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陈忠琪
摘 要: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综合作用下,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隨着我国政策以及市场向该方面倾斜,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因为起步较晚,市场竞争又十分激烈,导致企业内部部分管理问题暴露的愈发明显,其中尤属成本管理问题。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产品创新和研发是其取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但是创新力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这与企业节约意识背离,为了更好地协调企业成本支出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企业必须加大对成本控制的研究力度,帮助企业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有效提升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将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从成本控制相关概述出发,分析当前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重点介绍高新技术企业成本优化的对策,更好地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在经济市场和社会进步上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对策
从理论建设上来看,我国关于成本控制的理论颇多,但多引申于国际市场,且通用性明显,缺乏对具体行业、领域的针对性。而本文对相关内容的分析,能够进一步丰富我国成本控制理论,形成更具本土气息的体系,更好地指导企业相关工作的开展;从实践应用上来看,对高新技术企业实际应用过程的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及时革新成本控制方法,建立起现代、科学且高效的成本控制手段,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使其在现代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一、成本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所谓成本控制,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根据既定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管理范围内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最终成本管理目标的形成。目前,我国理论界对于成本控制的认识形成狭义、广义两方面的观点,从狭义角度来看,其认为企业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对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使用一定方法对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成本的一切耗费,进行科学计算、限制和监督,将各项实际耗费预先确定在预算计划或标准的范围内,并通过分析造成实际脱离计划或标准的原因,积极采取对策,以实现全面降低成本目标。从广义角度来看,其认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就是对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及各阶段的所有成本控制。除了狭义上的生产阶段外,还要控制设计阶段、试制阶段、销售阶段以及售后阶段等的成本,与成本预测、成本决策以及成本规划、考核共同构成现代成本管理体系。这也是现代大多企业和管理者认同的观点。
就本文提到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来看,其主要具备如下明显特征:
1.成本控制范围为全成本。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其生产成本在整体成本支出中占比较少,更多的费用发生在产品的创新、研发、市场化等阶段,所以,如果从狭义角度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支出,其结果显然不理想,必须从广义角度出发,扩充成本控制范围,达到优化企业成本资源配置和资本产出的高效管理目的。
2.成本控制核心工作是推动技术创新。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竞争力,企业要想提高收益,根据成本效益理论,其必须不断优化各项资本投入,实现自主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取得更高的经济回报,获得更大的附加值,以此才能够将其转换成自身的优势,形成良性循环,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控制本质是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
3.成本控制重点是产品研发与技术开创。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成本,其中超80%的部分在研发阶段就已被确认,只有在后面研发成功及投产后,其产品价值才逐渐形成,直到市场化后,才能明显看出。可是产品的市场欢迎程度基本取决于前端的技术创新,只有欢迎程度高,其销售额才会越大,才有可能对冲前端成本支出,换言之企业研究与开发阶段的管理对成本控制尤其重要。
二、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虽然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企业数量和质量都在逐年增加,不难看出,其在目前发展态势强硬,对经济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从行业整体上来看,行业起步晚、问题频发也是不争的事实,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的成本控制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可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成本预算管理不到位
预算工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成本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企业传统的成本控制工作中,更重视事后的核算和经验总结,而对于事前的预算和事中的动态监测等方面关注度显然不够。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预算工作开展不佳,其其缺少对市场的调研、考察,对市场发展规律变动掌握不牢,难以准确预估其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也就导致其成本预算、销售预算等与实际可能产生较大偏差,难以对实际成本支出发挥指导作用,不利于企业资金安全等的保障;另一方面,成本预算执行中动态约束力不够。由于企业整体上对成本预算管理重视度不高,导致在后续执行中,缺乏刚性约束,且相应的规章制度等建设不全,在职员执行过程中仍以主观意识为主,很容易导致预算成本偏离目标预算。
(二)研发环节成本控制不力
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其研发环节是成本控制最难的环节,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生存的源泉,这也意味着必须在该阶段投入更大的成本,但企业对该方面的成本控制显然不利。一来是因为这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环节,其资金等资源的偏向力向来大,导致其不注重该方面的成本控制,在日常活动中没有养成成本节约的习惯和意识;二来是因为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还将成本控制的重心放在生产管理环节,对研发环节的成本投入没有系统性认识,无法从根源上对企业的成本支出进行控制。
(三)生产环节浪费严重
在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环节中,存在的最明显问题就是成本浪费。第一,生产过程缺乏严格的监管,生产程序或存在不规范的行为,且生产车间以业绩确定个人薪酬绩效,因此大多职员将生产任务作为工作重心,在材料以及设备使用以相关成本损耗上的关注度不高,日常不注重维护,且浪费严重,加上一些精密仪器成本造价本就高昂,导致该环节成本骤增。第二,生产程序和职员操作上缺乏制度约束,基本的操作规范以及与之相关的奖惩、责任制度等,能够对生产车间职员起到警醒作用,使之更主动地关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问题。但目前来看,企业在该方面的建设并不到位,导致该阶段支出的成本项目增加。
三、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优化对策
(一)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体系设计
