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水文化在水利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分析

时间:2024-08-31

詹杏芳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水文化在水利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分析

詹杏芳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430212)

水文化研究是水利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分析其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分别从广义的水文化、狭义的水文化范畴探讨了对其育人功能的理解,即水物质文化的认知启智功能,水制度文化的行为规范功能,水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侧重点是从意识形态、精神价值的角度思考其教育功能,即水文化的精神激励功能、文学涵养功能、哲学启迪功能。让大学生深入了解水文化内涵精髓及时代意义,自觉学习水的品质,弘扬水的精神,是高校育人的有益实践。

水文化;水利高职院校;育人;功能

1 研究意义

文化是人创造的,反过来影响人、塑造人。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属精神领域之范畴。自从有了人类活动,便开启了人类与水相处的源远流长的历史,而随着人在涉水活动中治理水、利用水、保护水、管理水以及亲近水、鉴赏水等多方面的实践,不断积累了对水的认识和思考,就逐步形成了水文化,成为人类社会精神蕴涵和情感表达的宝贵财富。然而,直至20世纪90年代,“水文化”才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加以提出,才形成对这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化形态进行系统研究的自觉。水文化研究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自始至终都非常密切,中华文化中有许多地方都闪耀着水文化的光芒,而水文化所蕴藏的精神气质与哲学情怀则是当今教育事业、尤其是水利高职院校及其学生非常需要的文化营养。

老子在《道德经》中对水给予了至高的评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利万物而不争”的无私大爱正是我国教育事业百年校魂、师魂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对爱的奉献与智的启迪的教育真谛的完美诠释。以“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在长江文化的滋养下,在林一山治水精神的浸染中,秉承“因长江而生,为长江服务”的校魂宗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优良作风,将水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灵魂,以水为师,以水为镜,努力追求“上善若水”的育人境界,用如水一般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校风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风担当着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因此,将水精神融入水利高职院校的育人使命,使水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水文化的内涵精髓和时代精神,深入感受其哲学启迪和文学涵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 基于广义水文化的育人功能分析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同样地,“水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研究探讨的水文化既有广义的文化内容,也有狭义的文化内容,但侧重点是从意识形态、精神价值的角度思考其教育功能。

广义的水文化具有更深厚的内涵和更广阔的外延,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以水为载体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对广义水文化的理解,可归纳为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以水为载体”,二是“水事活动”。因为水本身不是一种文化,而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或媒介,要么承载着水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一言概之即水乃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生活之需,要么承载着人类对水的伟大实践,如饮水、治水、用水、管水、护水、节水等物质利用改造活动,以及赏水、亲水、写水、画水、唱水等精神文化创造活动。从这个角度讲,水文化包括水物质文化、水制度文化、水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如果说文化的功能就是一种文化所能发挥的作用和效能,那么,水文化在水利高职院校教书育人使命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和效能即其育人功能也渗透在这三个层面。

2.1水物质文化的认知启智功能

水物质文化资源,指的是以直观形态存在的水体以及与水事活动有关的实物形象所体现的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水工程、水环境、水景观及水工具等,如江河、湖泊、海、泉等多姿多彩的水景观经过人文的装饰,体现出的奔腾进取、浩瀚无垠、水天一色、灵动秀丽的自然之美,无不在物质和精神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以郑国渠、都江堰为代表的灌溉工程,以黄河大堤、洪泽湖大堤为代表的防洪工程,以京杭运河为代表的水运工程,以及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南水北调为代表的大型水利工程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用勤劳和智慧铸就的水物质文化丰碑,它们都具有可视、可触的物质实体,又融入了人类的体力和智力劳动,是水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对水利师生而言,这类直观的水物质文化资源对学生具有最直接的认知、启智、审美作用,是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传授、实习实训等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

