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Ni含量对Cu-Ni-Ag合金固溶强化行为的影响

时间:2024-08-31

王靖瑛,吕信群,陈仕奇,高阳,刘咏

(中南大学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3)

铜及铜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和优异的导热、导电性能,在电力、化学工程、冶金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在电气、集成电路、高铁、核物理等领域对Cu合金的强度和导电性有了更高的要求[3−5],同时对高强、高导Cu合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Cu-Ag合金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但相较于其它Cu合金强度较低。目前针对高导Cu合金的强化方式主要为两种:一种为通过形成析出相进行强化,如Cu-Ni-Si[6−9]及Cu-Cr[10−11]等合金体系;另一种为添加合金元素进行固溶强化,如Cu-Sn[12]、Cu-Mg[13]、Cu-Ag[14−15]等。RAJU等[16]的研究表明,过饱和的Ag在晶界处析出,可以起到阻碍基体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的作用,提高了Cu合金的热稳定性。添加Ag元素被认为可以增加Cu固溶体中位错和亚晶界的临界浓度[17],但Ag在Cu合金中固溶度较低,强化效果有限。将Cu-Ag合金冷变形处理,通过位错强化和固溶强化耦合,可获得高强度[4,18−19]。但经冷变形的Cu-Ag合金强度仍然不够高,还需通过添加其他固溶元素进一步强化。Ni元素与Cu可以无限互溶,是Cu合金的常用固溶元素,而Ni和Ag则几乎不固溶。目前对于Cu-Ni-Ag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Ag对合金氧化膜结构的影响,而对其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研究很少[20−21]。此外,Ag析出相的数量、形貌和分布将直接影响Cu-Ag合金的强度和电导率,添加Ni元素后除固溶强化Cu基体外也可能会影响富Ag析出相的析出行为。因此,本文拟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不同成分的Cu-Ag-Ni合金,探索Ni含量对Cu-Ag合金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旨在开发高强度、高导电的Cu-Ag系合金。

1 实验

1.1 材料制备

原材料为Cu合金粉末,按元素原子百分比,其具体成分为Cu-3Ni、Cu-7Ni、Cu-3Ni-2Ag、Cu-5Ni-2Ag、Cu-7Ni-2Ag。合金粉末使用气雾化法制备,合金熔化温度为1 550 ℃,雾化介质为纯度99.99%的氩气,压力3.5 MPa,各组分粉末粒度均小于40 µm,氧含量(质量分数)均低于0.05%。粉末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热压烧结,温度为1 115 ℃,压力1.8 MPa,保温时间60 min,获得直径72 mm、高15 mm的圆柱样品。

对热压后的Cu合金进行轧制,取厚度为10 mm的样品在600 ℃保温1 h后进行单向轧制14道次,每道次压下量为0.5 mm,使样品厚度轧至3 mm,热轧变形量为70%;随后立即水冷,再次单向冷轧使样品厚度轧至2 mm,每道次压下量为0.5 mm,冷轧变形量33%;总变形量80%。轧制后的样品在600 ℃退火1 h后水冷。

1.2 组织表征

采用 Rigaku D/MAX-2550 型 X 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材料的相结构。XRD样品使用电解抛光处理表面,以20%的HNO4和80%的CH3OH(体积分数)混合获得电解抛光液,抛光电压恒定为30 V。XRD检测扫描步长为0.02°,速度为8 (°)/min,扫描范围为10°~100°。使用FEI Quanta 250 FEG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对微观组织进行表面形貌分析,SEM表征前先对样品使用配制的10%H2SO4和90%H2O2(体积分数)腐蚀液进行腐蚀。采用配备有EDX的Tecnai G2 F2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200 kV)对合金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详细观察。TEM样品使用Tenupol-5型电解双喷减薄仪进行减薄,双喷液与电解抛光液相同,双喷温度为−25 ℃,控制电压恒定为8 V,电流稳定在30 mA。

1.3 性能测试

使用测密度天平ET-320RP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测定合金密度。将各成分合金样品切成26 mm×10 mm×1.5 mm的拉伸试样,然后在Instron3369力学试验机上进行室温拉伸性能测试,应变速率为0.5 mm/min。

2 结果

2.1 显微组织

经热压制得的各组分Cu合金块体密度如表1所示,其致密度均在98.5%以上。图1所示为Cu合金热压后的显微组织。Cu-Ni-Ag合金中可以观察到第二相在晶界处析出,析出相呈条带状,平均尺寸为0.45 μm,其数量随Cu合金中N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图1 热压态Cu合金的显微组织Fig.1 SEM images of Cu alloys as hot pressed

表1 热压铜合金的密度Table 1 Density of hot-pressed copper alloys

轧制后的Cu合金显微组织如图2所示。合金组织变形明显,晶粒沿轧制方向被拉长,且在Cu-Ni-Ag合金晶粒内有大量新析出相,这些析出相呈不规则形状,其尺寸较晶界处的析出相明显细化,平均尺寸仅为180 nm。

