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要点分析

时间:2024-04-24

陈露

摘 要: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愈发重要。专项资金是行政单位资金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要求单位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不能被挤占、挪用、截留。事业单位通过做好专项资金管理,科学统筹安排资金使用计划,做好过程管控、结果考评,能够推动单位管理精细化。同时,专项资金管理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行政单位通过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管理中的缺陷,这有助于单位管理水平提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资金管理;要点探析

行政单位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资金不足给其带来的压力;同时,提升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可以实现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高效益项目建设中,进而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有效履行。事业单位在对专项资金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加强监督管理,推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可以增强对各部门人员的约束力,确保专项资金使用以规范标准为依据,真正发挥资金效应,这对于事业单位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实现专项资金使用增效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政单位的职能范畴也日趋完善,政府对于专项资金的拨付力度也不断增加。行政单位不管是业务还是项目都逐渐多元化,通过对专项资金科学精细管理,可以实现对有限的资金进行最优分配,将其合理分配至各环节,不仅能够提升资金调配的科学性,还能保证项目资金链安全稳定,促使资金流向最具价值的环节,从而实现专项资金增效。

(二)防范融资风险

为有效保障民生,我国近年不断加大民生工程建设规模,然而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家财政的负担。作为行政单位,应重视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得当、支出规范理性,能够有效提升专项资金利用价值,同时也能尽可能地避免政府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规避政府融资风险。

二、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中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一)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界定不明确

使用界限不明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专项资金使用混乱。在一些行政单位中,未明确区分公务经费和专项资金,都被认为属于同一类资金,从而导致实际使用时出现挤占的情况;如在公务经费不足的时候,用专项资金来弥补,这就严重降低了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并不符合专款专用的要求。加之,在部分单位未做到独立核算,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转型资金管理难度增加。

(二)预算编制严谨性不足

在行政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中,如果预算编制不到位,也会影响专项资金管理效果。一些行政单位在选择预算编制方法时往往倾向于增量预算法,采用该方法编制预算会导致其在编制过程中只是结合单位财务数据,并未考虑到项目实际变化情况和市场因素,从而造成预算指标与实际脱节;此外,缺乏完整规范的项目可行性报告,使得预算编制的严谨性大打折扣,从而直接影响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容易增加风险系数。如此一来,行政单位无法从事前环节入手做好科学筹划安排,对于项目资金未能做到合理安排,从而降低了其利用率,难以发挥专项资金效用。

(三)缺乏强有力的事中审核和事后监督

专项资金的事中审核较为重要。就目前来看,一些财政集中支付中心未能将行政单位的资金支出活动做好全面细致的审核把关,在审核过程中未能把握侧重点;如对重点专项资金支出项目、大额资金支出未能着手审查,未能做到严格以合同为依据,以支付要求为参考基准,对专项资金进行支付进行审核;甚至集中支付中心对于一些专项资金支出,在不明確其是否有支出必要的情况下,就盲目通过审核,这大大降低了事中审核把关的力度。此外,行政单位未建立起常态化的内部设计机制,一些行政单位审计职能可能只是由财务部门履行,如此使得审计监督趋于形式化,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投机行为;且问责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对犯错成本不高的不予问责,从而大大降低了专项资金管理的威慑力。

(四)缺乏健全的绩效管理体系

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不仅能发挥约束作用,还能发挥激励作用。一些行政单位尚未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在专项资金使用的过程中,“用好用坏一个样”,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未能将专项资金使用效果和部门、岗位绩效挂钩,使得激励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如此大大降低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率。此外,还存在超预算的情况,一些财务人员缺乏对项目的深度了解,只是关注对专项资金进行核算,这并不符合专项资金管理规定。

