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 睿
(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河南南阳 473000)
在印度民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印度女性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她们承受着来自种姓制度及男权社会的摧残和压迫。近年来,伴随着世界女性主义解放运动的发展,女性主权意识开始觉醒,女性主义成为新的创作题材频繁出现在电影文化之中。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通常能够深刻地反映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印度作为一个新旧文化并存的国家,它的文明具有极强的映射力。近年来印度电影业发展迅速,出现了以宝莱坞电影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电影内容多以反映印度宗教、社会文化、民族历史等方面为主。而女性主义题材的加入,更是给印度电影创作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研究印度电影中女性形象不仅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更是对当代印度女性生存状态的揭示。通过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思想、行为、生存状态呈现出来的新趋势来映射印度社会的变革”[1]。
女性主义,又被称之为“女权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及性别歧视,促进男女阶级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性理论与政治阶级运动。其主要在于批判性别的不平等及维护底层的基本权利。女性主义者认为,当今社会建立于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体系之上,需深入剖析男女不平等的本质以及在政治、权利上的性别失衡,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由此产生。“女性主义”一词来源于19 世纪的法国。从最初的思想启蒙到思想斗争直至最终的发展成为女性主义理论体系,女性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三个阶段的女权运动浪潮。
第一阶段:西方女性主义运动起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之后。1789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大批妇女开始向国民议会提议,要求享受与男性平等的合法人权,从此揭开了女性主义运动的序幕。此阶段最突出的特征为关注焦点在于女性的政治权利。女性主义者认为妇女生来就是自由独立的个体,应该享有与男性平等的经济权利、工作权利和法律权利。
第二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由于战争造成男性伤亡,使得女性成为更重要的劳动力,这时知识女性阶层开始觉醒,她们开始重新思考女性与男性的权利关系和男女性别角色内涵。其关注点在于强调男女差别和性别认知不同,主要以批判性别主义和男权中心制为主。
第三阶段:后现代女性主义开始于20 世纪60 年代。在此期间,女性主义理论者的视角开始关注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之间的矛盾差异,“注重对女性解放和发展的普遍性研究,帮助落后地区的女性理解社会性别”[2]。
女性主义电影作为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产物,是伴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政治思想浪潮而产生的。女性主义题材近年来开始频繁出现在印度电影中,这离不开世界女性主义运动在印度电影人思想上的推波助澜。
印度在历史上是一个被长期殖民的国家,从1757年沦为英国殖民地起,到1947 年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结束,近两百年的时间,西方的价值体系不断冲击着印度社会的传统观念。印度独立以后,成立了共和国,并自诩为“世界第二大民主国家”,西方自由民主理论在印度生根发芽。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科技带来的革新影响着每一个人。在互联网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随着女性主义浪潮的崛起,全世界都在关注女性问题,各国电影人开始探索用电影艺术解读女性主义。印度女性主义电影题材也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变革,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人”的过程。
