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王来胜 画出心中山水

时间:2024-04-24

李雪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这是毛泽东所作诗词《七律·登庐山》,书画家王来胜用它作为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为题材所作山水画的题款。

这幅画中,远山在雾气中隐现,成片桃花林的围绕之下,山石、小溪的近景显得安逸。通过笔墨、笔法的变化和构图布局,这幅山水画呈现远处缥缈、近景清晰的层次,好像深山中一处不为人知的桃花源。

王来胜的山水画,有的带着田园气息,给人温暖的感觉;也有比较潇散的,通过更随性地挥发,画面透着山水之气。

正如他所言,他的画没有险绝的气势,通过“把大自然画得美一点”,他想让看他画的人对生活产生一种憧憬,一种向往。

悠然生活,潇散山水

王来胜的画室位于北京法华寺东街胡同里一个不起眼的平房小院。小院里有一间画室、一间待客的茶室、一间卧室,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很闲适。

这位擅长画山水、人物画的画家平素喜欢喝茶,采访时,他为记者沏上一壶古树茶,向记者介绍,好茶应该“化滑甘”,喝在嘴里有一种“雾化”的感觉,特别爽滑,还有回甘。他还说:“好茶应该干仓存储,随着年代不同味道会有变化,有一种沧桑感在里面。”

“我画画需要一种静。能挣钱更好,不挣钱我也自娱自乐了、享受了,没事儿我就坐这儿喝点茶,挺好。”

他的生活很悠然自得,就像他的生活节奏一样,他的创作也很随性,画画主要看自己的心情,每次创作都是兴之所至,很少去赶创作任务。“去年办了一个画展,大家都替我着急,都快画展了,我的画还没有。但是我就说,我定了展出100幅,也不一定非要画100幅,有几十幅也行。赶任务出不来好东西。”

现阶段,他主要画山水画。正如他说自己的性格没有“豪情壮志”一样,他的画也没有险绝、磅礴的气势,画面大多很安逸和潇散。

对于创作理念,王来胜说:“我想表达对大好江山的赞美,把大自然画得美一点,让看我的画的人对生活产生一种憧憬,一种向往。”

去年,他去了不少地方,云南西双版纳、内蒙、长白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用眼睛看、把景色记在心里面,这就是他的“写生”。王来胜说,他创作时不用去明确画的是哪里的景致,在写生积累足够深厚的基础上,随意挥洒,画的是心中的景色,心里的那种美。

学画之路

受喜爱绘画的父亲影响,王来胜从小就开始画画。

当别的小孩子在幼儿园玩耍时,喜欢安静的王来胜便在家里模仿父亲的画作。由于幼年家里条件受限,他便用蜡笔在父亲从单位带回来的废旧纸张的背面进行创作。每当他画画时,总能将自己融入所画之景,乐在其中。“我只会画画,只有画画能带给我平静和快乐。”

从军队复员后,从1985年开始,王来胜一心学画。在创作的过程中,逐渐喜爱上了传统民俗文化。为画好山水,他遍游名山大川广集素材。此外,他还画人物画,如钟馗、仕女图等。

那时,他为了考美院,不仅要努力上班养活家庭,而且要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刻苦研修。那时,他经常背着儿子去天津古文化街和娘娘庙观摩和学习一些书画大家创作。有时画画十分专注,竟把一团纸当做桃子咬在嘴里,颇有陈毅苦读书的乐趣;有时坐着公交车,看着外面的树枝出了神,想着怎么画,多次坐过了站。就这样,面对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凭着苦中作乐的精神,他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直到现在,他还对那时的景象记忆犹新。

在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期间,王来胜在何家英、霍春阳等名师指导下,系统学习美术理论及各种技法。后来,他拜津门学者型书画家臧颀为师,学习古典文学、古文字学、书法及积墨山水,为山水画创作打下基础。

此后又拜津门书画大家梁崎为师,成为他的入室弟子。研习画理和“四王”(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翚)、石涛画法,主攻山水,兼及花鸟、人物,师承于娄东画派。

笔法的转变

所谓娄东画派,王来胜解释说,就是以“四王”为核心的古代文人写意画。这个300多年前在江苏太仓诞生的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举足轻重。在绘画风格与艺术思想上,娄东画派深受董其昌的影响,在借鉴古人立意、布局、运笔、色彩、线条等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重视笔墨的趣味和美感,在作品中表现出平淡天真、超逸潇散的文人画审美特征。

“传统画有几种皴法,披麻皴,斧劈皴,乱柴皴等,中锋行笔,一笔一笔地画出来。”而王来胜现如今的创作则更随性。“我现在不讲究笔法,就随心所欲地画,我需要墨就用大笔来几下,需要线就走几下,找的是一种阴阳的关系、线与面的关系。”

从传统画法中走出来,开始更随性的画法,这是源于1996年王来胜从美院毕业之后,一是感到传统画画得太慢,不适合现代的生活节奏,二是受当时错误地批评传统画的理论影响,开始从传统画法中慢慢转变。他在具备传统功底的基础上,创作更自如发挥。

相对于古代文人画,王来胜的画用墨更多,用笔相对少。他画“心中的景色”,笔墨随着感觉走,不过多思考构图和讲求技巧。“我现在不画传统,但还会有传统的内涵。笔墨当随时代,现在是一种快节奏的创作方式。”

不过,他仍然认同传统画法,并且希望自己能够再向传统画法靠拢。“实际上古人挺伟大的,他们把大自然用线表现出来。现在要是把老祖宗丢开,是非常错误的,所以不能离开中国传统的内涵。”

艺术简历

王来胜,号博远堂主人,1962年生于天津。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

王来胜从小遍临《芥子园画谱》等画册,自习花鸟和篆刻,奠定了传统绘画的功底。上世纪80年代先拜津门学者型书画家臧颀为师,学习古典文学、古文字学、书法及积墨山水,为山水画创作打下基础。又拜津门书画大家梁崎为师,成为其入室弟子。研习画理和“四王”、石涛画法,主攻山水,兼及花鸟、人物。期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在何家英、霍春阳等名师指导下,系统学习美术理论及各种技法。

作品多次在各种报刊上发表,并先后被《天津美術家作品集》、《中国书画小品作品集》等画刊收录。1997年在“迎香港回归全国电视书画大赛”上荣获一等奖,天津电视台“青年大世界”做专题报道。2007年,首次在北京荣宝斋举办画展。2010年与著名书法家刘铁宝、谷溪、著名画家吴齐在河北省天安美术馆举办书画联展。多幅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珍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