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张露
摘 要:本文针对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价值,然后进一步说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指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优化措施,为提升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目前我国老龄化趋势比较严重,事业单位每年退休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家财政负担,尤其是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问题比较突出。为了缓解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矛盾,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并且不断探索尝试多元化管理措施,争取有效提升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质量、缓解事业单位经济压力,为退休人员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障。在这方面,事业单位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分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問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采取合理措施,进一步保证社会化管理的服务水平。
一、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价值
首先,事业单位强化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可以帮助退休人员尽快完成角色转变。由于我国正在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一些事业单位被撤并销,在一定程度上给退休人员造成了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符合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并且可以帮助退休人员找到合适的养老服务模式、尽快完成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转变退休人员角色定位,帮助其得到更优质的服务。
其次,事业单位强化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可以尽量减轻事业单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从当前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情况来看,退休人员在事业单位组织结构中的占比甚至可以达到10%左右,部分事业单位的占比更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事业单位的负担。事业单位需要为其提供基本管理服务,使得事业单位背负比较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社会责任压力,如今采用社会化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缓解事业单位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确保事业单位可以将部分资源投入到其他方面。对此,有关部门可以引进社保经办机构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供基本养老管理服务,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需求。
再者,事业单位强化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可以进一步发挥退休人员的价值。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部分退休人员是从事技术工种或者是具备干部身份,因此其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如今通过社会化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这部分员工的剩余价值,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社会化管理可以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使其可以得到展现工作能力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排解退休人员的心理压力、也可以进一步提升退休人员的价值,使其可以继续发光发热。这部分退休人员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利用自身能力和眼界为社会公益事业献计献策,利用自身的价值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事业单位对于退休人员的管理一直以来是采用原单位代管的模式,这种方式和一般企业社区社会化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原单位代管模式下事业单位会专门设置老干部管理等部门对退休干部进行管理,虽然这些退休人员已经不需要到单位工作,也不需要接受单位的硬性化管理,但是其人事档案还是保留在事业单位,由老干部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甚至部分事业单位还设有离退休党支部管理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可以共同完成管理工作。
从工作内容和性质来看,离退休党支部以及老干部管理部门存在的价值在于为退休人员提供服务,可见该部门在退休人员管理方面承担着比较重要的价值。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保障资金中退休金是由社保发放、而福利等是由原单位发放,单位老干部管理中心还需要负责为退休人员发放节日福利以及医疗报销服务、娱乐活动服务等工作,如果退休人员有合理的服务诉求,老干部管理部门也需要进行处理,例如老干部管理部门需要负责办理退休人员职称定级、住房补贴、调整退休金等工作。随着时代发展,事业单位原单位代理的管理模式显现出弊端,除了会增加事业单位的负担之外,也会造成社会不公,影响社会主义建设效果。由于我国之前实行的是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双轨制”,因此企业员工退休之后的待遇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存在一定差距,这也在侧面显现了我国改革发展的不同步。针对这种现象国家正在着手进行改革,希望通过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活动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保证社会公平。
三、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其一,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协调机制建设不全面。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在普及和推广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该工作推广起来比较艰难。各个责任主体为了自身利益很难达成有效的合作关系,导致社会化管理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从当前社会化管理的现状来看,政府在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十分显著的主导地位,整个社会化管理工作处于一种粗放式管理状态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化管理的效果。另外,社会化养老机构在整个社会化管理体系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使得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效果大打折扣。正是因为各个部门之间没有形成顺畅无阻的沟通机制,导致各部门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也无法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严重阻碍了社会化管理的推广。
其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资源难以落实。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管理服务涉及很多内容,因此需要得到丰富的资源支持,有关部门想要推进社会化管理工作的普及和发展首先需要满足退休人员养老服务管理方面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需求,为社会化管理创造更优质的发展条件。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政府基本上是通过建设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实现社会化管理,但是很多地方还没有安排专门的服务管理人员,也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保证退休人员精神文化需求,因此社会化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堪忧。正是因为政府投入的资源不足导致退休人员养老服务管理水平得不到提升,也无法通过社会化管理真正满足退休人员的需求。
