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城市风貌视角下的水文化景观建设——以漳州市为例

时间:2024-08-31

魏翔燕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福建漳州 363105)

0 引言

从中国的城市建设史来看,发达的水系是城市格局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诱因,既滋养着一方水土,也带来限制与隐患。城市扩张倒逼水系导致各种水问题重复上演,原本特色鲜明的水城风貌也趋于同质化。因此,打造“满足城市良性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1],打造具有“人、水、城相依相伴、和谐共生的独特城市风貌和聚居环境”的新时代“水城”迫在眉睫。而在发挥本底优势,重塑城市风貌的过程中,水文化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1 城市风貌中的水文化

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水城是水文化的宏大载体,水文化是水城风貌塑造的灵魂所在,两者皆因水而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以江南水城苏州为例,它在唐代形成水陆双棋盘式城市格局[3]。明清时期,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巷和淡雅灵秀的水院园林,既是城市风貌特色,也是由多种载体共同表达的江南传统水文化,另有水利工程、水上节事、诗词书画、水产饮食等水文化[4]。在反思城市快速扩张导致的载体破坏和水文化断层后,苏州古城水系重获重视,于2014年随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于2017年完成水文化遗产调查约2224处。如今,苏州市区水面率高达41.7%[5],展现着“人间天堂,自在苏州”的城市新形象,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续写新时代水文化,完成向休闲、生态、文化水城的转型。

由此可见,水文化能为城市风貌提供景观素材、凸显特色形象、增强可识别性。水文化景观的“有机体”须有文化做精魂,水空间为骨架,载体填充血肉。因此,城市风貌中的水文化景观建设可分为3个步骤:现状分析与水文化挖掘、空间重塑与水文化筛配、载体优化与水文化呈现。

2 现状分析与水文化挖掘

水文化景观建设,首先应了解城市区位环境和发展需求,分析现状条件,尤其是水系及周边景观建设状况,充分认识到滨水场地的功能和价值。

2.1 漳州市水系现状

漳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西溪和北溪交汇的三角平原地带,中心城区面积686.2km2,集江、河、湖、海、溪、湿地等水体于一城,未来总体水面率超过10%,呈“一江碧水映古州,十里青山半入城”的景观风貌。其中,护城河环绕古城,九龙江西、北两溪在城市左右襟连的独特水城格局,是漳州水城文化的重要标志和地域特色[6]。然而,由于建设过程中缺乏统筹规划和分区引导,城市水系出现结构断裂、水质恶化、可达性降低、服务功能局限、水文化载体受损等问题。水文化因此失去传播场所,城市风貌也缺少以水体为基础的支撑与维系。

2.2 漳州市水文化挖掘

公元786年,漳州先民傍溪而聚、面海而栖、以江为名,在建城至今的一千多年间,城内水系长期影响着城市风貌和市民的生产生活,并在人、水、城的依存关系中衍生出众多与水相关的独特文化和载体。例如,为海防修筑的“古月港”和“晏海楼”,为往来海商提供休憩、贸易、祈福之所的浦头港“定潮楼”和古码头,为货运开凿的古河道,为民间信仰和宗族文化临水而建的各式古庙、宗祠,以及滨江排档、赛龙舟、放水灯、走水尪、竹马戏等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虎渡春潮、龙江夜月、丹溪晓日、西浦夕阳等,散布于九龙江畔的漳州老八景,也是许多漳州人的家乡记忆。

3 空间重塑与水文化筛配

3.1 规划布局,共织蓝绿网络

综合考虑现有水系结构和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景观,城市风貌和水文化空间的塑造,应以水体为基础,绿地为屏障,利用河道与绿带形成网状的蓝绿基础设施布局和公共空间体系,营造蓝绿共织的连续水体景观风貌。

漳州市“水城”规划确立未来城市的水系结构为“一核两带八片多湖”,即以历史悠久、水面开阔的碧湖为核心,以九龙江西溪、北溪两条生态带为纽带,以内河为脉络,串联八大城市片区,连通形成城区水系网络,并围绕近百处湖面构筑休闲生态节点。同时,规划制定了相应的蓝、绿线控制原则(表1),形成“以绿为衣,城景交融”的滨水景观体系和绿地系统规划(图1)。

