时生活在云水谣的简氏族人提倡崇文重教,修建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和贵楼”“怀远楼”,并在怀远楼内环设有祖堂与私塾学堂并用的“斯是室”,这在中国圆楼单独设立私塾并不常见。
耕读传家成为云水谣人的人生目标,至今仍保留有传统的农耕文化、淳朴的民风民俗和众多的节庆活动。每年农历十月廿三,祈求神祗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合境平安“做大福”习俗。每年正月初九,供奉“牲礼”请戏班,祈求合境平安“拜城隍夫人”习俗。每年正月十五,围绕简氏宗祠及8处宗祠、土楼及德润公墓“简氏家族祭祖”……同时也形成了闽南山歌、木偶戏、歌仔戏、竹马戏、酿米酒、采茶等民俗活动,体现了云水谣人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1.3 文脉延续走势分析
文脉的延续是因为需要通过感知文化底蕴的事物来净化人们的心灵,延续优秀文化传统,用当代人的生活体验重温历史文脉的精神并使之传承,这样文脉传承的意义才能得到实现。云水谣古镇的过去经历了张窖——长教——云水谣3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演变过程,文脉的延续在原有传统人文精神基础上不断融合植入了时代的元素。其本质是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宗族到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基于当前的发展机遇和文脉延续的思考,本次乡村景观有机更新概念性规划设计提出古镇人文脉络可归纳为以下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重点体现中国传统村落聚群生活的宗族文化;第二层次是重点宣传民族文化;第三层次则是要提炼升华为修心养性回归自然的人类文化[3]。
通过云水谣古镇重要乡村景观要素的分析,山水格局下的云水谣乡村景观至少具有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等3个维度的价值。其中生态价值更多的是体现云水谣古镇为村民提供的一系列生态系统服务,而经济社会文化价值更多的是体现村民对于山水格局特色的古镇乡村景观所提供的生态系统的认知和需求,并通过合理规划与管理,提升古镇乡村景观各个维度的价值。但这些价值在现代城镇化进程和旅游产业开发中正在逐渐消失。
图2 当地建筑元素提炼及材料实景运用
云水谣古镇自从成为闽南地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后,村庄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各种现代化民房充斥其中,各种违章建筑,乱搭乱建现象日趋严重,村庄景观视线模糊,古镇传统建筑风貌杂乱,传统的山水格局正接受严峻的考验。
(1)村民保护乡村景观意识淡薄。抢建、违建、乱搭、乱建现象严重,为此受到国家旅游局的摘牌警告。
(2)利益相关者关系复杂。云水谣古镇各利益相关者有村民、村委会、镇政府、旅游区管委会、旅游公司等多方关系,稍有分配不公,古镇管理秩序必将混乱。
(3)保护措施不力。古镇的保护规划迟迟没有出台,山水格局的云水谣古镇要保护什么?该怎么保护?相关管理者心中无数。
(4)缺乏科学的景观规划设计。在编制云水谣乡村景观有机更新概念性规划设计之前,云水谣没有编制过相关的景观风貌的更新规划,致使村民的抢建、违建、乱搭、乱建行为得不到有效控制。
鉴于此,作为云水谣乡村景观有机更新概念性规划设计师,其中最核心的规划设计工作内容就是立足云水谣古镇山川形胜,在传统山水格局下重塑云水谣古镇的乡村景观场所,体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价值,确定村民体验、自然过程和物质环境空间三者之间的持续适应关系。
3.1 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是从政府层面制定激励政策,让村民在保护传统乡村景观中得到激励就是最好的宣传。正如查理·芒格所说:“激励机制是非常有效的。”其次是制定相应的乡规民约,让村民自觉保护云水谣的山水格局特色景观,以达到永续利用。
3.2 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细则
云水谣的特色乡村景观是基于自然山水环境中生成,不能离开自然环境而存在,所以在乡村景观的有机更新中必须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细则。首先是通过对云水谣传统山水格局景观的梳理,保留自然山水格局,留出山水景观视廊,在后山留出多层次的立体轮廓线,增加风景的深度感和距离感;在前景留出开阔平远的视野,有生动的波光水影,构成绚丽的画面;再往前有案山,使视线有归宿,亦起到丰富风景层次感和深度感的作用[4];最后是合理界定古镇三区四线,让古镇健康有序发展。
3.3 村庄物质空间环境要素整合
村庄物质空间环境要素整合一方面要在特定的自然空间环境中的发展态势,包括山川形胜、村庄景观轴线、村庄天际线、村庄街巷尺度、建筑形态等。理想的中国闽南地区传统特色的山水格局乡村景观均讲究山、水、林、田、建筑等多种要素高度协调统一,建筑特别要求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置身于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自然环境中,由此形成独具特色的闽南传统特色的山水格局乡村景观。因此在本次的有机更新中要特别注意村庄的内外环境协调统一,如村庄天际线、街巷尺度、田园风光、池塘水系、景观轴线、视线通廊、建筑景观、三边三节点等。另一方面遵循“建筑类文化遗产性质的旅游地应该在场所空间下尽量地完善其外观的历史真实性,尽可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视觉上的“准真实感”[5]。云水谣古镇场所的空间环境景观有机更新主要通过对地域传统建筑元素的提炼,如图2所示,将这些元素融入于整治改造天贝楼村落建筑,规划修复东山祠及周边环境,和贵轩酒店设计等。
3.4 村庄人文精神要素营造
村庄人文精神要素营造主要通过植入新型业态吸引年轻人返村创业,同时架构为多元人群服务的体系两种路径来实现。针对自由职业者、学生、情侣、老年人等类型客户群体,结合不同客户需求规划设置不同类型项目,促进古镇多元化发展;针对闽南地区、福建省及省外周边城镇甚至更大范围的人群提供一个充满活力的休闲空间,吸引不同人群前来休闲游乐,在度假中修身养性,享受快活人生。
山水格局下的闽南地域传统特色的乡村景观营造理念受到中国传统的儒、释、道诸家哲学以及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综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不仅十分注重与居住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而且十分重视与视觉艺术密切相关的景观质量问题。在这种环境营造中,景观功能与审美功能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
[1] 程建军.风水选址与建筑环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9).
[2] 林箐.乡村景观的价值与可持续发展途径[J].风景园林,2016.
[3] 许少亮.基于文脉延续理念的传统村落活力再造策略探讨——以南靖云水谣通美庄园概念性规划设计为例[J].福建建筑,2016.
[4] 王其亨,尚廓.中国风水格局的构成、生态环境与景观[C]//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8).
[5] 陈占祥.马丘比丘宪章[J].城市规划研究,1979.
Reshaping Southern Fujian’s Environmentally Patterned Rural Landscape with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A Case Study of Conceptu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Organic Renewal of Rural Landscape in Yunshuiyao, Nanjing
XUShaoliang
(Zh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Zhangzhou 363000)
The environmentally patterned rural landscape with traditional southern Fujian characteristics is one of the most precious cultural legacies for mankind. Ye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this rural landscape has been eroded by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and its beautiful environmental pattern has been rapidly disappearing. In this context, the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rural landscape value of a traditional village named Yunshuiyao through conceptu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organic renewal of its rural landscape, discusses the urgent issues to be resolved,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strategies, with an aim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point for reshaping the traditional rural landscape in southern Fujian.
Environmental pattern;Southern Fujian characteristics; Rural landscape reshaping; Dynamic succession
许少亮(1968.11- ),男,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E-mail:1062607015@qq.com
2017-05-13
TU985.12+8
A
1004-6135(2017)07-0070-0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