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吴仁华 蔡彬清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8)
建筑业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叠加的产业,是一种正在朝工业化方向发展的产业,正确认识所在省域建筑业发展的技术要素变化趋势,清晰地认识区域产业发展情况,是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福建省统计局发布的2009年~2018年统计资料,对技术装备率这一反映建筑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对建筑业人才结构进行分析,以更全面认识福建省建筑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基此在宏观上提出加强建筑业人才培养的思路。
在《中国统计年鉴》中,与建筑业技术要素相关的统计指标为技术装备率与动力装备率。技术装备率,是指年末建筑业企业自有机械设备净值与年末全部员工人数的比值。动力装备率,是指年末建筑业企业自有机械设备总功率与年末全部员工人数的比值。这两个指标高度相关,因此不少研究选取技术装备率作为代表建筑业技术进步的指标。
研究表明,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技术装备率对建筑业总产值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段宗志等对安徽建筑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员数量、技术装备率是影响建筑业总产值的三大影响因素[1]。冉立平等研究表明,劳动力投入和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间接作用于建筑业增加值的提升,技术进步对建筑业增加值增长的直接影响作用较小[2]。范建双等研究表明,劳动力投入是建筑业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其次是资源和资本投入,而技术进步对建筑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最小[3]。文献[4-5]针对上海、江苏等发达省(市)建筑业发展,开展了相关研究,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
目前关于福建建筑业技术装备率的研究未见专门文献,但在一些研究全国情况的文献中有所涉及。如:窦智的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建筑业技术因子得分及排名处于全国落后的位置[6];罗剑等分析结果显示,福建建筑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和人均产值都明显低于上海[7];黄慧群的研究分析表明,从2004年~2013年福建省仙游县建筑业工程技术人员数量逐步上升,但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逐渐降低[8]。
上述研究描绘了我国建筑业技术进步发展的总体情况,从某种层面表明了福建建筑业在技术进步方面,目前整体处于全国落后状态。但是,相关研究还未更加系统地分析福建省建筑业技术进步落后的具体状态,也未深入地剖析其落后的原因。基于此,本文从福建省建筑业技术装备率视角,开展系统深入分析,并从人才培养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参考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的年度建筑业统计分析,应用2008年~2017年的数据,分析福建省建筑业的重要发展指标在全国的位次,如表1所示。
表1 2008年~2017年福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全国的位次
注:外向度指本地区在外省完成的建筑业产值占本地区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
从表1可见,近十年福建省建筑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总产值在全国的位次不断提升,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新签合同额、从业人数,而外向度、劳动生产率、技术装备率等因素并没有呈现出相应提升的趋势,尤其是劳动生产率与技术装备率仍处于全国相对落后的地位。
根据2009年~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和《福建统计年鉴》数据,福建省和全国建筑业2008年~2017年为技术装备率及其相关指标数据变化和数据对比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08年~2017年福建省与全国建筑业技术装备率及其相关指标对比
注:2014年福建省建筑业企业每单位平均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年末净值数据缺失,以前后两年数据的平均数代替。
表2显示,福建省2008年~2017年,这10年的技术装备率均值仅达全国平均水平63.72%。也就是说,在2008年~2017年这10年间,福建省技术装备率变化与全国平均水平变化形态明显不一样,变化很小,呈负偏态,且偏度绝对值较大,即偏低的极端值较多;而全国技术装备率变化较大,呈正偏态,偏度绝对值也较低。同时,峰度也有明显差异。福建省建筑业技术装配率长期处于偏低状态。
根据技术装备率内涵,本文从年末建筑业企业自有机械设备净值、年末企业全部员工人数这两个方面进一步考查技术装备率。
2.3.1福建省建筑业企业自有机械设备净值低
从表2可见,福建省建筑业企业平均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年末净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前者为后者的87.69%,峰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福建省建筑业企业每单位平均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年末净值呈增加态势,而全国平均水平在2013年达到波峰后不断下降。2016年~2017年,福建省建筑业企业每单位平均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年末净值已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3.2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大
从表2可见,2008年~2017年,10年间福建省建筑业单位平均从业人员数均值是全国平均水平147.75%。综合表2中的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每单位平均从业人员看,福建省建筑业企业人员投入量大,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水平相比,两者偏度差异不大,但峰度有较大差异,表明在2008年~2017年10年间福建省建筑业企业单位平均从业人员数变化分布明显更陡峭。
综上分析,福建省建筑业企业每单位平均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年末净值尽管总体上呈现增加态势,但长期以来较低,且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大,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年末净值增加速度难以跟上从业人数的增长,技术装备率长期处于落后位置。
已有研究表明,建筑业经济增长,主要受技术进步、资本投入、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质量提升共同推动[9]。当前,我国建筑业整体上仍处于依赖资本要素与劳动力要素投入的粗放增长模式,福建建筑业发展中劳动力的贡献大大高于资本投入[10]。
建筑业从业人员构成结构一般呈现金字塔型,即塔尖为管理人员、中间是技术人员、基层是劳务人员。建筑业企业除了按资质分类外,还按工种分为施工安装企业、勘察设计企业、工程监理企业和招标代理机构等4类。基于此,下文对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结构进行分析,以反映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质量状况。
根据现行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对特级、一级企业主要人员、技术装备等方面的要求都是较高的,但从表3可以看出,以2017年为例,福建省特级企业从业人员数占比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三级及三级以下的企业从业人员占比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推定福建省建筑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3 2017年福建省与全国总承包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比例 %
以劳务分包企业为例,从表4中可以看出,2017年的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每单位平均从业人员,福建省工程技术人员数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4 2017年福建省与全国建筑业劳务分包企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以2017年为例,福建省建筑勘察设计企业高、中、初级职称人数占比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表5所示。
