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凌新龙,蒋 芳,宁晚娥,黄继伟,林海涛
(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探析
凌新龙,蒋芳,宁晚娥,黄继伟,林海涛
(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全世界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教育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求。我国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确立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的方针。教育信息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已对我国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老师和学生都在积极适应新的教育变革。在这一过程中,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改变,并逐渐形成了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的三种学习方式。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当前全世界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作为人类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未来如何以教育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当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教育信息化的变革必然引起人类学习方式的改变,这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1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
2010年5月5日和6月21日,国务院、中共中央相继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今后十年我国教育发展将贯彻优先发展、教育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1]。2012年3月13日,国家教育部组织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2]。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部署,2012年5月4日,教育部以教职成〔2012〕5号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该《意见》分统一思想认识,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作为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基础和战略支撑;坚持科学发展,明确“十二五”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总体目标;推进改革创新,突破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切实加强管理,保障职业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3]。
2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
何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或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4,5]。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6]。
在明确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信息化和教育的定义。信息化是人们追求或推动一个系统中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5]。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和教学的各个方面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为目的,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有效地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7]。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推动现代化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其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7]。
3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虽然1954年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就提出了学习方式,但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它的解释有很多种,并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定义。也就是说有多少理论家存在就有多少种学习方式。丁艳平等人认为学习方式就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是学习者持续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4]。而百度百科认为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总的来说,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其学习方式也不一定相同。它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6]。
信息化学习方式是指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的学习,是指学生利用网络,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自主的、主动的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通过网络,学生和老师可以获取到学习的内容,对自我学习进行评价[8]。一般来说,信息化学习方式的表现形态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4教育信息化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师通过口授、板书、演示等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其特点是老师教授,学生聆听、记笔记,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达到了解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传承以及个人的偏好等都影响着教学效果,课堂是老师的舞台,教材是老师要讲授的内容,而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传统教学的优点是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利于教学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对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等要求较低,教学的效果较高。但是其缺点也十分明显,那就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从老师的讲授中获取知识,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地学习,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引领社会进入信息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更加深入和全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家的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导致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人类的学习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素材,促使人类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断地充实完善自我和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挑战。近几年来,网络公开课的迅猛发展也使得高校教育和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做出改变。目前,受信息技术的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4.1自主学习
从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可知,自主学习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容易。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计算机、网络、智能手机和IPAD等设备尤其是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人们随时随地的学习提供了可能。第二,信息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基础条件,使得大学生可以自主地确定学习目标。在有足够多的学习资源时,大学生能够在较多的资源中进行取舍,最后选择对自己学习有用的资源。而在传统教育中,可供大学生选择的学习资源严重不足、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很少。现在的信息技术提供了足够多的学习软件、网络课程、微博、论坛以及其他智能化平台等,这些能够满足大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图像、视频、文字、动画、声音等多种需求,从而提高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效果。第三,信息技术扩大了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范围及可能性。传统的教育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信息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大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局限于课堂和教科书。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学习任务或自己的兴趣从海量的信息中选择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进行自学。第四,信息技术可以满足大学生对自我学习进程的调控。传统的教育,如果大学生因故缺课,是无法弥补本次教学内容的,而传统教育的这个缺点恰好是信息技术的典型优势之一。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公开课、老师授课的视频或PPT等进行自我学习,从而保持与其他同学相同的教学进度。而且大学生课上听不懂时,课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学。另外,大学生还可以根据爱好和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速度。第五,信息技术便于大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学习结果。很多网络练习包含有正确答案,大学生在做完练习后,计算机会显示正确与否,如果错误,还可以给出正确答案及理由,并记录本次练习的结果。大学生在本次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不懂的知识,还可以在日后复习时查看以前的错题。这些都给大学生自我反思提供了依据,使大学生可以不断地认识自我、反审评价和自我调节。