2.2水制度文化的行为规范功能

人的观念只有落实到行动上才有切实的意义。水制度文化是一种客观的、外显的力量,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水事活动。水利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未来水利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任务,更要让学生透彻理解水制度文化。例如,让水利师生深入学习治水文化,了解水文、勘测、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等所必备的文化知识和工程艺术,包含水行业的科学研究、科学实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及各种业务培训等;让水利学生广泛了解管水文化,主要是指水资源和水工程的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水法规,包含与水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条例、办法和制度等;不遗余力地向全校师生传递用水文化,阐明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文化意义,大力弘扬节约水、 保护水、 爱护水的社会风尚, 营造爱水、惜水、 节水的良好氛围;利用假山、喷泉等校园景观展示亲水文化。因此,水利高职院校可组织学生主动了解和研究我国历代管水治水的文献资料,系统学习有关水事活动的政策法规、制度办法,以及与水有关的管理机构、民间规约等,是对他们进行相关法制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主精神和自律意识,加强日常行为约束,同时能在趣味中锻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2.3水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水精神文化更贴近狭义的水文化概念,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科学知识、文学艺术、民间故事、风俗、民族精神等,它是一种心理积淀,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水精神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的养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精神文化育人功能可从狭义水文化育人功能中获得高度一致的理解,故此处不作赘述。水利高职院校大力推崇水精神文化资源,对大学生的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情感熏陶、精神激励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尤其应针对性地进行水利行业理想信仰、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业精神等的教育。

3 基于狭义水文化的育人功能分析

狭义的水文化概念,是指通过对水的认知和涉水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各种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和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宗教以及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水本身是一种物质载体,通过打上人类活动的烙印,赋予“人文”的气息,构筑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以治水文化为例,大禹治水“疏导为主,堵塞为辅”,明代潘季驯治理黄河“筑堤束水,以水攻沙”,郭守敬推崇“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引水思想等,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灵光,至今仍有借鉴意义。文化究其实质是以“文”化“人”。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化”气质内涵,反过来又起到“化人”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实践活动。

3.1水的精神激励功能

水的精神内容十分丰富,《道德经》中有关于“上善若水”的论述,孔子有“水有五德”之说,成语中也有滴水穿石、海纳百川、蒸蒸日上等关于水的论述。水的精神博大精深,能给人以许多激励,纵观要义将其归纳如下:

(1)滴水穿石、以柔克刚的坚韧精神。水的意志力极强,刚柔相济,以柔克刚,奔流不息,不舍昼夜。即使是一滴水,也要锲而不舍、滴水穿石。即使是一条溪流,前进的道路九曲八弯,也要追求大海,始终不改目标和方向。每一个青年学生都应将水的这种精神用在学习和工作上,自觉加强学习,积极投身实践,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知识营养,像钉子一样钻研本职工作,不断拓展知识面和思考的深度,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成为学习型、复合型的新时代人才。

(2)上善若水、善利万物的奉献精神。水是万物的本源,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善利万物”是水精神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大禹治水是奉献精神的典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大禹为了治理“洪水横流、泛滥天下”的局面,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劳身焦思,闻乐不听,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将个人一切献身于为人民造福的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而奉献精神也位居当今水利行业精神之首——“献身、负责、求实”,寓意水利建设者们要有将毕生精力和聪明才智献给水利事业的献身精神。

(3)浮天载地、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水包容万物,养育绿色,是生命的起源;无论何时何地,总是以改变自己的形态来不断地寻找出路;不但不拒绝任何加盟的沙石和物障,而且夹裹前行,壮大自己,勇往直前;任何时候遇到阻挡,总是慢慢蓄积力量,最后加以冲破;历经千难万险,始终不改变自己的本质。“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起深”。水的包容精神也是许多水利高职院校在办学、治校、育人上的借鉴,尤其是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多个角度系统推进,教育培养青年学生像水一样心怀包容、胸襟宽广、公私分明,像水一样勤奋刻苦、坚持不懈、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4)清澈纯净、流水不腐的清廉精神。自古以来,中国文学延续了一个有深意的现象,认为水是清澈纯洁的象征,是不与世人同流合污、清高洁净的体现,常以水的清白象征人物纯洁无暇的品格,例如,《红楼梦》借宝玉之口提出了“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的命题,所以曹雪芹笔下的红楼女儿都有着水一般清净洁白的品质。而在叙事文学里,许多正直、善良的人物结束生命的方式就是“逝于水”,让人物生前的“冤屈、羞辱、愤恨”等都在纯净的水中洗个清白。屈原如此——为了保持清白高洁的操守,捍卫自己毕生追求的理想,最终带着不尽的遗憾愤然投身汨罗江;巴金笔下鸣凤也如此——她选择投湖,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清白不被玷污,是为了捍卫她对觉慧纯洁的爱情。水,洁净万物,而后自我净化、自清自洁。水的这种功能,不仅是教诲青年学生严以律己、清白为人的修身之镜,也是当前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最好教义。