表1 滨水绿线控制 m

注:对于建成区内用地紧张、未配套绿带的现状水体,绿线控制可依据实际情况适当

图1 漳州中心城区水体及绿地系统规划图[7]

由此,将推动漳州市实现水城建设的指标要求:总体水面率超过10%,水体空间布局相对平衡,水绿比例保持在1∶1左右,中心城区总体水质达到IV类水以上。这也将为保护古城独特的城水关系,延续母亲河悠久文脉,续写生态水城新篇章,提供稳定、统一、有序的物质空间基础。

3.2 风貌分区,筛配特色文化

文化常以点的形式出现,并辐射形成具有共性的聚集区域,通过有序的面貌如建筑布局、形态、植被等表现出来。因此,不应拘泥于行政区划,而是以保存至今的风貌特色为依据,形成进一步规划、引导和管控的风貌分区。同时,梳理出分区内影响大、规模大、特点突出的水文化及载体作为水文化建设的重点。

漳州市中心城区水体及其周边区域根据自然条件、历史积淀和土地利用,被分为历史风貌区、传统风貌协调区、现代城市风貌区和郊野生态区,全面展现出漳州市从过去至现在、从城市到自然、从历史到生态的城市风貌和地域水文化(表2)。

表2 漳州中心城区风貌分区与特色水文化

3.3 功能复合,推动文化游憩

在“城市双修”、内涵式发展、《新城市议程》等倡导下,建设功能复合、动态适应、集约高效、便捷舒适的水空间成为必然。在以水空间为主的风貌分区中,应用“文化+”策略,结合周边用地及城市发展规划,在水文化展示的基础上叠加新功能。在布局特色水文化节点时,应考虑水文化资源的分布和服务半径,再以水陆两线交通和绿地串点成链,对接市民的日常休闲需求与文化旅游开发。

通过因时因势的改造,水空间将成为缓解城市雨洪问题、纾解市民游憩需求、开展城市节事活动、展示城市形象的前沿阵地,完成新与旧、临时与永久的功能搭接,为城市预留灵活应对的余地。

漳州中心城区开展 “文化+” 的复合功能探索(表3),形成“一环、两带、多廊、七区、多湖”的中心城区水文化展示框架(图2)。如在郊野生态区,水体类型多为湿地和河流,主要承担“文化+生态”,即防洪排涝、涵养水土、景观游憩的功能,在这一区中,水上交通串联起西溪湿地植物园、九十九湾、北溪生态公园等特色节点,形成生态郊野休闲游游线和水文化展示框架中的生态文化水廊,展现新时代生态系统保育和郊野渔樵的水文化。而散落在历史风貌区、传统风貌协调区的漳州老八景,便是九龙江(西溪)智水文化带上重新激活的文化节点。

图2 中心城区水文化展示框架[7]

表3 各风貌分区功能定位与水文化节点

4 载体优化与水文化呈现

融入水文化的城市风貌和景观营造,需要从水文化空间的宏观规划,细化落实到建筑、植物、驳岸和桥梁等水文化载体和景观构成元素上,实现进一步引导和控制。

4.1 建筑

建筑是空间、景观、风貌形成中最重要的元素,其高度、形体和色彩是主要的控制因子。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以保护为主,维持原有的色彩与形体,修缮如旧。新建建筑则需注意与环境调和,避免生硬、重复和突兀。

4.1.1高度控制,协调城水关系

为保证水空间的舒适度与可达性,在不同类型、宽度和等级的水体两岸,滨水建筑控制的后退距离与高度也各不相同。比如在开阔的外江两岸,建筑后退蓝线距离L与建筑高度H应满足L≥10H/6,即现状漳州九龙江临江居住建筑距离江堤70m,则建筑高度限制为42m;临内河的建筑后退河道中心线距离L′应不少于建筑高度H;湿地、湖泊和滞洪区的建筑高度取决于环水体的开发强度,确保视线通透、开阔、有层次感。所有亲水、水上建筑的高度不超过24m。

4.1.2形体控制,融入城市环境

建筑形体主要表现在体量和风格上,水岸建筑应注重与所在区域的整体风格相协调、立面效果相融合,勾画错落有致、韵律和谐的滨水天际线。考虑到环境心理及景观视线,临河建筑尽量以点式塔楼直接落地,中高层板式建筑须控制面宽和高度。

