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业财融合管理转型新思考

时间:2024-04-24

张加元

杭州品茗安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业财融合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业财融合促使财务走向业务的前端,让业务成为财务的合作伙伴。信息化时代下,业财融合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通过业财融合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企业管理价值,获得竞争优势,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以优化企业的管理方式与管理质量。在当前企业需要通过信息系统,促使业财融合的质量和效率得以提高,保障财务管理发挥应有的价值。

一、企业业财融合常见的问题

第一,财务和业务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长期以来财务部门更加关注对经营风险的控制以及利润的提升,业务部门更加注重对业绩的提高,两个部门在沟通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矛盾。例如业务部门为提高业绩而盲目赊销,财务部门出于风险控制驳回赊销申请,导致二者出现一定的矛盾。

第二,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长期以来财务人员受到核算会计思想的影响,思维停留于核算层面,不具备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无法为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第三,信息技术建设不力。很多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企业的各项数据传输还通过Excel 表格开展传输,没有通过有效的信息系统实现对各环节工作的信息化管控,无法打造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业财融合管理转型

(一)信息化下的财务预算管理

第一,优化预算编制。企业的预算编制需要结合信息化的特点,由信息系统开展预算编制,通过信息系统定义预算表和预算流程,明确预算的相关工作要求。企业的预算编制仅需要定义好各项数据源,通过创建预算表格的方式,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实现取数。首先,在编制销售预算时,销售预算作为预算工作起点,主要包括收入预算、应收账款预算等预算,企业的销售预算需要充分结合企业业务的实际,通过信息系统收集上一年度销售规划,并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判断客户的满意度以及客户预期的购买量,在此基础上确定下一年度的销量,以此来编制销售预算。其次,编制企业的采购预算。企业的采购预算需要分析企业的下一年度销量,结合下一年度业务量确定采购内容。在确定采购预算时,要保持合理的库存量,避免营运资金被过度挤占的问题,对下一年度库存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制定最佳的采购方案。

第二,优化预算执行监控。首先,在事前管理方面,预算指标下达各责任主体之后,各主体在开展资金支出之前,必须要出具书面申请,落实事前的审批机制。预算发起人和审批人通过信息系统了解预算数、剩余额度等方面的信息,并以此优化预算编制的流程。审批人需要判断系统中是否有足够的额度,如果没有足够额度但又必须实施的,需要进行预算调整之后方可开展。其次,优化事中控制。事中控制要求信息系统自动分析企业业务管理工作的实际,判断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发生偏差,若业务方向发生重大改变导致预算目标无法继续执行,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如果企业的业务未发生重大不可预见因素,但是预算执行与预算目标产生重大偏差,就需要对企业的预算执行环节进行优化,以促使企业员工特点符合企业的工作要求。再次,需要完善对预算的分析机制。企业在预算执行完毕之后,需要通过信息系统自动判断各业务部门达成的预算结果,帮助管理层分析在预算执行环节存在的偏差,优化下一阶段的预算管理体系。

第三,建立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管控体系。企业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基于信息系统开展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管控,通过对各项业务活动的动态分析,以业务审批为对象,通过优化企业的业务管理流程,优化企业的工作活动,实现对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对业务活动的有效管理。在业务完成审批之后,财务需要完善稽核、支付等一系列工作。在信息化时代下,财务需要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多维度的分析,判断企业的业务工作达成情况,结合企业业务预算完成情况,帮助企业有的放矢地优化管理方向。

第四,优化信息化时代下的预算考评体系。在信息化时代下,预算考评需要实现动态考评。信息化时代下预算考评不再以年度为考评周期,通过动态生成预算结果,分析预算是否符合企业管理的需求,并结合预算考评的结果分析预算未达成的成因。通过分析各责任主体预算执行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通常而言,对于员工的考评工作越细化,越有利于员工工作目标的达成。在信息化时代下的预算考评,可以通过平衡计分卡角度开展考评,并通过信息系统自动收集企业各维度的指标,促使考评实现自动化管理。

(二)信息化下的财务分析

信息化下的财务分析要求分析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为了促使财务分析更加有效,需要提高数据的解读与挖掘能力,实现更为准确的分析。信息化时代下的财务分析,需要通过信息系统分析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为企业各环节的工作提供有效支持。企业的财务分析需要进行动态分析,促使分析体现企业经营全链条的信息,提高财务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信息时代下分析报告需要具有时效性,企业的分析报告需要借助信息系统的优势,在管理层有需要的时候由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以帮助企业的管理层制定更加合理的财务决策。企业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分析。首先,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需要分析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方面的周转率,企业需要细分品牌、区域,对企业的管理工作进行细致判断,判断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大风险,分析是否存在重大问题。其次,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需要分析企业成本费用等方面的因素变动给企业的净利润变动带来的影响,通过分区域、分品牌判断企业的盈利情况,结合企业的经营实际,对企业各项经营工作发生的差异进行合理分析,帮助企业完善经营管理规划。再次,产品分析。产品分析是管理层关注的重点,企业在产品分析时,需要围绕产品品类进行细致分析,对上市的产品需要进行跟踪,分析产品的成长性与盈利性,并针对产品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分析企业的产品从企业到消费者整个价值链的情况,以帮助企业优化产品的研发规划及销售计划。例如A企业在对2022年4月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将2022 年4 月和2022 年3 月的盈利能力中几项指标进行对比,发现A 企业在2022 年4 月的主营业务收入有了大幅提高,主要原因是2022 年3 月A 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预算没有达成预期,因此A 企业在2022 年4 月通过扩大销售费用投入等一系列方式,帮助企业完成了当月的主营业务收入预算。

