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建设性新闻视域下增强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贴近性研究

时间:2024-08-31

白树亮,巩建宇

(1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2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

“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我国新闻工作者改进和创新新闻报道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增强新闻报道贴近性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的考量标准。从“三贴近”原则首提至今,虽然新闻舆论工作所面临的时代场景和传播格局在不断发生变化,但研究新闻报道贴近性特别是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贴近性,始终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命题。本文所论述的新闻报道贴近性,是指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受众及受众信息需求的密切程度。也有学者将其界定为:“新闻报道对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人们现实需要来说,所持距离的远近程度。”[1]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具体表现在叙事话语、报道内容、传播视角、传者与受者的互动程度等多个方面,具有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内涵指向,反映出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内容的受众黏性。

***总书记曾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五个事关论”和“48 字”职责使命论,要求党的新闻媒体“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坚持“党媒姓党”[2]。党性原则是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这个原则关键在于使其在新闻传播实践中落地生根,而增强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则是践行党性原则的具体路径。我国主流媒体是传播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应掌握引导社会舆论的主动话语权。而在影响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因素中,新闻报道贴近性对主流媒体的辐射受众、“采编发”的新闻内容等产生重要影响,增强新闻报道贴近性亟需得到主流媒体的重视。

在媒体辐射受众群体方面,新闻报道增强贴近性有助于扩大主流媒体的受众范围,稳定受众基础。在信息传播日益分众化的趋势下,主流媒体的社会服务、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不断外延并日益强化,增强新闻报道贴近性有助于使新闻报道与受众生活深度嵌入,彰显主流媒体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拓宽主流媒体的受众辐射范围,吸附并稳定更多的受众。从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维度分析,新闻报道贴近性能够有效增强信息传播的到达率和互动性。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受众需求相呼应更容易使其喜闻乐见,故新闻报道贴近性指向于探求传者与受者的双向联结点,促进主流媒体与受众在传播、服务、需求等方面的精准对接,推动信息传播有效触达受众。从主流媒体功能彰显的角度看,新闻报道贴近性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凸显新闻价值。在信息报道特别是突发公共事件中,贴近受众进行议程设置、新闻叙事、应急传播等,拉近主流媒体同受众的距离,更容易引起受众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共鸣,为主流媒体进行社会信息整合和舆论引导创造有利条件。因此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应注重增强贴近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公信力。

一、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贴近性存在的短板

当前我国部分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在贴近性方面存在诸多短板,如新闻报道官方话语抽象僵化、报道内容与受众关切存在裂痕、新闻报道选材的微观视角不足、传者与受者的互动空间开发程度较低等,这些短板影响了其作用功能的充分发挥,亟需创新报道理念以增强新闻报道与受众的贴近性。“建设性新闻”概念发轫于国外媒体应对传统新闻业危机的实践背景。我国援引“建设性新闻”的核心理念,来弥补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贴近性存在的短板,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

(一)新闻叙事贴近性不足

新闻叙事贴近性不足是新闻报道贴近性不足的体现之一。一些新闻报道官方话语抽象僵硬,直白平实、通俗易懂的语言运用较少,容易降低受众的新闻阅读体验,难以增强受众的吸附粘性。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话语体例工整正式、风格严谨、话术规范,彰显出官方报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但若只是照本宣科地采用新闻通稿形式编发新闻报道,新闻叙事一味采用官方政治术语、公文话语,就容易使话语风格具有鲜明的行政色彩,容易产生语焉不详、晦涩难懂、叙事程式僵硬等问题。究其原因,部分主流媒体过于注重传者本位和单向传播,进而导致官方话语的鲜活性、贴近性不足,给受众造成了枯燥乏味、空洞无实的刻板印象。部分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之间有一定的表述差距,不容易使受众理解和接受,弱化了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民间传播力。