表5 2017年全国与福建省勘察设计单位基本情况比较
以2017年为例,福建省建筑工程监理企业人才层次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表6所示。福建省建设工程监理企业中高级职称比例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注册监理工程师人数占执业人数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6 2017年全国与福建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基本情况比较
以2017年为例,福建省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人才层次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表7所示。
表7 2017年全国与福建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基本情况比较
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大规模投入,促进了建筑业发展,但是,除招标代理机构外,施工安装企业、勘察设计企业、工程监理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比例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才结构不合理、整体队伍素质偏低成为制约福建省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升福建省建筑业技术装备率,除了加大机械设备的投入,更为重要的是要摆脱以大规模劳动力投入推动建筑业发展的状态,要通过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质量,提升福建省建筑业竞争力。改变建筑业劳动力要素投入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需提升技术进步水平,提升资本投入的贡献率,在人口数量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在降低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同时,就必然要求提升从业人员质量,这是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要改变福建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大规模投入推动建筑业发展的状态,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质量,必须进一步深入改革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
第一,加强行业技术进步趋势及对人才需求变化前瞻分析与研究。
行业技术进步对工程技术人员需求,不仅是数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质量与结构性的影响。诸如文献[11]对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需求分析表明,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推进,对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幅提高;因装配率的更新改进,现场作业人员也在逐年减少,但减少的数量相对于庞大的建筑业从业人员数,下降幅度并不大,并且下降幅度尚不足以弥补人口红利消逝带来的建筑业招工难的影响。文献[12]对技术创新与基础环境对建筑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建筑业R&D人员全时当量很小,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无显著影响,不过随着R&D人员全时当量的增大,技术创新逐步提升,能源利用率增大;但由于建筑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技术创新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且成本极高,建筑业技术创新只能缓慢进行。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认识建筑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与作用有着重要的启示,对当前推动建筑业技术进步的艰巨性要有充分认识。
如表2所示,福建省建筑业企业每单位平均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年末净值呈现出增加趋势,这一趋势的保持与加速发展,不仅会有力地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也会极大地激发建筑业企业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当前建筑业迫切转型升级,工业化、绿色化及智慧化的建筑业发展方向,不仅要求保持建筑业人才培养的规模,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培养质量,要出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加快有效改变传统建造方式对劳动力大规模投入的依赖。
第二,加强复合型建筑人才培养探索与改革。
当前建筑业人才培养依然存在着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向过窄、专业内容传统等问题,高校要适应产业变革,则应当重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培养适应行业新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而且,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是提升应用型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基本路径[13]。以福建工程学院为例,基于加强工业化、智慧化与绿色化等行业发展需要最新知识融入课程内容与实践教学中,通过联合毕业设计等形式促进建筑类专业之间融通的理念。近年来先后开设了建筑行业工程师与智慧建造人才培养实验班。“建筑行业工程师实验班”主要是围绕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培养面向建筑产业变革,适应建筑工业化、装配化、智能化、一体化趋势,以建筑工程技术为基础、信息化能力为特色的高层次、复合型工程管理类人才。“智慧建造综合实验班”,则基于“新工科”和校内多个工程学科,打造“实基础、跨学科、强应用、快适应、重创新、高素质”的高层次建筑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智慧建造”涉及学科多、跨度大,“智慧建造综合实验班”以土木工程学科为核心,结合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与城市规划、工程管理等学科共同建设。尽管这两个实验班刚起步,但打破专业壁垒的培养方案,深度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是对行业新需求的积极响应,是复合型建筑人才培养的探索创新,实践成效值得关注与期待。另一方面,由于这一试点涉及面广、触及点深,需要政府教育、建设主管部门给予积极支持高开展人才培养探索,协力搭建政产学研用平台,组织行业协会、学会和建筑业特级、一级企业参与建筑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改革。
第三,多方配合加大高校对建筑业继续教育支撑力度。
建筑业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建筑业高等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建筑业执业人员继续教育作为建筑业职业资格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机制优势,大量现有的建筑业企业技术人员急需在适应工业化、智慧化和绿色化方面更新知识、转换能力。加快继续教育的内容更新,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的建造和管理方式与实充实到建筑执业人员继续教育中。
另一方面,建筑业大军的农民工,迫切需要提升学历,增强适应建筑工业化、智慧化和绿色化的技能,提升从业的综合素质,培训尤为迫切。文献[14]认为,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的最根本驱动力因素,发展建筑工业化将彻底改变工人生产方式,使建筑生产的主战场由“工地”转移到“工厂”,从根本上促进建筑业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为此,要大力开展针对农民工的技术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器的认知水平与操作熟练程度,尤其是要在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上进心强的从业人员中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工匠。
由于现代建筑技术及建造、管理方式所基于的理论知识(包括信息技术知识)比以往更强调厚实与综合,因此,上述两个方面的培训仅仅依靠企业自身已经难以完成。要充分发挥建筑业政府行政部门及行业协会等组织作用,与相关高校联合打造适应建筑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培训需求的继续教育平台,线上线下结合,知识更新与实践历练结合,组织进修与个体学习结合,技术骨干培养与工匠培养结合,有力推进建筑业继续教育发展提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