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文/∕王碧波
随着液化石油气价格的上涨,部分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充装到液化石油气的钢瓶内,此类行为严重违反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而且可能导致液化石油气钢瓶阀门漏气,给气瓶安全使用带来了很大危险。
1.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的介质是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烷”类具有稳定的化学结构,几乎不会与钢瓶及铜质阀门发生化学反应;阀门的密封圈材料常用的是顺丁橡胶,具有化学稳定性,也几乎不会与“烷”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某些气瓶充装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二甲醚价格低于液化石油气约2000元),将一定比例的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中,认为不会造成漏气。但实际上,二甲醚具有胶溶性,会腐蚀液化石油气钢瓶密封圈、燃气具的接入胶管、管道燃气的调压器等设备而导致气体泄漏。
2.二甲醚的低位热值为28846kJ/kg,液化石油气的低位热值为45976kJ/kg,二甲醚的热值为液化石油气的63%,如果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过量二甲醚,则“液化气”的热值下降,现实生活中常有很多用户反映“现在的液化气不耐烧”原因就在此。以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中以液化石油气的名义销售,这显然是一种以次充好的欺骗行为,无形之中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二甲醚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型清洁替代能源,可作为民用燃料,二甲醚进入城镇燃气领域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是使用二甲醚专用钢瓶、瓶阀、灶具等,实现二甲醚纯烧;二是将二甲醚掺混入液化石油气中,实现液化石油气与二甲醚的混烧。一直以来,我国的二甲醚主要与液化石油气掺混销售为主。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燃烧时,能带动液化石油气普遍烧不尽的重组分,基本解决了液化石油气使用后的残留问题,能够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但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的储运和应用不能简单地套用液化石油气标准,而应当把它重新当作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英语缩写LPG+DME、以下简称“混合燃气”)进行安全管理。
一是混合燃气的钢瓶应为专用钢瓶,印有“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字样,钢瓶颜色可为银灰色,字色可为大红,充装介质应符合“LPG+DME”钢印标记,并在气瓶显著位置标注或粘贴液化石油气、二甲醚的组成成分、单位燃烧热值以及易燃品、严禁烟火气瓶警示标签,标签应牢固地粘贴在气瓶上并保持标记清晰、可见、易读。充装单位应保证根据气瓶内所装气体粘贴、除去、更换标签。每只气瓶第一次充装时即应粘贴标签。如发现标签脱落、撕裂、污损、字迹模糊不清时,充装单位应及时补贴或更换标签。气瓶充装单位应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气瓶必须专用和不得改装使用的规定,设立专人对气瓶逐只进行充装前、后的检查,保证每只充装与气瓶钢印标记一致的介质,不得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
二是混合燃气的包装、贮运、设备管件及密封材料应能耐混合燃气的溶解腐蚀。特别对密封材料应有所选择。
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钢瓶中的钢材和阀门中的钢材,与混合燃气是不相溶的,只有混合燃气与阀门中橡胶密封材料才有可能发生相溶作用。因此,混合燃气钢瓶对密封材料的选择实际上是对阀门密封橡胶的选择。由于混合燃气中二甲醚是一种极性的有机溶剂,那么密封材料应选择非极性或与混合燃气中二甲醚极性相差较大的有机合成橡胶。聚四氟乙烯、三元乙丙橡胶、氟橡胶、硅氟橡胶均具有较强的耐混合燃气溶解腐蚀性能,可成为混合燃气钢瓶阀门选择的密封材料。
应指出的是,大多数橡胶具有同分异构体的性质,同分异构体是一种有相同化学式,有同样的化学链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的化合物,因此,同一种橡胶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至于何种表现形式更适合作为混合燃气的密封材料,需要经过试验和筛选才能确定。
三是混合燃气中的二甲醚质量分数应控制在合适的比例内。控制LPG中掺混DME比例的依据是:①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参数符合GB/T13611-2006《城镇燃气分类和基本特性》要求,即华白指数与燃烧势变化范围在允许范围之内;②热值下降幅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四是使用汽车罐车运输混合燃气时,应符合《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在罐体外侧应有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气、易燃品、严禁烟火等警示字样,生产储存场所建筑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保证供应、经济合理和保护环境的要求,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并与城镇的能源规划、环保规划、消防规划等相结合。
五是混合燃气属于危险化学品中的易燃气体,其安全要求需遵守国家地方有关安全管理条例和其他行政法规的规定。混合燃气安全标签用于标示混合燃气所具有的危险性和安全注意事项的一组文字、象形图和编码组合,它可粘贴、挂栓或喷印在混合燃气的外包装或容器上,其要素包括混合燃气标识、象形图、信号词、危险性说明、防范说明、应急咨询电话、供应商标识、资料参阅提示语等。混合燃气安全技术说明书是混合燃气的供应商向下游用户传递混合燃气基本危害信息的一种载体,其编写信息包括混合燃气名称及企业标识、危险性概述、成分/组成信息、急救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废弃处置、运输信息、法规信息、其他信息共16部分,每部分的标题、编号和前后顺序不应随意变更。
混合燃气利用已有LPG自身的供气系统和相关设施供气,但供气系统的所有设施都需要经过相应改进。这种混合燃气瓶装供应模式在技术、经济方面都较为可行,气源有保障,灵活性、可靠性也较高,特别是成本相对较低。难点在于市场监管和混合燃气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滞后或缺失。目前,重庆市、山东省和湖北省等相继出台了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复合燃料)地方标准,但这些地方标准的出台还远远不能满足安全应用和市场规范,混合燃气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滞后或缺失,制约了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并推进此项工作的落实。一旦市场监管难题破解,混合燃气的发展前景大有可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