4.1.3色彩控制,打造特色界面。

在漳州市“水城”规划中,滨水建筑的色彩参照《漳州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三边三节点)》,采用红色系作为基调色,白色和黄色作为辅助基调色,三者调节比例相互搭配。不同风貌分区对应的色相、明度、彩度有别,体现不同的特色与风貌。

4.2 植物

4.2.1资源挖掘,重现乡土风韵

作为柔性水文化载体,滨水植物景观应兼顾景观、生态乃至生产的效益,秉持适地适树和乡土特色的原则,积极发挥沿海地区的种质资源优势。在漳州,榕树、杧果、秋枫、垂柳、重阳木等栽培久、分布广、观感美、深受喜爱,能体现本土文化与特色,且较耐水湿,适用于滨水空间种植。

4.2.2碳汇净水,弹性应对雨洪

合理的滨水种植,有利于水空间的小气候营造、水土涵养和生态维持,可以通过提高水岸的林带覆盖率来增加水体的碳汇、净化功能[8],在现代城市风貌区和郊野湿地区,尤其有条件、有必要丰富滨水种植的种类和厚度。

水文化载体往往直面城市雨洪,应具备弹性应对的能力。在植物配植上,根据平时、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体淹没范围,确定种植分区和树种选择,注重植物的耐水抗涝性能。漳州市“水城”规划,利用现状江滩、水塘,形成多处集滞洪排涝、景观游憩为一体的湿地公园,并根据所在风貌分区的功能定位,增设滨水植被缓冲带、水源涵养林和湿地净化植物群落,不仅解决城市的雨洪问题,也潜移默化地传承、展示着科技水文化与生态水文化。

4.3 驳岸

4.3.1形态优化,满足多样需求

驳岸是滨水活动发生地,是展示城市活力的公共开放空间,也是水文化产生、普及和继承之处。利用水岸的高差,组合使用直立式、缓坡式、台阶式等多种岸线形态,将在美化视觉效果的同时,丰富水岸空间层次和景观游览体验,为亲水、乐水、净水创造条件。因此,充分考虑市民活动和城市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如接驳水陆交通、延续视觉和景观轴线、应急疏散人流、市民游憩和科普教育等,在风貌分区和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对驳岸的风格、功能、断面形式作出相应引导与控制(图3)。

图3 驳岸改造断面图[7]

4.3.2工法更新,修复滨水生态

滨水地带,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是物质和能量交换频繁的地方。因此,驳岸建设时,宜多采用软质或软硬结合的自然式生态驳岸,保留一定岸石孔隙,保证驳岸可渗透性,利于水陆之间水分、能量交换和动植物栖息,同时也具有应对城市雨洪的自我调节能力,适应水位变化、消解地表径流并过滤净化雨水。

4.4 桥梁

4.4.1形态演绎,丰富水上景观

桥梁是水上通行的必要设施,是水城中反复出现的景观元素,是集中展现水文化与城市风貌的重要载体;而风貌是历史的积淀,也是时代的反映。因此,对桥梁进行引导和控制时,应注重其造型和文化表达,通过不同的设计风格、材质和形态,演绎不同时期和风貌分区的文化,依此将桥梁分为4类:历史记忆型、文化演绎型、现代景观型和生活休闲型。

4.4.2水陆交辉,经营文化符号

由于所处位置和高度的特殊性,桥梁作为水文化景观节点设计时,需兼顾岸-桥、水-桥之间视点及视角的转换。漳州市对历史悠久的桥梁,选择性地进行修复或艺术改造,使老桥成为集体记忆留在河道上的实体符号;对新桥,则要求创新、展现地域文化和时代精神,加强可识别性。两条水上文化游线串联新桥、老桥,使人得以在水路穿行中捕捉符号,体验城市文化。

5 结语

水文化及其载体,对水城风貌形成影响虽大却往往不被重视。其建设顺应城市双修与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趋势,需步步为营。因此,本文提出现状分析与水文化挖掘、空间重塑与水文化筛配、载体优化与水文化呈现的实施步骤,初步建立操作范式。在掌握、分析现有建设条件及可利用的景观资源、水文化资源后,梳理整合城市水体与滨水空间,将水文化建设融入区域、空间与功能布局,保证建筑、植物、驳岸、桥梁等各类水文化载体有机结合,兼顾传统保护与时代创新,形成统一和谐的城市风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