三、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注重合理界定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对于专项资金,事业单位要坚决做到专款专用。因此,在拨款环节,上级部门要明确界定其使用范围,以实现专项资金使用限定在合规范围内。其一,行政单位应建立专项资金台账,对所有款项的支出进行详细记录,以确保每笔资金流向都可追溯,每笔资金使用都有缘由,防止出现被挪用、挤占等情况,以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其二,行政事业单位不得将专项资金与常规经费混淆,要做到独立核算,防止因核算不清晰而出现挤占专项资金的情况,实现从源头上解决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其三,单位在对专项资金利用的过程中,要严把审核关口,以保证其使用情况被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来,从而避免核算混乱,提升专项资金利用价值。其四,行政单位应制定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明确使用标准、要求、范围,坚决以上级部门所明确规定的范围为基准,以实现专项资金用得其所。其五,行政单位规范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明确资金使用范畴,还要注意适当增加对公务经费支出,尽可能防止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发生。其六,单位需对行政单位管理层提升重视度,一些管理人员片面认为专项资金是自有资金,因此自由处置,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专项资金滥用风险;为此,行政单位可依托制度强化约束,明确界定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权责,实现责任到人。

(二)注重强化资金预算管控

行政单位应注重强化资金预算管控,以促使专项资金能够发挥最佳效益。首先,可考虑在单位建立专家审查制度,对于项目立项应严格规范做好考察、核查,并开会讨论决定项目立废,讨论过程中应围绕项目能否取得预期收益展开,从立项环节入手,做好项目审核把关,尽可能地减少无效投入项目、低效益项目、风险项目,将更多专项资金投入到高收益、优质项目中,以实现资金增值。与此同时,行政单位应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在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严格做好预算工作,在编制专项资金预算时,切实遵循“两上两下”编制审核流程,选择科学合理的编制方法,遵循“上下结合”的基本原则,确保预算编制切实可行,符合部门实际业务需求,以提升预算精准性,防止“拍脑袋”决策。其次,单位需要注意的是,在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过程中,要以上年度预算落实情况为考量依据来确定本期预算,收支计划一旦制定,原则上禁止随意变更,以保持资金预算的严肃性。在资金预算执行过程中,单位应严格做好动态跟踪监督,定期向管理层反馈预算执行进度和效果,编制执行反馈报告,以强化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保证专项资金真正全额用于特定项目。其三,行政单位应制定问责制度,对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明确合理划分各部门的权责;如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审核部门、使用部门等,明确定岗、定责、定额,一旦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追溯相关人员责任。其四,单位可做好对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工作,制定配套的奖惩制度,对于资金使用效益较高的部门、岗位人员,采取激励措施,对资金使用较为低效的部门、岗位人员,采取相应的惩罚手段,以此促使负责人严格规范管理好、使用好专项资金;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要坚决做到专款专用,在财务核算时,要做到按要求规范核算,以保证支出的合理性。

(三)注重严控资金收支关口

对于行政单位而言,其收入相对单一,主要为财政拨款,因此单位要重点做好支出管控,强化支出关口管控。在上级部门拨付专项资金后,单位要及时将其纳入单位监管范畴,并且要与其它款项收入分开,进行独立管理,避免出现“小金库”的情况,同时防止出现挪用、截留专项资金的情况。在支出管理方面,要加大支出审核力度,对于每笔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均要严格核查去向,并明确其支出原因、用途等,禁止一切非规定范围内的支出,保证支出管控刚性。同时,行政单位要做好发票管理,防止出现将公款消费变为办公用品的情况,要重视办公用品的监督管理,从总量层面做好控制。对于办公用品的采购,单位因要求由两人以上完成,以起到相互监督、制约的作用。除此之外,行政单位应建立内部管理联动机制,对于提供虚假发票的情况,要严肃打击处理,防止非法套现。

(四)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体系

行政单位应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体系,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行政单位要注重强化内控管理,树立内控思想,明确在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一把手负主要责任;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岗位机制,对于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的关键岗位,要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落实好岗位职责分配,从岗位层面强化制约监督,通过加强岗位机制建设,有效防止使用风险。其次,行政单位可实施归口管理,以依据权责对等的要求,集中管理单位的会计业务活动,防止专项资金分散到各部门,不利于集中把控,再通过采取归口管理,从制度层面防止出现小金库。单位在对专项资金使用时,往往牵扯多部门,因此可考虑建立联合管控领导小组,由行政单位多部门负责人组成,对于专项资金利用中存在的各项问题,采取专门整治处理,为专项资金管理肃清环境。再次,行政单位要注重提升政府采购规范性,伴随着行政单位职能的日趋完善,资产规模也不断扩大,采购范围也不断拓展;为了提升采购规范性,在实施政府采购过程中,应由财务部门进行集中監管,打造“阳光采购”、“透明化采购”模式,以确保在运用专项资金进行政府采购过程中流程规范、程序合规、利用得当。最后,对于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资产,行政单位要注重强化管控,明确划定资产权属;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经营项目投资过程中,往往会有财政拨款进入,同时也会有自筹资金,在项目建设完成后,要对权属进行明确,防止出现游离于账外的资产,导致单位账实不符。不仅如此,行政单位要注重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配置,伴随着政府对行政单位专项资金投入规模不断加大,其资产也日趋优化,为了提升资产配置效果,行政单位可考虑加大清查力度,严格规范做好资产清查,以防止在资产配置过程中,配置标准过高,而造成重复购置的现象。