女性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劳动力,在经济生活中举足轻重,但是女性地位与身份的严重不匹配,引发社会矛盾。男女阶级的对立,引发了女性自我解放思潮的产生。印度本身就是一个种姓制度森严的国家,封建思想严重,对女性的歧视严重,例如按照印度风俗,父母嫁女儿需要支付高额嫁妆,而女儿年纪越大,支付的嫁妆就越多,导致很多女性十几岁就被父母包办了婚姻,这也很容易导致婚姻的不幸福和女性的身心受损。
在完全依靠男性生活的时代,女性没有反抗压迫的资本。正如在女性解放思想没有进入印度社会之前,印度女性一直依附于男性而生存,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独立。在社会中,往往就是压迫越重反抗越强,越是缺失越是渴望,“这无疑加速了印度电影对女性生存状态、社会地位的关注,对女性主义觉醒的呼唤,进步的印度电影人已经着手在电影中进行反思与探讨”[3]。
在印度女性出现反抗意识的同时,男性作为社会中另一部分的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男性和女性从身份特征上来说本身就是矛盾对立的,那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斗争性。“在父权话语体系下,男性自我中心主义成为必然性存在,其不但以集体无意识预先留存于男性世界,而且在后天由于社会环境的浸润而得到极大的巩固和强化。”[4]男性是传统父权社会的利益者,要求女性解放和男女平权本身就是对男性利益的侵犯,所以部分传统保守的男性势必会阻挠女性主义思潮影响女性。
反对者的存在,是女性解放道路上的重要阻碍,但同时这种阻碍会使一部分女性直面问题,从而从侧面推进了女性平权意识的觉醒。
电影不是单纯的艺术创造,更多的时候也是一种商业行为,即市场需要什么,电影产业就制作什么。电影艺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制作时间长、资金投入多,同时电影还需要考虑受众和票房。所以从受众角度考虑,电影运用女性主义题材进行叙事,更容易引起女性群体的共鸣。
从商业电影的角度看,观众的口味和喜好是不断变化的。女性主义题材电影有其独特的优势,其可以感知最微小的感情波动,更有利于叙事的展开和情感的抒发,适宜抒情电影或者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创作。由于既能给予观众以新鲜感,又可以使创作多元化,女性主义题材很自然就成为电影产业的宠儿。
但女性主义题材电影的出现,究竟能否获得市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女性主义电影制作比较关注的焦点。但印度封建思想在社会中依然根深蒂固,贸然宣扬男女平等、女性解放,势必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是否会遭到社会强烈抵制不得而知。由此可见,在印度电影中注入女性主义元素,这其实是印度电影行业走出的一步险棋。
但纵观近年来的电影文化市场,那些或含蓄或隐晦地表现出女性主义觉醒及女性主义抗争等内容的电影不但没有让受众排斥,反而让社会出现了一些反思,这个现象让印度电影业对女性主义电影充满了信心。近年来,女性主义题材电影在印度出现了兴盛的局面,《厕所英雄》《印度合伙人》《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一系列表现女性主义的电影,成为口碑一部高过一部的“爆款”。这些“爆款”不断的出现使得女性主义题材开始逐渐成为印度电影中的主流题材。
《印度合伙人》和《厕所英雄》这两部电影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主义题材影片,主题都是打破印度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封建枷锁,改变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同时对印度女性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家庭关系进行深刻反思与探讨。
电影《印度合伙人》中塑造了一位执着追求梦想、勇于实现自我价值的“新女性”形象——帕里。帕里作为印度女性当中受过高等教育、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其对梦想有着自己的坚持。帕里先是帮助拉克希米获得了创新大赛的奖金,而后放弃工作和拉克希米一起创立“帕里”卫生巾。在她的启示下,拉克希米开始让家庭贫困的女性通过制造卫生巾来获得收入。
而电影《厕所英雄》中女主人公贾耶一直在坚持维护自己的尊严与基本权益,她坚持自己的想法,拒绝丈夫的“权宜之策”。电影塑造了一位敢于与不合理的社会作斗争的“新思想”女性形象。最终,贾耶的坚持影响了丈夫凯沙夫,同时也让同村女性开始意识到应该站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引领同村女性走向解放。
帕里与贾耶作为印度的“激进新女性”,她们家庭教育开放,都具有高学历。且她们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紧密接轨,她们是印度女性解放的先行者,敢于同社会不公作斗争。在她们身上很好地体现了女性主义特质,同时也反映出女性主义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女性自身意识觉醒之上,女性必须通过自身的抗争,才能改变整个社会的性别权力关系。