其三,缺乏足够的宣传和引导,导致社会化管理平台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目前我国正在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工作,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方针政策要求,事业单位正在不断优化自身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因此对于退休人员的管理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加之退休人员自身思想意识的变化,也使得其加速适应“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空闲时间,退休初期必定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需要事业单位为其提供思想上的帮助,帮助其尽快适应退休生活。尤其是部分退休干部虽然是党员身份,但是退休之后为了照顾家人离开居住地,无法为社会奉献更大的价值,使得其成为“口袋党员”。由此可见,事业单位没有充分重视退休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导致其在退休之后组织观念逐渐淡薄,很难重新站在单位和组织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久而久之会导致退休人员思想意识出现问题,很难对组织产生较强的归属感。加之部分社区在党支部建设方面不到位,没有重视起对退休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没有采用系统性手段强化退休党员的思想意识,导致党政教育很难有效发挥价值。虽然有关部门也在积极推进社会化管理工作的普及和发展,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社会化管理工作有待提升。
四、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完善社會化管理机制,保证管理服务合法合规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服务管理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养老服务社会化,即发挥社会养老的优势和效用构建居家养老体系,利用居家养老体系优化养老服务质量,形成新型的社会养老服务模式;二是实现社区居家养老,也就是构建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充分整合各个方面的服务资源配合养老服务机构为退休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所谓的社会化管理就是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供服务,在降低事业单位和政府压力的前提下提升社区养老的可行性。在这方面,政府需要承担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宏观调控社会化管理工作,根据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服务管理需求制定社会化养老服务管理计划,确保退休人员可以得到基本服务。另外,社会化管理服务需要充分考虑到退休人员的个性化需求,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满足退休人员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政府有关部门需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承担起政策制定的职责,引入市场机制动态调控社会化管理体系,并且做好各个机构之间“沟通者”的角色,协调社区、企业、非营利机构以及志愿服务机构、家庭等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通过有效监督实现社会化管理效果最大化。
(二)强化宣传效力,转变社会化管理的理念
考虑到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对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认识不全面,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社会化管理的宣传力度,纠正事业单位的认知理念。首先,有关部门需要强化宣传力度,确保事业单位、社区以及退休人员对社会化管理形成正确的认识,尤其是确保事业单位充分认识到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重要价值;其次,针对退休人员的不适应心理,有关部门需要利用宣传和引导化解退休人员的不适感,从而保证社会化管理工作得到退休人员的认可。在这方面,有关部门需要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构建多元化宣传机制,通过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彻底改变事业单位以及退休人员的传统理念,为社会化养老管理模式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并且利用新媒体宣传渠道说明实施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原因,确保相关人士可以保持高度理解和配合,进而满足社会化管理的需求,全面促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具体来说,有关部门在宣传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社会化养老管理的经验教训,站在资源共享以及社会公平等角度不断研究新的模式和宣传手段,然后通过宣传会等手段加快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进展,利用循序渐进的宣传工作使退休人员自觉接受社会化管理,并且发挥出社会化管理的作用效果。
(三)做好准备工作,加强配套机制建设
考虑到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需要多个部门积极配合,从各个角度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需要积极配合政府开展社会化管理工作,顺利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并且整理好退休人员的基本信息,按照规定程序完成各项移交工作。在这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接收退休人员资料,并且配备专业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社会化管理培训,保证其可以完成社会化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退休人员准备学习活动场地和娱乐场地,满足退休人员精神文化需求和生活需求。此外,有关部门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方式,全面提升社会化管理的服务质量,积极探索应用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载体,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新模式,凭借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退休人员的管理水平。在这方面,有关部门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等搭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信息共享平台,利用养老服务社会化管理系统确保各个部门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最大限度保证社会化管理的质量。
(四)丰富文化活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有关部门需要增加社会退休人员活动中心资金支持力度,为退休人员提供充足的娱乐场地,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为此,有关部门需要积极建设文化养老平台,完善退休人员娱乐活动和学习活动,鼓励退休人员积极参与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例如书法比赛、征文比赛、太极拳比赛、乒乓球比赛、歌舞表演等,充分展示出退休人员的精神面貌,同时举办艺术班,鼓励退休人员积极参加,借助丰富的艺术形式丰富退休人员精神文化生活,使得退休人员可以充分发挥其特长和优势。另外,有关部门也可以学习国外优秀的经验,有条件的话可以在社区建立“社区农园”,邀请退休人员积极参与农事活动,通过邻里合作融洽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和联系,确保退休人员可以在农事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五)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
为了有效促进社会化管理工作的普及和发展,有关部门需要和社区、事业单位加深沟通和联系,综合各方面优势和资源构建退休人员多元化养老模式。对此,有关部门需要积极宣传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模式,确保退休人员可以在家人的陪伴之下安度晚年生活,有条件的话退休人员可以和子女住在一个小区,这样既可以相互照顾也可以彼此保持个人空间。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方式就是为了确保退休人员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建立老年人际关系和社交舒适圈,根据自身需求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确保自身老年生活的质量。另外,有条件的退休人员可以选择机构养老的模式度过晚年生活,机构养老不仅可以保证自身得到专业的帮助和服务,也可以带动我国多元化养老模式的发展,为更多人提供新型养老选择。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解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方面的问题,有关部门需要和事业单位、社区以及其他机构加强沟通和交流,结合各方资源构建完善成熟的社会化管理机制,加强社会化管理的宣传力度,确保事业单位和退休人员可以正确认识社会化管理的价值,借助多元化管理和服务活动满足退休人员的需求,利用各种文体活动和多元化养老模式落实社会化管理目标,顺利完成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凌宗秀.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问题研究[J].财经界,2020(27):239-240.
[2]俞林.浅议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7(04):58-61.
[3]周亚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问题探析[J].管理观察,2019(30):64-65.
[4]路佳.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可行性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20):60.
[5]王秋霖.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9(18):47-4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