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梁小莹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对医院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所属的固定资产种类较多,占据的比例较高,给管理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科学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公立医院对资产的使用效率,促进资源价值最大化,实现降本增效。本篇论文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对目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大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提高管理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随着我们国家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种类也越来越多,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需要不断提高。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政府取消了對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政策,为人们解决了看病难和看病贵等问题,实现了医疗费用的降低,但是也使得医院的经济收入大幅下降,对医院的日常运行造成影响。作为医院进行医疗活动的基础,固定资产是医院提高医疗技术的基础设施,在医院资产总占据很高的比重,需要消耗很高的成本,所以要想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在当前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面临的经营环境较为严峻,收入的下滑使得医院资金周转压力剧增,医保基金的清算要求、财政资金使用的要求等,都对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既是出于响应国家政策要求,也是满足新时期自身经营管理的需求。作为保证医院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具有价格较高、专业性高和数量多等特点,管理质量的高低对于医院的业务发展具有直接影响。首先,对资产进行合理的管控,加强日常维护和保管的力度,可以极大的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从而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利用价值,减少资产维修和管理成本的支出。因此,公立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推动医院实现全面精益化管理。其次,医院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在进行投资以及后期的维修、保管和管理中需要大量的费用,增加了医院的资金占用,如果医院对固定资产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容易引发各类风险问题,造成资产的流失。采取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可以有效的对风险进行规避和防控。最后,固定资产是公立医院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基础保证和前提条件,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保证医院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同时,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因设备和器械等故障引起的日常业务无法开展问题的发生,减少资产保养、维修和折旧等费用的支出,促进医院的运行效率。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采购验收环节的控制力度
一方面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缺乏对采购环节的重视,采购预算的编制不够精细。医院固定资产的采购通常由设备委员会负责进行论证,但是相较于预算编制的时间较晚,造成预算的编制较为粗放。许多医院在进行小型设备和仪器的购买时缺乏有效的控制,科室提出购买需求以后,设备科依据所需型号进行采购,虽然有招标机制,但在部分零散采购的项目上,多靠医院自行寻找供货商,而供货商的选择受人员主观意识的影响较重,因而医院固定资产采购成本还留有控制的余地。此外,医改后,公立医院经营更加具有公益性,国家对其支持力度也较大,但公立医院在资金规划上还是不够严谨,尤其是业财融合不足,使得财务人员很难直接掌握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固定资产重复采购、固定资产闲置率高等问题时常存在。另一方面,设备验收不够严格。在进行设备的采购过程中,验收人员未能全程参与,验收过程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仅仅查看实物是否存在,缺乏对质量的严格检查,无法杜绝舞弊问题的发生。而且对后续固定资产使用情况、价值变动等的检查也不够及时、全面,难以提供精准的固定资产信息,影响财务人员判断,影响采购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使用环节管理不到位
许多医院没有设立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仅设立了资产科负责设备的盘点、验收和报废管理等,器械科负责设备的购买和维护,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追踪管理,无法对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获取的经济效益开展全面的分析。大型设备通常都进行维护保养合同的签订,而缺乏对小型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在设备使用发生问题时才进行修理,增加了维修成本,也使得设备的使用期限缩短。
(三)资产核算不全面,成本分摊不合理