4.2合作学习
根据百度百科定义可知,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信息化合作学习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小组为单位,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信息技术获取、分析和处理学习资源,得到学习服务支持,进行分工协作、相互交流,以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过程[9]。从合作学习的定义可知,信息化合作学习是一种以个人参与的小组活动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小组的分配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小组成员间互相协作、高效、快捷地完成指定任务。信息化合作学习既有一般合作学习的特点,又具有其独特的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信息化合作学习具有更大的开发空间。传统的大学教育中,大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受到了教学环境和教学人员的限制。而信息化合作学习中,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可以是本班同学、本专业同学、本年级同学、本学院同学和本校同学,甚至可以是全国的大学生以及所有使用网络的人,他们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年龄、性格、能力等,而且参与的时间、地点等限制性更小。这种多元化的合作导致参与者可以获得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参与经验。第二,信息化合作学习的过程控制更便捷。传统的大学教育中,大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仅仅能够靠纸质记录、记忆或口授传承,耗时耗力,效果低下。而信息化合作学习中,特别是在网络合作学习中,所有合作过程的信息可以利用电子通信、电子文件来记录、处理和保存,只要使用合适系统软件,合作过程的记录、结果分析、保存等都可由计算机来完成,省时省力,效率高。第三,信息化合作学习具有多样化的媒介。在信息化合作学习中,大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和方式灵活多样。传统的大学教育中,大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和方式基本上源于课本和老师。而信息化合作学习中,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上的社交软件(比如QQ、MSN、微信等)、E-mail、FTP等网络技术来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源。老师除了在课堂上的讲解外,还可以将录制的讲课视频、教学内容的PPT发布在个人微博、论坛或FTP等上面,方便学生课前和课后的预习与复习。另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其他高校教师的讲课资料来阅读。
4.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于1961年在哈佛大学所作的报告《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中首次提出的[10]。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11]。信息化探索学习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学习主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客体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9]。信息化探索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客体是学习对象。学习主体通过投注精力、时间、情感、思维于客体,配以教师及研究情境、环境的辅助和激励,学习主体对学习对象进行研究、试验、操作、调查、信息处理、信息交流而内化为主体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乃至形成主体的探索精神和能力[9]。信息化探索学习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信息化探究学习具有主动性。信息化探究学习需要大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强调大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每一次的实验、数据记录与整理等都需要大学生自己参与、主动处理,促进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二,信息化探究学习具有问题性。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确立研究的问题。研究问题可以是教师按照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知识来确定分析解决的问题。探究学习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第三,信息化探究学习具有开放性。学生的学习资源有多种,可以是教材,也可以来源于网络。探究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科学素质、智力、潜能等得到提升。第四,信息化探究学习具有实践性。信息化探究学习过程必须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根据自身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第五,信息化探究学习具有创造性。信息化探究学习是学生根据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或自身制定解决方案,然后亲自实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创新。
5结语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二十一世纪必将是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也将更加迅速,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教育平台、教育软件等将被开发并应用于教育,这也将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教育信息化是现代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对象,也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必经之路。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学校一方面应该加强正面引导,提高学生对信息教育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并为教育信息化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另一方面,学校也要不断修改传统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培养方案等,重视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敏. 民办学校教师质量的问题与改进——兼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政策契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8):23-28.
[2]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7):92.
[3]张一春,兰国帅. 理解内涵 抓住问题 寻求对策——解读《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J].江苏教育,2014(8):28-30.
[4]丁艳平, 李玉新.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学习方式变革的影响[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2):149-150.
[5]黄荣怀.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现状及发展趋势[EB/OL]. http://edu6.teacher.com.cn/tjs005a/WebJournal/huibian/A1012001TS0115.htm
[6]金顺姬. 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J]. 教书育人,2005(4):59.
[7]赵娅.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J].科技资讯,2007(26):116.
[8]张铁强. 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2):149-150.
[9]许烁娜. 学习方法及其信息化支撑技术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9.
[10]沈丽娟. 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探究[J]. 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2015(6):43-44.
[11]曾功正. 大班额条件下学生物理探究学习研究[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2):84-8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580(2016)01-0220-04
通讯作者:蒋芳(198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纺织教育与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度纺织服装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立项项目(ZWH-15031)
收稿日期:2015-11-09
第一作者:凌新龙(1978-),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纺织教育与教学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