(二)报道内容与受众关切存在裂痕

新闻报道的内容如果能及时满足受众的迫切需求,就更容易对受众产生持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许多主流媒体能够关注受众实际需求,围绕社会热点、群众呼声制作专题新闻栏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但也有部分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内容过于单一,且内容同质化,影响了其贴近性。在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政务报道占据重要位置,包括政务活动和政治人物相关活动,如大量的会议新闻、领导活动、政策公告等。这类新闻报道的重点多聚焦于会议时间、地点、流程、新闻主体的职务、讲话内容等方面,鲜活性素材相对较少且容易重复传播。新闻报道如果只是单向灌输式长篇论述,较少对受众关切的、贴近身边利益的实质内容进行后续延展性报道,忽略了新闻内容中对核心议题的解读,易造成传而未达,形成“虎头蛇尾”的机械式传播。从报道内容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度来看,若受众关切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则容易降低对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关注度。

(三)新闻选材的微观视角不充分

主流媒体新闻报道选材的视角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和信息传播力,宏观视角更注重整体的舆论导向,而微观视角更关注个体民生,二者不可偏废。移动互联网激发了个体能量,微观主体在舆论空间的活跃度大大提高,主流媒体话语主导权容易受到冲击。因此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应更注重受众本位,在主题策划下关注微观个体的素材,才能够增强与百姓生活的贴近性和对受众的吸引力。然而部分主流媒体往往过于注重宏大主题的选择,而在微观视角、民生视角上投入精力不足。比如:在国庆期间有主流媒体策划“同升一面旗 共筑中国梦”的活动,报道了本地的升旗景象,虽然报道具有仪式感,但实质内容区别不大,被采访者的回答千篇一律,难以唤醒受众情感共鸣。若在每个地区升旗报道中增添具有感染力的微观故事,则更加具有穿透力、共情力、感染力。在把握宏观主题的框架下,如果主流媒体以微观视角选材,会使新闻报道更加丰实而喜闻乐见。

(四)传者与受者的互动空间不足

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从互动关系的角度将传播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则突出传播的社会关系性,将传播视作“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3]。由此可知,传播是一个传者与受者之间双向互动、相互作用的讯息流动过程,若传者仍固守“我说你听”的一对多传播模式,忽略来自受者的反馈,则会影响到讯息的有效到达率。因此,从互动角度来讲,传者与受者同频互动、多频互动、多渠道互动,能够缩小传者与受者在心理情感上的距离,而传受互动空间不足则容易降低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在媒介融合进程中,许多主流媒体纷纷尝试新媒体报道方式,搭建“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开设抖音号、百家号等,信息传播效果有所改善,但对受众的吸引力仍然有限,这其中也有互动不足的因素。虽然新媒体平台的传播通过点赞、评论等形式拓宽了受众的表达渠道。但受众参与互动的主动性、创造性仍未被充分激发,互动空间尚有开发潜力。此外,当前部分主流媒体的互动主题吸引力不足、民声表达专栏利用率不高,信息反馈不够及时、不够精准,舆情监测机制不完善、互动通道过于单一,等等,一定程度上拉开了传受双方的距离。

二、建设性新闻学的核心理念与借鉴

建设性新闻概念产生于西方国家的新闻业界实践,主张以积极的报道策略改变消极的报道框架,纾解社会冲突和负面情绪。建设性新闻理念是一个伞式理论、开放概念,在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中有不同的意蕴。虽然关于建设性新闻的概念尚无统一界定,但许多观点将丹麦学者Ulrik Haagerup 和美国学者Cathrine Gyldensted 作为建设性新闻理念的创始者。在暨南大学晏青与凯伦·麦金泰尔的学术访谈中,麦金泰尔将其定义为:“坚持新闻的核心功能,在新闻流程和产品中,运用积极心理策略,生产卓有成效、引人入胜和全面深刻的报道。”[4]这一定义多为学者所共识。建设性新闻理念与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倡导的“正面宣传为主”的“建设性”具有共通之处,可以吸取其中的核心理念应用于改进我国新闻报道。正如吴湘韩所言:建设性新闻学将媒体和用户都介入到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去,一起共筑美好生活,应作为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归依的新闻理念来吸取[5]。