图2 轧制态Cu合金的显微组织Fig.2 SEM images of Cu alloys as rolled

图3所示为Cu-7Ni-2Ag合金轧制后的微观组织。从图3(a)可以观察到,轧制后的晶内及晶界处均有析出相存在,析出相呈近球形,尺寸约10~20 nm,在晶界处分布更为密集。从图3(b)可以观察到合金晶内存在明显的位错塞积,析出相的周围具有更高的位错密度。图3(c)所示为一个合金晶内的近球形析出相,在其所对应的衍射斑中可以标定出Ag的衍射花样。对图3(d)所示的析出相进行了能谱分析,其结果如图3(e)和表2所示,析出相成分分为两种,晶界处析出的为富Ag析出相,基体晶内的析出相为含有一部分Ag的富Cu相,Ni元素在析出相位置没有明显偏聚。对于Cu-Ni-Ag三元体系而言,在700 ℃以上会形成成分不同的两相,其中一种相为含有少量Cu和微量Ni的富Ag相,另一种相则是含少量Ag的Cu-Ni固溶体[20],这与本文EDS检测的结果相符。

图3 轧制态Cu-7Ni-2Ag合金的透射电镜照片和能谱分析Fig.3 TEM images and EDS analysis results of Cu-7Ni-2Ag alloys as rolled

表2 图3(d)中各区域EDS结果Table 2 Corresponding EDS results in Fig.3(d)

将轧制后的Cu合金在600 ℃退火1 h,随后立即水淬,其显微组织如图4所示。可以观察到Cu-Ni-Ag合金的晶粒明显小于Cu-Ni合金,各组分合金组织均发生了回复和再结晶。富Ag析出相的数量随Ni含量增加而增加,部分析出相经退火后重新球化。

图5所示为退火后Cu合金的相结构分析,Cu、Ni、Ag元素均为FCC结构,Ni与Cu具有相近的晶格常数,可形成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连续固溶体;Ag与Cu的互溶性很低,和Ni几乎不互溶。在Cu-Ni-Ag合金的XRD图谱中可观察到微弱的Ag峰。图4(b)为各组分Cu合金中扫描范围2θ为42°~45°部分的XRD图谱,进一步显示随Ag元素的加入,Cu的衍射主峰向低角度偏移。这是因为Cu-Ag固溶体中Ag原子的体积较大,使Cu晶体产生晶格畸变,且Ni含量越低,Ag固溶度越大,畸变越严重。

图4 600 ℃退火1h后Cu合金的显微组织Fig.4 SEM images of Cu alloys annealed at 600 ℃ for 1 h

图5 600 ℃退火1 h后Cu合金的XRD谱Fig.5 XRD patterns of Cu alloys as annealed at 600 ℃ for 1 h

2.2 力学性能

Cu合金退火后的室温拉伸曲线和应变硬化曲线如图6所示,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如表3所示。Cu-Ni-Ag合金的强度明显高于Cu-Ni合金,且强度随合金中N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室温时几种Cu合金均具备良好的塑性,延伸率超过40%。根据应变硬化率曲线,Cu-Ni-Ag合金进入加工硬化第二阶段所需的应力略高于Cu-Ni合金。

表3 600 ℃退火1 h后Cu合金试样在室温下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Table 3 Yield and tensile strength at room temperature of Cu alloys as annealed at 600 ℃ for 1 h

图6 600 ℃退火1 h后Cu合金试样的拉伸曲线(a)和应变硬化曲线(b)Fig.6 Tensile stress-strain curve (a) and strain hardening curve (b) of Cu alloys as annealed at 600 ℃ for 1 h

3 讨论

3.1 Ni对富Ag析出相的作用

向Cu-Ag合金中加入Ni元素会抑制Ag在晶内的扩散速率[22],使晶界成为Ag在合金中主要的扩散通道,导致过饱和的Ag易在晶界偏聚形成非连续性析出物[23−24]。轧制变形导致位错密度升高,储能和畸变能增加,为Ag相在晶内析出提供了条件。体积较大的Ag溶质原子导致Cu-Ni-Ag合金的晶格常数明显大于Cu-Ni合金,通过比较不同成分Cu合金晶格常数的变化可计算合金基体中Ag溶质的含量[16]。Cu-Ag合金的晶格常数随合金中Ag含量增加呈线性增加,Ag的原子百分含量每增加1%,Cu-Ag合金的晶格常数增加7×10−4nm[25]。以两种Cu-Ni合金的平均晶格常数为基数计算Ag溶质所占的原子百分数,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Cu-Ni-Ag三元相图[26],Ag在Cu基体中的固溶度随Ni含量增加而降低,与计算及实验观察结果一致。

表4 退火后Cu合金的晶格常数和相应的Ag溶质浓度Table 4 The lattice constants and corresponding Ag solute concentrations of Cu alloys as annealed