在印度的性别文化传统中,女性一直是一个神秘又充满悲剧色彩的性别角色,她们处于附属在封建社会各个阶层中的从属地位。“无论在政治、宗教、社会教育或是在家庭等领域,妇女在社会中受到各种歧视,她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行为都由男人界定与控制,男性中心主义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代代相传,难以抗拒。”[5]严重的性别歧视,使得女性长久以来对自我价值难实现有着一种“习以为常”的认同感。
电影《印度合伙人》中,葛雅特莉是拉克希米的妻子,她深爱着拉克希米。但当拉克希米为了她的健康,寻找低成本的卫生巾的生产方法时,却被她和全村人视为变态、疯子。葛雅特莉更是碍于传统的压力,最终在拉克希米实验失败后选择离开。葛雅特莉以传统观念为道德准绳,把丢“面子”看得比生病更严重,认为耻辱才是女人最大的疾病。
电影《厕所英雄》中以凯沙夫同村其他女性和凯沙夫奶奶为代表的被旧观念、旧思想所禁锢的女性,她们把女性只能半夜去荒郊野外入厕这种事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件,反而对一直想要一个厕所的贾耶很不理解,但最终在贾耶和凯沙夫的影响之下,受封建陋习所毒害的“旧思想”女性逐渐意识到应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时也是在她们的一起努力下,才推动了这场厕所革命。
两部电影从最基本的个人尊严与基本生活权利入手来促使女性反思印度社会文化。电影中落后的“旧思想”女性不得不重新正视个人权益,她们逐渐用行动抗拒男性的压迫与歧视,开始追求自由,保护自我。
在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过程中,研究者们曾经探讨过一个深刻的问题:“男性是否能够成为女性主义者?”历史证明,男性能够在女性主义运动中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越是有思想解放的男性的助力,越能够推动女性主义运动思潮的不断发展。
“既然男性是维护和支持性别歧视和性压迫的主要动因,那么只有让男性承担起改变他们和整个社会的意识的责任才能成功地消除性别歧视和性压迫……当男人表示愿意在女权主义斗争中承担同样的责任、去完成任何必要的工作时,那么妇女将承认他们的革命工作,承认他们是斗争中的同志。”[6]以电影《厕所英雄》为例,女主人公贾耶通过自己的坚持不懈,用自身的行动影响丈夫,从而让丈夫明白应该支持和维护女性权益,最后夫妻携手努力掀起厕所革命。电影《印度合伙人》中以男性视角为起点,男主人公以爱自己的妻子为由而去打破传统,为全社会女性争取经期卫生健康的权利。从角色塑造角度看,借男性之手来表达对平权运动的支持,显然更加具有影响力。这种从男性视角出发来表达对女性自由、男女平等的支持的方法与从女性角色自身的“诉求”延伸相比,男性角色的引导更容易引起社会对女性主义意识的共鸣,从而更容易激发全社会对女性权利的保护。
但在男性注重对女性主义支持的同时,也反映出另一个问题——女性自身没有觉醒!正如电影《印度合伙人》中,拉克希米为了给妻子制造卫生巾受尽苦难,但妻子葛雅特莉却因为传统观念无法和丈夫站在统一战线,且在拉克希米失败的时候离他而去。这表明在印度男性对女性主义的推波助澜影响下,依赖男性的同情确实可以推动女性解放运动暂时性的发展,但完全依靠男性来推动全社会女性主义发展,显然是不现实的。“女性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平等、追求梦想,梦想才会实现。”[7]
电影能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或是使社会关注到从前忽视的问题,这也是电影艺术最大的意义所在。印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中包括歧视女性等传统保守思想根深蒂固,给印度现代化建设带来了阻碍。从文艺作品中去宣传现代化理念,对革新民众的落后思想有很大帮助。在印度电影中能够出现女性主义思想,说明在印度社会中对女性当前的社会处境已有所察觉,开始关注;同时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特定的传播优势,使得女性主义理念在印度传播更广泛,促进印度女性特别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这势必会让更多人参与到男女平等运动中来。“印度女性电影对当代电影话语的建构不仅在于其艺术表现力,更重要的是蕴藏在这些影片的技术表征背后永恒的诚信之德。”[8]印度女性主义的发展力图通过电影来唤醒全社会对女性主义运动的关注,鼓励女性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同时女性主义电影的创作也必将会影响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电影事业,使其开始反思社会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问题,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新型的电影发展模式,也能间接推动全世界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虽然印度电影中女性主义表现还有很多不足,但是这种电影类型的出现,在印度电影业中已经是毋庸置疑的进步了,相信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印度女性主义电影将会变得更加成熟,会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