3.2水的文学涵养功能

水文学、水艺术是讲水与文学艺术的关系,是水文化中最精彩的部分。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例如,反映政治生活的有力挽狂澜、中流砥柱、激流勇退、水深火热等;反映自然规律的有沧海桑田、水到渠成、水滴石穿、瑞雪兆丰年等;反映自然景观的有绿水青山、锦绣山河、天水一色等;写入外貌的有出水芙蓉、带雨梨花等:写人才的有求贤若渴、沧海遗珠、蛟龙得水等;描写人品德的有冰清玉洁、洁身浴德、饮水思源、山高水长等。从词汇来看,水部文字的本意及其引申构成了中国文化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体系,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语言表达习惯。

文学与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水流动、灵活的特性,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水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作为人物的陪衬和抒情的寄托,能够使大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人生教育和审美愉悦。文学作品中描写的水更是千姿百态,其人文内涵和美学韵味也远近高低各不相同。既有八百里洞庭“衔远山,吞长江”的壮观浩瀚,也有徐志摩诗歌里康河柔波的秀美恬静;既有“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浮生若梦、万事皆空的价值虚幻感,也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道出的人生社会生生不息、一往无前。大学生通过品味这些文学作品,获得对诗律的美感与理解,提升其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人类用水、治水、管水的社会实践中涌现出了许多人物和事迹,已成为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人们在各种水事活动中,积累了经验,汇聚了智慧,形成了具有水行业特点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并且以水为题材创作了许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诗词歌赋、绘画摄影、曲艺戏剧、科学著述等,这些都是人类精神财富宝库中的璀璨明珠。“除水患,兴水利”、“天地人合一”、“可持续发展水利”以及“人类与水和谐相处”都是水文化价值的核心部分。

3.3水的哲学启迪功能

水哲学是指水自身的哲学意义和水给人们的哲学启示。是从世界观、人生观的高度认识水文化,是水文化的最高层次。水孕育了中华民族,同时也磨炼了中国人的意志,启迪了中国人的智慧,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力量,铸造了中国的文化。中华民族的群体生存的意识,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宽容与仁爱的价值观,团结互助的精神,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民族性格,动态生存的哲学,刚柔相济和在曲折中前进的生存智慧,以民为本和走群众路线的政治理念以及追求大一统的政治理想,循环论的自然哲学都是在水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比如,老子的“上善若水”和“厚德载物”,“上善若水”说的是水的品格“利万物而不争”,“厚德载物”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要以德对待自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两者形成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高校承载着育人成才的必然任务,如何结合水的品性、水的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成为一个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有较强生态文明意识的、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 结束语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教育。为水利行业培养后备力量的水利教育,最高境界是开展水文化传统和水人文精神教育,达到培育人、塑造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的教育目的。并将水利行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结合,坚持用与水有关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业精神、科学著作以及文学艺术等来熏陶、教化师生,使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兴利除害,造福人民”的行业思想、“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科教兴水”的行业职责,将水文化融入高校育人工作,以水育人,以文化人。

[1]黄正福.将水精神融入高校育人工作——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07):132-134.

[2]闫彦.浙江特色水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2011(08):164-166.

[3]张建平.论水利院校学生水文化素质的培育[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2):159-161.

[4]靳怀堾.水文化之我见[N].中国水利报第3204期(现代水利版),2012-05-31.

[5]李宗新,李贵宝.水文化大众读本[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128-138.

[6]靳怀堾.中华水文化通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134-154.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Water Culture in Water Conservancy Vocational College

ZHAN Xing-fang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430212, China)

Water culture resear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 water conservancy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analy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water culture research, its function in educating students both in broad sense and narrow sense of water culture is interpreted especi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y and spiritual value. Helping students deeply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water, take initiative to study water quality, and develop its spirit is the beneficial practice 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ter culture; water conservanc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ducation; function

2016-06-30

詹杏芳(1985-),女,湖北黄冈人,编辑,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

G641

A

1673-0496(2016)03-0004-04

10.14079/j.cnki.cn42-1745/tv.2016.03.0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