随着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卫生部门也在不断强调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而做好资产核算是公立医院加快回归公益性的重要手段。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通常都采用操作较为简单的直线法,然而并不能对设备的实际损耗使用情况进行体现。许多非一次性的使用耗材在进行入账时只能根据固定资产处理,当前的折旧方法无法对资产进行有效的核算。许多医院固定资产未能进行及时的报废处理,需要较长的审批时间,造成入账困难。同时许多医院设备的成本分摊不合理,医疗设备通常存在检查和化验的收费项目,成本都折旧以后分摊至各个科室,但是成本分摊比例没有准确的规定,护理人员对一比一的分摊方式存在较大意见。
(四)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固定资产管理通常使用HRP系统中的资产管理模块,但是许多模块功能开发不够全面,而且无法利用其查询功能,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指导。资产查询需要一定的权限,操作人员无法进行设备使用情况的查询,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资产管理效率。医院HRP系统跟HIS系统缺乏有效的对接,科室无法在线进行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查询,影响了资产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五)人员管理模式不满足要求
固定资产管理虽然也是资产管理的主要一环,但由于医院大部分固定资产都属于不动产,价值变动幅度不大,因而在实际管理上常常较为轻视,多数医院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的人员并非专业人士,多由其他部门人员兼任管理工作,存在使用人员和监管人员是同一人或属于同一部门的情况,难以做到有效监督、控制。部分公立医院甚至没有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工作开展混乱。另外,基于当前环境下,公立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也偏低,人员数量较少,很难独立完成定期的全面盘点工作,导致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仍然处于静态控制状态,医院领导对固定资产实际情况、价值等的掌握不够及时、全面,在制定管理制度、采购决策等时,常会出现偏差,这也是部分公立医院存在固定资产闲置、固定资产剩余价值未得到有效利用、固定资产报废不规范等现象的重要原因。
三、公立医院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策略
(一)提高采购预算编制的质量
针对当前许多公立医院存在资产购置所用资金过多的问题,医院要构建科学有效的采购预算制度,并进行优化和调整,如果要进行资产的购置,应当优先考虑从内部进行调剂,假如没有闲置,再进行购买数量、功能和价格方案的制定。首先,医院要根据编制的年度预算管理,进行相关资产的采购申请。一般,资产50万,工程100万以上预算的采购,需由政府审批,进行政府招标;不满足政府招标条件的固定资产采购,则由医院自行负责,不论是否需要招标,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等都应结合实际对采购预算进行审批,审批后呈交给领导层进行审核,审核过程要严格遵循医院的财务制度和审批制度,避免越权审批和违规审批,申请审批通过后将相关手续交付财务部门,进行支票的领取,开展采购的执行。采购的开展要由专人进行负责,避免出现单人负责的情况至少由两人以上采购人员执行,资产实物采购必须严格按照医院预算执行,避免超预算采购情况的发生,如有特殊需要可申请对采购预算进行调整。其次,固定资产采购完成以后,财务部门、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要联合对实物进行验收,并签字确认。最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对资产进行登记,根据使用部门的需求对资产编制电子卡片,并制定标签粘贴在实物上,使用部门如需领取固定资产需在资产管理部门办理手续,交付财务部门、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各保存一份领用单据,相关负责人进行签字确认,便于对实物使用进行监督和责任追究。
(二)设立医疗设备管理科
公立医院要设立医疗设备管理科,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管理。岗位人员需要了解医疗设备对应点收费项目,对医疗设备使用的次数进行定期的整理和分析,结合成本分摊和折旧情况进行报告的编制,报告中要对设备成本、收益、使用效率、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使用建议。报告要向使用科室和有关领导进行反馈。对于各个指标均符合预算目标的资产,要对使用科室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提高次年的设备采购预算。对于使用效率较低或者闲置的设备,要对科室提出批评或者取消其下一年的预算申请。医疗设备管理科的工作人员要对设备的使用情况進行全面的了解和熟悉,存在设备保养维护能力,对于大型设备要督促厂家开展定期的维护,促进设备维修资金的降低,保证设备使用期限的增加,推动设备使用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三)保证资产核算的准确性和成本分摊的合理性,建立问责与对标管理制度
公立医院要依据固定资产的损耗方式进行折旧方法的选择,必要时可以利用工作量法或加速折旧法,保证当期成本的真实性。许多手术用医疗设备不属于一次性使用耗材,不能依据一次性耗材进行费用的记录,医院要依据固定资产进行入账。当前多数固定资产都按照六年进行折旧,但是许多设备仅使用几个月或者几次,假如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计算就会造成成本计算的错误,无法真实的体现设备的损耗情况,对这些设备的折旧应当采用工作量法。
另外,公立医院要想提升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成效,还需要建立健全问责制度,逐步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力度并规范内部流程。问责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是明确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主体和其负责的范围,公立医院在准确分配各类设备之后,需密切跟踪责任履行情况,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定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陷,及时弥补缺陷,控制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并且立即追究成本责任人的相关责任,若其对医院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则要处以严厉惩罚。此外,公立医院应建立对标管理制度,支持医院固定资产成本分摊工作,现阶段公立医院的成本分摊尚处于发展阶段,公立医院通过对标管理制度的指导约束,可迅速拓展思路,科学分摊固定资产管理成本费用,准确进行核算,立足于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成本控制效果。
