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山西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4-08-31

杜枫

(山西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西 和顺032700)

山西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简称保护区)的建立,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安全的栖息环境,有效保护了野生动植物资源。通过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的本底调查,可以了解野生动物生存现状,并有针对性采取保护措施。鸟类资源调查方法简便,可以最大程度反应自然保护区内动物生存环境特征,例如栖息地类型、管理水平、人类干扰程度等。笔者通过对该保护区鸟类调查与分析,了解了区内鸟类种类及数量、栖息地类型等信息,为今后鸟类保护、监测、栖息地恢复及日常管理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1 保护区概况

铁桥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2年,位于山西省和顺县境内,地理位置处于太行山中段、潇河上游,地理坐标东经113°05′~113°35′、北纬37°13′~37°34′。主要保护对象为华北豹及油松天然次生林,总面积35 352hm2。区内中低山交错,中山居多,地形起伏明显,山高坡陡,地形整体呈西北至东南走势,海拔范围在1 400m~1 827m之间。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阴雨,冬季寒冷少雪,年均气温6.30℃,年积温(≥10℃)2 477℃,年均无霜期119d;年均降水量593mm,主要集中于7月-8月。境内有里思河和梁余河两大河流。

保护区内有林地面积14 209hm2,森林覆盖率为40.20%,其中天然次生林12 924hm2、人工林1 285hm2;疏林地1 284hm2;灌木林地1 342hm2。区内植物种类较多,现有各种植物78科268属403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4属5种、被子植物76科264属398种;草本植物286种、占总数的71%;木本植物117种、占总数的29%。区内主要天然植被类型,有油松次生林、华北落叶松林、油松——辽东栎混交林、白桦——山杨混交林等,天然灌丛及灌草丛以沙棘、胡枝子、皂柳、虎榛子、绣线菊、黄刺玫等为主;主要人工植被类型以油松林、华北落叶松林、侧柏林、刺槐林等为主。保护区内丰富的森林和植被资源,为众多鸟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2 调查方法

保护区鸟类调查方法,主要有资料查询、访问调查、样线法和红外线像机调查法,其中以样线法为主。通过资料查询和访问调查,对区域内的主要鸟类种类及分布范围进行了解,明确重点调查范围;利用样线法进行实地调查,详细记录调查中发现的鸟类种类、数量及栖息地类型;利用红外线照相机对栖息地环境良好的区域进行长时间监测。

样线法调查,就是沿固定路线行进,记录行进途中样线两侧发现的鸟类。本次调查将保护区划分为22个4.0×4.0km2的调查方格,调查时样线起终点尽可能为调查方格的对角线,最大限度地覆盖保护区各种生境。调查时间为2020年4月5日-25日、9月5日-25日,每条样线在春季和秋季各调查1次,调查期间选择晴天7:00~10:00和15:00~18:00。鸟类活动时间为早晨和傍晚两个高峰,在一天中的上述两个时间段内调查可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发现鸟类。调查时3人一组,2人各负责观察样线的一侧,1人进行数据记录,调查行进速度每小时2.0km左右,用GPS或户外助手软件记录行进轨迹。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鸟类多样性

调查中共布设22条样线,调查2次,样线总长度160km,最长样线5.10km,最短样线3.5km。调查发现鸟类11目31科76种,记录个体数量957只,其中春季调查发现鸟类10目27科69种,记录个体数量523只;秋季调查发现鸟类9目24科61种,记录个体数量434只。区内鸟类优势种,主要有环颈雉、喜鹊、灰喜鹊、山麻雀4种,个体数量占记录总个体数量的67%;区内发现频次和个体数量较少的鸟类,有苍鹭、普通鵟、阿穆尔隼、雀鹰、白尾鹞、纵纹腹小鸮、普通夜鹰、星头啄木鸟、凤头百灵、黑枕黄鹂、棕眉山岩鹨、白眉姬鹟、黑脸噪鹛、暗绿绣眼鸟、贺兰山红尾鸲、黑喉石即鸟、黄胸鹀、北朱雀,这些鸟类均属于区内罕见种,共发现个体数量21只,罕见种种类占发现种类总数的29.50%,但个体数量仅占发现记录个体总数的2.19%。

