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及应用实践

时间:2024-04-24

陈柳燕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也有了极大的改变,为企业的高质量运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企业绩效评价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便采取有效的方式优化企业的运营策略,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有效的指引,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因此,对企业绩效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总结企业绩效评价的正确方式和有效经验,才能够立足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采取正确的绩效评价方法,为企业的绩效评价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以企业的绩效评价为背景,探讨企业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分析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并对企业绩效评价的优化方式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绩效评价;应用

进入新时期后,我国企业的管理理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绩效评价的覆盖范围,不再简单的将绩效评价等同于财务目标的完成情况,而是更加看重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整体成效。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的管理者也在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有效的优化策略和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绩效评价工作不仅能够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也能够为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企业各业务项目的顺利开展,为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提供有效的支持。

一、企业绩效评价概述

想要掌握绩效评价的正确方法,首先必须对绩效评价的定义有明确的认识。绩效评价并不仅仅是企业每一年度需要完成的一项填表任务,而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这一年度的工作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同时,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方式,企业的管理人员还能够对企业员工的整体工作效率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和考察,从而评估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工作潜力,为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这不仅对员工自身的成长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有积极的帮助,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和整个社会生产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更加重视企业绩效评价的作用和价值,将企业的绩效评价上升到战略的角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

企业想要进一步采取正确的绩效评价方法,就必须先了解绩效评价的内容,这样才能够确保所采取的方式和绩效评价的内容相吻合,才能够进一步提高绩效评价的有效性。所谓绩效,就是员工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环境下完成企业所布置任务的效率和成果、所取得的绩效和效益。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绩效会存在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将其进行总结归纳后可以分为三个大类,其一是员工是否顺利完成了企业布置的工作任务,其二是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中的工作效率,其三是员工完成工作任务带来的实际效益。首先,员工的任务完成情况是指员工在企业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情况。其次,员工的工作效率是指员工在完成任务期间利用企业和自身资源的情况。企业的资源除了物质资源、设备资源和资金之外,还包括企业的时间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等;员工的自身资源主要包括员工完成任务的方式、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员工的工作态度等等。最后,员工带来的实际效益就是指员工通过完成任务给企业带来的实际经济价值。其中,经济价值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部分,直接价值就是指实际产生的资金和资产增值部分;间接价值主要是指员工为企业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益提升带来的工作方式、制度等方面的改善,还包括员工的工作为企业未来发展带来的良性影响。

三、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

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科学的指标体系,并按照规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进行有效的评价,这样才能够对企业在某一时间段内所取得的经营成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考查,才能够更加公正公平的评估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进行绩效评价的方法选择时,应该始终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进一步拓展绩效评价的适用范围,增加绩效评价的内容覆盖面,实现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模式,这样才能够在绩效评价的过程中纳入足够多的评价因素,才能够真正得到有效的结果和客观的结论。

(一)财务绩效

企业在针对财务绩效进行评价时,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盈利能力

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得利润的能力。因此,在进行绩效评价时主要是通过銷售增长率和经济增加值这几个指标来实现。和传统的评价方式不同,企业的绩效评价不再通过总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和每股收益这些指标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企业经济增加值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资本的增值情况,让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企业的资本净收益,这也是未来绩效评价方法改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企业通过销售增长率来对企业的成长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估,能够更加客观全面的预测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盈利能力,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有积极的帮助。

2.营运能力

企业的营运能力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和资源使用效率,也能够体现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通过对企业营运能力的有效评价,能够让企业的资产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让企业实现更加优质的资源分配,为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企业的营运能力进行评价时,主要是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这几个指标实现。

3.债偿能力

企业的债偿能力也是衡量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时,需要对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进行综合考察。这两项指标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实力,也能够反映企业在现阶段内的实际财务情况,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判断企业是否处于稳定健康的生产经营中。因此,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评价时,一般会通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速动比率进行评估。

4.抗风险能力

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主要是指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变化的经济政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抵抗风险的能力,在进行评价时往往会设置抗财务风险指标和抗经营风险指标两项指标,能够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估和判断。

(二)非财务绩效

如今,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企业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仅仅从财务角度进行绩效评价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科学发展的需求。因此,企业的绩效评价还需要拓展至非财务的角度,纳入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经营开发能力和学习创造能力等各种重要因素。

1.内部管理能力

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运营中的各项管理活动和管理策略是否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企业产品成本的控制情况、产品质量的合格比例、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劳动效率的提高情况等等。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方式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进行客观评估,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寻找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同时将评价的各项指标与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有效结合,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水平,也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企业的员工能够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多的力量。

