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乡村景观植物群落设计探究

时间:2024-08-31

高少洋 马 云

(1.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2.西安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710048)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乡村景观建设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由于速度过快、盲目建设,导致乡村景观原始风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村落城市化过程中,不仅丧失了其独有的景观特色,甚至生态系统也遭受到了空前破坏。

乡村景观设计包括村落、农田、道路、河流、植物等,其中植物被称为乡村绿色基底,渗透在各个景观要素之中。紧邻大自然的村落,大多奉行“天人合一”的理念,形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形式,植物在其中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生活环境,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要注重乡村植物群落设计。乡村振兴要在生态环境得以保留的同时,构建积极的乡村生态空间。

1 乡村植物景观现存问题

1.1 设计层面

设计层面存在的问题:一是设计与乡村风貌不符,导致盲目建设乡村景观的现象出现。目前,对于乡村植物景观建设的设计手法还不成熟,于是出现了设计师将城市景观设计手法套用在乡村景观建设之中,导致乡村缺乏自身独特性,丧失了原本的生态风貌,甚至变成城市绿化的延伸。二是乡村失去地域性特色与场所精神。很多乡村缺少绿化规划以及对植物造景的整体把控,设计师不再挖掘当地村落特有植物品种,造就了村落缺乏归属感与认同感。

1.2 经济层面

植物群落设计有别于其他建设项目,因植物群落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后续养护。很多乡村在建设时使用过多珍稀植物,但后期却无法投入人力、物力及财力进行养护,导致降低了植物的生态效益,同时也造就了村落经济负担。运用过多的非本土植物,不仅成活率低下甚至会影响整体生态环境。

1.3 生产、生活、生态层面

在乡村建设中,道路等公共设施面积不断扩大,景观设计多为乡村生活空间的复制,很少关注于生产与生态空间建设。设计中盲目优化乡村环境,丢弃原有生产方式,导致景观设计与村落生产、生态脱节。

2 乡村植物景观作用

2.1 美化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

植物作为乡村景观设计中应用最基础的要素,渗透在设计的各个角落,它与建筑、地形、河流等组合成独特的景观风貌。乡土植物群落设计时,其季相特征也是乡村景观的一大亮点,植物随着季节更换而展现出不同的姿态,形成动态性景观,在美化人居环境的同时,乡村景观也因此更加有活力。

乡土植物大多为当地特色植物,适应当地土壤与气候,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且能与自然环境融合默契,形成自身独特的地域性生态环境;具有调节空气温湿度、吸收空气中有害物质、固化土壤等作用。

2.2 弥补建造材料,促进经济效益

乡村村落大多有一定边界来划分聚落与自然环境,大部分村落会在边界种植高大树木,形成本土景观林,并与地形地势充分结合,在保持美观的同时,还形成了天然的维护屏障。在村落中,每户村民之间也会通过小片绿化植物进行划分空间,运用植物维护院落,与传统的砖墙相比更加具有本土特色。

乡土植物一直在为村落创造经济效益。在早期,乡土植物多为当地特色农作物,主要用于食用与增加收入。如今,随着乡村旅游的兴旺,村落通过设置采摘园吸引游客,增加经济收入,激发乡村活力。

2.3 体现地域特色

乡土植物为当地特色植物,具有承载和表达当地地理状况、历史文化的作用。充分运用本土植物,可以彰显当地地理环境特征,并且传统村落的选址与建造大多蕴含风水文化,便会产生村落中的风水树,这些树木代表着当地的风俗文化,也是当地村落精神寄托的独特方式。

3 乡村景观类型及植物群落设计方法

3.1 乡村植物景观类型

根据乡村植物景观的特殊性,按照功能分为3类,即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生活型景观。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生态型景观为主要考虑部分,它以村落中的自然山林及植被为主。乡村景观最初都是由原始的自然山林植物组成,形成丰富多样的自然植物景观;二是生产型景观。生产型植物大多为村落耕地与村落保护屏障的林木,是村落发展的根本。最后为生活型景观。生活型景观与村民生活紧密相连,凸显着的是村民日常生活的审美蕴意。

3.2 设计方法

3.2.1 植物组团景观

植物组团,是指不同形态、高度和颜色的园林植物经过合理搭配聚集在一起,组成园林植物群落景观。组成植物组团的景观,常常采用“三重至五重植物”的多重植物景观结构。以五重植物组团为例,第一层为草坪、花卉,使人们能近距离观赏,丰富视野;第二层为小灌木,色彩丰富,通过修剪可起到围合作用;第三层高度1.0m~3.0m灌木,可做点缀装饰,利用其丰富的季相变化,体现不同层次的美感;第四层高度3.0m~6.0m小乔木及大灌木,作用是增加层次感,且围合出基本景观骨架;第五层高度6.0m~10m大乔木,作用与第一层草坪花卉相呼应,丰富天际线。

3.2.2 植物群落主次搭配

在乡村景观植物群落设计中,要讲究主次搭配。一般主景由大乔木、造型树等构成,其树形为自然树冠,因主景植物需撑起整个群落主视野,所以在设计时可选用当地特色乔木作为主景。这样在体现其主导地位的同时,也能凸显地域性文化特色。次要植物主要为小乔木、小灌木等具有自然树形的植物,在整体群落中起到陪衬主景、丰富层次的作用。在乡村植物群落设计选择时,也应优先考虑当地特色树种进行组合搭配。并且在搭配时,要注重植物数量、位置等要素,使其凸显乡土风情。

3.2.3 植物色彩与质感搭配

植物群落配置时,颜色与质感搭配非常关键。色彩搭配包括单一色调、多重色调、类似色调搭配等。单一色调会给观赏者一种开拓视野的感受,多重色调会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氛围,而类似色调可用于空间过渡,体现柔和感。植物群落的质感可通过植物的纹理及形状形成独特质感,并且观赏者通过植物与环境质感的对比,可对空间表达出新的体会。

3.2.4 植物季相变化

植物群落景观是动态的,会随着季节发生变化,要注重运用本土季相植物。不同季节,植物会展现出不同形态的花、果、叶,同一组植物在不同季节带给观赏者的视觉感受是不同的。因而,在设计中,要注意当地特色季相植物运用,结合地域特色与文化,营造符合当地季节特色的植物景观,塑造场所精神。

3.2.5 生态群落

植物群落在进行设计时,必须遵循植物的生态习性规律,生态是植物群落的根源。在设计时应考虑自然植物群落的生态习性以及空间长势,搭配自然生态景观。注重分析乡土植物的外形轮廓以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搭配组合情况。还应注重视觉层次,在设计时分析昆虫鸟类的习性特征,兼顾植物花果的香气,打造出“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完美景致。

4 结语

乡村景观与自然亲近,又融于自然,有着类型多样、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所以,在进行设计时要注意运用设计方法与植物搭配比例,对其自然植物群落结构进行模仿,打造适宜植物群落生长的生态环境。要优先选择当地特色植物作为绿化骨干,与引进植物相互融合,营造出良好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