3.2 Ni对合金强化机理的作用

富Ag析出相通过位错钉扎来强化合金的力学性能,轧制变形导致合金中位错密度增加,进一步增强合金的屈服强度。因位错强化机制引起的屈服强度增加可通过Bailry-Hirsh公式进行计算[27]:

式中:ρ为位错密度;G为合金剪切模量;M为泰勒因子,对于面心立方结构的材料泰勒因数M=2.2;φ为系数,对于FCC晶型有φ=0.2;b为全位错伯氏矢量的模,对于FCC晶型有:

其中α为晶格常数,可由XRD结果求得;位错密度可由Williamson-Hall法测得[28−29],材料本身引起的峰宽化受晶粒尺寸和位错密度影响,在仅考虑微观应变的情况下整体宽化可由下式表示[30]:

其中K≈0.9为系数,λ=0.154 05 nm为Cu Ka波长,D为晶粒尺寸,ε为微观应变,θ为相应XRD峰的布拉格角。由上式以βcosθ-4sinθ作出的拟合直线如图7所示,直线斜率即微观应变ε,则位错密度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31]:

图7 600 ℃退火1 h后Cu合金的βcosθ-4sinθ的线性拟合直线Fig.7 The βcosθ-4sinθ linear fitting lines of Cu alloys as annealed at 600 ℃ for 1 h

可以计算出位错强化机制对退火后合金强度的贡献度。计算结果显示,Cu-Ni-Ag合金中位错强化机制的贡献度强于Cu-Ni合金,且随合金中Ni含量增加,强化效果增强。这是因为合金中Ag析出相的含量越多,对于位错的阻碍效果越好,且Ag的加入可以增加Cu合金中位错的极限浓度[17],增加了Cu-Ni-Ag合金中位错强化机制的贡献度。

根据相结构分析结果,退火后的Cu基体中溶解了大量的Ni和一定量的Ag,由于溶剂和溶质的原子尺寸不同引起的晶格畸变导致了固溶强化,对于固溶强化σS可通过下式计算[32]:

式中:G为合金剪切模量;c为溶质原子分数;参数εS综合了弹性错配εG和尺寸错配εα的影响,可以定义为:

式中:μi为溶质剪切模量;μ为溶剂剪切模量。用上述公式分别对Ni和Ag的固溶强化作用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Ni对合金的固溶强化作用随合金成分中Ni含量的增加而增强,Ag对合金固溶强化作用则随合金成分中Ni含量的增加而减弱。但因为Ag本身的固溶度较低,固溶强化的整体强化作用仍是随Ni含量增加而增强。

退火后的Cu合金中存在大量富Ag析出相,分布于晶界和晶内的析出相对基体起到了析出强化的作用,对于Cu基体中析出强化的增量σP可用下式计算[4]:

上式中常数k=1.21[33],t为富Ag析出相的平均尺寸,当Ag析出相为亚微米级别时,应用此公式进行计算需要乘以系数进行矫正,此系数值为4[4]。富Ag析出相所占的体积分数(由图4计算)会对析出强化贡献度产生影响,可通过混合计算法则[17]计算析出相对合金强化做出的贡献。随合金中Ni含量的增加,富Ag析出相的数量和厚度均增加,导致析出强化贡献度随合金中N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与计算结果一致。

合金中固溶强化、析出强化、位错强化的强化贡献度被认为可直接通过线性相加进行计算,几种合金室温屈服强度σy可表示为[34]:

式中的σ0为材料的本征强度,即晶格摩擦强度,几种合金均近似为Cu的晶格摩擦强度(25 MPa[35])。计算结果如图8所示,其强化作用与表2中合金的屈服强度变化规律保持一致。对于Cu-Ni-Ag合金而言,随Ni含量的增加,Ag在合金中的固溶度降低,Ag固溶强化的贡献度减少而析出强化贡献度增加。析出相数量的增加阻碍了位错运动,导致合金中位错密度增加,位错强化机制的贡献度也随之提升。在强化机制中,位错强化和固溶强化占主要地位,因合金中Ag含量较低,因此析出相数量也较少,析出强化作用有限,但析出强化机制的贡献度随Ni含量的增加明显提升。

图8 铜合金中各强化机制贡献的计算结果Fig.8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in the alloy

4 结论

论文研究了气雾化合金粉末经热压制备的Cu-Ni和Cu-Ni-Ag合金的强化机理,并比较了不同成分合金的组织变化。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Ni的加入可以增强Cu基体和Cu-Ag合金的力学性能,且随合金中ω(Ni)从3%增加到7%,强化效果增强。

2) Ni含量增加使Ag在Cu基体中的固溶度降低,导致富Ag析出相数量增加并优先选择晶界处析出,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室温强度。

3) 合金的强化机制主要为固溶强化和位错强化,其中Cu-Ni-Ag合金中的富Ag析出相还具有一定的析出强化作用。随Ni含量增加,整体固溶强化效果增强,通过增加Ni含量可以影响析出相的数量和形貌,达到增强位错强化和析出强化的目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