2.经营发展能力

企业的经营发展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对市场和顾客需求的分析能力是否能够促进企业市场份额的有效拓展、是否能够更好的满足顾客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够为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因此,在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能力进行绩效评价时,主要包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企业开拓新市场的成功率、企业产品是否能够提升顾客的满意度等。企业通过对经营发展能力进行绩效评价,能够将评价的结果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有效对比,让企业和顾客之间形成更加稳固的联系,提高企业的市场反馈水平,让企业能够更好的针对市场需求和顾客个性化要求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为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3.学习创造能力

企业的学习创造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企业只有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才能够真正树立起具有企业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使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产品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实现自我的超越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为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对企业的学习创造能力进行绩效评价时,主要采用的指标包括员工满意程度、员工提出合理建议的增长率、员工培训时长的增加、员工参与培训的人数增长情况、企业新产品开发成功的比率等。

四、科学设置企业绩效评价指标

(一)重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

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融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但是在使用非财务指标时,企业还需要为非财务指标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这样才能够将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实现有效的平衡,才能真正让非财务指标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企业对非财务业绩过分关注,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决策缺乏必要的弹性,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存在较大的漏洞;如果企业对财务业绩过于关注,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的各项战略决策存在短期的局限性,不利于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只有正确把握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標在绩效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够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促进企业绩效评价能力的不断提升。企业正确平衡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比重,不仅能够让企业的战略和战术实现更加高效的协调统一,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绩效监督。通过非财务指标的有效应用,企业不再仅仅从财务部门获取相应的财务数据,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调查机构了解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等数据内容,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财务部门对相关数据的违规改动情况,让财务数据能够更加准确真实。同时,通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有效结合,企业还能够让经营手段和经营目标实现高效的统一,让企业不仅能够获得更加优质的经营成果和财务成果,同时也能让企业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财务指标尽可能量化

定量分析能够更加客观全面的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绩效水平,但是定量分析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同时企业的一些评价指标也存在不便量化的情况,因此导致许多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大量使用定性评价的指标,并没有重视定量评价的结果。因此,为了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也为了企业更好的提升绩效评价的效果,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价时一定尽可能以定性评价为基础,通过有效的方式实现定量分析,从而更加科学地对企业的各项指标进行准确评估,尤其是让非财务性指标能够通过更加直观的数字显示出来,让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更客观的评估企业的发展能力。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企业绩效评价的定量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能够帮助企业更快的实现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进一步提高了绩效评价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对员工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对员工的流动率进行定量分析,这样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提高发展的活力,让企业的流动率能够维持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中,从而吸纳更多具有创造力和专业性的优秀人才,及时淘汰一些不合格和不胜任的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新鲜思维。其次,对企业的员工培训费率进行定量分析。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日益增加,因此企业的员工不能固步自封,只有不断参加企业的培训和自我学习,才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想法。员工培训费率是指企业员工培训费用在整个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能够反映出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也能够反映出企业在长期竞争力提升方面的水平。最后,对企业的员工劳动生产率进行定量分析。员工劳动生产率能够客观的评价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也能够评价员工改善生产和经营策略的水平,更能够评估员工是否能够更加高效的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一般在进行员工劳动生产率考察时,不仅会评估员工创造产品的数量,同时也会综合员工创造的产品价值进行全面评估。如果员工保持不变的产品创造数量,但是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在不断提升,就代表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企业绩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不同的评价主体能够更好的把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便作出有效调整。因此,企业绩效评价的主要动力也来源于不同评价主体的需求,实际上就是评价主体对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揭示,是信息再生产的重要过程。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更着重于企业管理人员、企业投资者和企业债权人的管理需求,因此在绩效评价指标的制定过程中往往会依据不同评价主体的需求产生不一样的评价体系,导致各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存在较大的差异,出现评价结果相互矛盾的现象。但是随着绩效评价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如今企业绩效评价主体也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比如政府、企业员工、企业供应商、企业客户等等。因此企业需要建立起更多元化的绩效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够纳入不同绩效评价主体的需求,让企业的绩效评价结果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也能够面向不同主体提供更加针对性的绩效评价结果,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决策提供有效的指导。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绩效评价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更加准确地把握实际发展情况,能够为企业未来的战略决策作出正确的指引。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绩效评价方案,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和体系,才能够确保企业绩效评价的结果有效真实,才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瑞.零售企业商业模式转型的绩效评价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2.

[2]杨超,付琳.基于EVA视角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2(08):28-30.

[3]王岩,Chungwon Woo.关于企业绩效评价和人员激励机制[J].中国商论,2022(13):117-120.

[4]温青林.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J].财会学习,2022(15):53-55.

[5]李爱梅.新发展格局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优化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2(14):68-7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