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控制主要是从产品研发与开发阶段开始,到采购、生产以及后续的市场化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成本控制的重心不同,参与其中的人员也有所不同,因此企业在不同阶段要采用差异化成本控制方法,体现出不同阶段的具体内容,实现价值链上各具体价值活动的成本控制,构建立体且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如表1所示。
(二)产品研发阶段成本优化
在目前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企业需时刻注重市场的变化情况,保证自身的研发内容与市场客户需求保持一致,所以在研发阶段如何设置实施目标十分重要。其要根据“市场调查—销售预测—确定目标收入—确定目标利润—成本预测与价值工程分析—确定目标成本”的程序展开。具体表述如下:首先,确定市场价值。除了市场消费和行情分析外,还要对竞争对手产品做充分了解,包括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客户群体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市面欠缺的产品功能和特性,为新产品研发提供思路,进而确定期望目标。其次,分解研发阶段的目标成本。一要向功能域分解目标成本,进而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个人身上,二是从价值方面分解目标成本,明确部门、个人的工作任务,进而对产品进行设计,然后不断对新产品成本进行改进,避免盲目开发,又能够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和创新性。
(三)产品生产阶段成本优化
在完成产品研发与设计阶段后,就要进入到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批量生产阶段,在该阶段的成本投入虽然不如研发阶段力度大,但在企业整体的成本消耗中仍占据一定位置。首先,从采购阶段出发,加强采购成本控制。采购阶段的成本支出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采购价款、基本作业成本以及由供应商方过失引起的额外成本。采购作业流程是将投入转换成产出的过程,其优化具体可从如下内容上进行:一要进一步完善采购制度,通过规范健全的采购制度,规范企业采购活动,预防采购人员不良行为,同时避免出现部门扯皮、推卸责任现象。采购制度具体应包括采购申请、授权人审批权限、物流采购流程、相关部门权责、不同材料管理规定与方式、报价审批等。二要对采购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与信息收集,了解企业潜在的消费市场,充分知悉价格走势和市场需求,还要对竞争者产品进行分析,使自身始终处于有利地位,为企业采购计划提供详细的调研报告。三要强调供应链源头管理,科学启用性价比高的供应商。与供应链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实现合作共赢,同时利于扩大采购范围,缩短供需距离,控制在途成本;其次,是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一方面,企业必须基于采购情况和库存情况以及技术工艺,确定生产环节的目标成本,明确生产作业链与价值链的基本关系,即作业链是企业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价值链是作业链的最终表现,充分认识到二者间的统一性,能够以作业链为指导,对企业的产品的价值链进行分析,保证企业作业链能够始终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启用作业成本法,将其作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充分识别企业资源成本和作业,确定动因,将资源成本合理分配给作业,再将作业成本分配给具体的作业对象;最后进行生产成本归集计算,严格坚持“相关性、成本效益性、重要性、充分性”等原则,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四)产品销售阶段成本优化
产品销售阶段也是产品市场化阶段,该阶段上,顾客行为差异是造成成本费用比率分摊失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一大难题。虽然能够从价值链角度,对顾客价值创造进行审查,可以帮助企业规避额外的生产内容,减少浪费,提高生产率,但是目前来看其市场化成本控制还有很多可精进的方面。第一,企业可进一步健全销售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顾客自动记录系统和库存管理系统,实现企业与经销商的电子化往来,实时对账审核,在系统上自动反映出库存缺失等内容,自动补充,控制额外销售费用;第二,提高服务成本管理质量,未来顾客的需求会愈发严格,物美价廉是产品的最终走向,企业必须秉持“顾客是主体”的服务原则,加大销售服务方面的投入,提高企业服务差异化优势,既能培养一批忠诚度高的顾客,又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第三,平衡服务成本与顾客成本,找到其中制衡点。服务成本越高,为客户提供的服务种类就越多,意味着顾客满意度可能就越大,但不利于企业的成本节约。顾客成本支出的越少,意味着企业获得的利润就越多,但顾客购买率会下降。服务成本与顾客成本间相互协调,企业必须综合考虑,根据企业的实际能力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得企业价值最大化;第四,控制企业营销费用的发生,高新技术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其生产投入包括高新技术设备、专业人才、专业知识等,其产出则是附带高新知识价值的产品或其他服务,且超前性明显,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可能认为付出的资金与取得的回报不成正比,这时候就需要高新技术企业的营销工作进行推进,其要在最短的时间中让消费者充分了解产品性能和价值,所以广告费、推廣费等往往也较高昂,企业必须考虑到成本效益,以免事半功倍,反而增加了市场化阶段的成本支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控制,不仅是其提升内部管理质量的重要做法,更是其适应现代经济市场的关键步骤。在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呈现出了与企业战略目标明显的不协调性和不统一性,阻滞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持续发展,亟待优化、更新。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从产品生命周期出发,结合价值链理论内容,对企业成本控制进行了相关赘述,发现企业在事前研发、事中生产以及事后销售逐一环节上都存在着一定问题,结合企业实际和相关理论,也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如控制研发费用发生、利用作业成本法进一步加强生产环节的成本归集、通过销售体系的建设和营销费用的管理控制产品市场化阶段的成本支出。同样,除了上述提到的方面外,还可从加强成本管理意识、培养阶段性的成本管理人才、强调企业组织结构上的成本控制重要性等方面,拉近成本控制与高新技术企业间的距离,使之成为企业的日常工作内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要想展开更高效的成本管理工作,就必须紧跟市场趋势,建立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体系。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对相关文献等内容学习不到位,且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本文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另外本文阐述的主体是高新技术企业,对其他领域、行业的成本控制指导性还有待考察。在实操上来看,部分具体的改进控制的方法未完全经过验证,无法彰显其指导性和有效性,多从理论出发,缺乏定量分析,未来会加强该方面的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希望能够为高新技术企业提出更具实践价值的优化策略,践行其社会、商业价值。但从高新技术企业现行的成本控制情况来看,在现代先进管理理念和不断进步的管理手段综合作用下,其还有很大的成长进步空间。
参考文献:
[1]严家福.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策略[J].中国中小企业,2022(01):98-99.
[2]林望.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1):182-183.
[3]张慧.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优化与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21(06):121-122.
[4]钱瑶.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模式探讨[J].财富时代,2020(05):202+204.
[5]华娅.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商讯,2020(16):115+11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