(五)建立健全的专项资金监督评估机制

在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单位强化监督能够增强约束力,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专项资金使用行为。在内部监督方面,行政单位应健全内部审计管理机制,为保障内审职能切实履行,应保持其独立性,可单独设立内审机制;而针对行政单位的专项资金支出,由内审部门定期做好全过程的审查监督,依托内审机构,促使单位自查能力提升,以便及时发现专项资金管理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不合规行为,及时督促改进,以避免造成重大国资损失。作为行政单位,要落实好经济责任审计,尤其是对于管理层,要定期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在其离任后也要做好离任审计;加强审计管控,使专项资金使用违规行为无所遁形。此外,行政单位可考虑搭建专项资金信息化管理系统,依托于全流程追溯、全过程留痕,全方位追责等优势,形成线上线下监督合力,发挥监督优势,以保障专项资金规范、有效使用。

除了要强化内部监督之外,单位还应重视引入外部监督,如地方政府监督、审计部门监督等,对于地方监督职能部门,要进入到项目一线做好实地勘察,确保行政单位申报项目的客观性、完整性。同时,单位在审查项目时,可通过与同类项目比对的方式,来对资金用量情况进行准确预估,通过预算对比,如果两种之间差异较小,则可以考虑通过抽样的方式,只对部分资料内容进行重点审计;如果差异较大,除了要做好相应项目的财务分析之外,还要注重对收支凭证进行核验,进一步做好具体分析,针对存在的差异问题,及时和预算申报单位沟通,要求其重新进行申报或者对申报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发挥职能优势,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从根本上防止虚假申报、不合规使用等情况发生。

(六)强化国库集中支付审核力度

为做好专项资金管理,财政中心应注重做好国库集中支付审核。第一,在年初时,财政集中支付中心应该深度充分的熟悉行政单位的项目情况,据此做好资金的筹划安排,要确保获取预算单位的最新、最全资料,针对其不合理的支出,财政集中支付中心有权拒绝支付。第二,把好收付质量审核关,针对实施的项目,在对收付款情况进行审核过程中,财政收付中心机构要严格以合同条款为依据,规范做好实地审查;除了做好书面调查了解之外,还应强化审核关口,针对重大项目,要务必做到实地勘察之后再决定,如工程建设项目,要根据实际工程开展进度情况,来对资金支付进行把控,确保预算落实进度同项目资金支付保持一致,确保预算的刚性。在开展项目过程中,针对较大额度资金支付,其要重点监督管控,防止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第三,在财政集中支付实施后,进一步加大了对行政单位的收付管控,同时,集中收付制度也不断规范化、完善化,因此财政中心在开展集中收付业务过程中,要严格履行制度,以制度为管控收支的重要依据和标准。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政专项资金本身不同于一般的财务资金,专项资金必须保障是专款专用,严禁他用。财政专项资金必须使用在申报的项目上,同时单位应积极配合做好有关监督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项目实施后,要积极配合财政等相关部门做好考评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要注重对专项资金进行规范化管理,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各项支出费用必须严格把控,严禁发生违规现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其职能高效履行,是衡量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关键,而做好专项资金管理是保障职能履行的重要一环,因此行政单位应注重做好专项资金管理提升,推动管理精益化,以实现服务效能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岩.试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核算的管理办法[J].财务管理研究,2022(3):137-140.

[2]张金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监督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22(1):85-87.

[3]饶娅梅.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纳税,2021(25):66-68.

[4]高晓芬.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内控现状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13):65-66.

[5]奎花.行政事業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财会学习,2021(2):25-26.

[6]张道贵.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探讨[J].商讯,2020(34):179-18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