Gyldensted 将建设性新闻报道要素归纳为方案性、未来导向、包容性与多样化、赋权于民、解释新闻及其语境、协同创作[6]。其中赋权于民、协同创作等均彰显了建设性新闻坚持公众导向的传播理念,突出报道过程中积极心理技巧的运用,即报道受众关切的内容,旨在通过观照新闻背景、延展新闻事件、公众议程参与等方式,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到达率。我国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贴近性在叙事话语、报道内容、传受协同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媒体过于注重“传者本位”的传播观念,忽视了受众的诉求与表达,使得报道内容与受众需求的贴近性弱化。因此,借鉴建设性新闻学“公众导向”理念,将受众观点、诉求和受众参与纳入主流媒体的传者视野,有助于为我国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贴近性弱化的症结提供解决之策。

建设性新闻学公众导向理念倡导的是媒体与公众的互动与协作,新闻报道的作用不仅有上情下达,更要有下情上达和上下贯通,在传受互动中达到“传者即为需”的传播目标。这里所言的公众导向,具体内涵是指“媒体要在报道中勇担公共责任、关注公共服务、讲求公共贡献,了解公众心态、洞悉公众日常、参与公众议程,让公众在新闻的阅读过程中提升对建设性项目、创新和方案的参与意识”[7],进而为受众带来积极的情绪。借鉴建设性新闻公众导向的核心理念,有利于增强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贴近性。主流媒体应将“传者本位”观念和“受者本位”观念充分结合起来,探寻传者传播需求和受者信息需求之间的联结点,注重叙事话语适应公众、报道内容服务公众、议程设置引导和动员公众、传播形式感染公众,使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内容与公众的需求更为贴切,为公众带来更加积极的、具有感染力的新闻体验。

三、以建设性新闻公众导向理念增强新闻报道贴近性

突破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贴近性方面的瓶颈,关键在于让主流媒体改变以往“过于注重传者本位、单向传播”的报道定式,将建设性新闻学公众导向的理念融入新闻报道的全过程,即面向公众采新闻、服务公众播新闻、吸引公众看新闻、引导公众参与新闻。以建设性新闻公众导向理念增强新闻报道贴近性,强调的是指导理念的变革以及新闻报道“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视角的转换,使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做到传受兼顾、传受协同和双向传播,进而增强传播内容与受众的贴近性。

(一)面向公众采新闻:微观视角选材,丰富主题报道可读性

增强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贴近性,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了解公众的阅读心态,即“相关性心态”,提高新闻报道的接近性,提升新闻价值。面向公众采新闻应做到让播发的新闻与公众相关,拉近新闻报道与受众在心理和地域上的距离。主流媒体在进行主题策划、编发政务新闻时,在报道规定动作之外可适当延展增加自选动作,在宏大主题下探寻小切口,以微观视角报道主题影响下的百姓生活、公众事迹。为避免选材同质化、内容枯燥乏味,主流媒体在采编发新闻时,应注意以微观视角选材,注重民间叙事话语的运用和本土内容的融入。

新闻记者应充分挖掘和整合受众身边的资源和素材,用受众感兴趣的本地内容捕捉新闻的第二落点,挖掘相应地区独特的故事和细节,在地域性、小人物上做好文章,丰富主题新闻报道的差异性、可读性、趣味性和吸引力。比如:在70周年国庆庆典的主题下,多地主流媒体联合省、市、县三级新闻机构,全媒体策划《70年·70秒》《70秒看见中国》等时政新闻作品,鼓励公众结合本地特色为自己家乡拍摄70 秒短视频,展现家乡山水特色、人文故事、变化发展,以贴近受众的报道内容增强主题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再如:主流媒体在报道脱贫攻坚的内容时,除了报道党和政府相关的扶贫、脱贫政策,还应下足功夫选取本地区代表性、示范性强的典型人物进行新闻特写,以鲜活的素材激发受众的积极行动。