3.2 鸟类分布型

根据张荣祖《中国动物地理》划分,该保护区鸟类分布型有10种:全北型有苍鹰、家燕、褐头山雀、白尾鹞、喜鹊等;古北型有雀鹰、燕隼、白头鹀、黄胸鹀、普通鵟、纵纹腹小鸮、大山雀、星鸦、树麻雀、银喉长尾山雀等;东洋型有珠颈斑鸠、普通夜鹰、黑枕黄鹂、黑卷尾、星头啄木鸟等;中亚型有大鵟、山鹛、石鸡等;季风型有大嘴乌鸦、山斑鸠;东北型有金翅雀、北朱雀、北红尾鸲、三道眉草鹀等;东北——华北型有牛头伯劳、灰椋鸟;南中国型有暗绿绣眼鸟、山麻雀、黄腹山雀等;华北型有山噪鹛;不易归类的有红隼、环颈雉、岩鸽、黑喉石即鸟、戴胜、红嘴山鸦等。

3.3 重点保护鸟类

调查记录到的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苍鹰、大鵟、普通鵟、阿穆尔隼、红隼、雀鹰、白尾鹞、纵纹腹小鸮等8种,个体数量19只,约占鸟类总个体数的1.99%;山西省重点保护鸟类有苍鹭、星头啄木鸟、凤头百灵、牛头伯劳、贺兰山红尾鸲、黑枕黄鹂等6种,个体数量9只,约占鸟类总个体数的0.94%。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鸟类共计14种25只,种数占记录鸟类种数的18.42%,个体数量占总个体数量的2.61%,通过数据反应出重点保护鸟类数量的稀少。

3.4 栖息地类型

根据该保护区生境特征,将鸟类栖息地划分为6种生境类型,鸟类与生境利用程度和关联程度如下。

森林生境。保护区主要由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组成,不同类型植被为鸟类觅食、栖息、繁殖提供了不同生态位,对于鸟类多样性组成具有重要意义。鸟类与森林生境密切相关的有46种,占保护区鸟类总数的61%。该生境记录到的鸟类,对森林生境依赖性较强有鹃形目、鴷形目、佛法僧目、鸽形目和雀形目(伯劳科、卷尾科、山雀科、鳾科等)。

灌草丛生境。该生境类型多种多样,其中靠近森林的灌草丛有林下灌丛、林缘灌丛、林间空地灌丛等,分布的鸟类大多数为雉类、噪鹛、鸦雀等;单纯灌草丛生境分布的鸟类为多种鸲、鸫类;靠近农田的灌丛分布的鸟类有雉科的石鸡、斑翅山鹑、鹌鹑、环颈雉,文鸟科的树麻雀,雀科的金翅雀和多种鹀等。该生境记录到53种,占保护区鸟类总数的69.74%。

草地生境。主要有农田—草地、林缘草地、亚高山草甸等,记录到的鸟类主要有凤头百灵、云雀、鹡鸰、麻雀、金翅雀及多种鹀等。该生境记录到鸟类21种,占鸟类总数的27.63%。

水域生境。保护区水域多为河流湿地,记录到的鸟类有苍鹭、红尾水鸲、普通翠鸟3种,占鸟类总数的3.95%,种类相对稀少,原因是保护区内不存在大面积水域,湿地基本以季节性河流为主,水鸟栖息地范围较小,食物缺乏。

农田生境。该生境类型主要为林缘——农田、农田——灌丛、农田——村落、农田——河漫滩等,属于人工植被生境类型,较为单一,但食物资源丰富,共记录到鸟类39种,主要有环颈雉、石鸡、斑翅山鹑、珠颈斑鸠、山斑鸠、灰斑鸠以及雀形目鹡鸰科、百灵科、椋鸟、麻雀等,占鸟类总数的51.32%。

居民区生境。该生境区人为干扰活动严重,对于绝大多数鸟类而言环境恶劣、难以适应,是鸟类多样性最为贫乏的生境之一,生存的主要鸟类多为人类的伴生种,如树麻雀、山麻雀、家燕、喜鹊、灰喜鹊等,共计5种,占鸟类总数的6.5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