针对成本分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绩效管理部门人员要深入业务一线,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确定设备折旧的分摊比例,不再沿用传统的医护一比一的分摊形式。许多设备的使用牵扯很多科室,对科室的利益和工作人员的绩效存在直接影响,绩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设备成本费分摊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分摊方案的合理性,将方案交予各个科室进行签字以后再进行分摊,不但能够保证收支配比的严格,还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四)建立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动态管理
医院要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一体化系统,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过程管理,实现资产台账、盘点、账实互通、数据分析、管理计划等模块的科学对接,台账模块主要可以将资产台账进行完整展现,方便管理者进行固定资产分布情况的实时查询,对资产详情进行掌握。资产盘点模块实现对资产的快速盘点,提高盘点的效率,可以增加对二维码、条码等方法的使用。对资产进行全周期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对资产基础数据的查询,对资产采购、使用、归还、折旧报废、维护等相关的全过程进行记录管理。账实互通模块都可以实现固定资产实物和财务系统的有效对接,保证数据的共享和调用,解决账实不符问题,实现医院对固定资产的集约型精细化管理。医院要实现各个系统的互通,打破信息孤岛问题,实现固定资产从采购、验收、保存、调用、维修、报废的全过程管理。所有资产都要一物一码,保证资产信息录入的效率和质量,避免人为盘点错误的发生。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将定位系统引入资产管理当中,能够对资产的位置变动进行动态了解,保证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
(五)组建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团队,提高人员福利待遇
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公立医院应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招募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才,借此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专业性、规范性。实践中,一方面,公立医院应根据固定资产管理需求,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并基于岗位需求招募人才队伍,保证固定资产日常盘点、清查等工作可以顺利展开。另一方面,公立医院还需加大岗前、岗中以及岗后的培训工作,除专业知识外,同步展开对业务、财务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可以有效配合财务部门人员做好固定资产采购、成本等控制工作。而且,信息时代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也逐渐向自动化、数字化转变,因而还需加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操作流程,根据固定资产卡片管理要求记录相关数据。另外,基于当前难招募到专业人才的问题,公立医院应适当提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待遇,优化岗位升迁机制,提高医院固定资产人员留存比。
四、总结语
在医疗体制深入改革环境下,国内医疗体系结构不断完善,公立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在政府支持以及全员努力下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医疗市场中私人医疗机构数量增加,公立医院不仅面对政府卫生部门的严格要求,还承受来自私人医疗机构带来的经营压力。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和对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公立医院要提高采购预算编制的质量,设立专门的医疗设备管理科,保证资产核算与成本分摊的合理性,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动态管理,从而推动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为医院正常运营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丽,苟文伊,李俊忠,谭强,左诗琪.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策略[J].医疗装备,2019(01):55-57.
[2]王宝莲.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之我见[J].中国集体经济,2019(09):54-55.
[3]杨正云,亓莹.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医院,2019(11):1607-1610.
[4]谢素华.优化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6(20):114-115.
[5]王硕,杨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之探讨[J].财经界,2020(02):72-73.
[6]王荔.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3):173-17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