(二)服务公众播新闻:聚焦受众关切,满足受众信息需求

主流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肩负着传播党和政府政策的职能,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能够在社会舆论空间产生较强的引导力和传播力,影响和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8]。而公众往往对冗长枯燥的会议新闻、政策新闻等关注度较低,形成了一对传受分离、传而不达的矛盾。从建设性新闻理念中探寻破解对策,可以通过聚焦受众关切、延展新闻背景和新闻议题的途径尝试解决。

曾经有学者提出:“不管如何去改变新闻报道的形式或视角,但是新闻能吸引公众的是其价值自身。”[9]因此,主流媒体的新闻记者应摸准受众对政务新闻的需求心理,采取化整为零、条分缕析的方式,迅速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重点内容和精神内核,努力采访到同受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对于受众理解难度大的政策条文,在新闻报道时应融合民间受众语态,以受众通俗易懂的话语形式进行释析;对于受众普遍关注的核心议题,主流新闻媒体有必要寻找传者和受者共同关注的契合点,充分挖掘议题背后的新闻素材和相关的背景资料、示范案例等,以此来进行延展性、连续性的跟进报道,同时也辅以新闻评论、新闻观察等形式,进行解读性、导向性报道。

(三)吸引公众看新闻:挖掘受众兴趣,丰富媒介呈现形式

主流媒体以视听传播进行新闻报道往往更能吸引受众,故在编播一些适合进行视听传播的新闻报道时,应以受众的兴趣点来引发新闻爆点。以时政新闻报道为例,公众可能更愿意看到领导人与老百姓互动的场景、愿意听到领导人的声音、愿意听到百姓的真实感受……那么围绕公众的兴趣点,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应多用同期声、背景声,以长镜头连贯展示真实画面,多采集群众镜头和生活场景镜头,采访现场群众的感受体会,满足受众的兴趣点,进而增强新闻报道的纪实感、贴近性。例如:在2020 年春节前夕,***在云南考察时偶遇游客并与现场游客交流的视频被广泛传播。其视频内容具有极强的纪实感和贴近性。“习大大,彭麻麻呢?”“没来,过年了都在家里忙着呢。”再如***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和游客的对话内容:“你们从哪来”;“自驾用多长时间?一路上可以看一看,孩子们可以长见识”。同样是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报道,一段简短的同期声交流和现场再现,拉近了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与受众的距离,灵活化、场景化的媒介呈现形式顺应了受众的心理,使主流媒体新闻报道更加接地气、更具有贴近性。

(四)引导公众参与新闻:推动传受互动、协同共建

胡百精认为:“建设性新闻旨在促成改变媒体——公共协商重要参与主体的新闻生产偏好,为多元主体达成公共偏好提供三个现实支撑:事实、解决方案和积极行动意愿。”[10]因此,公众也是新闻内容生产的重要力量,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应以受众视角,激发受众在公共议程中的参与,发挥受众主体性、参与性,推动公共协商,达成多元共识。

如今,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形成了电视、报刊、网站、微博、微信、短视频、百家号等全媒传播格局,多元媒体均可以成为传受协同共建的舆论场。新闻报道内容的取材、生产需要受众在内容选择中的充分参与和议程介入,表达受众的诉求与观点。如中国政府网常设互动交流栏目“我向总理说句话”,每年在“两会”前都向网民进行建言征集,激发受众参与公共政务议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传受双方的良性互动。主流媒体可以设置具有吸引力的讨论话题、新闻话题,丰富多元形式的媒介参与渠道,完善信息收集分析与及时反馈机制,吸引受众的广泛参与。同时将新闻报道与受众社交圈、生活圈深度嵌入,以社会关系网打通信息传播经络,关联受众切身权益和需求,激发受众持续参与新闻报道议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结语

创新主流媒体新闻报道方式、增强新闻报道贴近性的话题历来被众多学者所关注,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但仍尚难从理论到实践完全解决现有问题。建设性新闻学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理论溯源、概念特征、中西对比等介绍梳理层面,对于如何借鉴并应用于我国新闻实践仍需进一步探索。建设性新闻学公众导向的理念与我国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融合,能为增强主流新闻媒体报道的贴近性提供新的视角和可行方法,有助于强化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效果,进一步推进建设性新闻研究的进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