表1 A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表

(三)信息化下的财务智能化决策

在信息化时代下,企业需要加强对人工智能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开展智能化决策,帮助财务智能化决策,实现对各项业务活动的分析与判断。人工智能包括数据层、分析层、交互层三个层面,数据层通过获取企业内部审计信息、系统信息等方面的信息,以及在网络上获取公开的税务信息、利率信息等方面的信息,整合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储存到企业的数据仓库中,为企业财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分析层负责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决策等方面的活动。分析层包括知识库、方法库、模型库,知识库中储存财务知识,方法库储存分析与决策方法,模型库储存分析模型,三个数据库在接受人工智能系统的分析指令之后,调取相应的知识、方法、模型,并通过学习算法不断对知识、方法、模型进行更新与改进。人工智能系统在接受了人机交互系统的财务决策目标之后,向分析层发送指令开展对数据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画像的概念。画像指的是通过数据分析与推理,对某个事物的全面描述。例如结合企业的治理结构、管理层风险偏好、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刻画企业的企业画像,对外部的投融资环境、市场环境、经济政策、竞争对手情况等进行分析之后刻画外部环境画像,帮助企业制定财务预测,并给出财务分析的结果。例如企业在开展某项投资活动时,人工智能系统通过分析企业画像和外部画像,帮助企业开展投资决策。交互层是连接信息系统和决策者之间的纽带,通过语言识别技术和语言处理技术,实现对自然语言和机器语言之间的沟通与转换,并通过人机交互系统输出的分析报告,为管理层开展相应的业务活动决策提供支持。

(四)信息化下的财务对营销支持

企业财务与营销部门的融合,需要财务配合营销部门各项管理工作。财务需要服务于市场部门,为企业市场销售工作提供支持。开展营销费用管理、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客户信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第一,开展营销费用管理。企业的财务需要协同营销部门,对营销费用分区域、分品牌进行管理,提高营销费用投入产出比,做好营销费用的控制与规划,对各项营销费用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促使企业完善营销费用管理流程。通过完善营销费用管理机制,针对营销费用中的重点环节与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管理,从而帮助企业优化营销费用的管控流程。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投入的营销费用发挥应有的价值,并结合营销费用投入的效果,由财务部门分析营销费用是否发挥应有的价值,以此作为考核营销部门的依据。

第二,完善应收账款管理。首先,需要完善授信管理机制。授信管理工作需要财务部门对客户的各类资料进行全面、细致收集,形成对客户的细致了解,并判断客户的信用等级,通过对客户的各类资料进行管理,提高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质量,防范呆坏账产生的可能性。财务部门需要充分了解客户的企业文化和经营背景、成立时间、业绩口碑等方面因素,并针对企业与客户的合作历史进行分析,判断客户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竞争力等方面指标,通过对各类指标进行细化分析,评价客户情况并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结合不同客户的信用等级制定恰当的赊销机制。其次,加强合同管理。合同是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的关键,财务部门需要参与到合同签订过程中,重视对合同凭证的管理,明确合同签订要求、合同审批原则、合同履约要求等工作要求,在合同中需要明确支付方式、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合同管理工作更具有全面性与客观性。再次,及时清理应收账款。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催收机制,对应收账款进行及时的对账。财务部门需要与营销部门积极沟通,了解客户的回款情况,对于长时间未回款的客户需要加强沟通,向客户说明回款要求,降低呆坏账产生的可能性。

第三,财务需要参与到产品定价管理过程中,参与企业产品出厂价、客户批发价、零售价等各环节价格的测算,通过分析管理层利润期望以及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与销售预算,制定各环节的最佳售价,帮助企业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

三、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业财融合管理转型保障

(一)整合业务与财务目标

长期以来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为了促使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有效融合,需要促使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实现高效沟通,让财务和业务部门站在彼此的角度看问题,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促使财务与业务之间相互融合。企业的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了解企业的业务实际,业务部门也需要向财务部门学习,了解基本的财务语言。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财务人员需要转变自身的思维。财务人员长期以来受到核算会计的影响,形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在业财融合的时代下,企业财务人员需要形成跨界思维,打破传统模式下的思维体系,不仅需要关注财务指标的达成情况,还需要重视业务指标的情况。其次,财务人员需要形成财务分析能力,能够站在企业整体的视角判断企业各项管理环节的重点,抓住业务活动和经营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再次,财务人员需要掌握智能软件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熟练运用信息系统,并具备建模能力,实现对各类数据的高效分析。

(三)优化信息系统

在信息化时代下,企业需要健全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各项信息系统之间数据接口的建设,形成以ERP系统为核心,其他系统相互集成的数据管理体系,提高财务人员对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与操作技能,了解信息系统的要求。企业需要借助信息系统打破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壁垒,统一财务与业务之间的语言与口径,建立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促使财务和业务的信息实现无缝衔接。

四、结束语

业财融合是信息化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趋势,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的业财融合也需要结合信息化的技术进行优化,促使财务和业务实现有效融合。企业在未来开展业财融合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业财融合机制并与时俱进,除了本文所探讨的相关理论之外,企业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在未来进一步改进自身的业财融合体系,让企业通过优化各项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实现对业务的有效支持,从而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